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琴
武进人民医院 江苏武进 213002
【摘 要】目的:分析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45例患者接受全面系统的急诊护理措施,设置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不同护理路径下两组抢救成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56%,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7.80%,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路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障,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一类严重冠心病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急诊科比较常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出现剧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时还会并发心力衰竭,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心源性休克[1]。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而逐年升高[2]。对临床来说,要改善患者预后需要从急诊治疗与护理两方面入手。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对急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44—80岁,平均年龄(68.3±8.7)岁,初发28例,再发13例;前间壁心梗25例,前壁心梗16例,发病就诊间时1~3.5h,平均(1.3±0.7)h;45例患者接受全面系统的护理措施,设置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为47—79岁,平均年龄(67.1±10.4)岁,初发22例,再发23例;前间壁心梗21例,前壁心24例,发病就诊间时0.5~3h,平均(1.1±0.4)h;两组患者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及医嘱执行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面系统的急诊护理措施,具体如下:(1)院前急救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宜翻身,应取平卧体位,以免加重病情,对于呼吸困难者可指导其取半卧体位[3]。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测,协助医师了解相关数据,掌握患者实际病情,以正确合理采取相关急救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硝酸甘油0.5mg,以扩张血管,减轻患者疼痛,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护理人员应保持沉着、镇定的职业态度,技能娴熟,最大可能地将院前急救时间降到最少。(2)心理护理:由于心肌梗死往往发病危急,对患者的生命威胁甚大,因此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特别是患者剧烈而持久的胸前痛让患者苦不堪言,患者为此背负的心理压力十分大。针对此,有效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积极温和地与患者进行交流,予以患者关怀,疏导患者心理,耐心为患者讲解心肌梗死发病原因,以及消极情绪对治疗及预后的不良影响,鼓励患者勇于对抗疾病,乐观对待疾病,信任医护人员的能力。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切实做到忙而不乱,争取患者的信赖。(3)病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绝对安静的环境进行卧床休息,家属不宜探视,患者一切生活都由护理人员照顾[4]。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此方面消息,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对缺血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其进行3~7天的卧床休息,预防血栓栓塞等合并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应保证患者获得充分的氧气吸入,一方面改善患者心肌缺氧缺血症状,另一方面提高其动脉血氧饱和度,以避免心率失常以及代谢性酸中毒。(4)加强循环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时时刻刻保持谨慎的职业态度,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时监测患者血压及脉搏。一旦发现患者存在严重的多源性、二联律、成对以及传导阻碍的室性期前收缩情况,应立即通知相关医师,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输液速度应适宜,若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等症状应沉着而快速处理。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凝血功能、低血压、出血等情况,最大可能地将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到最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标准α=0.05,若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5.56%,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7.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越来越多见,并且还呈现出向青年人转移的不良趋势。急性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而导致心肌缺血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合理的抢救措施的同时,也离不开高水平的护理,两者密切关系到患者的抢救成功与否。就急诊护理而言,院前急救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完备可能会用到的药物、设备、器械等,为急救做好准备,协助医师展开急救措施。心理护理则要求护理人员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予以患者充分的人文关怀,在患者积极对抗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而病房护理以及加强循环护理,则要求护理人员保持保持谨慎的职业态度,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将各种合并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降到最低。总而言之,优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路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障,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朝凤.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32-133.
[2]黄桂明.急性心肌梗死分期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8:271.
[3]潘贻瓯.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03:149.
[4]孙艳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3,36:46+48.
论文作者:杨丽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资料论文; 对照组论文; 措施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