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措施在生产建设项目中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论文_黄治千

水土保持措施在生产建设项目中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论文_黄治千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中的河流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开发商也看重了城市河流的商业价值,并将此作为生产建设项目的宣传重点。但开发商在生产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若不考虑适当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对河道产生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尤其是建设在河道附近的项目,对水土流失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这种情况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也变得愈发严峻,因此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防治水土流失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

1 水土流失概述

1.1 特征

全省国土面积18.86万km2,具有复杂多样的地形特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开发程度存在不同,受到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地理影响,在我省太行山、燕山山地丘陵区、坝上高原区、沿海地区、平原黄泛区,普遍存在程度不一的水土流失。与此同时,由于我省具有多样的土地类型,所以在目前分布的水土流失中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风力侵蚀,水力侵蚀多种类型。其中太行山、燕山山地丘陵区,水力侵蚀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89%之多。除此之外,在我省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与矿产开发导致植被和原始地貌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出现大量的弃渣和弃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原有的水土保持能力,改变了水土原有的循环体系,增大地表径流,从而导致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

1.2 危害

水土流失会在一定程度内增加水体含沙量,从而加大浊度。同时,当耕地浅表层受到雨水冲刷时,会使农药,化肥等各种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水体,从而降低水净化能力,污染水资源。而且,水土流失会降低地表蓄水能力和肥力,导致地表土变薄,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土地石漠化和沙漠化,对人类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与此同时,水土资源很容易受到破坏,但是其治理工作却存在较大难度,在我们以往治理水土流失过程中,具有较大工作难度,同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工作过程中投入的成本远远大于水土流失产生的财产损失。由于治理方法的不科学性,使水土流失现象加剧,而且在水库和下游河道淤塞大量泥沙时,会使河道通航能力和泄洪能力大大降低,导致河道和水库的寿命大大缩短,为综合利用水资源开发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2 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情况提报,轻视工作落实 

从生产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可以看出,开发商在项目前期往往对于环境保护和水土流失问题比较重视,会制定一系列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但一旦项目得到批准,相关文件完成申报,就开始轻视水土保持工作。开发商并不关心工作落实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开展后续工作。这不仅是对生态环境不负责任,也加重了城市的水土流失。

2.2 防护措施不到位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未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落实各项措施,或者有些建设单位在遇到水土流失时才临时布设防护措施,导致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效果不好,甚至发生大量水土流失。部分施工单位在河道旁建设施工时,仅设立简单的彩钢板拦挡,这是远远不够的。若遇雨天,这样不仅不能有效解决泥沙漫流问题,还会造成河道泥沙淤积等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进而也不利于项目的后续开展。

3 水土保持的优化措施

3.1 凹地回填 

根据生产建设项目的施工特点,常常会在施工现场遗留下许多凹坑,却往往不进行回填,从而不仅不利于环境美观,也将加重周边环境的水土流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完成后,利用产生的废弃土方或没用完的沙石对现场的凹坑进行回填,对回填处进行加固,并在回填后平整土地,避免由于雨雪等天气原因再度产生凹陷。

3.2 生物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物措施,这也是防止水土流失最常见的措施。施工单位可以在施工中或施工后的道路两旁铺植草皮或栽种乔灌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并能在促进环境和谐统一的基础上美化环境,从而促进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3 铺植草砖 

草砖由于具有承重力强、开孔率高的优点,目前已被国内外所广泛使用,主要用于园林路面铺设,在打破路面硬化模式的同时,还能有效促进与地面的能量转换。因此,已被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所注意,也成为一种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同时,其适应能力也极强,能够在车轮碾过或行人踩踏后依然屹立不倒。这主要由于其具有开孔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降低外力对于根部及整体植物结构的伤害。因此,适用于各种栽种场所。再加上其规整的特性,能够在栽种后使区域整体美观、协调,分布也极其均匀,从而提高植被的利用率,也成为目前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一种新型方案。

3.4 蓄水保土

在我省大部分地区,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干旱少雨,降雨时空分布也呈现出不均匀状态,地形分割较为破碎,有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突出的人地矛盾。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导致土地具有较高的垦殖率,水资源利用率也不尽如人意,由于人均占有较少的水资源,所以,在进行生产生活过程中普遍存在用水短缺的现象。在太行山、燕山山地丘陵区,普遍存在的岩石裸露,每年降雨较为集中,降水强度也普遍较高。同时受到顺坡耕种、陡坡开荒、滥砍滥伐的影响,导致存在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该区域林草植被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林草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而且,该区域的土层非常薄,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恢复,存在较为严重的漏水现象,成土时间普遍较长,所以再发生水土流失现象之后,很难及时恢复生态环境,进一步导致旱灾发生。在针对该区域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时,首先在治理我省大部分区域时,需要与小流域进行有效结合,通过采取挖、提、引、蓄等多种方式进行拦蓄,对地表径流进行有效利用,同时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在我省山区需要将小流域作为主要治理单元,进行坡面水系工程的有效完善,在具有较高海拔的位置进行水窖,蓄水池,截水沟的合理建设,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和山区人畜用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5 防风固沙

在我省沿海地区、平原黄泛区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防风固沙,主要原因在于绿洲边缘和农牧交错区气候普遍过于干旱,而且多风,土壤大多为风沙土,主要由风蚀导致水土流失,与此同时,该区域人口相对比较稀少,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整个生态链较为脆弱,而且,该地区农牧民长期滥垦滥挖,毁林开荒,垦草种粮,超载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是目前我省极为重要的一个沙尘源。在平原风沙区,土壤均以粉砂土和粉砂壤土为主,在冀中平原南部区有局部风蚀现象存在,该区域内人口较稠密,具有较大的开发强度,如果地表表层覆盖物受到破坏则很容易发生风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一定程度内防治水土流失,有效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减少我省农业种植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效改善目前存在的水土流失现象,从而使土地沙漠化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社会发展中可持续发展需求,进而确保人们生产生活环境更加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进一步满足现代城市化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省绿色经济建设,使其在竞争中占据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程艳辉.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初探[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6,28(1):43-46.

[2]董银安.水土保持措施在开发建设项目中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研究[J].农技服务,2017,34(6):61.

论文作者:黄治千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水土保持措施在生产建设项目中防治水土流失的效果论文_黄治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