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检查应用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蒋宪云

MRI检查应用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蒋宪云

(太原市万柏林区中心医院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分析在肩关节的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MRI检查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5例肩关节的损伤患者,全部患者都采用MRI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45例的检查病例之中,41例患者显示出肩部完全撕裂或者是部分撕裂,占比为91.11%;7例患者显示出肱骨大结节的撕脱性骨折,占比15.56%。结论:在肩关节的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MRI检查,有着极高的准确率,具有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MRI检查;肩关节损伤;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8-0037-02

肩关节属于人体运动相对灵活、活动度比较大的一个关节,肩关节损伤指因肩部各组织包括肩袖、韧带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因反复过度使用、创伤等原因造成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表现为肩部疼痛。常见的肩关节损伤有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冻结肩、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上盂唇从前到后撕裂(SLAP)损伤、肩关节不稳。在过去,主要使用传统X线来检查肩关节的损伤,这种检查方式无法显示出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与肌肉等组织损伤的情况,即便配合CT可以规避X线的缺陷,还是无法准确分辨软组织,同样有着局限性.而MRI的检查可以清楚显示出肩关节复杂解剖的结构,不仅可以显示骨折与脱位情况,而且能够显示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与肌肉等组织损伤的情况,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本文分析了在肩关节的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MRI检查的价值,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的资料

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检查治疗的45例肩关节的损伤患者,全部患者都采用MRI进行检查。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段在2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2.38)岁。全部患者均伴有各种程度的外伤史,肩袖损伤史32例、急性肩部的损伤史13例。都表现是肩膀的疼痛,手臂活动受到限制。

1.2 检查的方法

仪器是德国SIEMENS 1.5T ESSENZA 超导MR全身成像仪,选用相控阵包裹式表面柔线圈,取患者仰卧外旋位(上肢伸直置于体侧稍留间隙,掌心向上,大拇指朝外),先让患者头部进入到磁体中,指导患者身体偏向建侧,适当用固定带、海绵架、小沙袋固定,让被检的肩关节尽量处于主磁体的中心,肱骨头与中心线要对准。首先扫描正交三个方位的定位像,于定位像上对各个切面范围进行确定。常规扫描位置:斜冠状位(平行于冈上肌腱长轴)、横断位及斜矢状位(垂直冈上肌腱长轴)。常规扫描横断位为PDWI抑脂,选用序列pd-tse-fs,整个扫描范围从肩锁关节上缘的水平到关节盂下缘的水平,其中TE是11ms、TR是2300ms、FOV是190mm×(190×100.0%)mm、层厚是4mm、层间距是4×20%mm、矩阵为256×(256×85%)。斜冠状位T1WI,选用序列t1-se,其中TE是16ms、TR是410ms、FOV是170mm×(170×100.0%)mm、层厚是4mm、层间距是4×15%mm、矩阵为256×(256×8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斜冠状位T2WI抑脂,选用t2-tirm序列,其 TE是51ms、TR是4700ms、TI是150ms、FOV是170mm×(170×100.0%)mm、层厚是4mm、层间距是4×15%mm、矩阵为192×(192×90%)。斜矢状位T2WI抑脂,选用序列与参数与斜冠状位T2WI抑脂同。

2.结果

在45例的检查病例之中,41例患者显示出肩部完全撕裂或者是部分撕裂,占比为91.11%,主要表现出冈上肌的肌腱连续性中断,或是T2WI上产生条状与线性高信号。7例患者显示出肱骨大结节的撕脱性骨折,主要表现出肱骨头完整性的局部缺损,在T1WI之上容易产生不规则低信号,而T2WI上产生不规则高信号,容易挫伤周围的软组织。

3.讨论

3.1 关于肩关节的断面解剖

通常横断位显示结构主要是:结节间沟、肱二头肌长头腱、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与肩胛下肌等。斜冠状位显示主要结构是:肌腱、冈上肌、三角肌、肩峰下的滑囊与上下盂唇等,肌腱与冈上肌显示最佳位置就是斜冠状位。斜矢状位显示主要结构喙肩弓、肩胛下肌腱的肱骨大结节附着位置、三角肌与小圆肌等[1]。

3.2 肩关节正常的解剖

肩关节主要通过肩胛骨与肱骨头共同组成,同时包含周围韧带、关节囊与肌腱,属于球窝关节,该关节是相对灵活与人体活动度比较大的一个关节。但是关节窝比较浅,关节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关节孟唇、肌腱与韧带完整性。肩袖主要通过肩胛的下肌肌腱、冈上肌肌腱、小圆肌肌腱与冈下肌肌腱组成包裹肱骨头袖套样的结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关节的稳定,属于关键解剖的结构[2]。

3.3 肩关节附近滑膜囊

肩关节附近滑膜囊包含喙突滑囊、肩峰下滑囊、肩胛下滑囊与三角肌下滑囊,而肩关节的滑囊中肩峰下的滑囊属于重要部分,肩蜂下的滑囊主要处在冈上肌上,在喙肩韧带、覆盖肌三角肌、肩峰突与冈上肌间。如果是成年人,肩峰下的滑囊一般融合与联通了邻近功能较为相同的三角肌下滑囊,所以可以把两者看成一个整体。肩峰的下滑囊与周围疏松组织主要介于肩部深层肌肉、浅层肌肉间,对于肩关节滑动比较有利,特别是于肩关节外展运功之中,可以方便肱骨大结节正常在肩峰下实施外展的活动。伴随年龄增加,肩峰的下滑囊经常会出现退行性的变化[3]。通常40岁及以上的患者,肩峰的下滑囊容易发生囊壁增厚、萎缩与变性,严重者会发生粘连,把囊胶分成数个不同腔隙,这类病理变化会影响到肩关节的活动。相关研究中显示,在肩关节的病变中,将近40%是肩袖损伤,表现是肌腱的撕裂,其中90%为冈上肌的肌腱损伤。肩袖的损伤临床表现主要为:肩关节无力与肩颈部的疼痛。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MRI进行检查,因为这种检查方式分辨率比较高,通过无电离的辐射、多参数与多方位扫描,可以清晰显示出肩袖的结构,提高诊断正确率。本次研究显示,在45例的检查病例之中,41例患者显示出肩部完全撕裂或者是部分撕裂,占比为91.11%,主要表现出冈上肌的肌腱连续中断,或是T2WI上产生条状与线性高信号。7例患者显示出肱骨大结节的撕脱性骨折,主要表现出肱骨头完整性的局部缺损,在T1WI之上容易产生不规则低信号,而T2WI上产生不规则高信号,容易挫伤周围的软组织。

综上所述,在肩关节的损伤患者诊断中应用MRI检查,有着极高的准确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石俊岭,崔建岭,孙英彩.肩关节上盂唇前后向损伤特点及MRI、HR关节造影诊断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3):124-126.

[2]王树正.肩关节磁共振(MRI)平扫与磁共振关节造影在肩袖损伤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1):142-142,144.

[3]张振勇,王海波,娄晓宇.磁共振肩关节造影在肩袖完全撕裂诊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6,31(6):531-534.

论文作者:蒋宪云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MRI检查应用在肩关节损伤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蒋宪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