摘要: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和安全隐患,这些现状不仅影响电力的安全生产,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一定的威胁。电力生产的过程包括了发电、供电和送电等,这样的生产系统是很复杂的,相应的生产过程会出现很多安全问题,这就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假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都会对整个电力系统的生产造成影响。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生产管理;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1导言
电力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和电力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关系,目前要求所有电力企业要注重和完善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力生产管理质量,保证电力生产安全和稳定的进行工作。
2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分析
2.1人员安全意识不足
电力生产部门由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组成,其各有缺乏安全意识的缺陷。为数不少的电力生产部门为节省成本,压缩员工薪资,聘用非专业院校出身专业技术尚可但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人,在薪资待遇职位晋升上缺乏合理制度,导致生产人员对企业缺乏归属感,生产过程中常简化生产步骤不遵守安全操作流程。管理人员需要监督电力生产作业中设备管理、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工具完备等多项细节,但当前管理人员为保证生产量达标产生经济效益,常忽视或默许生产人员的不当操作和消极生产。
2.2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电力生产是一项工序复杂、操作危险性大的作业,所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落实电力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每道生产工序的安全责任能落实到每个人,加强各个工序的安全操作规范,保证电力生产作业的质量,加强操作规范性和生产安全性。但实际上,在电力生产工作中,作业人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可能会引起安全事故,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先进技术在电力生产中广泛运用,电力生产作业的难度在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相较于其他行业而言,电力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危险系数更大,电力工作人员的身心状态与工作质量息息相关,而且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则会引起一系列的电力安全管理问题,埋下安全隐患;在处理不安全事故时,由于职责不明确,在安全事故发生很难明确界定责任,进而大大降低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3生产设备缺乏安全质量保障
首先,由于电力企业在选购设备时,未能严格按照行业相关要求和标准对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使得选购的设备质量不合格。其次,由于采购人员利用手中职权为自己谋取非法利益,在选购设备时以次充好,使得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投入到生产中,后期必定会出现诸多安全问题。第三,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更新和完善,对各类设备的新性能不能熟练掌握,对设备的管理和维修缺乏思想重视和技术保障,因此无法保障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符合现代社会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第四,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较低,在施工工程中为电力生产埋下了安全隐患,增加了设备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
2.4缺乏风险识别能力
一些企业往往看不到生产过程中与生产环境中所存在的隐性的风险,看不到那冰山一脚之下隐藏的巨大危险。事故真实的发生以后,才意识到自己在管理上面的不足,以及自己企业环境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企业是缺乏自我对于风险分析能力,他们往往受到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自身的知识能力限制,及时地对生产环节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隐患做到及时的发现和排除,也不能使用合理的科学方式,对整个企业的环境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判断。
3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应对措施分析
3.1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针对电力生产工作中两种组成人员分别展开强化工作,对管理人员而言,需要电力生产部门定期调拨时间、经费,对其进行一定强度的培训教育,使管理人员了解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所需知识,并能随着时间推移、技术演进而自身能力升级,如此,管理人员即可合理调配生产时间、生产进度和生产人员组成,在完成电力生产任务之余,保障电力生产过程资源运高效用,减安全隐患少,质量高完成各生产环节。对工作人员而言,现有工作人员需要电力生产部门组织人力对其工作能力、安全意识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后再进行国家级从业资格考试,保证通过后上岗操作,并改革薪资待遇和职位晋升制度,使其工作态度由以不遵守安全制度被动完成工作转变为主动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身生产技术,以提升职称薪酬。而后续递补工作人员,首先,需要从在专业职业院校招聘理论知识谙熟、实践能力优秀的人才,其次,则需在上岗之前,针对电力生产部门所处地区自然条件人文条件所引发的生产过程中各类常见具体问题,为新人工作人员培训安全生产意识,使其在尽快踏入工作岗位同时安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安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对在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借助制度的作用来约束一些生产作业方式,为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制度支持,为电力生产人员的操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首先,一项完善的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需必须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电力行业标准以及电力生产作业的实践要求;应当根据日常生产作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总结生产作业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使安全管理制度能够符合生产实践要求,能够实际应用。其次,可以结合员工考核制度来制定电力生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将违规作业的危害在安全管理制度中写明,并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可以对生产作业人员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再次,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之后,应组织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要让作业人员对操作规范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遵循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生产作业,保障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
3.3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各级部么应该将安全生产监管机制进行正确的传达并且要严格的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要能够真正做到把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落实到每一个企业的员工上。也应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合理的组织制定一些可行性的本企业的考核奖励和惩罚制度。做到制度管理人员也做到让制度管理事情,把所有的规章制度真正执行落实。也应该提高一线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补贴,作为企业生安全真正落实的基础,在考核的奖励和惩罚上,应该对他们进行详细的管理。只有将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实际生产中中的每一个员工身上以及他们的安全思想上,才能够真正做到安全责任落实,实质性的飞跃。
4结论
总之,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稳定的发展,其根本是要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只有清楚认识到电力生产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恩,张娟利.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06):166.
[2]吴建莆.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4(20):265.
[3]高杰,李金林,梅勇.电力生产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187.
[4]蔡万灿.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Z2):136-137.
论文作者:王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电力论文; 作业论文; 生产管理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