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外贸易的现状与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对外贸易论文,前景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3.51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961(2000)04-0016-06
俄罗斯对外贸易尽管存在某些问题,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经济起了巨大支撑作用。目前,俄罗斯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国际市场行情对出口有利,对外贸易将扭转前两年下降局面,开始恢复和增长。
一、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俄罗斯对外贸易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发展不稳定,但取得了较大成就。
俄罗斯改革的第一年——1992年,对外贸易出现了大幅下降,1993-1997年呈增长趋势,增幅为67.4%,1998-1999年又出现了大幅下降。2000年1-3月开始反弹(见表1)。
表1
1992-2000年3月俄罗斯对外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1992 19931994 1995
贸易额 965.751039.50 1180.60
1420.41
同比(%) 36.7
7.613.6
20.3
1996 19971998 1999 2000年1-3月
贸易额1574.271617.12 1166.42 1039.18
309
同比(%) 10.82.7
-16.1-10.9
24.1
尽管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不稳定,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的。因此,在国民经济中赢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外贸出口规模和进口规模分别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8%和16%,贸易顺差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对外贸易活动收入(进出口税、增值税、消费税)约为联邦预算收入的1/3。
俄罗斯与我国贸易的发展,同样表现出了发展不稳定和取得较大成就的特点。1992年和1993年,中俄贸易额分别增长50.1%和30.9%,1994年骤然下降33.8个百分点(见表2)。但是,无论哪一年,其贸易额均超过90年代初期中苏的贸易水平(1990年和1991年中苏贸易额分别为43.79亿美元和39.04亿美元)。
表2 1992-2000年3月俄罗斯与我国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
1992
1993 1994 1995
贸易额 58.62 76.79 50.76 54.63
同比(%) 50.1 30.9 -33.8
7.6
1996 1997 1998 1999 200年1-3月
贸易额 68.46 61.18 54.81 57.2014.42
同比(%) 25.3 -10.6 -10.3 4.4 26.7
2.出口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进品中食品、食品原料和日用消费品的比重较大。
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决定着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随着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进步,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不断下降。目前,世界商品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由80年代初的60%上升到了75%。但是,俄罗斯的产业结构长期停留在资本密集型阶段,加上采掘工业发达,其初级产品出口比重在75%以上,仅燃料的出口比重就占40%-45%(见表3)。机器设备在俄罗斯出口商品中虽然占第3位,但与其工业水平也不相称。
由于轻工业和食品工业落后,加上生产下降幅度较大,俄罗斯不得不大量进口食品和日用消费品。据统计,在进口的前12种商品中,仅食品和食品原料就占4种(见表4)。
俄罗斯对我国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其整体进出口商品结构基本相同,即对我国出口以原材料为主,进口中食品和日用消费品比重较大。例如,在对我国的出口中,仅有色和黑色金属的比重就占35%以上。1998年我国实行封山育林、禁砍限伐政策之后,俄罗斯增加了对我国出口木材。1999年,我国原木进口的42.47%和针叶原木进口的86.76%来自俄罗斯。俄罗斯从我国进口的主要食品和日用消费品有:皮革制品(占从我国进口总额的24.4%)、纺织成衣(11.9%)、鞋(10.1%)、肉(7.4%)、针织服装(5.6%)、床上用品及窗帘等(5.4%)、水果类食品(2.7%)。
3.始终保持巨大顺差。
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采掘工业发达,近几年又一直鼓励外贸出口。因此,俄罗斯每年对外贸易都保持巨大顺差(见表5)。1992-1999年的顺差额达1811.5亿美元。
俄罗斯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对非独联体国家的贸易,8年的顺差额为1631.2亿美元,占全部顺差的90%。8年间俄罗斯对我国的贸易顺差额为175.6亿美元。
俄罗斯对外贸易存在大量顺差,并未引起与伙伴的较大贸易摩擦。这主要是俄罗斯与贸易伙伴的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俄罗斯主要出口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制成品的比重较小,符合贸易伙伴的利益。
4.欧盟是俄罗斯的重要贸易伙伴,亚太国家在俄外贸中的比重较低。
俄罗斯独立后,一直重视与欧盟(15国)发展贸易,近几年的双边贸易额在俄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在34%以上。俄罗斯也重视与独联体国家和中东欧国家发展贸易,贸易比重分别在13%和20%左右(见表6)。整个欧洲国家在俄罗斯外贸中的比重约为60%。
表6一些国家集团和国家在俄罗斯外贸中的比重(%)
1997 1998 1999
欧盟34.5
3434
亚太经合组织16.1
17.3 17
中东欧国家 13.5
12.5 13
独联体国家 22.2
21.6 18
美国8.2
中国3.84.2
4.8
相对而言,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20个国家)的贸易比重较低,近几年在17%左右(见表6)。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美国又占俄对外贸易的8%左右。这样,除美国外的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在俄外贸中的比重不足10%。俄罗斯对整个亚洲国家的贸易比重在18%左右。
近3年我国在俄罗斯外贸中的比重在3.8%-4.8%之间(见表6),排在德国、乌克兰、美国、白俄罗斯、意大利之后,是俄罗斯的第6大贸易伙伴。
俄罗斯重视与欧盟和欧洲国家发展贸易主要有4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俄罗斯本身是欧洲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其欧洲部分;二是欧洲是世界战略重点。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在分析国际状况时特别注意欧洲,欧洲是决定和平与战争的关键地区”;三是俄罗斯东部地区担负着与亚洲国家发展贸易的重要任务,但是这里经济发展落后,对外贸易额小。例如,俄远东地区占全俄面积的36%,而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俄的6%,外贸出口占全俄的2.6%,进口占4.5%。四是欧美国家经济发达,是世界贸易的主体,它们理所当然地也是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
二、对外贸易发展前景
前面阐述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现状4个方面的特点,现对21世纪初这4个特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分析。其中,主要论证俄罗斯对外贸易增长的可能性。
1.21世纪初俄罗斯对外贸易将出现恢复和增长,但仍不稳定。
目前,俄罗斯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外贸的依存度已相当大,许多商品的出口占生产的比重相当高,出口潜力几近枯竭。同样,俄罗斯许多商品的进口量,尤其是食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量,在消费中的比重也相当高,致使国内一些轻工业和食品工业部门失去存在空间。因此,今后俄罗斯外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是否继续回升。如果经济继续回升,对外贸易在今年第一季度反弹的基础上向前发展,反之,对外贸易将再次出现下降。而从目前俄国内情况看,其经济继续回升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根据是:第一,俄罗斯基本找到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这就是普京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纲领性文章中提出的“将市场经济和民主的普遍原则与俄罗斯的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机械照抄别国的经验”。在经济改革方法上“采用渐进的、逐步的和审慎的方法”。
第二,普京的经济政策得到了俄罗斯主要政党和运动的认可,这为普京顺利实施经济改革创造了条件。从1999年底的议会选举和今年3月的总统选举看,俄罗斯各主要政党和运动的经济主张基本相同。用政府总理卡西亚诺夫的话说是,“现在,在国内的几个大政治力量的经济纲领中很难找到重大分歧”,并说“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迹象,说明10年来的经济改革并非徒劳无获”。
第三,俄罗斯将实行新的、使外交服从于国内经济建设的政策。普京总统强调,要“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并说俄罗斯对外新政策“首先将具有实用性,俄罗斯不会再纠缠没有经济利益的事情,不会再就对俄罗斯没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与西方对抗”。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也说,俄外交“应当创造条件解决俄国内问题,即应当运用外交手段使西方投资者来俄投资,而不是逃离俄罗斯”。俄罗斯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发表的一份报告,则具体提出了俄罗斯对外政策的新构想。该报告称,俄罗斯将奉行一种“有选择参与”的对外政策构想。其中心意思是要有意识地放弃追求“超级大国”的幻想,最大限度避免冲突,特别是同那些俄罗斯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国家和地区。俄罗斯外交应当是为国家寻求利益,首先是经济利益,服务于俄罗斯吸引外国投资的任务,以实现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和高速增长。
第四,俄罗斯政局将相对稳定。90年代,俄罗斯政局动荡与经济危机互为因果,形成了一个“怪圈”。今后,俄罗斯政局相对稳定,将有可能与经济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俄罗斯颁布新的外国投资法、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改革税制、取缔影子经济、努力控制社会犯罪等经济和社会措施,也有利于俄罗斯经济继续回升。
俄罗斯经济的继续回升,将有力地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由于俄罗斯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受世界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因此,虽然俄罗斯对外贸易将随着经济的回升而发展,但仍具有不稳定性。
与俄罗斯对外贸易上述特点不同的是,俄罗斯同我国的贸易将稳定发展。除俄罗斯经济形势继续好转的因素外,还由于中俄两国元首最近反复强调要进一步发展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中俄两国已吸取了前些年双方贸易大起大落的教训等积极因素的促进作用。
2.目前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格局基本符合其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对主要国家集团和国家的贸易比重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分析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今年5月底,普京总统同欧盟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就经贸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磋商。6月上旬,普京总统对欧盟成员国意大利和德国进行了访问,早些时候实现了对英国的访问。所有这些访问和会谈,无疑将促进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但是,俄罗斯与欧盟之间也存在不利于双边贸易发展的因素。例如,北约在某个时候还将东扩,俄罗斯在近期内还不能加入世贸组织,欧盟仍将对俄罗斯实行一些贸易歧视政策等。综合来看,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发展贸易的积极因素占主导地位,消极因素占次要地位。双方贸易额将随着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增加,但贸易比重不会有明显增长。
俄罗斯同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同样存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独联体国家在俄罗斯外贸中的比重也不会增长。主要促进因素是独联体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以及普京“想使整个独联体国家团结起来,不只是把一体化核心团结起来”。不利因素是独联体一些国家至今仍欠俄罗斯大量能源款以及西方国家对独联体国家的离间。
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的贸易比重有可能稍有上升。其一是因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些国家出现了经济复苏。这不仅将促进它们加强与俄罗斯发展贸易,还将促进亚太经合组织顺利实施经济一体化。其二是作为亚太经合组织重要国家的美国和中国与俄罗斯发展贸易仍具有巨大潜力。其三是俄罗斯与日本和朝鲜的贸易有可能摆脱“停滞”状态。领土纠纷一直是影响俄日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下,未来几年即使这一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两国经贸合作也将有所发展。俄朝外交关系已有了较大发展,最近普京总统还将实现对朝鲜的访问,随之两国经贸合作获得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是可能的。
俄罗斯与中东欧国家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不会有较大发展,其贸易比重有可能出现小幅下降。
3.俄罗斯进出口商品结构短期内得不到根本改善。俄罗斯出口商品仍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
其原因是:①目前俄罗斯经济出现恢复性增长仍主要靠粗放增长方式,而粗放生产不可能改善出口商品结构。②俄罗斯迫切需要扩大出口,换取宝贵的外汇,偿还外债。而在世界市场上俄罗斯的绝大部分制成品缺乏竞争力,只有能源和原材料具有广泛市场。③从俄罗斯未来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看,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成为主要贸易伙伴。这就决定了俄罗斯不可能大量增加机器设备和其它制成品的出口,因为西方发达国家进口俄罗斯这类商品的比重较小。例如,1997年俄罗斯对德国、美国和法国的贸易中,机器设备的出口比重仅为2%,对意大利和日本分别为1.9%和1%。
近期内俄罗斯进口商品结构也无望改善,食品和日用消费品的进口仍将占有较大比重。原因是自俄罗斯经济改革以来,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生产急剧下降,一时难以恢复和增长,不可能满足国内的需求,只能靠进口弥补。
在俄罗斯与我国的贸易中,有可能增加对我国出口机器设备,但我国仍将对俄罗斯大量出口日用消费品和食品。
4.俄罗斯将继续保持巨大贸易顺差。
这是偿还外债的需要,但是,当俄罗斯经济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届时将增加机器设备的进口,贸易顺差减少。
我国对俄贸易逆差的局面一时难以扭转,主要是我国需要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原材料和进口从西方很难买到的技术和装备。而俄罗斯能从西方买到的商品就不愿意从我国进口。
综上所述,21世纪初俄罗斯对外贸易将得到恢复和发展,而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的地区格局以及保持巨大贸易顺差的状况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收稿日期]200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