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定县妇幼保健院 651600
摘要:目的 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效果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婴儿82例按数字法进行分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各41例。常规保健用于常规组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儿童保健综合服务,对2组婴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状况以及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和身高体重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常规组(4.88%<21.95%),且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分及身高体重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婴儿实施儿童保健能够进一步促进其生长发育,有效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病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儿童保健;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前言
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婴幼儿的性格行为以及心理个性形成将会对其成人阶段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影响,因而重视婴幼儿的早期健康保健工作对其今后的身心健康成长发育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1]。以往人们通常采用常规的保健措施进行干预,如只是检查婴幼儿的身高、体重、胸围等,而未进行全面的检查,继而导致最终的检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无法真实地反映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状况[2]。为此,应选择一种高效的儿童保健方法进行干预,以此有效提高检查的准确率,给予婴幼儿更好的保健服务,全面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本文针对82例婴儿采用2种不同的保健措施进行干预,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82例婴儿(2016年7月~2017年7月入院)按数字法进行分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各41例。常规组女21例,男20例;年龄最小6个月,年龄最大3岁,平均年龄(2.12±0.13)岁;体质量2~6kg,平均(4.23±0.26)kg。实验组女20例,男21例;年龄最小7个月,年龄最大3岁,平均年龄(2.11±0.15)岁;体质量2~7g,平均(4.28±0.53)kg。2组婴儿均无脑损伤、严重心脏肾障碍疾病以及听力障碍等疾病。比较2组婴儿的一般资料发现P>0.05,可对比。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保健用于常规组婴儿中,内容包括日常身体检查、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实验组:在常规保健基础上实施儿童保健综合服务,方法如下:
(1)体格发育检查。将婴儿的相关个人信息录入电子信息系统,完善婴儿的档案;对婴儿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定期检查测量,同时给予其系统化评估,及时发现婴儿体格发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处理,有效纠正各种不良偏差,从而保证婴儿的机体功能处于正常的状态下,使其维持健康水平范围内。
(2)神经发育情况检测。定期对婴儿行常规体检,每月约为2次健康体检,重点检查婴儿的神经发育情况,包括肌张力、手支撑能力、抬头与竖头情况、视听反应能力等,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有效纠正问题。
(3)婴儿保健操。正确指导家长做婴儿保健操,如正确进行肢运动、扩胸运动、翻身运动等,必要情况下开展适当的游泳训练;告知家属如何正确抚摸、触摸婴儿,切勿拍打,动作应轻柔、缓慢。此外,可以开展家庭体操活动锻炼婴儿的各方面能力,对于年龄过小的半岁以下婴儿,可强化其被动训练;对于半岁以上的婴儿可强化其主动训练。
(4)营养保健。根据婴儿的实际状况给予其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体化的饮食方案,给予婴儿充足的营养补给,保证婴儿的营养均衡;根据实际需要为家长开展育儿知识讲座、座谈会等,对婴儿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分析2组婴儿的神经心理发育状况以及体格发情况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2组婴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状况以及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和身高体重指标情况。依据《儿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评估营养性疾病发病状况;而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状况则采用相应的婴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准则进行评估,分值100分,评分越低神经心理行为发育情况越差[3]。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时,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婴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状况
常规组婴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为,明显高于实验组的%,P<0.05,差异有意义。见表1:
表1比较2组婴儿的营养性疾病发病状况(n/%)
3.讨论
儿童的发展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早期婴儿的生长发育影响着日后儿童甚至成年阶段的智力水平以及健康状态,因而在婴幼儿阶段给予其儿童保健干预意义重大[4]。由于婴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语言表达、思维反应能力以及各方面技能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儿童保健综合服务能够更好地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本文研究中,我院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对实验组实施儿童保健综合服务,通过对婴儿进行体格发育检查、神经发育情况检测,正确指导家长行婴儿保健操,同时对其进行营养保健指导,为婴儿制定科学的营养饮食方案,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全面提高保健服务水平,为婴儿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从而更为全面地促进婴儿的成长发育[5]。由表1、表2可知,实验组婴儿的营养性贫血、佝偻病等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低于常规组,且神经心理行为发育状况身高体重指标情况优于常规组婴儿,P<0.05,充分表明了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豫昌.采用儿童保健干预对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的临床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1):297+300.
[2]吴昕杰,许伟红.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9):3680-3681.
[3]邓梁琼,张玉,李红辉,等.家庭督导睡眠卫生习惯培养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06):639-642.
[4]李翠莲.儿童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5):109+112.
[5]王星星,刁元南,陈强,等.绒毛膜羊膜炎暴露的小于34周早产儿婴儿期体格及神经发育的观察[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1):1090-1093.
论文作者:余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婴儿论文; 实验组论文; 常规论文; 生长发育论文; 儿童保健论文; 状况论文; 营养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