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法性”与教育生态学_道法自然论文

“道家法性”与教育生态学_道法自然论文

“道法自然”与教育生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法论文,生态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162(2001)01-0022-06

由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推崇原始简朴,向往自然纯真,故而人们总以为道家与教育无缘。实则不然。道家虽然具有反文化倾向,但它在低视文化、淡化教育的思想底蕴中,包含了深刻的教育生态思想。剥开老子扑朔迷离的语言外壳,可以找到其精深的教育生态观念。当然,老子的教育生态观念,并不体现于文化建构,而是体现于文化解构。

综观历史,我们看到,文化演化的轨迹不以直线形式呈现,而以波浪涌动、螺旋上升的曲线形式呈现。这种曲线可用“建构-解构-重构”这样一个公式描述。人类为弥补自身的不足,需要建构各种文化。然而,文化不都有价值,文化异化的现象绝难避免。文化一旦在积淀中出现板结,就成为人的异己力量,给人套上枷锁。于是,主体人就不得不付出精力予以解构,把人从板结了的文化桎梏下解放出来。人一旦获得解放,又开始新的文化建构,即在高一级次上重新创造对人有用、有益的文化。因此,文化解构的重要性不亚于建构。解构是发展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文化的解构,就没有文化的重构。《道德经》的价值,在于对文化解构环节的首肯和确认,在于指出文化板结的异化现象,在于从整体意义上维护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教育,同样形成自身的生态系统。“道法自然”[1](《道德经》11章)的理论致思有益于教育生态的良性运作。因为,当出现过分人为造作,以致欲火灼烤幼稚生命时,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不失为一滴清凉的甘露,使人躁动的心神得以消解而重归于宁静。老子出于对人的生命本真的深切体悟和对自然规律的由衷尊重,不遗余力地反对超越负荷的人为,反对不自然的虚饰,反对离开中正之道的极端,反对破坏清静的躁动,对于我们认识和消除应试教育弊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武器。

自然之道:弥补“模拟世界”带来的缺失

人是能借助符号创造神话和故事的动物。人所具有的这种文化功能,一方面使自身超离了匍匐于自然脚下的一般动物,成为自然的主宰,一方面却给自身设置了重重的迷障,使自己离自然越来越远。老子正是针对人造文化的这种不足,提出“道法自然”的命题。

人可以把声音符号化,把形象符号化,把动作符号化。口语是借助声音传播的符号,图像、文字是借助形象传播的符号,握手、点头等是借用动作传播的符号。现代科技背景下的数字化,可以看作是符号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符号是文化人间接地把握对象世界的一种方式。在特定的意义上,它比直观认识更深刻、更本质地把握着对象世界。但在另一个特定的意义上,它却容易形成板结的概念化体系,导致人疏远现实,隔离人生,从而使生命失去内在张力和活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育越来越依赖于符号化和虚拟模式。自然物和人事活动,可以通过模拟图像呈现在人的面前。从录音到软件,从幻灯到多媒体,从电视教学录像到互联网,构成包罗万象的模拟世界。模拟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网络化和多功能等优点,使用起来快捷省事,直观生动,机动灵活。

人本来凭借与生俱来的观感器官为中介认识外界。人体中的观感器官本身就不是完美无缺的“仪器”。当人们使用符号来把握对象世界后,就等于在人体中介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层中介,这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主客体之间的距离。符号中介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单维现象。任何符号,在再现事物的运动过程时,必然使用叙述的方式,叙述方式必然在一维性的时间框架内进行。用一维的叙述方式反映多维的社会人生,无可避免地会出现错位现象。(2)框视现象。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结的有机体,有其整体的意义。人采用符号反映对象时,总是像摄影机那样对准特定的对象,这无形中割裂了事物的整体联系,舍去了众多的与特定目的无关的信息,因而无法反映事物内在的全相的特征。(3)人为现象。自然本身是“无为”的、“自在”的存在,它既不是为人而存在的,也不是为人的反映而存在的。人用符号形式反映自然时,总是要进行选择,按自己的爱好、愿望、意志和追求作出选择,使选择的结果带上主观随意性。(4)重组现象。人在用符号把握对象世界时,或多或少地要进行重组,重组就要打破原事物发展的时空结构,合成新的结构,从而和现实拉开距离。由此可见,人对已果现象的模拟、复述和描绘,都不等于原现象的重演。更何况,在符号化文化模式中,除了对已果现象的模拟之外,还有对未果事物的虚拟,即预构和设想。模拟永远不等于现实,虚拟更不等于现实。在教育中,如果侧重于模拟和虚拟方式而淡化现实方式,用模拟实习代替现实实习,将不可避免地带来诸多消极因素。特别是当模拟、虚拟的方式和应试教育结伴而行的时候,就会潜伏种种弊端。表现为:一是超离现实的虚脱症。现实是丰富多彩的而又复杂多变的。用线性的机械模式来描述非线性的现实,难免以偏概全,进而用模拟、虚拟世界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时,就会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二是信息过载的浮胖症。通过虚拟手段反映现实,必然得借助信息中介,中介的间接性会把本来简单的事物复杂化,带来信息超量,使学生难以容纳。

众所周知,工具不是目的。工具一旦被异化为目的,就意味着目的的扭曲和价值的失落。模拟教学工具有自身的长处,应当在教学中推广使用;但它也有缺陷,不能用它“包打天下”,代替现实世界。过分依赖模拟手段,将会导致人与自然的疏离,导致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老子及时地发现了文化的这种异化现象。尽管在老子的时代,文化中的伪饰和虚拟还没有达到今天的程度,但也是已见端倪。正如《道德经》中所揭示的那样,文化的异化现象不可避免,有文化就有机巧,有机巧就有虚饰,有虚饰就有伪作。伪作使人带上面具,掩盖了真实的人性和真实的体能,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于对伪饰的怀疑和憎恨,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讲的自然,包含了三层涵义:A.外在的自然界;B.大化运行的功能;C.对本真和规律的尊重。在老子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自然又是人的一部分。宇宙是永恒不息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有机系统,大化流行构成了万有的本质。人只有遵循规律,尊重自然,才能消除人与自然的隔膜,与宇宙规律保持同频共振,这样人类才能长久地生存。老子的智慧启示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教育工作的一大主题。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特别需要引导学生回归自然,走向自然,接受自然的熏陶和洗礼;特别需要引导学生从伦理意义上看待自然,把自然当作自己无机身体的一部分;特别需要教育下一代尊重自然法则,用自然法则矫正虚拟和伪作带来的弊端。

天真之性:平衡高科技引起的情感倾斜

现实人生不仅需要科技,而且需要人文;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情感。科技工具本身不具有活的人文色彩和生命情感。过分地依赖科技手段,让年青的一代在人机关系中生活,会导致学生疏离人际,其情感也会滞留于虚拟世界。在高科技的时代,没有高情感来平衡人们倾斜了的心理,将会导致不堪设想的社会后果。那些一味追求新奇和刺激的人,总是对现实的人间生活缺乏必要的眷注和关心。因此,高扬人性,已成为全球性文化反思的主题。未来学家在窥探未来社会时,并没有担心科技的步伐慢,而担心的恰恰是科技步伐过快而挤压人的本性和情感。早在80年代初期即已风行于世的奈斯比特所著的《大趋势》一书,有一章的标题是:“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在这一章中,作者写道:“必须学会把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1]](P14),“应该在新技术中加入高情感的因素”[1](P16)。

老子在《道德经》中,用简净的文字讨论了人的性情问题。它对于我们现代的情感教育至少有四点启发:

第一点启发是,人不能纵情。老子主张淡泊明净,反对纵情放欲,进而要求排除那些不合本真之性的情感。回观现代的教育,老子所批判的纵情嗜欲、情感异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自小娇惯的独生子女中,纵情任性,自负急躁,心胸狭小,不能容人容事,性格乖僻,情感脆弱,嗜好豪华,追求刺激性消遣等等现象,普遍存在。同时,现代科技下五花八门的信息传播和艺术形象,极易导致涉世不深的青少年情感移位和倾斜。人在和电脑交往时,虽然也会产生情感,但它只是虚拟的角色化情感,不是社会角色化情感。虚拟情节会影响接受者,使人与之同乐同悲,但它只是一种“共鸣”,而不属于“自我”,不是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的。更值得注意的是,虚拟世界的极致,就是把艺术模拟现实变成现实模拟艺术。我们不难发现,新时期的教育已演生为社会化教育。消除青少年中存在的纵情现象,需要重温老子的教诲,努力净化社会空气和艺术内容,教育学生面向现实和回归生活,培养自然明净的生活情趣和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念。

第二点启发是,唤回本真的性情。老子不是一概地排斥情感,对于合乎天性本真的情感,并不反对。《道德经》衷情婴儿,礼赞赤子,就是肯定未经污染的自然而然的本性,自然而然的情感。朴,对人而言,就是真情真性。凡是故意雕琢,伪饰造作,自我标榜,口是心非之类,都不能称“朴”。自然之性的重建,才能有本真之情的回归。人不能离开自然之道和生命的必然性去寻找情性,而是在自然的化育中找到真情实感,在自在、冷漠、寂静的自然中生发出属于人的活力和情感。这正是现代的人、现代的教育所缺乏的,所要寻找的。

第三点启发是,因情性而疏导。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中,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和社会存在。教育学本质上属于人文学科范畴,它不能没有逻辑和理性,但又不能完全依赖逻辑和理性。现代教育需要破除对精确、解析、逻辑、定量的盲目崇拜,需要肯定并引用近似、模糊、情感、定性的方法。老子的直觉主义方法,正立足于后者。如果把“静观”、“玄览”译成现代术语,就是“直觉体悟”。直觉体悟中把理性和非理性统于一体。在教育工作中,“理性教育”和“非理性教育”需要相互补充。单一的理性教育,忽视人的本性、人的情感和愿望,因而往往事倍功半。“非理性教育”通过“不言之教”作行为示范,循情趣以设教,顺天性以导引,消除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的隔膜,在情感交流中起到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四点启发是,缘性情而发挥。在老子的设定中,自然不体现外在于人的铁的必然性,而体现着一种合规律的道德精神。规律之所以无所不能,是因为人所想实现的目的,规律就能保证其自然而然地实现。“无为”可理解为缘性情而自主地发挥,“无不为”可以理解为在充分有效地发挥个体潜能的基础上达到目的。教育不应当只着眼于对人的雕塑,还必须着眼于对人的开释。教育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人的潜能开释的过程。顺天性,缘真情,旨在排除外界强力和非规律现象的阻碍,让本真的灵异之性得到自由的、有效的发挥。没有一个宽松而自由的外部环境,人的自然潜能就不可能得到释放。这里,老子启发人们,要充分关注人的情感自由与生命自由,创造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造就轻松自在的精神状态,从而有利于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

虚静之心:造就有利于生长化育的精神状态

过去,我们对老子“虚静”之说的真正内涵没有很好地把握,把它误解为虚无主义,误解为什么事都不做。“虚静”包容着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对于人文化成有重要的启发和导引意义。“虚静”中包含了下述几方面的内容:

1.自制力。老子主张生命个体通过自我有效的控制摆脱外在的诱惑。人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人为的干扰,才能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反过来讲,只有营造一种清澈透明的心境,才能排除各种物欲的诱惑和人为的干扰。对于那些纵情嗜欲、逐物求利的人来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虚其心”,“致虚极”。“虚静”的心境表现在生活态度上,就是清朴恬淡,“不居其华”(《道德经》38章),不沉湎于声色犬马,不贵难得之货,不务驰骋田猎,漠视一切刺激性消费和无益身心的娱乐享受。

现代社会娱乐性消费对人的诱惑很强,导致了人的异化。青少年更易受其害。影视作品中的庸俗之作,录像厅中的黄色污染,电脑游戏中的争斗场面,娱乐城中的牛头马面和鬼哭狼嚎……如同一块块红色的斗牛布,逗惹得青少年心神不宁。面对这样的情景,提高、培养学生抗干扰、拒腐蚀的意志和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老子在三千年前就主张通过律己、克己、战胜自己来达到虚静。《道德经》中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强行者有志”(《道德经》33章)。清虚自静的心态,要靠自己拒惑、自制和灵性修持完成。老子的这种主张,对于当今教育学生提高自制力,淡化娱乐性、刺激性消费,不无裨益。

2.容纳度。道家的容纳,是指接受自然之道,清除狭隘之心,扩大精神内涵。老子认为,凡事物,要生长化育,就要有适度的空间状态和弹性系数。天地万物不以自己为大,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人应从中得到感悟,在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中看待自己和万物,塑造沟溪、山谷般开阔空旷的胸怀。对于人的思维、人的学习来说,更应如此。虚则能纳,实则难容。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过于密实,缺乏思辨色彩和回旋余地,缺乏思想的弹性张力。教和学,都需要在弛张之间找到适度的协调。在老子的概念中,“无”就是空隙,就是空间状。“无”在特定的意义上是有“用”的。排列得过于密实,就失去了自由的选择度。吃尽了思维的回旋余地,思维就失去灵性;用尽精力的弹性系数,精神就会萎枯。这便是空则灵活、实则僵硬、虚则生长、密则衰死的道理。

3.持续态。老子的虚静观中,隐含着“持续”的思想。虚静与持续,表面上看是两回事,实质上则有内在的连接,即只有静才能“持”,只有虚才有“续”。生命价值实现的中介,在于发展的阶段性和不曾中断的连续性。生命的价值是过程与归宿的统一。生命过程本身就是目的之一,就是价值运行的过程。把生命的价值解释为某个点上的归宿,显然是不全面的。持续态正是实现过程与归宿统一的途径。所谓“上善若水”(《道德经》8章),所谓“柔弱胜刚强”(《道德经》36章),所谓“天长地久”(《道德经》7章),所谓“牝常以静制牡”(《道德经》61章),所谓“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15章)等等说法,都是要形成一种持续态。在自然界,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23章),凡是“轰轰烈烈”的事物,都不能持久。在教育中,有效的学习,应当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应试教育必然造成暴饥暴食、暴寒暴热的现象,造成非持续态的失衡。考试前熬日熬夜,考完试逍遥自在。学生把浑身的解数用在考试上,待到参加工作后,已是精疲力竭。道家推崇“柔”,推崇“水”,就是要生命在持续状态中化育生息,避免暴饥而亡、暴食而毙的现象。这对当今教育的启发是深刻的。

中正之路:改变走极端造成的失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道论”有深固的基础。古代哲人往往从“中度”观出发,认识思考自然万物和社会人生。在“中”论思想中,儒家和道家达到了一致。孔子主张中庸,孟子主张中权,荀子主张中当。老子同样把“守中”(《道德经》5章)作为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反对极端和过分,反对轻浮和骄躁,反对盲目和任性,极力主张纠正一切极端现象和过分行为。老子的中正观,对于我们纠正教育中出现的种种过分人为引起的失衡现象,是极其有用的。在教育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失中失正现象,东倒西歪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在历史上,门阀世袭、察举孝廉、九品中正、科举考试等等人才铨选方式中,有的一开始就有明显的偏差,有的开始时尚有进步意义,但在长期的动作中被不断地、人为地推向极端,失去了进步意义。文革间的政治中心主义教育,取消了必要的文化学习和考试,造成了教师不能教书,学生不能学生的严重恶果。后来,应试教育又一步步走向极端,考分成了不少学校的终极目标,中小学的一切工作围绕“分数线”中轴旋转,造成学生重负。应试教育为提高命中率,必然要“全面撒网”,细大不捐,面面俱到。于是,在教学软件的设计和模拟考题的设置方面,搞“密密麻麻”,造成学生“食物”过量而消化不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由政府出面,以行政手段来干预,强令学校为学生“减负”。过分和失衡引起的后果是沉重的,教训是深刻的。从这里我们切实感到老子中正思想的重要性。

“中正”思想中含有三个原则:适度原则,适应原则,适调原则。

适度原则体现了人对物极必反现象的体察和防范。

老子发现,万物负阴而抱阳,构成矛盾运动。在人间,利弊交织,祸福相依。事物一旦发展到极限,就朝其相反的方向转化。老子讲的“反者道之动”(《道德经》40章),就是告诫人们,物极必反,“物壮则老”(《道德经》30章)。过犹不及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它的损失难以挽回。它不像不及。不及没有损失,可以延伸而及。可是过犹不及,就得走回头路,回头路使人丧失补救的机会。过分的人为中包藏了忧患,过分的执著中潜存了偏颇,过分的机巧中隐伏了崩溃,盲目的行为中夹杂着破坏。因为过分的追求,总是以大量未被人们意识到的事物发展的可能性的牺牲为代价。当人们意识到的目的达到之后,未被意识到的后果接踵而至,和已达目的的反弹力合在一起,就形成破坏力,给人、给社会、给人类带来灾异。轻浮是走向极端的心理基础,骄躁是走向极端的直接动因,“甚”、“奢”、“泰”就成为进入极端状态的标志。富贵、财宝、名利,是人们追求的对象,然而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也常常因此而丧失。“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9章)。“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26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24章)。超越了自身的极限,可能连本来能达到的水平也达不到。因此,守中知止,掌握分寸,“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29章),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可见,守中而知止,意味着客观而稳重,自然而和谐,灵活而有序,清明而实际。“涤除玄览”、“静以复观”的态度,旨在取消主观偏见,纯静自然地看待万物和人事,把握宇宙的运行规律,造就生命生发化育的良好状态。

适应原则意味着人在环境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立中守和的观念,在现实性上讲,就是对外界的适应。植物进化中的“趋中效应”,即由适应环境的生命进化律所决定。“太过”和“不及”的适应性都比较差。物竞天择强化了事物的趋中效应。对人而言,亦不例外。老子提倡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经》18章),就是要人既不“不及”,又不“太过”。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伤人,廉洁而不吝啬,直爽而不放肆,明亮而不耀眼,这就是适度的人格模式和行为风范。推而广之,教育中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也要适得其所,才能有适应性。当今,模拟模式和虚拟模式使教育离现实、自然越来越远,出现了诸如滞后于现实、疏离于现实、错位于现实、回避现实、代替现实等现象,从而以非现实的眼光来描绘现实,以一元化的形式来表达多元化的社会人生,用狭义的时空概念框套广义的时空存在,用非现实的、单一的世界观来指导现实的、多极的文化现象,用预置的前提来看待鲜活的发展的社会历史,把目标凝固化、理想化和抽象化,瓦解了现实的人和现实的存在。这使得许多学生从书本上和虚拟模式中学来的人生原则在现实中无法使用。持中守和的思想,可以有效地遏制重知识、轻能力,重书本、轻实践,重概念、轻应用的倾向,在对立事物的两极间找到平衡点,兼顾整体素质的各个侧面,从而提高学生的时代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

适调原则体现着居中而调整的方法论思想。

持中,不止于兼用两端,不止于为了和谐,它还有另一层功能,就是用于下一步的调整。立中而守正,便于进,也便于退。特别是在人们对现实、对未来尚未清楚了解之前,保持中度,就会处于有利的、主动的地位。“中度”是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作出正确选择而不得不采取的方式。文化无论发展到何种地步,都不能消除事物共时性的模糊和历时性的随机。“适中”就成为模糊选择中比较有效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随时根据现实情况和时代变化情况进行调整。“中间状态”是人们调整时可靠的参照坐标。教学活动始终要以中间状态为基准线,督促差生上进,鼓励优生冒尖,就能有效地兼及整体。倘若以优生或差生为基准,则必然为了少数而弃了多数。“适中”之说,用现代控制论术语来讲,就是“模糊控制”,“适度调整”。“模糊控制”本是人类智能所具有的一种控制方法,即通过参量对比作出定性的、大致的选择或调整。既然机械控制在仿效人的思维,人为什么要抛弃自己特有的思维方法和调控方法呢?

需要说明的是,在人类文化中,无矛盾性和完备性是不能同时达到的。老子一概否定人为和人欲,一概肯定自然和虚静,一概推崇自然主义方法而贬斥能动主义方法,存在着绝对化和片面化的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抓住了半截真理。就针对现有文化的弊端而言,它是从反向的观照和体悟中获得深刻的内涵的。它不具备“平庸的全面性”,却具备“深刻的片面性”。德国哲学家赖欣巴哈在《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中说:“半截真理的认识对于有创造力的思维可以成为一种充分的指导,指出通向全面真理的道路”[2](P134)。如前所说,老子的学说是解构的学说,它有利于打破文化板结给人带上的枷锁,有利于擦去私欲积落在人心上的尘土,使人重新获得解放。“道法自然”的命题,经现代思维转化,可以成为教育生态的原概念和原动力。在教育过程中,将能动主义方法和自然主义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虚实兼顾,弛张有度,才能情理互动,点面结合,才能使学生手脑并用,身心发展。坚持以顺势导引代替围追堵截,以适当督促代替强行管制,以多种方式代替单一模式,以中正合度代替极端行为,以因材施教代替以考代教,那么,就会形成良性的教育生态。

[收稿日期]2000-10-18

标签:;  ;  ;  

“道家法性”与教育生态学_道法自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