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年轻人的心灵_青少年教育论文

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年轻人的心灵_青少年教育论文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青少年心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涵养论文,中华论文,传统文化论文,青少年论文,心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贯彻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讲话精神,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明确了系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和实施步骤。其中,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在青少年学生处世修身、人格养成上是极为重要的阶段。学校德育应遵循《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容滋养青少年学生心灵,激活青少年学生心中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保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积极营造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校园薪火相传,代代延续。

       一、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支撑民族发展壮大的根基,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精神基因。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预言文化的根脉“正像活的种子一样,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它就会抽芽、成长,伸展它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所谓一方山水,养一方人。青少年从他们诞生的第一天起,幼小的心灵上已经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成为伴随他们成长的内在动因,预防和抵制不良文化侵蚀的抗体。这种精神基因打上传统文化烙印,成为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和标志。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成长时期,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在父母的家教、家风的潜移默化影响下,经过学校系统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就如同播下的种子一样,在青少年学生心中生根、抽芽、开花、结果,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使之成长为一个拥有中国心、敢于担当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然而,青少年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时时会遇到成长的烦恼。当他们感到心理烦躁、思想苦闷时,往往找不到可以信赖的沟通对象,只能依赖微信、QQ群在同伴中交流、宣泄,有时就会与家长、学校、社会产生隔膜,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其实,改革开放以来,“90后”、“00后”青少年学生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学校教师必须重新认识变化了的教育对象和变化了的成长环境,更新教育理念,贴近学生实际,倾听他们的成长需求,尽心尽力地呵护其成长,耐心细致地回答他们的疑惑,激活其心中的精神基因,引导他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找回民族精神的根基,确立中华文化的自信。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影响人,人改变环境。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校内外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远比教师施加的教育影响力要大。从校内成长环境看,追溯近代学校强调知识论和工具论结合的教育理念以来,对学校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教育实践表明,教育功利化导致高考指挥棒影响下的不良教育生态,而这恰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道器合一”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教育主张,就是要求培养青少年学生注重做人、讲究礼仪、养成良好的道德,其核心是怎样做人的问题。东西方这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应相互包容、取长补短,而不能“取形遗神”。目前,从小学到中学,即使在语文课程中,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内容占了相当的比例,但还不如我国台湾地区课本中的比例高。更为纠结的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背诵唐诗宋词、经典古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并非在学懂弄清基础上记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故而一旦考试结束,学生就忘得一干二净,难以引导青少年学生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的正能量。

       从外部成长环境来看,学生面临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不同性质文化的交流、交融与交锋,必定会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学生产生极其复杂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反映时代主旋律的健康、先进文化的积极影响,也有冲破道德底线的淫秽、粗俗文化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学生通过各类社会网站、即时通讯工具、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获取的文字、图片、视频信息,使学生真假难辨、美丑不分,这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而社会上大量涌入的网络游戏、进口大片、时尚文化、快餐文化等文化产品,又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难免会使其沉溺于浅阅读,对经典兴趣索然,将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抛之云外。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让青少年形成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在当今世界,一个民族无论怎样与世界接轨,我们的青少年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独特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所以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科教师都要敢于担当,激活埋在学生心中的精神基因,排除外部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

       二、保持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的那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就是丢弃根本,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内在的历史的必然联系。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正如《纲要》指出的,“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弄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延续;要弄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两者共同的核心价值是积极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努力做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结合,与弘扬时代精神、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正确处理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经过梳理,《纲要》明确指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怀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这一要求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与接受规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有的根本;对完善学生的思想品德、理想人格、政治素养有所帮助,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自信、自尊、自强、讲文明、有爱心、守诚信、敢创新、高素养、大写的中国人。

       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阐释中,个人、家庭和国家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弘扬的是身、家、国、天下一体的整体意识。无论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格言,还是道家践行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人格养成,抑或墨家主张的“天下尚同”的政治理想,无不体现了整体为上的价值取向。因而,《汉书·贾谊传》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生价值选择。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服从整体利益的人生信条,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英和仁人志士,他们居安思危、崇德重义,恪守民族之节,敢为正义献身。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到王安石“当世人不知我,后世人当谢我”的牺牲精神,以及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报国之志,无不体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都是值得青少年学生传承和弘扬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发展证明,家国情怀,发端于家庭,形成于学校,践行于社会。所以,学校开展的青少年学生爱国情怀教育可以从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热爱祖国做起,夯实家国情怀培植的根基,奠定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

       家国情怀的培育要与当前中小学开展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相结合,要在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的结合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境界,使他们从小就培养以国家兴旺发达为己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想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博施济众始终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提出的“吾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等名言,最能体现“仁者爱人”的道德价值理念。董仲舒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也是把“仁”字放在第一位。而墨子的“兼爱”、庄子的“爱人利物之谓仁”,都充分体现“仁者爱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在青少年学生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仁爱思想,就是要引导他们从孝敬父母的爱心做起,这是“仁”的原点,然后在与同伴和师生交往中推己及人、泛爱大众,对待同伴和同学的不同意见要有厚德载物的宽厚仁爱精神,对人对事都要胸襟宽广、容载万物,发扬中华民族博大包容的民族气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施济众,就是要有大爱之心、感恩之意,乐意帮助他人,关爱社会。因而,在青少年学生中要积极提倡随手公益,节约用水用电用粮,力所能及参加社会慈善、环保公益活动,培育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和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这对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高尚品格具有积极意义。

       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青少年学生的修身,旨在培养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首要的是正心笃志。孔子提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要求人们志存高远,不为眼前小事所烦恼,要淡泊明志,迎难而上,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崇德弘毅强调修身自强,奋发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个人梦想。修身要求自省自讼。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提倡经常地自我剖析、反躬自省,要多一点自励,少一点自负,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修身在于践行,远大理想不等于现实,要把志向转化为现实,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因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引导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培养良好的学风和行为习惯,奋发向上,自立自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路径,实现人生的价值目标和远大志向。

       三、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基础教育经过课程改革,已经在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为加强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实施平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仍然缺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任务,而且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社会舆情的积极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体合力形成等方面都要全面规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纲要》的顶层设计为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描绘了美好前景,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当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联系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只有自身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才能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二,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低年级以培植情感为主,可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从认识汉字,学会普通话、地方方言,诵读古诗,知晓仁人志士的故事,了解家乡生活习俗、传统节日、礼仪文化,感受爱国情怀,培养亲近自然、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生活的情感。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可以从学习书法、诵读经典着手,感受民族文化艺术的魅力,熟悉仁人志士坚持正义的故事,逐步提高辨别能力,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和亲近感。初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注重认知与行为的结合,珍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从各种文化体验的感悟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归属感。高中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认识国家前途命运和个人价值实现的关系,建立文化自信,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尊严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分学段有序推进要做到纵向衔接、横向贯通,针对不同层次青少年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追求学用一致的育人效果。

       第三,改进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要融入中小学各科教学,教育主管部门要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充实相关教材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运用学生喜爱、生动活泼的多种形式开展教育,特别是要开发和利用社会网络资源,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文化精品,构建校内外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合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格局,力求形成教育合力,产生整体育人的效果。

       青少年是未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对青少年成长的未来负责。青少年只有站在祖先伟岸的肩上,民族根基才能更稳固,视野更开阔,才能成为有所创新、敢于担当的一代新人。

标签:;  ;  ;  ;  

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滋养年轻人的心灵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