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沈阳有色金属加工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108
摘要:随着电气系统深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表现明显;PLC技术应用很好的补充了电气系统的智能化,可以精准的控制电气工业设备的运作,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同时PLC自动化控制减少了人们的劳动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充分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电气系统;PLC技术应用;自动化控制
1 导言
PLC技术被用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处理器,通过近几年在电气工程中的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以及自身动力发展有了极大的提高。除此之外,PLC技术在近几年来也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中,使得大规模集成电路得到了极大的突破。
2 PLC技术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PLC技术即为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技术可以利用对工业相关数据的模拟以及编程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业环境的安全性。PLC技术的操作过程中只需要简单的继电器梯形图指令即可以完成,而并不需要专业的编程语言。并且相比于传统技术,PLC技术有效的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能耗,使得微处理器的技术有点得意充分的体现。
PLC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以及灵活性,可以运用多种软件对不同的任务进行一定的控制。一般的继电器并不能对新型任务进行合理的控制,而PLC技术则可以良好的对其进行控制。与此同时,PLC技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更高,由于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具有完善的自我诊断功能,能够及时对系统问题进行防治,从而确保PLC系统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PLC技术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无论何种工业环境,该技术都可以发挥出其技术使用效果,抗电磁干扰能力以及抗冲击能力较强。
3 PLC技术引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自动化控制也随之不断的改革与创新,PLC技术是其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经途径。信息化技术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之中,当然在电气自动化行业之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应用,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是信息化技术的重要体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使得计算机反应速度较快的特点与电气设备存储量较大的特点充分的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电气工程的运行速度更快、运行更加智能以及分布范围更加广泛,促进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进步。
4 PLC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分析
PLC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主要是控制技术以及PLC的设计原则。其中,就控制技术而言,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介质、电源和输入输出接入口4个重要部分。这4个部分的相互协调运作,使得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顺利运行,就像人类的大脑处理系统一样,进行信息的处理和传递。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PLC技术的优势,在将其应用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这一过程中,需要遵循特定的原则,这样才能够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最重要的是确保生产的产品达标,降低管理的难度。
5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5.1 提高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设计人员的技术及操作水平直接影响到PLC技术的应用效率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企业非常有必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来提高系统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运用PLC技术的相关理论及基础知识,并且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将PLC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方法有很多种,除了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课程学习之外,还可以成立相应的培训小组,进行操作比赛,提升设计人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进行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总结经验,从而实现设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5.2 建立和完善PLC技术的应用标准
PLC技术在很多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各个行业的操作需求不同,这也就决定了对PLC技术的应用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针对目前的现实状况,我们应当建立和完善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PLC技术的应用标准和规范,使得PLC技术应用起来能够更加规范、合理,更具有科学性。同时,应用标准的建立不仅仅适用于一家企业,在整个行业中都能够起到规范和参考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5.3 顺序控制中的应用
从PLC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多数企业将PLC技术作为电气工程的顺序控制器来使用。例如:将PLC技术应用在热轧机系统中时,可以实现轧机在完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自动钛材轧制,直接降低人工操作所造成的失误,从而使得轧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多数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系统的要求相对较高,若控制系统不具备自动化特征和简易化特征,则意味着无法满足电气工程的生产需求。而PLC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分层,既能远程对设备进行控制,又可在现场对设备进行控制。
5.4 开关量控制中的应用
从本质来看,PLC技术属于虚拟继电器的一种,其具备常规继电器所不具有的优势。例如:在通过继电器对于电路进行切换的时候,常规继电器的响应速度比较缓慢,且由于常规继电器存在保护电路短路的相关设置,因而常规继电器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电路的切换工作。而PLC技术的使用则直接弥补了常规继电器的不足之处,PLC技术的内部虚拟继电器节点变位所需的时间无限接近于零,基本可以实现瞬间完成电路切换。正因如此,PLC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开关量的控制当中。当操作人员需要完成对开关的控制时,仅仅只需要通过计算机系统所提示的操作步骤即可。此外,PLC技术的使用还能实现对于二次接线的简化,且接线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可能性较低。
5.5 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近年来,自动化控制成为了电气工程控制行业的主流趋势,具有高度自动化特征的PLC技术成为了首要的自动化控制选择。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PLC技术的应用难度逐渐降低,适应性能力逐渐加强,可以在多种电气工程设备中得到使用。尽管如此,PLC技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尤其是当PLC技术的应用环境较为恶劣,遭遇较强电波干扰时,PLC技术会在外界的干扰之下出现运算失误的情况,从而导致电气工程设备的运行出现故障。因此,如何进一步强化PLC技术的抗干扰能力,就成为了PLC技术的未来主要发展趋势。
6 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运用的发展趋势
PLC技术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其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不仅有效地提升了电气工程自动化的控制效率,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的PLC技术并没有尽善尽美,实际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影响了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比如,PLC技术对环境稳定性有一定的要求,当环境发生较大的波动时,可能对PLC技术控制能力以及数据处理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电波干扰,容易对自动化控制带来偏差;PLC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度不高,没有紧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发展趋势,做好必要的调整与优化,同样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PLC技术一方面会不断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确保在任何场地都能够有效的运转,另一方面则会不断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与应用水平,促进技术本身的更新换代。
7 结束语
总之,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及接触器控制技术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PLC技术的理论体系也势必会越来越成熟。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人员要加强对PLC技术的探索及实践,充分的发挥PLC技术在自动化控制当中的各项优势,改进及完善应用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宇超.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01):130-131.
[2]余倩.PLC技术在机电工程自动化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7):73-74.
论文作者:张小龙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技术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继电器论文; 系统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