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中政府应对灾害事故应急机制分析_灾害救援论文

城市管理中政府应对灾害事故应急机制分析_灾害救援论文

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对灾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中对论文,灾害论文,城市管理论文,应急处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纽约“9·11”恐怖袭击事件、莫斯科劫持人质事件、纽约等城市突然大停电、非典型性肺炎突发……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一连串城市灾害事故,向人们发出了预防城市灾害事故的警讯。自从非典型性肺炎爆发后,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已开始逐步建立常设性的灾害事故管理协调机制或机构,如北京市的处理重大突发事故(事件)工作预案、深圳市的处置突发事件委员会等。而在此之前,只是在每次灾害事故发生后,根据灾害程度,各省(区、市)政府办公厅临时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对已发生的灾害事故进行处理。当遇到像1998年洪灾这样单个省(区、市)无法处理的事件时,中央政府会成立一个临时工作小组,协调各个省(区、市)的救灾与灾害事故处理工作。这种临时成立的领导小组有三个缺点:一是临时成立的工作小组不具有延续性,因此灾害事故处理经验不能够有效保留;二是灾害事故处理需要政府各个机构的合作,临时成立的工作小组每次都需要大量的时间与相关的机构进行协调;三是临时领导小组事先没有一个有效的灾害事故处理计划,而专门的灾害事故处理协调机构有一套成熟的灾害事故处理操作方案。因此,我国在应对大规模公共灾害事故上缺少足够的经验,而更重要的是缺少独立、专业的国家范围的灾害事故预警和处理部门,以及可循的法定程序和法规。相比之下,美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完善的灾害事故管理体系,如洛杉矶市多种灾害应急行动组织(EOO)、纽约市应急管理办公室(OEM)等,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对于我国大中城市政府提高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一、建立和完善灾害事故意识教育和灾害事故宣传机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要有忧患意识,要有灾害事故意识。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灾害事故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灾害事故意识,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灾害事故意识,必会遭遇不可测的横祸。灾害事故是作为一种社会常态而存在的,那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应该建立应对灾害事故的教育和宣传机制,将对灾害事故报道和宣传作为媒体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明确对灾害事故事件的报道并不违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指导方针,相反,媒体的报道还可能有助于灾害事故的顺利化解。当然,从长远来看,灾害事故信息的通报需要有相关法律法规的保证,这样媒体的报道也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二、建立和完善与灾害事故相关的法律机制。尽管我国已制定了应对不同灾害事故的各种单一管理法律,但是它们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统一的灾害事故管理法律体系,尤其是在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机制方面的法律还几乎是空白。当突发灾害事故时,往往由于缺乏相关法律而不能有效地对灾害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因此,建立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的法律体系成为重中之重。首先,要制定统一的国家灾害事故管理法律体系。确定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国家公民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各种灾害事故中的责任和义务,完善灾害事故中公共信息的披露制度,通过灾害事故信息的正确发布和积极的舆论宣传引导公民正确对待灾害事故,集聚社会力量进行救灾工作,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其次,重点加强对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机制的立法。公共灾害事故与其他灾害事故的发生方式和危害不尽相同,公共灾害事故的危害更大、范围更广泛、影响更深远,因此必须建立有别于其他灾害事故的公共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法律。再次,必须规定公民在灾害事故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违背责任和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三、加强对灾害事故的监控和研究,建立有效的防控预警机制。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在树立正确的灾害事故意识的基础上,尽快建立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部门,形成权责明晰、快速高效的灾害事故预警和反应机制。灾害事故管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职责之一。为了提高政府在灾害事故中的管理能力,政府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合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灾害事故防控机制。在这一机制下,建立常设性的以国家为单位、以地区为平台的灾害事故管理部门,并且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建立在不同地区的常设分立机构监控各地的灾害事故发生情况,并及时通过这些分立机构了解有关信息,科学制定与灾害事故相关的战略、政策、法规和规划,清楚地掌控灾害事故的发生发展状况,并及时指导当地有关部门对灾害事故作出正确的反应。同时应利用现有资源,结合灾害事故管理部门的信息和经验优势,加强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对灾害事故领域的研究。现在我国对灾害事故的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如果在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与灾害事故相关的研究,制定灾害事故管理的相关战略、政策、法规和规划,有助于明确灾害事故管理的目标,指导灾害事故管理的各种行动,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统一的调配,强化政府对灾害事故的处理能力。因此,建立有效的灾害事故预警机制,加强对灾害事故的研究,在灾害事故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也十分重要,这在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突发事件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四、建立和完善信息联动机制与快速反应机制。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的差异,不可能在全国城乡范围内同时建立统一的信息应急联动系统,但政府应该在有条件的地方以及中央政府公共安全灾害事故管理核心机构中首先建立起信息应急联动机制。信息应急联动系统融合了有线通信、无线通信、数据库、全球定位、计算机辅助调度、信息技术网络等多种现代化的信息传输手段,在其指挥中心里,既有紧急警务、消防、急救、交通部门,也包括了公共事业抢险、防洪救灾等部门,可以将分散的救援力量集合为一个整体。在灾害事故管理中,可以由专业、独立的灾害事故管理部门通过这一系统来统一接警、统一指挥,合理协调各个部门的有效资源,保证资源共享,促使各个职能部门快速反应、联合行动,对各种灾害事故进行紧急救援和处理。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城市信息应急联动系统,在加强城市公共灾害事故防范和处理,强化政府在灾害事故中的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水平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由此可见,推广建立信息应急联动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紧急救援的效率,也对提高政府日常公共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在快速反应机制中,要成立灾害事故管理部门领导下的指挥联动中心,要注重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的调配,这样才能保证灾害事故得到妥善处理。在灾害事故处理过程中,各个部门要听从灾害事故联动中心的统一指挥,不能像处理平常的事件那样各自为政,因为这时各个需要联动的部门已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应在充分发挥各部门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协调处理灾害事故中的各种矛盾。

除了以上四种机制,还必须储备一定的物质资源作为物质基础。此外,还要建立反馈机制,及时、认真地总结在处理灾害事故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及在灾害事故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调查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将总结性的材料整理保存,以备后用。

目前我国城市正处于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灾害事故,因此做好城市灾害事故管理工作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标签:;  ;  

城市管理中政府应对灾害事故应急机制分析_灾害救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