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生态变迁视角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研究论文

民族文化生态变迁视角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研究论文

民族文化生态变迁视角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研究

郭胜溶 赵局建

(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昆明,650091)

摘 要: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作为民族档案研究体系的重要一面,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经受着时代的考验。文章从民族发展实际及其历史考量,探究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作为民族认同、历史承载的研究要义和发展现状,以保护为最终目的,思考民族文化生态变迁视角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存续化发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民族文化;生态变迁

以文化形构出的发展体系,是民族自身在与环境进行自洽过程中所寻求出的一种生态系统。正如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民族志的意义上来说,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人作为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的总体”[1],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作为探究民族档案的一把“活”钥匙,其良好的发展是我们于民族档案进行另一视角研究的基础保障,也是完善民族档案研究体系的当下需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原有民族文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管理出现记录缺失、记忆遗忘、传承人去世等问题,这就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民族文化生态变迁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合理化发展途径。

1 民族文化生态变迁的构建认知及研究要义

1.1 构建认知

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系统,这不仅是民族认同的基础,也是其自身发展的价值保障。因而可以说,人作为文化缔造的主体,是通过在生存环境之间不断变换身份来对文化进行熔铸的。采用空间交融的民族文化生态变迁背景思维,即要对此进行研究要义与价值的前端思考。

地层划分工作能够按新的地层单位进行地质图修编,重新建立修测区的地层格架。柳州市1∶50000城市地质调查,根据地层划分方法,按步骤完成了任务,取得了地层、岩石等多方面的成果,完善了柳州市的地层构造格架,对柳州地区地层研究与对比都有重要意义。

对民族文化生态变迁的研究要义进行分析,首先要厘清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生态及民族文化变迁的分支概念。根据费孝通先生对文化的理解即“文化是人类用来满足需要的人为工具”,笔者认为,民族文化就是一个民族或族群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供人使用的带有工具性质的价值体系。据此,民族文化生态可理解为一个民族或者族群在长期与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特性。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就是一种人类文化的生态系统[2]。而民族文化的变迁是指新文化的增加或旧的传统文化的改变,是受技术、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组织等因素交互影响的[3]。这样对于民族文化生态变迁进行概念的分构解析,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民族文化生态变迁的研究机理。

1.2 研究要义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中,生态给予民族文化的不仅仅是自构建与形成发展的模式,变迁中的民族文化因其内与外的双重影响,也成为对此进行深研的理由。

对内而言,面对民族文化生态变迁的大背景,一些民族或族群原始的古老文化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对其进行思考研究可认清当下发展形势及民族文化的社会处境,通过对民族内部结构化的调整与改革,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号召力。从民族内部进行文化生态变迁思考,是把民族作为一个生态因子,与之共存的其他族群作为其他生态因子,在生态系统中发展、寻求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实现,来共同建构以各民族或族群因子组成的生态系统。

经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故意传播艾滋病的方式不同,危害的人群不同,可以对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定性为故意传播艾滋病罪。传播性病的行为危害性不如传播艾滋病的危害性大,传播性病罪尚可入刑,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当然也可以。也正因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方式比传播性病罪的方式更多样,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更应该有明确、详细的规定,设立故意传播艾滋病罪有其必要性。我国立法技术日臻完善,设立故意传播艾滋病罪也是对我国刑法的一种完善,设立故意传播艾滋病罪有其可行性。

1.5.1 置管部位 外周静脉留置针可以选择颈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根据相关报道,颈静脉CRBSI发生率较高;下肢静脉易引起静脉血栓,不宜静脉留置针,仅仅一次性应急穿刺短时间使用,输液完成后拔除;上肢静脉是外周留置针穿刺的首选部位[9]。

从2006年至今,我国秸秆直燃发电并网装机规模每年以26%的平均增速快速上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行业集中程度逐渐提高,先后形成以凯迪、国能为龙头,琦泉、光大、理昂等规模较大的企业、5大电力集团下属新能源企业以及众多参与者并存的市场格局。2015年,随着地方政府加大环境治理和秸秆田间禁烧力度,在鼓励秸秆综合利用政策的驱动下,秸秆直燃发电技术再次受到关注,除老牌企业继续扩张外,长青集团、上海电气、理昂生态、光大国际、北控集团等企业均加入了市场布局[20-23]。

2 少数民族档案生成田野中的口述因子

2.1 少数民族档案生成及其内容

在我国少数民族发展历程中,由于很多少数民族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及宗教信仰等民族记忆,长期以来都要依靠口传形式进行,这就使研究者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少数民族档案的形成路径与体系构建。

(1)少数民族档案的生成

在对少数民族档案进行不断界定与资源征集的过程中可发现,依赖环境而生的少数民族档案是由古代先民所记录而形成的思想与智慧的结晶,这是一种田野实践的思考,而非单纯书斋式的想象。因为在民族文化生态、少数民族档案以及人的相互作用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寻出少数民族档案与田野实践的契合点,使少数民族档案焕发新的活力,也呈现学术研究新的思考。据此,我们可认识到少数民族档案的生成是清晰的民族文化的信息记录。

当文字作为一种符号成为通用的记忆介质时,以其极具传播性的速度与影响力成为后人追溯祖先历史的凭证记录。但在对“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述中,就历史事实与历史史实的深刻追问于文本档案上,则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是否有其他的价值标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作为有别于物化载体文本记录的形式,成为亲历者或传承者作用于传感神经而形成的一种记忆波动。这种无法复制的口述档案记忆恰成为文本档案欠缺的部分,而克服文本档案的限制性,实是克服文本档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断章取义式的论断与以点梳面式的解读。因为我们在研究历史、建构记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要通过文本化档案的历史书写,去找寻与见证档案背后的事故原委,这也成为我们选择与被选择历史材料的初衷。

印尼华语教学中断了30余年,实际上已不存在传统的华文教育。印尼华人的后代已被同化,融入印尼的主流社会。因此,我们必需更新对“华语”的认识,这样有利于解决印尼华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印尼语是印尼的国家官方语言,而华语或汉语是外语,所以我们应着力解决华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印尼华语教学在政治上确保正确,保证华语教学在实行单一语言政策的印尼可持续发展。

就历时性而言,少数民族档案应是少数民族精英等在其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反映各少数民族生活、信仰等方面情况,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就共时性而言,少数民族档案则是以少数民族同胞为档案建构主体,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等情况的原始历史记录。作为田野中建构少数民族档案体系的重要方面,口述档案以一种“发声文字”方式对少数民族档案体系进行着补充和完善,特别是有语言无文字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更是对其民族档案体系建设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

2.2 口述档案于少数民族档案中的必存性分析

在研究视角由整体年代式的大档案“卷宗”分析转为填补过去之“在”的口述记忆,成为少数民族档案完整体系研究的必须。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以其强于生命个体与时代整体的内化“本文”形式,是少数民族档案生态变迁视角“文本”思考的前提基础。

(1)完善少数民族档案研究体系

谣盐:是“谣言”谐音。2011年中国大陆民众疯狂抢购、囤积碘盐的事件是因为谣言而起,又与盐有关,所以用“谣盐”代替“谣言”,也指这次抢购碘盐事件。“谣盐”代替“谣言”带有几分讽刺意味。

对外而言,一方面,处于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由于其所处环境不同,在对环境进行自适应和改造的过程中创造出极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文化形式;另一方面,处于同一地域的不同民族,即使其民族文化的差异有所区别,但地域性的生态特点也使其呈现出一定的地域共性特征。正如诸民族文化的地域共性与自身特色,以外观内的视角给予民族文化生态变迁一种外推力,在总体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不断激发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的呈现与资源开发。以外观内对民族文化生态进行分析即是以双重空间视角的体系建构,在子空间与母空间的相互影响下,有利于民族自身文化的生态化。

累于生活、凝于信仰的意识表达,成为记忆彰显与传承的一种范式。这是集体构成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记忆依靠集体得以传衍的价值认同。依靠民族文化根壤的价值观所形成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具有不可忽视的研究要义,在民族文化生态变迁的过程中其自发形成的逻辑体系,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让我们对其持续性的发展保障进行不断思考。

始于神话传说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在被誉为民族精英的神职人员的不断解说与演绎下已然成为一种内化信仰的民族记忆。依托“文本”进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规范化的记录过程,阐说口述档案的民族文化传承人当成为“有声记忆”反扣少数民族档案“文本”的客观辅证。民族学家祁庆富先生对传承人的定义即“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4]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对本民族文化有深刻的解读,能以自己深厚的民族感情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较好的传承与保护。不仅如此,笔者认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还可进行文化译传,因为少数民族档案资料多以本民族特有的文字形成,民族文化传承人则能以我们通用的语言进行解读,有利于为少数民族研究积累重要的口述档案资料。

(3)克服文本档案的限制性

德军右翼距法国首都60多千米,战阵林立,兵锋直指法国首都巴黎。在这关乎整个战局胜利的关头,不起眼的石油和内燃机却联袂打造了战争中少有的传奇故事,凸显了石油的战略作用。

(2)少数民族档案的内容

(4)符契时代的档案记忆传衍

随着时代的发展,探究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符契时代的记忆传衍也成为解读口述档案意义阐释的必要思考。正如夏甄陶在《论认识的主体性的客体性基础》一文中指出“在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茫茫宇宙中,哪些事物、哪些现象优先地成为现实的认识客体,是同现实的认知主体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已经获得的本质力量和已经形成的认知定势密切相关的。”[5]由此,当我们回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时便可发现,它是作为少数民族传衍发展的一种内源性记忆信仰在做着精神感召,是将少数民族的历史记忆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做一种纽带相互关联。因而,作为“忆化”文本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符契时代发展的最好记忆明证。

3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窥例及现状

(2)凸显民族文化传承人的价值

原有固化思维的衡量指标与量化体系在先入为主的优势下形成了研究者的主导思维。作为对少数民族档案概统式的记忆思考,综合考量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的档案现状,整体看上去从宏观视角对少数民族档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撒网式分析,但仔细观察似有“以偏概全”之嫌。鉴于此,开展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研究成为弥补少数民族档案研究体系的必然选择。这既是对少数民族档案的一种补充,是由个体记忆到分担记忆再到个体记忆的滤化思考,也是坚持“以人文本”视角下对个体记忆的客观发现。由此观之,这不是进行削足适履的趋附,而是两条腿走路的和谐发展。

3.1 口述宗教档案:感情感化的道德信仰

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展成为少数民族特有的信仰体系。内化为感情感化的道德信仰,在仪式过程中已然演变为独特的口述宗教档案。哈尼族在其民族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口传宗教文化。就其现状而言,已发展成为口述记忆档案化的宗教价值体系,建构着哈尼族同胞口述档案记忆的信仰根基。

谱牒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在以血脉共生与历史繁衍的价值认同下,谱牒成为我们记忆祖先的最好明证。这引发包含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对自身源流的思考,且随时间发展愈发深入,因而也呈现出了数量较多、支系庞杂的谱牒档案。从民族发展建设实际看,较为完备的口述谱牒档案,不仅能够成为民族族源探究的有力证据,同时也是血脉文化传承口述的记忆承载。

3.2 口述谱牒档案:依于血脉的文化传承

笔者在对云南省元阳哈尼族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古典宗教祭祀典礼、生产劳动等与哈尼族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节日莫过于“昂玛突”[6]。“昂玛突”为祭寨神,是哈尼族重要的农事祭祀活动,在每年的农历一月或十一月属牛或属龙的日子里进行,活动一般举行三到四天,其间不得干活,结束后意味着新一轮的耕种开始。祭祀活动当中的祭寨神石仪式由“摩批”主持,“摩批”口中念诵祭词迎接寨魂,驱除不好的东西,保佑村寨兴旺、平安,同时备有一些特殊祭品。封寨门、祭水神、祭寨神和祭神树林的仪式一般由“咪谷”主持,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这些仪式都有严谨的流程,均是依靠村寨中的长老或“摩批”“咪谷”等代代相传、口耳相授。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随着时代发展,由“摩批”“咪谷”所口述的宗教档案,已经与一些老人所描述的记忆形成了很大偏差,后继乏人成为哈尼族口述宗教档案面临失传的一个重要问题。

笔者在对云南小凉山彝族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家谱是彝族同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民族记忆信仰,宗族与血脉的认同感使得民族中的男性自幼便成为家谱的记诵者。但由于依附于人的生物记忆,且形成年代较为久远,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口述谱牒档案的收集、保存等面临严峻困难,现今该地区保存下来的口述谱牒档案,一般是由族系内部的长者、被称为毕摩的神职人员等收存,这就使得作为族群重要记忆内容的口述谱牒档案的研究与探索,面临瓶颈。

为了研究高加热速率下的钙基CO2吸附剂释放机理,本文利用自主开发的急速加热和快速质谱气固相分析仪进行了 CaCO3在 N2氛围下 300℃/s、500℃/s、600℃/s和800℃/s下的分解反应研究,结果发现:

3.3 口述饮食档案:乡土味道的民族记忆

舌尖上的记忆作为一种口述档案的传承形式在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以彝族撒尼人经典故事传说阿诗玛闻名的云南石林彝族自治县,由于特殊的地理地貌和区域产出的农作物,出现了一些具彝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食物,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构成彝族同胞的一种味觉记忆。研究口述饮食档案对保存民族记忆,承载乡土味道意义深远。

各个少数民族由于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习惯。笔者在对石林彝族口述档案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其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农作物主要是荞、苞谷、洋芋等,食物也大多由这些食材加工而成。在道路不便的情况下,为使食物长期保存,彝族同胞将农作物进行腌制以增加食物的食用期限,如骨头参、南腐等,此外还有乳饼、荞粑粑蘸蜂蜜、全羊烩煮等,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可以说,少数民族饮食是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是民族建设发展的重要记忆,生活中的经验性总结成为少数民族饮食口传面授的承袭传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文化交融,传承人的记忆丧失以及文化传统的逐渐离散,使得一些口述饮食档案面临失传的危险。

4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存续化保护对策

在民族文化生态变迁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良性循环,作为一种内驱力推动着少数民族档案体系化建设的稳步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对其存续化保护:

4.1 实现档案价值,提升档案意识

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价值是主客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关系构成,需要基础上良性循环的价值体系,能够反作用于意识的提升。生态变迁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生境样态,民族文化是发展实践的总结,实现口述档案的价值即要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观察与考量特定地域的文化体系,从而维护这种体系。鉴于此,笔者认为,首先要适应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本土化的生成环境。这种环境当是一个历史时间和现实空间的双重建构,对这样的记忆环境保有原初形态能够给口述档案的主体提供一种过去之“在”的需要,形成“在场”记忆的客观追求与当下口述档案的完善整理。其次,实现适应基础上的推衍。即对形成规律加深思考,从本质探求的角度对口述档案进行把握。在适应、深化基础上连接主客体建构的档案价值体系,是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结合,口述档案的价值实现不仅能够使其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能够增强人们的自豪感与重视度。当口述档案的价值认同成为社会发展的必需,作为历史范畴的档案意识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从内层生发出来的认知标准与意识思维又成为存续化保护的首要思考。

候珂等[30]使用IAT的反应时指标得到的内部一致性系数最大为0.8.研究描述性统计部分发现,反应时作为考察指标,可以分析顺序效应、内隐效应,在剔除测量误差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在此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增加反应时指标,用以辅助考察其信度和效度.

4.2 调整管理机制,规范规章制度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法》及相关档案管理制度也相应地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但是通用性的规定并不能完全适用于特定地区的档案管理与研究工作。时代的发展使得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变迁下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有其自身的特点。调整管理机制就是要在国家档案法规及相关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一套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案,具体包括针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征集范围、程序架构、流程管控等,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建设的相关业务工作提供规程指导。而规范规章制度则是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自由的原始规则进行适应现代化档案建设与发展的整理与修改,对不适应的内容进行剔除与修改,不合规范的规定要进行制度式、章程式的修正。将国家法律法规与地方性的乡规民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制度性的长效保护机制,使得人们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存续化保护的现实需要。

4.3 加强多方合作,着力培养优秀人才

人才作为21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各个领域争相培养与争取的潜在“资源”。我们总是在以仅有的“他者”视角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进行着点式思考,作为被动接受外文化而觊觎其文化“本文”的内涵发掘,必然存在一些缺漏与困难。此外,受外来文化冲击,文化浸侵使得少数民族同胞的价值观念与思想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后继乏人,对此,进行人才的培养成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长久发展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培养人才主要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是依托地方高校优势,培养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档案人才,深研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指导,将高校档案人才培养成为少数民族档案研究的后备力量;其次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档案宣传,提升民族自豪感,对于本民族档案感兴趣的少数民族同胞要给予专业化的训练,逐步将其培养成为新时代传承文化的民族精英;再次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档案部门人员的在岗培训,熟练运用电子设备,对于生活中征集到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要进行及时的整理与保存。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民族档案研究不可或缺的一块,作为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也在现实生活中指导着实践的进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生态变迁的背景下孕育了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的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档案工作者作为建构历史与探究社会记忆的积极动因,他们不仅在对过去的记载里探究现在的发展轨迹,同时也在现时代的需求下承担开启未来的历史重任。

注释与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李锦,刘志杨.空间:藏彝走廊民族文化生态研究的新视角[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13-16.

[3]林庆.民族文化的生态性及文化生态失衡——以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9-35.

[4]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及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14-123.

[5]夏甄陶.论认识的主体性的客体性基础[J].哲学研究,1991(5):14-25.

[6]何作庆,白克仰.哈尼族祖先崇拜的口传记忆[J].宗教学研究,2012(4):232-238.

Research on Minority Nationality’s Oral Archives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cological Transi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Guo Shengrong,Zhao Jujian
(History and Archives School of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Yunnan,650091)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research system of ethnic archives,oral archives of ethnic minorities have been constantly subjected to the test of the times in their development process.Based on the reality of ethnic development and its historical considerations,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search gist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oral archives of ethnic minorities as national identity and historical bearing,with protection as the ultimate goal,and considers the realistic path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ral archives of ethnic minor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hanges of ethnic culture.

Keywords: Minority Nationality;Oral Archives;National Culture;Ecological Change

分类号: G275.9

标签:;  ;  ;  ;  ;  

民族文化生态变迁视角下少数民族口述档案保护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