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进行探析,同时对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自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中选取42例参与本次探究,利用抽签法均分所有患儿,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内患儿例数均为21例。在参照组患儿抢救过程中应用常规抢救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措施,在研究组患儿抢救过程中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均显著性更优,差异较为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给予新生儿窒息患儿标准化抢救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并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护理措施
Abstract:objective:rescue method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of neonatal asphyxia,and to discuss the nursing measures.Methods:self court during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the independent from 42 cases in children with neonatal asphyxia,participate in the inquiry,the draw method is used to divide all the children,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children in the number of cases are in 21 cases.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rescue method is applied in the process of rescue an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rescue nursing team with rescue process.Results:the team with rescue time,and the rescue success rate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more obvious difference,P < 0.05,ther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to give children with neonatal asphyxia standardized rescu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rescue time and improve rescue success rate,is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clinical.
为了进一步探析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我院对42例患儿实施以下过程探究以及以下结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42例患儿均选自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中,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分别为研究组(n=21)和参照组(n=21)。研究组21例患儿中男女比例是13:8,最大胎龄是41周,最小胎龄是29周,中位胎龄为(30.2±0.5)周;参照组21例患儿中男女比例是12:9,最大胎龄是42周,最小胎龄是30周,中位胎龄为(31.3±0.6)周。所有患儿家长均在对本次探究相关性内容(探究目的、探究过程以及相关抢救护理方法)进行了充分了解,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利用统计学分析办法将2组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患儿性别、患儿胎龄、具体病情变化等)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在参照组患儿抢救过程中应用常规抢救方法以及常规护理措施:按照院内常规抢救方法给予患儿及时抢救,确保新生儿呼吸道畅通,同时给予患儿生命体征监护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等;
在研究组患儿抢救过程中应用标准化抢救护理(ABCDE窒息复苏方案),具体如下叙述。
1.2.1接诊后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等实施初步判断,对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后实施针对性抢救处理且确保在30s内完成,即保暖、体位、吸引以及擦干、刺激;
1.2.2对患儿的面色和心率进行仔细观察和密切监护[1],若患儿面色发绀且心率小于每分钟100次则需要立即给予患儿正压人工通气,初始为30~40cmH20以及每分钟40次至60次,若通气时间大于2分钟则给予8F胃管放置以减轻患儿腹胀;
1.2.3通气30s后对患儿的心率进行评估,若小于每分钟60次则需要同时予以患儿胸外心脏按压操作来配合抢救[2],通气40~60秒后对患儿心率再次评估,若仍然小于每分钟60次则继续通气,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给予患儿气管插管以及1:10000的肾上腺素气管内给药,给药剂量是0.5~1ml/kg,45s至60s后,对患儿心率进行立即评估,若每分钟心率大于100次且皮肤转红则判断抢救成功;
1.2.4将患儿转入新生儿儿科ICU进行进一步治疗和护理,为患儿建立静脉通路并给予患儿呼吸机等辅助措施,头罩吸氧和心电监护[3],给予患儿家长针对性心理护理以及告知家长多给予患儿家庭支持,做好患儿复苏后的护理干预工作。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参与探究的4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所有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2组患儿抢救时间对比结果,经t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利用率的形式表示2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对比结果,经X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对比2组患儿经过不同抢救护理后的组间数据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组患儿的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对比参照组患儿而言均显著性更优,组间数据对比得出P<0.05的结论,统计学意义存在。详情参见下表。
表1 2组患儿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对比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属于发病率较高以及致死率较高的儿科疾病,若未能给予患儿及时对症抢救和针对性护理,会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临床上非常重视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抢救方法和护理措施,以期通过标准化抢救护理来最大程度挽救患儿的生命,改善患儿预后。
标准化抢救护理不仅构建了科学抢救流程[4],同时利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来显著改善患儿的抢救成功率,通过给予患儿全面评估和初步判断来进行针对性抢救护理,在抢救过程中严格按照(ABCDE)复苏方案实施,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且具有规范性和标准化,可有效改善抢救效果。
本次探究中,研究组患儿的抢救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分别是(20.33±1.21)min、95.23%,均显著性更优于参照组。
综合以上理论得出,给予新生儿窒息患儿标准化抢救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缩短患儿抢救时间以及显著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值得将其作为有效抢救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 余春阳.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1):82-83.
[2] 韦媛.剖宫产术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外医疗,2015(19):140-142.
[3] 冯志霞.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J].当代医学,2016,22(3):93-94.
[4] 王丽萍.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急救护理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16-116,118.
论文作者:谭洲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6
标签: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方法论文; 措施论文; 成功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