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实现伟大中华复兴梦,我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而经济建设则着重发展工业,并成为经济建设的支柱。就是在这种情况和背景下,我国工业蓬勃发展。而与此同时,工业生产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屡“治”不止,其中以化工行业尤为突出。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错综复杂,化工行业安全事故往往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风险;事故;安全设计;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化工安全识别与控制越来越健全,然而对于化工行业安全识别还缺乏统一识别控制的方法。化工行业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化工设计中对安全危险进行识别,从而有效控制安全危险,为化工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因此,加强对化工设计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1.化工企业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1.1安全意识淡薄
化工行业当属高危行业,为减少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国家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但由于化工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致使安全投入不能得到保障,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培训教育不足,作业人员操作技能差等,易导致生产过程中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出现,为事故的发生留下途径。
1.2生产系统本质安全度低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本)》将所有产业分为“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某些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生产技术趋于限制或淘汰。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设备的本质安全度低,安全条件差,极易事故的发生;某些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虽然成熟先进,属于国家鼓励支持产业,但由于安全设施设计不到位,同样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2.化工安全设计
2.1事故及安全设计的概念
化工行业生产事故的本质是危险物质和能量的意外释放,导致生产组织或实施者不能接受的后果,如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安全设计则是消除、控制或隔离危险物质和能量的一系列安全设施或安全措施,设计本身存在缺陷可直接降低系统运行的本质安全度,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2.2安全设计中的重点事项
针对危化行业,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先后公布了《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目录》和《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明确了针对不同的危险化学品和生产工艺应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宜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此即安全设计主要内容。依据2012年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设计的实施者为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于新改扩项目,在进行安全设施设计前,建设单位依据相关规定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预评价依据相关标准规范规定,基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工程特点提出补充性的安全对策措施,一般对安全设施的设计起到提醒和强调的作用。安全设施设计本身的优劣,直接决定生产系统的本质安全度。第一,危险性分析。危险性分析是安全设计的基础。针对生产系统的危险性分析必须全面、透彻,首先需做到物料(原料、中间产品、副产品、最终产品等)理化特性、工艺参数、当地气象参数、项目周边环境等基础数据的充分收集,在对各类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辨识后,再做出安全设计。第二,安全设计的针对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安全设计要针对不同的预知风险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以防止不同事故的发生,简单列举如下工艺:硝化工艺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安全设计应包括反应釜温度的报警和联锁、自动进料控制和联锁、紧急冷却系统、搅拌的稳定控制和联锁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与联锁;塔釜杂质监控系统、安全泄放系统等。合成氨工艺高温、高压,易发生爆炸事故,安全设计应包括合成氨装置温度、压力报警和联锁、物料比例控制和联锁、压缩机的温度、入口分离器液位、压力报警联锁、紧急冷却系统、紧急切断系统、安全泄放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等。第三,安全设计的适用性[1]。除考虑经济性外,应根据工程特点在同类型安全设施选择中充分考虑其适应性及易操作易维护的特点,如此,后期在系统运行中,才能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相配套,并长期有效可靠。第四,安全设计的发展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智能化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对于风险程度高、工艺复杂、风险控制难度大的化工企业,运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能很好的削减操作岗位作业人员的人为失误频次,减少作业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暴露概率,有效降低事故后果的危害程度。安全设施的设计同样应不断发展,进行安全科技的创新、论证与应用。
3.安全设施的维护保养
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安全设施设计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2],主要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精神,贯彻了“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的政策要求。而安全设施投入使用和后期的维护保养,则是营运单位在生产系统运行周期内需持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具体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完善安全设施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安全设施台账:明确型号、数量、使用位置、启用时间、备注事项等;2)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安全设施储备:明确型号、数量、储存位置等,并配置保管人员,明确保管人员职责;3)定期进行检验、检测、评估等,温度(压力)监测变送器、安全阀、压力表、防雷防静电装置、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等均有其各自的检验、检测、评估周期,应严格落实[3]。
结论
简而言之,事故的本质为危险物质或能量的意外释放,而危险物质或能量本身不一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原因。针对危险物质或能量的设计中所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不足则是事故发生最直接的原因,故安全设施设计是安全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从安全工程学的原理来讲,安全设施的缺陷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对于化工生产,如何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保证安全生产,危险物料特性及生产工艺设计参数的全面、准确尤为重要,工程设计中的安全对策措施成为了根本保障。在明确了“物的不安全状态”,采取了完善的控制措施后,系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监控不力、信息不畅等原因仍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如果对“物的不安全状态”未整改,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未杜绝,则共同体现了“管理上的缺陷”,故安全生产的核心应放在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贯彻安全法制、严格安全责任、应用安全科技、落实安全投入,真正体现出安全生产“五要素”,才能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金阿铭.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解决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9(1):34,37.
[2]宋述娟,黄云龙.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12):71,104.
[3]党国元.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问题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8(23):52.
论文作者:李海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设施论文; 危险论文; 联锁论文; 事故论文; 系统论文; 化工论文; 工艺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