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论文_张楠

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论文_张楠

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田庄煤矿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煤矿生产调度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比较高的工作,所以,要想实现煤矿的开采与生产工作的安全、高效,只有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实现。通过现代化信息处理手段和技术能够提高煤矿调度系统指挥效率,其能够保证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对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仅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生产调度;现代化;调度管理

1 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煤炭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是很高,同时安全事故频有发生,多以,有关部门通过实施企业并购和重组的方法,进行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提升,实现技术创新的目的。在企业进行内部结构重组时,煤矿调度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煤矿企业高效生产的重要举措。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是整个企业的控制核心,其对煤炭企业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煤矿企业的生产调度系统的设备已经老化,完全不能满足现当代煤矿企业的发展要求,但是,要进行整套系统的更换其存在的困难比较大,因此,很多企业在原有的系统基础上进行升级,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企业的生产效益。

2 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现存问题

2.1 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不间断性

在煤矿日常工作和安全生产中,调度人员以及调度部门是其核心的管理。而相关的生产技术信息,检查或自检的数据等等信息,都会集中在调度部门,大量的无用信息会给调度人员造成不必要工作耽误,因此,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能有效地提高安全生产调度管理人员的效率,进而更好地保障煤矿生产工作的安全运行,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2 煤矿生产缺乏应急指挥系统

煤矿生产缺乏应急指挥系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煤矿生产调度的事故安全发生。其中,缺乏公共应急指挥平台是最直接和严重的影响因素。例如,我国煤矿企业很多中的人员定位和安全监测环节都缺乏一定的急指挥系统,漏洞很多。使其不能及时的进行安全隐患的发现和处理。另一方面,缺乏应急指挥系统造成不能第一时间的处理安全事故,从而阻碍了整个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系统的实施。

2.4 调度系统工作效率低

煤矿生产调度过程的发展比较慢,调度管理系统工作效率仍然比较低。煤矿生产调度系统中现代网络技术操作没有被充分利用,生产信息的传播也不够有效及时,还可能出现信息记录的错误。在实际生产中,较少部门参与调度,所以信息共享是一大问题,效率也不高。

3 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3.1 调度软件功能实现

选择短信调度功能,先选择接收对象,再编辑短信,点击发送,就可以实现煤矿调度平台和井下人员的短信调度。选择音视频对讲功能和照相功能,可以将音频文件发送给指定矿灯进行播报,也可以对井下指定矿灯发出拍照指令,照片将自动上传到调度平台,达到对井下工况的监测。选择监听指令,系统就会给指定的人员发送监听指令。如果人员在线,人员所在当前30s的语音信息就会传递过来。选预案调度,先选择接收对象,在发送预案指令界面,选择指定的预案,点击发送预案指令,指定的预案就可以发送出去。通讯服务模块有功能事件记录,它会记录所有指令和呼叫及语音、图片等获取事件,发送给某个人或来自某个人等,这些信息全部存放在数据库中,供事后查询。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及时记录每个人进出无线读卡基站的时间、人员编号、读卡基站编号,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供后续查阅轨迹。当井下分站传来瓦斯监控记录,并且超过报警设置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报警窗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通信技术在煤矿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首先应对国内外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做全面的了解,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系统,对企业内部的情况作细致的分析,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满足企业内部需求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可利用TD-SCDMA矿用无线通信结合企业现有的信息化平台,提供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平台,来满足煤矿企业正常生产的要求,为井下紧急情况的处理提供全新的通信手段。

3.3 促进调度人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调度管理制度首先是制度,制度就是对人的行为控制和要求的准则,所以在煤矿安全生产的调度工作中,调度管理制度是帮助业务人员学习的,不断促进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提升,要求煤矿企业定期对调度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调度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及对煤矿生产过程的业务熟悉程度,对各个岗位的生产流程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设备应该能够熟练操作,对设备要懂得如何保养,如何维修,在对调度员的培训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3.4 安全生产调度人员的职能

对于煤矿生产过程来说,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而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中,操作工序十分复杂,调度人员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因此,调度人员需要了解各个系统、具备相关复杂的生产环节知识等综合素养,这样调度人员才能更加高效率地进行组织人员,顺利地完成相关生产任务。调度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是在现场负责安全监督的,尽可能地发现存在隐患,严格把关安全隐患。与此同时,调度人员也必须要制定相关地防范事故扩大的处理对策,根据现场的具体生产情况来进行组织与安排。

3.5 明确信息化管理目标

在进行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中,很有必要对信息化管理的目标进行明确。通过全面的信息化使用方式,加强煤矿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不断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增加部门之间的统一和之间的联系。在实现部门之间的联系的前提下,通过信息化管理实现对煤矿企业的自身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除此之外,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实现自身调度的安全生产和各个环节的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

3.6 优化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进行煤矿生产调度的管理核心是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优化,煤矿企业能够通过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优化,保证各个基层单位或者是基层部门的信息安全和准确,保证其安全生产中的数量业务的提升和数据库的构建,同时能够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优化对办公公的数据和图像资料的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保证统计的数据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煤矿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利用绿,不断提升新时代的煤矿企业形象。同时,在优化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应该进行多功能集成化,降低漏项的状况发生。

3.7 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调度室制订了《调度员下井管理办法》、《调度员责任追究制度》、《调度员岗位责任制》等相关规定,不断完善奖惩制度,调度员必须保障井下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井下工作实时监督,对于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加强对重点生产环节的监察。促进相关的调度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企业很有必要加强对煤矿调度系统建设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煤矿调度管理水平,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毛善君.“高科技煤矿”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考及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14,39(08):1572-1583.

[2]尚茜.煤矿生产调度现代化管理模式分析[J].企业导报,2014,(07):44-45.

[3]马伟,金伟.煤矿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J].硅谷,2010,(12):96.

论文作者:张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煤矿生产调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论文_张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