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故障排查及其处理方法论文_贾延花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叶县供电公司 河南省叶县 467200)

摘要:计量设备逐渐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电表正在逐渐取代感应电表,实际应用中体现出智能化计量、自动化运转等多重优势功效。通过对智能电表的数据分析,总结出智能电表应用的效果。从我国智能电表数据应用现状、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电表大数据分析带来的收益进行阐述智能电表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

关键词:智能电表;故障排查;处理;措施

1导言

建设智能电网是我国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数据采集的基本设备之一,承担着电能数据采集、计量和传输的任务,是实现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的基础。智能电表在实际的电量、电能计量过程中体现出一定优势,例如精准计量、高效计量等,然而由于受到内外多种不定因素的影响,也难免出现多种故障问题,需要投入特殊的精力和时间来深入分析总结智能电表故障并探究解决方案。

2智能电表的主要结构与原理

现阶段智能电表的计量技术已经发育成熟,其包括大量智能化内部构件,例如CPU、A/D转换、红外通讯接口、LED显示屏以及采样单元等。智能电表以自身独特的运行原理来发挥着对用户用电的计量功能,同时兼具电流、电压等的采样、处理功能,将其转化变为同电能大小呈正相关的脉冲输出,再凭借CPU将这些脉冲信号进行转化,形成用电量并将其传输出去,图1为三相四线智能电表原理图:

图1三相四线智能电表原理图

3我国智能电表数据应用现状

我国智能电表基本是从2009年开始使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智能电表已经取得一定的应用效果,覆盖面积越来越广,并且取得一定成绩,但在使用过程中,智能电表主要表现有以下几大特征。

3.1系统规模大

智能电表改造工程一般都很大,基本是以省为单位的,因此系统规模大,在改造过程中,要建立相关规则制度,确保智能电表安装工程质量。

3.2采集频率高

智能电表采集频率高,一般是15分钟,这与普通电表比采集频率高出很多,对一些重点用户,系统采集频率更高,这样能更加准确的确定用电量,保障电力系统用电量合理的进行分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3数据存储时间长

智能电表的数据存储时间一般7~10年,数据的保存时间长,对数据的分析更加科学准确,更加能够科学分析电量的需求情况,但数据如何分类,管理,存档都需要科学考虑,合理保存数据,是有效进行分析关键因素。

3.4数据种类的多样性

智能电表保存的数据具有多样性,不仅能保持电流、电压等常用数据,还能保存一些工作过程中变化的数据,对智能电表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可靠资料。

3.5测量点密集

智能电表使用促进测量点密集,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测量结果是一样的,测量点密集的测量对数据的科学分析,提供了必要手段,符合现代电力系统发展需要,也是保障电力资源分配,安全使用的关键参考数据,符合电力系统发展需要。

4智能电表故障排查

4.1防误接线

计量的安装过程中误接线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智能电表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类型不断增多的今天,由于作业人员自身责任意识不足或者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等原因,在安装过程中难免存在误接线的情况,所以必须引起重视。误接线产生的危害,主要有:引发短路事故、导致计量装置运行不正常、危害电力设备、威胁人身安全、增加电网运行风险。三相表的误接线一般有极性反接、相序错误、电压电流不对应、端口接错几种,单相表则相对简单,不再赘述。要防误接线,必须从提高装表人员素质、规范作业流程做起。智能电表与以往的机械表虽然原理和结构都有很大不同,但接线方式基本一样,因此一些基本要求可以通用。

(1)电能计量装置的二次回路应符合技术要求:对高压CT接线,不宜采用简化接线,而应用分相接线,即三相三线二只CT用4根线连接,三相系统三只CT用6根线连接。(2)计费用PT二次回路,应不装设隔离开关辅助触点,但安装熔断器。用户应有CT、PT专用二次回路,不得与保护、测量回路共用。(3)二次回路连接导线应用黄、绿、红分色,中性线用蓝色,接线应有标签,且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导线连接为螺丝压接式时,应防止压断导线;为绕接时,线头绕圈方向应与螺丝旋紧方向一致。

4.2防误设置

智能电表由于功能强大,往往需要复杂的设置才能应用,这在机械表时代是根本没有的。如若功能设置错误,现场安装的电表就会形同虚设、毫无作用。在日常应用中一般用到到以下几种:多功能电能表、负荷管理终端、配变监测计量终端、集抄终端、预付费电能表(终端)。对于不同的智能电表,工作中应该加以区别、分开对待。多功能电能表主要负责计费,但一般出厂或校验时就会根据现场应用设置好,装表人员只需现场检查即可,不用再设置。现场检查时,应注意时间、时段、最大需量、电表地址等相关参数是否正确。负荷管理终端负责遥测,需要设置好与电表的通讯参数和与主站的通讯参数,设置好后需检查主站地址、端口、APN、心跳周期、终端地址、测量点号、测量点状态、电能表地址、规约、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如若设置出错,终端就会抄不到表或者上不了线。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是集计费和遥测于一体的电子表,主要应用在公用变压器考核户计量上,它的设置与负荷管理终端基本一样,只是少了与电表的通讯参数设置。

5智能电表故障排查及其处理方法

5.1电池故障特点与解决方法

电池是供应电能表电能的重要电源设备,主要包括抄表电池与内部电池。其中当前者的电能丧失殆尽时,电能表则将自动发出警示信息,其发生故障容易排查与解除,具体方法无非就是更换新的电池,重新恢复电能供电。然而当内电池出现问题时,其内部电量耗费殆尽,则可能导致扰乱程序,甚至出现时钟错乱以及数据信息丢失等问题,对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最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内部电池质量,因为它关系到电表整体运行。一些质量低下的电池经不起高温的考验,高温环境下可能出现电压不足故障,从而影响正常供电,对此需要优选高质量电池。

5.2显示方面的故障与解决方法

5.2.1显示屏故障。显示屏通电后无法正常显示数据、信号或者所显示的数值笔画不全、显示模糊等。针对此故障,可以选择万用表测压法,分析其供电电源有无欠压问题以及MCU管脚焊接是否牢固等,假设一切无问题说明显示屏自身出现故障,所显示数字缺笔画说明可能是芯片与晶液管脚之间脱焊。

5.2.2背光故障。这一故障的主要特征为背光不亮、色差过大等,出现此故障一般是由于背光电路存在问题,例如脱焊、虚焊等,或者其内部元件受损,这一问题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处理则可能导致LED无法长久运行,特别是遇到高温时,其亮度也会下降,对此就要实行散热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表是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智能电表提高了电能计量工作效率和水平,要善于掌握科学的方法来排查故障,从而保护智能电表的安全运转与高效运行。智能电表的技术未来肯定还会更新和进步,对其安装和维护的技术要求肯定也会随之提高,相关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和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力事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蔡恒,伍惠铖,邹知斌.某居民小区用电调查与负荷分析[J].江西电力,2017(2).

[2]张晓晔.浅谈窗口工作中智能电表的异常处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4(2).

[3]郭俊华,张春燕.电子式多功能电能表常见故障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2):156.

论文作者:贾延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智能电表故障排查及其处理方法论文_贾延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