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妍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中学 727307
摘 要:历史学科在培养新世纪创造型人才中起着独特作用。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是实现新世纪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初中历史 提出问题 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
当前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这是历史这门学科对学生能力的最高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激发初中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学习兴趣是直接维持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部原因。如果学生有学习兴趣,他们就会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并不断获得心理愉悦。学生能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理解就会迅速,记忆就会牢固,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高,学习效果得到改善。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中要加强师生沟通,建立以亲密融洽的感情为纽带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要注意情感引导,要充满热情、满怀激情地面向全体学生,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使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无压力感。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经常运用直观形象的语言、图片、图表、教学电视和幻灯等形式,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想象是思维的基础,学生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会形成独特的充满创造性的思维。在历史教学中,想象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能力,这也是学生产生新颖观点的源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习“皖南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时,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用新四军这个称呼?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旧的四军?”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讨论历史中有关四军的信息。学生讨论后得知,北伐军第四军曾经以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最为英勇善战,因而第四军也被人们称赞为“铁军”。另外,毛泽东与朱德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之后,部队整编为工农革命第四军。由此可见,正是这些看似奇特的想法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就是围绕问题多方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的过程。总得来说现行的历史教材比较重视科学性、逻辑性,而对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弥补,通过开展“历史小论文”、“历史创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一个学生在历史小论文中通过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展开了多方面的联想。首先纵向联想,指出文天祥视死如归的力量来自民族的浩然正气和炽热的爱国之心;然后展开逆向联想,痛斥当今社会上极少数只顾个人利益而忘了国家利益的社会渣滓;最后还展开横向联想,联想到今天的青年学生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不能辜负老一辈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应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任。由一位历史人物的事迹,这位同学就展开了如此丰富的联想,充分体现了创造性思维发散性的特点。如果经常开展这类活动,就可极大地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总结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发展
随着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大量识记,能组合成各类线索,将之归结为某些框架体系;随着他们对知识结构的充实、理解,能将各种思维能力融会贯通。我们还应该进一步去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能使他们形成比较、评估等高层次的思维,从而受益终身。如对于“比较”,我们应让学生知道可分为历时性比较和共时性比较。历时性是指将历史现象在时间系列上比较纵向情况,都有利于拓宽和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好地渗透和利用历史学科知识。
五、巧妙运用评价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和问题的回答,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多样化。要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来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既能给学生知识,又能教会它们求知、合作、竞争,还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历史学习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做一个思考的行者,善于分析历史事物,对许多历史事物要多加分析。领悟透彻了,便能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一些思维的方法和过程。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在课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邱丹丹 浅谈创新思维在历史教学中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0,(8)。
[2]蔡玉明 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
[3]余小明 历史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J].考试周刊,2012,(9)。
论文作者:马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就会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