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述_科技园区论文

科技园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述_科技园区论文

科技园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区论文,创新能力论文,区域论文,评价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它是区域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与功能发挥程度的反映,是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客观地、科学地评价各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明确各自的优劣势,对于各地区构建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创新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科技园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现状及启示

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产品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大小。所以,如何全面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问题成为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核心战略问题。有鉴于此,技术创新能力一直是学术界十分活跃的重要研究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而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及评价则研究的比较少。

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启示

在国外,最早涉及科技园区评价这一研究领域的是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和朱迪思·K·拉森,他们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美国“硅谷”的起步和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1]。然而,这种定性分析的方法很难对科技园区做出全面、科学的评价,但其探索性的工作对后人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Castells and Hall 1994年列举了科技园区成功建立的三种动机: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前两个目标非常易懂,并且能够有选择地被分别描述成为技术发展和城市或区域更新。第三个目标不太清晰。狭义地说,它简单地被看作技术从大学转移到企业的推动力[2]。

John Phillimore 1999年指出:当科技园区根据技术发展和城市更新评价时人们对科技园区持怀疑态度。科技园区一直受到批判由于依靠过时的线性的创新模型来评价,它假设科学知识能够毫无疑问地从研究型大学转移到临近的园区。创新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复杂的非线性的过程包括大范围的信息网络。

Chung-Jen Chen,Chin-Chen Huang2004年在《A multiple criteria evalu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ies for the science-based industrial park in Taiwan.》一文中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台湾科技园区内的高科技产业进行评价。列出了与半导体、电脑、通讯、光电子学、精密设备、生物工艺学6个高科技产业联系最紧密的7个因素:消费效应、技术支持、产业相关性、土地供给、政府政策、科技水平和市场潜力。通过运用AHP法进行评价得出市场潜力权重最大,其次是技术水平和政府政策。以主观专家评价为基础,这种相对评价法还得出生物工艺学和光电子学是最满意的高科技产业[4]。

对现有文献资料综合研究表明,国外尤其是美国对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关科技园区成功因素和区位条件评价这两个研究领域。

2.1.1 成功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 美国学者鲁格和高德斯在《科学园区里的技术》一书中提出的评价科技园区成功因素的指标为:1.成为研究与开发和高技术活动的基地;2.有一个或几个从事科研的大学、工程学院和医学院支撑;3.良好的环境;4.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商业服务;5.有远见的政治、科学和企业的领导者[5]。陈益升在《国家高新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对科技园区成功因素评价而设计的另一种评价指标体系(表1)。

表1 美国科技园区评价指标

1、相对重要指标:经济发展(1)多样化区域经济基础;(2)

开发并培育新的商务活动;(3)区域现有研究与开发中

的资本;(4)扩展地方就业机会

2、一般指标:大学和技术的发展(1)加强大学技术培训和

合作研究;(2)通过园区商务活动增加技术转化;(3)鼓

励区域企业;(4)增加区域生产和创新;(5)为地方大学

生扩展就业机会;(6)大学研究的商业化;(7)提高附属

大学的知名度

3、相对不重要指标:收益与分配(1)提供较高薪金的工作

岗位;(2)园区工作设施交易获利;(3)为低素质劳动者

扩大就业机会

资料来源:陈益升,《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科研管理》第17卷第6期,1996年11月,第4页。

在美国还有一种评价科技园区运行情况的指标体系框架,主要用如下8个指标来评估科技园区的:(1)科研人员的流动性;(2)科研与公司间转化中心的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组织;(3)风险资本的流动性;(4)在发展母子公司中“企业家”精神的发挥;(5)园区设施的服务和环境质量;(6)地方政府的支持程度;(7)用于研究的公共财政支持程度;(8)公司和园区对国际的开放程度[6]。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最有特色的是,认为科研人员、资本的超流动性(hypermobility)是科技园区的主要特征,因而将科研人员和风险资本的流动性,分别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首要指标和第三位指标。

2.1.2 区位条件评价指标方面的研究 美国著名的DMJM房地产开发公司根据他们建设开发科技园区的经验,认为区位选择是科技园区成功的关键,科技园区应拥有良好的交通、通讯条件,尤其应靠近大学、国家实验室、图书馆,以及智力和信息密集地区,并应拥有优秀的幼儿和中小学教育系统。1982年,布鲁诺和狄波基经过反复研究后,认为存在12个因子对科技园区高技术企业影响巨大,它们分别是:(1)风险资本;(2)经验企业家;(3)技术熟练工人;(4)供应充足便捷;(5)接近市场;(6)政府优惠政策;(7)邻近大学;(8)土地和设施易得;(9)交通便捷;(10)思想解放;(11)服务业繁荣;(12)具有吸引力的生活环境[7]。

1988年,美国学者马立基和尼卡波概括了科技园区的特殊区位条件为:(1)具有作为新技术活动苗床的研究开发机构;(2)具有高素质熟练的劳动力;(3)政府对新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支持程度;(4)具有空间差异的风险资本;(5)具有刺激和鼓励企业家的环境;(6)对新公司具有廉价的房地产市场,他们在进一步的研究后指出,现代科技园区区位选择优先考虑以下因素:所依托的城市地区的智力密集程度和良好的相关产业、支持产业的网络、风险资本、接近国际水准的基础设施、支持创新的制度环境与政策、以及对工人和其家庭有吸引力的城市生活环境[8]。

Paul Westhead and Stephen Batstone 1998年在《Independent Technology-based Firms:The Perceived Benefits of a Science Park Location.》一文中通过比较英国科技园区内外高技术公司分析了科技园区区位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影响独立的高技术公司选择是否建立在科技园区的6个最关键的因素:所在地点的全局效果和声望、停车设施、位于当地、便利的交通和信息的交流、所花费的成本[9]。而科技园区正好符好这些公司的要求。

科技园区成功因素和区位条件这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具有内在有机的联系,反映了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表现为:(1)揭示了区位支撑能力的重要性。科技园区是置于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科技产业社区系统。因而,均选择了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等指标。(2)揭示了制度环境的重要性。尽管成功因素和区位条件评价的目的、性质有所不同,但均选择了政府支持、优惠政策这方面的指标。(3)选择了风险资本、研究开发等指标,体现了科技园区高技术产业化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启示

正如技术创新系统一样,从微观到宏观角度来观察,技术创新能力也可以氛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能力三个层次。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中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国内外关于科技园区的定义有很多,钟书华在《科技园区管理》一书中把科技园区定义为一个随着人类科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由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所构成,以智力密集、高级产业开发为主要特征,受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系统学定律制约的人文地理系统。复海钧在《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一书中构建了科技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主要包括五个:创新能力、经济实力、社会贡献、区位条件和国际化。其中创新能力包括科技园区制度建设等7个指标,这为后来学者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依据[11]。他还介绍了科技园区三种评价方法,即层次分析法,模糊多因素、多层次综合评价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

原国家科委“火炬计划办公室”早在1992年就开始酝酿设计我国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在贵阳、哈尔滨和大庆等地邀请专家学者展开研究。1993年国家科技部门正式公布《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考核标准(试行)》,从经济、资本、建设、企业、创业中心、人才、外国企业和工业总产值等8个方面27个指标来构造我国高新区的评价指标体系。1999年国家科技部门公布了经修改的《中国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技术创新、创业环境、发展、贡献和国际化5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12]。与1993年公布的相比较,主要改进在以下三个方面:(1)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创新能力的建设上,设置了研发经费占总收入的比重等一系列度量创新能力的指标。(2)体现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既评估当前的经济总量,又评估发展速度;既评估发展现状,又评估发展趋势。(3)评价工作较为规范,建立了专家评估工作小组、数据库和数学模型,对科技园区进行持续跟踪分析。但是,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存在四个明显的缺陷:(1)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与1993年公布的相比较,评价的是什么和需要达到什么目的似乎还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2)评价的重点应定位在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上,但这个评价指标体系仍没有从根本上围绕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来设置。(3)评价指标体系仍然没有将科技园区与所依托的城市融为一体来考虑设置,忽视了城市对科技园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这一国内外普遍认同的客观规律,因而评价结果对我国科技园区的布局调整没有更多的指导意义。(4)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制度创新的权重系数偏低,而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创新正是我国科技园区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钟书华同样认为该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科技园区相关理论构建的,计算公式是遵循数学理论选择的,它实际上属于“理论评价”,存在缺陷。在综合评价中,借助数学模型计算的出的评价结论是否准确、真实反映了科技园区状况,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13]。

2001年吴林海构建了一套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但是钟书华认为此评价指标体系仍然存在缺陷。他指出:继硅谷之后,多数科技园区均是制度创新的产物。正是制度创新和优惠政策,才吸引大量资源涌入科技园区;正是高效、激励性的管理体制,才推动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该体系没有反映制度创新的评价指标,显然是个缺憾。另外,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主题至少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所、风险投资公司等,这是学界的主流认识。但吴却只把创新主题仅局限在企业。

电子科技大学邵云飞博士,唐小我、陈光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并且说明了聚类方法在进行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排序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得出的结论基本上与运用其它方法相同[15]。

罗发友、刘友金、孙婷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揭示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非均衡性,主要体现在:其一、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区域之间的差距巨大。其二、各区域内部差异巨大。2、整体偏低性。就全国范围来看,除东部沿海共12个省区得分较高外,其余区域共21个省区的得分均较低,且大部分为负值,反映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整体偏低性。3、梯度演变性。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梯度演变性大体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的梯度提高趋势[16]。这一特征的政策含义在于,要提高我国技术能力的整体水平,就应从中西部落后地区着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选择的正确性。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吴显英也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选取30个省14个指标进行因子评分,对各地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各地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和指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得出综合区域创新能力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17]。并认为各地区应充分了解自身技术创新的实力,科学地进行定位,采取合理的科技创新战略,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政策与措施,使区域创新系统发挥应有的效能与作用。

夏海钧博士在《中国高新区发展之路》中同样也对我国目前的53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以及系统类聚法构建了我国高新区综合评价系统[11]。

范柏乃在《城市技术创新透视——区域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一书中对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选取19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5个主成分,经过从15个城市选择的具有相当丰富的具有技术创新实践经验的专家筛选,并且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鉴别力分析后得出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表2)。

表2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8]

标准则层指标层(评价指标) 变量标识

单位

RD经费占GDP比重 V[,1] %

科技活动经费占GDP比重V[,2] %

技术创新 每万人科技人员比例

V[,3] 人

投入能力 每万人研究开发活动人员比例

V[,4] 人

研究开发机构数量 V[,5] 家

高等学校数量 V[,6] 家

高新技术企业站企业总数比重

V[,7] %

产学研合作水平

V[,8] 等级

技术创新 企业之间合作水平 V[,9] 等级

配置能力 技术市场交易额占GDP的比重V[,10]%

技术引进额占总投资的比重 V[,11]%

实际利用外资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V[,12]%

每万人拥有电话机和手机数 V[,13]部

家庭电脑普及率

V[,14]%

城 科技中介机构服务水平 V[,15]等级

市技术创新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V[,16]%

技支撑能力 每万人拥有金融网点数 V[,17]家

术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GDP比重V[,18]%

创 公民创新创业欲望 V[,19]等级

新 文化的开放度与包容性 V[,20]等级

能 政府雇员占就业人口的比重 V[,21]%

力 政府财政支出占GDP比重V[,22]%

技术创新 税收政策占对创新支持力度 V[,23]等级

管理能力 金融政策对创新支持力度

V[,24]等级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V[,25]等级

市场化水平

V[,26]等级

每万人专利授权数 V[,27]项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

V[,28]%

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V[,29]%

产出能力 经济增长率

V[,30]%

科技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V[,31]%

人均可支配收入

V[,32]元

人均GDP V[,33]元

该指标体系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面合33个评价指标组成,评价表涵盖面广和内在逻辑性强,数量繁简适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比较客观和准确的描述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与结构。因为科技园区和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所以该指标体系对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3 目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的缺陷和不足

由于我国的技术创新工作起步较晚,并且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发展较慢,目前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笔者认为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中存在着以下的缺陷和不足。

3.1 对于技术创新中发生的变化缺少深层次的综合分析

似乎是每一个角度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我国的技术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但是研究者却很少关注造成这种改变的深层次原因。技术创新尤其是区域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是经济与社会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造成某种改变的因素既有经济的、政治的,又有社会的、文化的[19]。如果单纯从某一方面予以分析,其结果肯定是片面的。例如现在从学术界到大众传媒界一直在倡导着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应该退出主体位置,但很少有人去关注促使技术创新主体发生变化的综合因素即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尤其是对非经济因素的思考。

3.2 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及其评价方法的认识不一致,分歧较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选取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构成要素)时,部分学者的意见不一致。在采用数学模型如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等方法进行评价时,对各种方法优缺点的看法不一致。

3.3 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从而使评价结果的实用价值大打折扣

3.4 大部分学者只关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评价的研究,而很少涉及区域如科技园区、城市等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们知道,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整个地区、甚至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个企业的聚集,多个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构成的科技园区的发展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后技术创新研究的重点不在是单个企业,而是区域。这也是本文的写作重点和研究目的。

3.5 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理论性

少数学者在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建立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时,大多模仿国外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而没有考虑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有的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是通过专家筛选的,没有进行实地调研,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指标的选择一定要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原则。

3.6 大部分学者都是运用模型对各个区域(包括科技园区、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排序,并没有针对某一特定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比如研究某一科技园区技术创新投入要素资源与创新收益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对某一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和产出进行预测、某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时间、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

4 结论

结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以及存在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启示:

首先是评价方法的改进。由于每一种评价模型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在今后对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时,不一定只运用一种评价模型,而是几种评价模型相互融合,综合使用。

其次是研究思路的改进。将区域经济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相结合,研究区域创新问题。技术创新研究与区域经济相融合,对技术创新进行区域层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学界创新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对技术创新从区域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功能环境建设等方面,对于区域间的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则少有涉及。国外该项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样几方面:区域创新战略(RIS);区域技术计划(RTP);区域技术转移(RTT);区域创新与技术转移(RITTS);区域创新政策(RIP)。这些值得我们借鉴。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1、从评价单个企业或几个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延伸到评价区域(科技园区、城市、国家)技术创新能力。2、研究基于集群的科技园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并从集群角度提出今后科技园区区域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标签:;  ;  ;  ;  ;  ;  ;  ;  ;  ;  

科技园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综述_科技园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