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胡峥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胡峥

江苏省无锡市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由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具有空间大、舒适性强、布局灵活、形体壮观等优点,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给施工增加了很大难度,也对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针对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不断提高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技术实践

1 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技术是一项危险度较高的施工技术,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并且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就必须在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周密考虑和合理部署。在选择好施工材料之后,应采用高空作业的方式对所用材料进行合理的分配,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固定和检查验收等整个施工过程和管理。此外建筑施工中采用高支模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承载力,并能够整体提高建筑物的建筑质量,保证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利用,降低建筑中的资源消耗,实现降低成本和环保的目标。

2 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实际中的应用

2.1 工程概况

无锡新区某医院建筑面积15.5万m2 ,其中医技楼建筑面积46631 m2,地下二层、地上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医技楼北入口门诊大厅顶层楼板标高为15.65m,底标高为-0.05m,支模高度为15.7m,面积473.04 m2,该处框架柱截面为900×900,设计混凝土结构梁,梁截面最大尺寸为500×1200,普通梁截面尺寸为350×750,最大梁跨度为15.35m,普通梁跨度为7.2m,楼板厚度为120,其余层高均为5.5、5.1、5.1、5.1m。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规定的界限,该工程混凝土结构模板工程属于高支模。

2.2 施工重点和难点

15.7m层高的大跨度梁、柱模板安装及梁板钢筋密和混凝土振捣困难,常规施工方法不能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必须根据相关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设计计算后报相关部门审核及通过专家组论证,经修改完善获批后才能实施。

2.3 高支模架体系统的设计

该工程模板支架系统的设计及荷载取值组合计算是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重点针对模板支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梁底梁侧模板、木方、扣件等构件进行抗弯、抗压、抗剪、抗滑移以及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方面的验算,并按照验算结果对立杆平面尺寸进行布置,确定架体步距及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的跨距。该工程架体采用Ф48、壁厚2.75的钢管,立杆间距为0.9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1.2m,步距1.5m,梁底设置竖向加强杆且与周边立杆连接,其顶部采用U形支托。水平剪刀撑从底部扫地杆起往上每间隔4.5m设置一道,顶部至梁底处设置一道,共计设置四道,竖向剪刀撑按照《建筑工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程》进行设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

该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流程:弹线确定立杆纵横向间距→搭设第一段架体→架体验收→焊接、绑扎柱钢筋→柱钢筋隐蔽验收→支柱模板→柱模验收→第一段柱混凝土浇筑→拆模→混凝土养护→搭设第二段架体→循环上述步骤至梁底→梁底纵横向水平杆设置→铺梁底模→绑扎梁钢筋→安装梁侧模板→铺设楼板模板→绑扎楼板钢筋→钢筋隐蔽验收、模板验收→浇筑梁板混凝土→养护→拆模清理。

2.4.1材料选择

满堂脚手顶架的承重架采用?48×2.75规格钢管搭设;剪刀撑采用?48×2.75钢管;梁侧模、底模、楼板模板均采用18㎜厚夹板,小楞、立档均用50×100木枋。其中?48×2.75钢管、扣件必须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变形等现象,并经检测合格后使用。

2.4.2满堂钢管架、支撑的安装

钢管支架搭设前必须清底弹线,保证底座安放线要求,确保立杆位置准确。钢管架搭设采用逐列逐排和逐层搭设方法,并随搭设剪刀撑。满堂脚手架的立杆水平间距根据设计为900×900㎜,沿高度方向从楼面上200㎜搭设第一层水平杆(扫地杆),以上每隔1.5m高度搭设一层水平杆,立杆顶端最大悬臂长度不大于300㎜,所有水平杆均双向与立杆扣接。所有杆件连接均用扣件,扣件必须拧紧、不得松动。立杆四周形成连续封闭纵向剪刀撑,中间在每跨梁侧设置一道。

2.4.3梁、板模板的安装

该梁板模板的安装遵循“先梁后板”、“先主梁后次梁“的原则,大楞用50×100木枋立放,放置在水平钢管顶托上,间距250㎜,梁、板底模均用18㎜厚夹板,放置于大楞上。梁侧模为18㎜夹板,梁侧立档为50×100@250木方,并加梁侧夹管@900固定牢靠,经相关各方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4.4混凝土浇筑

在浇筑混凝土前,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确认具备浇筑条件并签署混凝土浇筑令再行浇筑混凝土。浇筑顺序是先浇筑框架柱,待柱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模板支撑架以抱箍的形式与柱连接,增加模板支撑架的整体稳定性;浇筑梁板,混凝土下料自跨度中间向四周逐渐进行,并不得堆积过高或过分集中,还应该及时的进行振捣,振捣的质量应该根据相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振捣应该稳定均平,尽量避免振捣的过程中出现漏振或者过振的状况发生。发现有松动、变形等情况,立即停止浇筑,撤离作业人员,待采取相应措施并确认稳固后方可恢复施工。

2.4.4模板及支架拆除

根据当时的气温,砼浇筑完二小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浇水湿润的方法,一直保持14天,待达到拆模条件后便可以拆模;模板的拆除必须经验算复核并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它有关规定,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经审批同意后进行;卸料时由作业人员将各配件逐次传递到楼地面,严禁抛掷;拆除时地面设置围护栏或警戒线,非作业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区范围;拆除下来的材料及时进行清理,并分类归堆。

3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的检查和验收

3.1高支模的检查

技术人员应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质量检验人员,制定监督制度和每日巡检制度,对施工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的质量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模板工程中构件的几何尺寸是否正确,模板的平整度和稳定性、支撑的模板是否己经达到了规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等。对高支模的检查结果如果符合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那么可以按照施工程序上报公司的有关部门进行复查。

3.2高支模的验收

在按照相关的标准和施工方案对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及安全进行检查之后,就可以对高支模施工进行验收工作。在高支模工程完成之后,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对施工的分项或工序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主要还包括高支模支架搭设施工中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监测。如果分项或工序的质量达不到标准那么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高支模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禁止上下立杆搭接和在水平立杆上采用旋转扣件或十字扣件进行搭接的方式。此外,在施工中禁止将相邻立杆的接头设置在同一步内,或者随意减少架体杆件的行为。施工中所有的立杆都必须落地,严禁出现松动或悬空现象,禁止使用薄板支垫或者处在支垫物的边缘,在混凝土浇筑前应组织验收,对薄弱部位进行加固处理到位,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4 结束语

随着各种复式住宅等大层高建筑的越来越普遍,高度在5m以上的高支模构件应用得越来越多。但是在这类建筑的施工中,如果施工工艺采取不当,或者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到位,有较大的概率发生支撑系统失稳倒塌现象。对此,建筑施工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并且制定了相应规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20m高的高支模将会不断出现。因此高支模的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及相关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只有加强过程控制和检查,严格执行验收和管理制度,工程质量和安全才能得到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1]杨建中.关于建筑施工中的高支模的设计研究田.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4):195-195.

[2]魏坚强.浅谈高支模大跨度现浇箱梁施工田.城市建设,2012,(30):95-96.

论文作者:胡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胡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