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档案管理在项目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建设单位也呈现出崭新的发展趋势,基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建设单位应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对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确保工程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本文将对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工程档案;策略
工程档案一般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活动中对项目工程施工整个过程的全方位记录。为促进建设单位管理水平,应将精细化模式应用到档案管理中,确保档案整体质量,结合实际管理现状找出事故诱因,本文将分别从: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现状、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对策,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现状
就目前来看,我国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监管观念的缺乏、档案管理人才素质参差不齐、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档案管理设备落后等方面,笔者将从这些方面来阐述。
(一)监管观念不足
因建设单位工作量相对较多,管理起来稍显复杂,部分单位过于重视工程建设,忽视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档案材料未及时归档,有些单位在工程竣工后才对档案进行补充,导致档案管理质量不高,而部分单位尽管平时有记录,却未及时分类、归整,导致档案管理过于混乱,其作用无法凸显。有些建设单位未将重要的材料做到有效保存,导致档案材料遗失。
(二)档案管理人才素质参差不齐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管理主要实施者,其素质水平将会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直接影响。在工程建设期间,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补充施工技艺表格,归整完工图样,据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对专业档案管理知识合理把握,就目前来看,许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管理知识,与工程档案管理要求不符合,部分单位甚至还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导致档案管理质量差。
(三)监管制度不完善
工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会对档案管理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就目前来看,许多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制度还缺乏有效完善,对档案归整时间、范围均未进行统一,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过长,涉及的部门相对较多,其资料分散于各个机构,这一现状也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增添了难度,给今后档案材料的储存及使用造成了阻碍。
(四)监管设备落后
经笔者研究,大部分建设单位在档案管理中依然沿袭人工操作,不仅无法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还会浪费许多人力物力,这一现状阻碍了档案监管的信息化脚步。就目前而言,在工程项目建设之中,档案信息的管理逐渐变成一项比较关键的工作,渐渐实现数字化管理,并且在一些地方组织机构与政府中构建相关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工程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然而,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加大了档案信息管理风险,尤其病毒与黑客等严重威胁到档案信息的管理,导致工程档案的信息安全性不足,继而导致工程档案的信息开发利用受到限制。
二.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对策
综上,笔者对建设单位工程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从中发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会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基于此,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对管理手段加以优化,提高管理效果。
(一)增强档案的组织监管
工程档案管理本身是一项精细度高、专业要求高的工作,在档案管理中应善抓重点,加大监管力度方可有序进行。为促进档案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应增强档案组织监管,对档案监管权加以确定,这也是档案精细化管理落到是保障,各个建设单位应加大档案监管力度,形成一支由管理者、责任主管、专业档案管理员组成的管理团队,并将档案监管工作提上日程,以此同时,增设考评板块,对各个工程档案归整、储存情况进行检测考评,一旦发生违规现象应立即改善,将监管手段贯彻在档案管理各个环节中,确保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应对档案管理责任加以强化,档案管理队伍应对档案监管、检测、引导责任有效落实,建设单位员工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档案管理重要性,促进档案管理的有效实施。值得注意的是,档案监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期间,要随时搜集档案,合理分类、归整,让档案监管这一工作常态化,构成注重档案、严格监管档案的优良环境。
(二)提高档案监管工作者的素养与技能
档案管理人员作为档案管理的主要参与者,其素质水平会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效果。基于此,建筑单位在档案管理人员选择中应遵循一定原则,首先对档案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进行检测,尽量选择具有丰富监管常识,大量监管技能的人才,充分扩大团队力量,提高专业层次。
另外,建设单位应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定期组织档案理论、技能教育的学习,促进档案人员观念层次的提升。增加信息技能教育力度,加强网络技能培训力度,应负荷档案监管要求,通过培养教育来充实档案管理人员知识储备,促进其档案管理技能的提升。
由于工程档案覆盖面大,需要多方机构的协商方可进行。档案管理人员协商水平将会直接影响档案材料全面性,基于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学会与其他机构交流沟通,注重各个机构的关联调节,各个工程部门定期实施档案监管,与此同时,应注重档案管理人员与监管企业间的沟通,并带领相关工作者去相同领域企业去参观,借助沟通学习提升档案监管层次。
此外,建设单位应对鼓励体制加以完善,档案管理优劣性通常受工作者本身心态影响,据此,建设单位应对管理人员积极性进行激发,档案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尽量摆正心态,提升工作质量及成效。
(三)严格档案监管制度
(1)为落实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还应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健全,对《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储存制度》、《档案人员工作责任》等制度加以完善,对沟通调节、成效评测、奖惩制度进行构建,以此符合企业档案管理需求,更全方位地体现出制度的指导及标准作用。
(2)建设单位应确保档案建立的正确性,确保材料“颗粒归仓”。加强对工程档案管理全面性认识,根据档案归整范围来分门别类,通过编号来确保工程档案的系统性、全面性,与此同时对工程档案质量严格把关,切忌将质量不佳的档案放置于档案室,根据相关标准对原本质量差的工程档案材料进行归整、上架,确保工程类档案的合格率。
(3)增强对软硬件进行构建,保证档案安全监管。增加财政投入,增强工程类档案室基本配备的构建,改进档案储存的设备及储存环境,给档案的安全监管予以硬件支持;认真进行安全检测,定期领导工程档案工作者对库房工程类档案材料储存状况进行核查,记录库房内的温度,随时调节室内温度,保证库房的温度及清洁度处于正常水平,以防工程类档案丢失、受损;构建工程类档案的数据库,借助计算机监管,把各个类型材料的搜集、归整、立卷等工作同档案监管加以融合,实现档案信息体系的标准监管及信息共享。在档案信息化进程内认真开展档案与信息安全保证这些工作,保证档案本身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现状进行了阐述,就目前来看管理效果不容乐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建设单位应将精细化手段应用其中,对各项工程全面记录,为今后差异工作带来诸多便利,现阶段我国建设单位在档案管理方面还面临诸多发展阻碍。这就需要档案工作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并且在实践之中保持一个求真务实态度,不断探索档案信息开发利用资源,使得经济价值与知识价值得以实现,提升档案监管的质量及成效,促使建设单位获得更为长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蔚绮.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2):194.
[2]庞新林.浅谈建筑工程竣工文件档案的整编与整理[J].科技风,2017,(03):211-212.
[3]密玲. 工程档案精细化管理的有效途径[J]. 陕西档案,2016,(04):43.
[4]王秀婷. 浅析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与提效策略[J]. 中国市场,2013,(30):46-47.
论文作者:龙幼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档案论文; 工程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建设单位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精细化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