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山羊增绒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绒山羊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饲养纯种。我国有许多山羊是产绒山羊中最优良的品种。它们的特点是:产绒量高、绒白、绒细及净绒率都较高且品质好。可以引进原种饲养繁殖,也可采用与本地羊杂交改良,使山羊绒产量提高。
二、选择遗传较好的种山羊配种。产绒量受遗传影响较大,同样是绒山羊品种,有些个体产绒量特别突出。有的种公羊产绒量可达1公斤多。应当多选用产绒量高的种公羊当种羊。
三、加强绒山羊的补饲。山羊绒产自绒山羊,绒的生产需要许多蛋白质等营养素为生长的基础。母羊由于怀孕、哺乳等因素,必定消耗一定的营养,如果营养不良,羊就会消瘦,使绒的产量明显下降,所以应当补饲一些较好的精饲料,特别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饲料,对多产绒有很大作用。实践证明羊绒生长高峰多在8月~11月间,加强此期的补饲特别重要。
四、注意绒山羊的利用年限。通过试验表明,绒山羊在2岁~5岁间产绒量较高,从5岁以后逐渐下降,因此绒山羊利用年限不宜过长。要使饲养的羊群中的羊只绝大多数都集中在2岁~5岁,这样可保证整个羊群产绒量高。
五、改进圈舍的卫生条件,加强饲养与管理。羊圈环境对羊绒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羊圈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圈内温度不宜过高,如温度过高且潮湿,山羊易患病,最佳温度10℃~20℃。
六、防止近亲交配。由于近亲交配会使羊产生死胎、流产、羔羊体质弱,容易产生畸形胎儿等,影响羊绒产量及品质。为了保证体质、健康,采用轮换种公羊的办法,使羊的繁殖不发生近亲交配。
七、及时抓绒。绒的生长、脱换有季节性,东北地区绒的脱落大致在5月~6月期间,饲养者必须根据羊绒生长情况及时观察,按时抓绒,防止丢绒、落绒。有的地区采用两次抓绒的方法抓绒。即在第一次抓绒后隔10天~15天左右再次抓绒,可提高总产绒量。注意抓绒方法,抓绒时要细心加耐心,提高绒的产量。
八、防止疾病,及时定期驱虫。羊有病会影响产绒。平时细心观察羊是否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按季节可用药物驱除线虫、结节虫、绦虫(在4月份用左旋咪唑);灭羊疥癣(6月用双甲咪);羊鼻蝇蚴(8月份用敌敌畏);肝片吸虫(11月份用硝氯酚)。驱虫后,羊体重可增加17%左右,羊体质好,有利于绒毛的生长。
联系电话:0951-5048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