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技信息产业发展趋势_科技论文

国外科技信息产业发展趋势_科技论文

国外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产业论文,态势论文,国外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和材料以及能源是现代社会的三大资源,也是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可以说,材料是现代社会的骨骼,没有材料,一切都不存在;能源则是其血液,没有能源,一切都不会发生;没有信息,一切都没有意义,信息系统,特别是通信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神经系统。

根据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看法,信息化社会始于1956年,其主要根据有两个:一是该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人数超过了兰领工人,即信息处理的人数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过了生产产品的人数;二是1957年原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件事的真正重要性并不仅在于它带来了航天时代,而它说明了全球卫星通信时代的开始,标志着全球信息革命的开端。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和财富,而科技信息是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正进入信息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进入90年代,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大门已经打开,具有全球性的信息技术将构成21世纪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影响各国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动向,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必将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信息产业

5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正进入一个信息经济时代,而推动世界进入信息时代这一大变革的主要发源地是美国。信息产业是一种知识和智力密集的新兴产业部门。它的形成和发展表现为单位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物质、能源消耗比重下降,而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消耗的比重大幅度增加。从总体上来看,它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中,信息产业所占的比重和在全社会劳动就业中从事信息工作的劳动者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上述比重超过50%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工业经济转向信息经济。在发达国家,信息产业继农业、工业制造业,服务行业之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第四大产业,它的产值增长速度大大地超过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信息产业是现代社会的先驱产业。70年代以来,美国、欧共体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3%,而信息产业的增长已超过20%。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大大地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益。

近10年来,世界信息产品和服务日益扩大,据统计,1982年全世界信息产业的销售额为2370亿美元,到1985年达到4000亿美元,1990年为6490亿美元,并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估计到2000年将超过9000亿美元,信息产业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业⑩(16)。

在美国,信息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已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活动。据估计,三分之二的美国工人从事与信息有关的工作,其余的工人也在紧密依赖于信息的产业中工作。美国25%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第一信息部门产生的,2000年美国将进入后工业信息社会,在其经济中服务行业所起的作用将超过制造业(24)。在日本和欧共体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均在50%以上。在今天的美国,信息业产值早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信息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部门。

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影响可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在工业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战略资源是资金、原料和能源。在信息社会里,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战略资源是知识和信息。近几十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传统产业部门不景气,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在美国、日本,信息产业中的第一信息产业部门,其产值已超过汽车、钢铁、石油化工等传统工业的第一大产业部门,每年以两位数字的速度发展;其次,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就如同火车头与车厢的关系。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正从工业生产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与物质、能源相结合的方向转变。信息产业中的核心技术——信息技术是现代高技术群中的核心技术。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对其他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的作用就如同传统工业中机械制造业为其他工业部门提供各种装备的作用一样;第三,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现代化标志。现代化的标志相对于不同时期的生产水平而有所不同,因此不同时代具有建立在不同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化标准。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从传统的社会发展模式向信息化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以材料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向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经济开始转变的事实已证明,当代和下一世纪现代化的标准除了充分和合理地满足各种需求,更有效、更合理地利用资源外,十分重要的特点是充分利用科学和知识,其实质是对大量信息的快速传递和高效处理和分析。此外,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信息产业全球化的趋势也势在必行,在未来20年里这一趋势,尤其是信息服务产业全球化将表现得更加明显⑩。

二、信息服务产业

信息产业按其结构可分为两大部分,即信息技术及其设备制造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信息服务产业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处理、贮存、传递和提供的产业活动。近年来,由于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以印刷文本为主体的传统信息服务产业与以计算为主要处理手段的新兴信息服务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逐步融为一体。这是当前信息服务产业总的发展趋势。1989年世界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800亿美元,1991年世界信息服务产业的产值已达2030亿美元。由于世界向信息化社会发展,预计今后世界信息服务产业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目前,信息服务产业走向国际化,在这方面美国和日本走在世界前列。

(1)美国

美国信息服务产业在70年代迅速兴起,1981年其营业额为521亿美元,其中软件占50%。从服务形态来看,美国信息服务产业的结构主要有信息处理服务,网络服务,系统软件产品和应用软件产品服务,交钥匙系统和系统集成,作业外包和专业服务等。从1988年美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来看,软件服务收入占28%,居第一位;信息处理服务占24%,居第二位;专业服务占20%,居第三位;交钥匙系统占13%,居第四位。其他服务收入也相当可观。这说明美国的各种信息服务都很发达。1989年美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为920亿美元。1991年美国信息服务产业总营业额已增至1155亿美元。据预测,今后美国信息服务产业年增长率约为14%,1995年的收入可达到2020亿美元。1989年美国在世界信息服务市场的收益占整个市场的35%,居世界第一位。今后至1995年世界信息服务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7%,美国为14%左右,1995年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可超过50%。

数据库开发和联机检索服务一直是美国信息服务产业的主体,增长率最快。目前美国在世界上是数据库和联机检索服务的最大提供者,也是最大的市场。由于新数据库的不断增加,在这两个领域内的收益逐年以25-30%的速度增长。

从本世纪70年代起美国兴起联机检索高潮,已先后建立起DIALOG、ORBIT和BRS三大联机检索系统,其中传递的大部分是科技信息。1990年1月DIALOG系统的文献存贮量已超过2亿篇。目前美国许多著名的联机检索系统已成为商业系统而进入国际信息市场。

目前,美国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系统的发展特点是:数据库生产实现国际化,联机检索系统的创建实现国际化;联机检索系统已纳入新闻媒介传播的经营范围;只读光盘在联机检索系统中大量应用。

美国在软件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但近年来欧洲和日本软件产业的发展,使美国在软件市场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近年来美国系统软件发展较快。1989年世界软件销售额为650亿美元,其中美国生产厂家占60%以上。1990年欧洲软件市场估计为230亿美元,美商垄断了64%。在微电脑软件市场,1990年美国软件销售额为46亿美元。在软件市场,20%为文字处理软件,其次是电子表格软件,增长最快的是台式出版软件。当前,面向家庭的软件已形成一个相当大的市场。

在系统集成方面,美国电子数据系统(EDS)公司处于领先地位。软件包的提供是系统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掌握着软件包工业的优势。美国在软件设计方面有长期的经验,拥有雄厚的软件设计队伍,软件的市场规模已超过外部设备和处理机两者的总和。美国公司用于开发软件的费用估计为1500-2000亿美元,足见美国在软件包工业上的投资份量①④。

(2)日本

日本通产省按信息服务产业的工作类型,将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分为信息处理服务业、用户软件服务业、软件产品业、数据录入服务业、远程计算服务业、系统运行服务业、数据库服务业、统计调查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1992年日本信息服务产业的总销售额为71,276亿日元(56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3%,从业人员48.8万人,占全国所有产业劳动力的0.76%,占服务业总劳动力的4%(23)。1993年日本信息服务产业的总收入为32,830亿日元,其中用户软件和软件产品为19,320亿日元,信息处理服务为6,420亿日元,系统运行服务为1,530亿日元,数据库服务为1,450亿日元。

近年来日本经济衰退,使原先一直迅速发展的日本信息服务产业深受经济衰退的影响,1993年日本信息服务产业没有明显的恢复迹象,面临危机的公司数增加,用户对信息系统投资减少,信息服务产业的总销售额下降。实际上从1991年起,日本信息服务产业的销售额已不再增长。据日本通产省调查,1991年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共有7096个公司和分公司,1992年减少到6977个。

日本经济衰退使日本工业削减基本建设特别是计算机方面的投资,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日本信息服务产业的结构也处于变化之中。当前,日本信息服务产业结构面临三大问题(21)(25):

一是市场供需失调,使信息服务产业的收入深受影响。计算机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用户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由大型机软件的开发向小型化计算机系统方向发展,使占信息服务产业收入40%的用户软件服务业急剧衰退;

二是由于计算机规模向小型化方向发展,用户企业的计算机部门则以独立经营中心方式运行,使之成为信息服务企业新的竞争对手。此外,计算机制造厂商为获取更多的利润,也转向从事信息服务和软件生产。所有这些使信息服务市场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迫使信息服务产业采取新的策略与新的竞争对手展开竞争;

三是目前计算机制造厂商,软件销售商,电信公司,家用设备和办公自动化设备制造厂商正在制定联合策略,为预期的信息服务用户由机构向个人转换作准备,包括与市场、产品和观念有关的一系列措施等。

处于变革时期的日本信息服务产业的主要目标是大力推进用户软件和信息处理服务业等主要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外界信息资源和系统集成企业。90年代日本大力发展战略信息系统。

近年来日本信息技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信息服务产业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日本主要发展的信息技术有:小型化和网络化技术、终端用户计算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等。信息服务企业在开展其业务时应极为注意日本信息技术的三个发展动向:一是大型通用机向微机和工作站转换。许多过去是典型大型机用户的银行都相继转而采用客户机服务型信息系统。为了适应这种需求,富士通和IBM日本分公司都在制定从大型机向客户服务器的转轨策略;二是从单纯销售硬件向提供软件和服务方面全面转换;三是日本和美国的计算机厂家试图建立联合战略,以便促进微机处理装置,操作系统和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这样一些信息技术的发展动向必将对日本信息处理服务产业的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人才不足是日本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必须解决的问题。日本通产省将信息人才分为4个领域11种类型。为了培养信息服务产业的人才,日本全国已实行信息人才资格考试制度,公司对取得资格的工作人员实行奖励,有关技术院校也把学生通过资格考试的人数作为教学质量的一个检验尺度。

日本的数据库服务产业是信息提供服务业的核心,是一个新兴产业,70年代前半期开始创业,70年代后半期提供联机检索服务,80年代前半期扩大到利用海外的数据库。日本的数据库服务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91年财政年度,日本数据库服务产业的销售收入为2,160亿日元,第一次超过了2000亿日元大关,比1990年增长了14.5%。1992年日本数据库服务产业的销售额为2,140.64亿日元,其中联机服务占76.7%,脱机服务占23.3%(23)。据1991年初统计,日本共有2354个数据库(其中日本国产的仅800个),为1982年的5倍多。从事数据库服务的机构有213个。日本数据库中商业数据库占38.1%,自然科学占31.3%,人文科学占3.8%。日本数据库大多数是引进的,其中美国的占绝大多数。日本数据库服务以联机服务为主,约占80%。按使用频率排列,排在前5位的联机系统有日本情报中心的JOIS,日经的TEIECOM,日本特许情报中心的PATOIS系统,日本的DIALOG和STN。使用数据最多的用户是大中型企业①。

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在当前新时期的作用是加强用户软件和信息处理服务这样一些主要的服务方面,以及在这些服务的基础上开发外包业务和系统集成。此外,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在满足由于产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新需求方面应起主要的作用,为支持产业的计算机化提供新的基础设施,为满足企业的生产率革命需求提供灵活的解决办法。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在新时期的作用是提供下列服务:提高办公效率所需的系统和数据库,为柔性的业务联网提供服务,为私营部门和公共部门的医疗、教育等业务提供应用服务,除了系统集成外提供先进的咨询服务,为有效的利用信息提供支持系统等(23)。

(3)西欧

信息服务产业的内涵因各国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及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异,并且各自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和范围。在西欧,法国、德国和英国由于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相差不多,因此他们通常把信息服务产业的范围划分为六大类,即信息处理服务,网络服务,软件产品,系统集成,专业服务和交钥匙系统等。1991年法国信息服务产业的市场为156亿美元,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65%;德国约为110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91%;英国为104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1%①。

三、新兴信息服务产业的基础

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信息服务中的广泛应用,利用电子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新兴信息服务产业迅速发展。科技信息系统和网络以及数据库是新兴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基础,这些重要基础得到充分地发展。此外,国外联机检索系统的建立朝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1)信息网络

美国在信息系统和网络的建设和开发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发展国家信息系统和网络的目的是使国家的信息资源,最终是使世界的信息资源为全体国民服务。此外,通过国家信息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推动国家进步,并可保护国家的文化遗产。

目前美国国家信息系统有正在进一步扩大的互连网络Internet和发展中的全国科研教育网络NREN(National Rese archand Education Network)。Internet和NREN是实现克林顿政府技术政策重大的举措(11)。

美国最成功的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是Internet,它是按OSI(开放系统互联)方式运行的②。Internet)诞生于1969年,是美国国防部一项实验的产物,是由美国政府出资将国家实验室和大学的计算机互连而成的信息网络,通过地区性网络的连接保证全国连网。其宗旨是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提供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科技合作,从而促进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它的运行经费主要来自州一级政府、大学、个人用户和从美国科学基金会每年得到的大约3000万美元联邦政府补贴(13)。因此Internet是远距离的、连接美国全部国土上的大学和计算中心的、通过遍布美国各地区的地区性网络来保证全国计算机连网的网络。

美国有这样一些地区性网络:NSFNet(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它是Internet的基础;NYSERNet(纽约州教育科研网络),该网络通过康奈尔大学的计算机将纽约州和康湟狄格州立大学连接起来;SURANet(东南科学联合会和大学网络),该网络将美国东南地区65个大学和其他组织连结起来。美国的各种数据库是通过这些地区网络的节点与Internet连接的。

美国在信息网络建设上有雄厚的基础。美国绝大多数信息中心和科技图书馆已经联网,许多系统性网络已经建存。例如,在科技图书馆方面有RLIN(科研图书馆信息网络),在教育方面有NREN(全国科研教育网络),在经济方面有EDI(电子数据交换贸易系统)。美国最成功的系统性网络是Internet,它实际上是网络之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泛的网络互连系统。它已覆盖了15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连接了1.5万多个网络、220万台主机,拥有3200多万个用户。它的综合能力和规模正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迅速增长,每小时增加100台主机,到1998年Internet网内用户数量将超过1亿(13)。目前各个国家的信息网络,不论是商用的还是专用的网络,都争先恐后地建立直接或间接通道与Internet互连。Internet的出现把人类领进一个新的信息时代,通过Internet将使全球变成“电子全球村”(22),Internet的存在与发展为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和经验,是美国“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型(18)。一般来说,Internet可提供电子邮件传递、数据库检索、共享公用软件,远距离使用大型计算机,交换文件,电子公告板、电子论坛以及提供商业服务等。

(2)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联机网络建设的关键,是面广量大的事务处理系统的支撑技术,也是一个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标志。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数据库约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②。

近年来在世界科技领域内,数据库的生产和利用急剧增加。在科技领域内,大多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库都是文献型数据库,但数值型等事实型数据库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目前世界上有7637个数据库,600多个商用联机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信息网络向世界各国提供联机信息服务。与此同时,2200多种CD-ROM光盘数据库以成倍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近年来,超文本、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数据库进入一个声、图、文一体化的崭新发展阶段。目前,国外机读数据库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廉价终端向办公室及家庭普及,可视图文数据库开始向办公室及家庭普及,为社会和家庭服务的数据库也急剧增加,数据库的生产和利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数据库技术和载体发生了重大变化。1985年出现了第一个商品化CD-ROM光盘数据库之后,其产值和品种几乎以指数的速度增加,到1992年有2214多种市售数据库,产值达9亿多美元。光盘是高密度的存储载体,它作为数据、文本和图象的高密度存储介质,对科技信息工作的自动化产生巨大影响,光盘的出现促进了全文数据库的发展,发展了联机图象数据库,有利于数据库的发展与传播,提高了信息服务的效率,可建立分散模式的信息检索系统,扩大和强化了科技信息机构的咨询服务功能,可使各类信息源进行计算机统一管理,有可能发展个人拥有的小型专业数据库,加速了科技信息机构产业化进展。

目前,在发达国家数据库服务业已成为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数据库产业经过10多年来的发展,数据库产业日趋实用。世界数据库产业当前发展的特点是:数据库的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数据库从商品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数据库从标准化向法制化方向发展;数据库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目前数据库产品已远远超过科技范围,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扩展到企业、管理、市场、军事、文艺、经济、政治、新闻、法律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20)。

目前世界上已建成许多著名的数据库系统,诸如美国洛克希德的DIALOG系统,美国发展公司的ORBIT系统,BRS系统;意大利宇航中心的ESA系统;欧洲的IRS系统;日本的JOIS系统等。这些系统与世界各国联网,为用户开展信息检索服务。

(3)联机信息检索系统创建的国际化

数据库开发和联机检索服务一直是信息服务产业的主体,增长速度极快,这一点在美国和日本的信息服务产业表现得极为明显。

联机检索系统的创建实现国际化是近年来联机检索发展的一个特点。特别是随着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国对日本科技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例如,美国国家技术信息服务中心(NTIS)已将收集日本的科技信息,特别是收集日本关键技术领域内的科技信息来加强美国的技术基础,作为它的长期战略目标之一(24)。1987年11月日本科技信息中心(JICST)与美国化学文摘社CAS和德国的FIZ卡尔斯·鲁厄(Karlsruhe)三者之间开展了国际科技信息网的合作,创建了国际科技信息网STN International(The 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Network)。目前已能提供100多个数据库,记录量达7000万件以上,可使用共同的软件和共同指令,在本国的信息服务中心检索网内的数据库。目前DIALOG、ESA、ORBIT,BRS,STN等各大型联机检索系统展开竞争,争夺世界信息市场。

四、“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最近,美国、欧共体、日本、加拿大、南锥体共同市场国家、新加坡、韩国等国政府,都雄心勃勃地竞相规划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信息高速公路”已成为发达国家着眼于争夺21世纪综合国力优势的一个焦点(12)。世界掀起了全球信息革命的又一巨大浪潮。

1993年9月15日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制定了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通俗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的提出关系着进一步提高美国的综合国力。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过高性能光纤,把千家万户、社会机构、政府部门、商业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称之为数字世界的新秩序。人们通过多媒体电脑终端,可以彼此共同享受信息资源。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信息源,通信平台和应用信息系统。信息源包括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法律、政治、军事等各种各样的社会信息资源。通信平台用以完成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交换和分配,并把有关的应用信息系统连接和整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资源共享和强化信息系统整体功能和效益。应用信息系统则根据各个用户的需求,为其信息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通过网络,把家庭和企业里的多媒体与全国范围内的企业、商店、银行、学校、医院、科技信息机构、图书馆、新闻机构、电视台、会议厅、娱乐场所、数据库等的多媒体连接起来,向全国提供科研、教育、卫生、商业、金融、交通、文化、娱乐等极为广泛的服务。据估计,整个工程将历时10-15年,总投资4500-5000亿美元(14)。克林顿总统在向国会提交的1994年财政预算中提出,在1993年度预算的基础上再增加20亿美元作为信息网络的建设费用,以确保在1997年正式建成“信息高速公路”。

美国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现,预计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使美国生产率提高20-40%,提供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使美国725亿美元的电信服务和140亿美元的有线电视服务业年营销额翻一番;由集中办公走向分散化,节约4500万名员工时间,减少交通运输量、能耗和汽车废气排放;可建立电子教育网络,节省40%的教学时间和30%的教学费用,并可多学30%的课程;建立远距离医疗系统,提高全民医疗水平,缓解农村缺医和城市医疗费用上涨等社会难题;科技人员通过信息网络可有效利用世界范围的各种数据库以及远方的大型计算机等。此外,还可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发展电子文化网络以及电子商业和无纸贸易等。至于在国防和国家情报方面,可实现一个反应灵敏的军用全球栅格网,为战略和战术通信系统提供大量的远程传输和交换业务,支持未来更广泛的战场通信要求,提高指挥和控制的精确度与时间性。因此,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军事和科技发展的背景(14)。

为了增加本国的国际竞争实力,世界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争先恐后地推出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欧共体制定了“欧洲信息高速公路”计划,预计今后5年出资330亿法朗(另外有4100亿法朗由私营部门提供)发展欧洲信息高速公路;英国电信局宣布投资100亿英磅来建设光纤通路;法国电信公司将每年为光缆工程投资2000万至2500万法朗;加拿大政府宣称加快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未来10年内投资7.5亿加元,并宣称进行了首次大测试,显示出加拿大的新电子时代的到来(12);日本以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为兰本,制定了日本式的“信息高速公路”设想,2010年信息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万亿日元,并可使240万人有就业机会,目前已投资9500万美元,实施“省际研究信息网络”的新计划⑥⑦;新加坡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已进入试验阶段,预计耗资12.5亿美元,它将使这个300万人口的国家变成一个“智能岛”;韩国政府正在实施“超高速信息网”计划,它将从国家网和民间网两方面分三阶段进行,整个计划到2015年止投资44.77万亿韩元⑧;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乌拉圭等南锥体共同市场国家,目前正在加紧实施南美洲地区光纤电缆传输网络的铺设工程,这项连接4国的光纤电缆工程全长1700公里,投资7500万美元,计划1994年底完工,预计下一步光纤电缆将延伸至智利的圣地亚哥,使南美洲整个南部地区连成一片。

值得重视的是,“信息高速公路”事业已经超出了单个国家的范围而成为全球的事业。1994年5月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际电信联合会上提出建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设想。1995年2月25-26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西方七国集团政府部长级全球信息社会讨论会上,确定了全球进入信息社会的发展进程。90年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入全球信息时代的进展,人类跨入信息社会的大门业已打开。平稳地向信息社会过渡是当代的重大任务,必须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内完成。建立信息化社会需进行全球合作,特别是在建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络(GII)需要全球合作。这次大会提出了建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应共同遵守的8条原则和建立“全球信息社会”的11项示范计划。建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应共同遵守的8项原则是:1.鼓励公平竞争;2.鼓励私人投资;3.制定一个适宜不同国家的法规框架;4.网络的公开使用性;5.保证普遍提供服务和享受服务;6.促进公民在网络上的平等权利;7.促进信息内容在语言、文化上的多样性;8.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律平等。建立“全球信息社会”的11项示范计划是全球信息目录计划、全球宽道交互网络计划、跨文化教育和培训计划、电子图书馆计划、电子博物馆和艺术画廊计划、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计划、全球紧急情况管理计划、全球卫生应用计划、政府“入网”计划、为中小企业建立全球市场计划及海洋信息社会计划。虽然大会达成了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络的原则宣言,但西方七国之间的合作掩盖不了数十亿美元的信息技术市场的激烈竞争。

此外,即使最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怎样,人类必将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必将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必将从整体上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

为了促进全球信息社会的早日到来和顺利地建设信息高速公路,世界各国都大力开展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例如,目前欧洲联盟在实施1994-1998年期间第四个研究与发展总体规划,其中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以及远程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这三个专门计划是该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5)。新加坡也制定了90年代的信息技术发展规划③。世界各国90年代信息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的顺利实施将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全球信息社会的早日建成提供牢固的技术基础。

标签:;  ;  ;  ;  ;  ;  ;  ;  ;  ;  ;  

国外科技信息产业发展趋势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