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新思路_中西部地区论文

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新思路_中西部地区论文

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要有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有论文,新思路论文,中西部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凭借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一些特殊政策措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积累了相当的实力。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统一税制的形成、加入WTO在即以及国家直接配置资源能力的急剧下降,今后中央已不可能再像80年代支持沿海地区发展那样,来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进其工业化进程,要有全新的思路。

一、要把富民强区作为中西部工业化的根本目标

过去,国家在推动中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东西部优势互补,强调中西部资源优势的极端重要性,以至谈到加快中西部开发,就是要加快其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而这种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主要是为了支持东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发展,加快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并试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中西部资源开发——东部加工的垂直地域分工格局。其结果,中西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虽然国家在此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一大批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企业,但当地居民并没有从这种资源开发中得到多大的好处。

事实上,过去国家实行的中西部工业化战略,更多的是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和沿海加工工业的需要,而对当地经济繁荣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考虑得较少。虽然这种传统的工业化战略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但它至今仍在对中西部的工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家在支持中西部工业发展时,首先想到的是国家急需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增强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该彻底抛弃这种仅仅把中西部尤其是西部作为国家工业化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传统观念,把富民强区作为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根本目标。加快中西部的工业化,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从这一点出发,中西部工业化应该具有三个目标:一是有利于增强中西部工业的竞争力;二是要以民富为先、民富为本,有利于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三是有利于创造就业机会,使地区失业率保持在警戒线以下。

二、从主要依靠国家推动转变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

在过去,中西部的工业化主要是依靠国家来推动的。正因为如此,国家在推动中西部工业化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国家工业化目标。从国家角度看,既然是国家来建设,由国家投资,国家出钱,当然应该强调国家工业化目标。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对沿海地区给予了很大支持,但这种支持更多的是特殊政策措施,而不是国家投资办项目。因此,沿海地区工业化的推进,主要是依靠市场机制和多元化的社会资本,尤其是外商、私人和乡村集体资本。其结果,沿海地区工业化的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沿海经济的富强。这一点与过去中西部地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今后,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推进,必须吸收过去尤其是三线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主要依靠国家推动转为为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对中西部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来说,要改变过去那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通过培育资本市场,吸引各种社会资本尤其是东部和外商投资,来参与地区工业开发;对中央政策来说,在支持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投资诱导政策,诱导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中西部的开发。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中西部工业化的手段应该是多元化的,中央和地方政策主要是发展基础设施,制定投资诱导政策,而各个具体工业项目则主要依靠社会资本。

三、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

长期以来,中西部一些地区的主要工业,大多是围绕其资源优势逐步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经济落后地区,往往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工业。这种典型的资源导向型战略,虽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其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譬如,由于加工增值程度较低,资源性产业的发展往往难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大,产业增长不稳定;地区资源的储量终究是有限的,一旦消耗殆尽,将会导致资源性产业的衰退。如果这种产业属于地区主导产业,那么,资源性产业的衰退很容易引起整个地区经济的衰退。因此,一个资源主导型地区经济往往是“不可持续”的。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一种初级的生产要素,其在地区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减少,而人才、技术、管理、信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十分重要。在当今世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同其自然资源的丰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有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却是经济上落后的地区,而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却原来自然资源贫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富饶的贫困”和“贫乏的富裕”。前者拥有的是低级要素,而后者拥有的是高级要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西部地区要想获得较快的发展,就必须根本改变过去那种对当地资源的高度依赖状况,从资源导向型战略逐步转变为市场导向型战略,即从“我有什么(资源)就发展什么”转变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当然,要实现这种战略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资源导向型战略取决于自然赋予的资源禀赋优势,而市场导向型战略则取决于人才、技术、管理等高级要素和企业竞争优势。因此,培育和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开发,强化管理,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就成为中西部实施市场导向型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当前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缺乏企业竞争优势的产业终究会被市场淘汰的。

四、从注重地区比较优势转变为培育企业竞争优势

长期以来,中西部一些地区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分强调地区比较优势,而不太重视企业竞争优势。资源导向型战略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全建立在地区低级要素的比较优势之基础上的发展战略模式。像山西、宁夏等省区以及云南东川、个旧等一大批矿业城市,都是按照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

事实上,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由其具有优势的产业发展所决定的,而地区优势产业的形成则取决于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宏观层次的地区比较优势仅仅是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必要和前提条件,而微观层次的企业竞争优势则是决定地区优势产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可以说,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共同决定了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分工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按照地区比较优势和企业竞争优势的大小,一般可把地区工业部门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既无地区比较优势,又无企业竞争优势的部门;二是虽然具有地区比较优势,但缺乏企业竞争优势的部门;三是虽然没有地区比较优势,但却具有企业竞争优势的部门;四是既有地区比较优势,又有企业竞争优势的部门。一个比较理想的发展战略应该是既具有地区比较优势,又具有企业竞争优势的战略,如云南烟草工业。有时,即使地区暂时没有比较优势,但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本身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四川长虹电子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然而,不管地区有无比较优势,但如果缺乏企业竞争优势,这种产业最终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的。宁夏和新疆电视机厂的停产关闭,青海、宁夏和新疆洗衣机生产线在投产后不久就处于停产状态,以及景德镇日用陶瓷工业近年来的衰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市场的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对中西部地区来说,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思路,从过去注重地区比较优势转变为强调培育企业竞争优势。中西部尽管在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供给及其素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但这种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关键是要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和创造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培育和创造企业竞争优势是增强中西部工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和前提条件。

五、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在中西部工业化中的作用

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人才、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综合竞争。其中,人才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和技术投入,要很好地发挥其效能作用,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因此,在未来市场竞争和中西部工业化过程中,制度创新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西部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国有经济战线过长,范围太广,机制不活,生产经营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调整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通过兼并、破产、拍卖、租赁、外资嫁接、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重组改造,已显得十分紧迫。从长远发展看,国有经济不仅应该从绝大部分市场竞争性行业退出来,而且即使是一些自然垄断性的行业和公共产品,也不能由国有经济一统天下。

中西部尽管拥有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但企业家无疑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至今仍习惯于把政府官员选派到国有企业当厂长,国有企业发展缺乏一套规范科学的企业经营者制度。民营企业家的发育还处于较低级阶段。为促进企业家阶层的形成,今后有必要尽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制度,包括聘任、激励和监督机制。同时,要积极鼓励东部民营企业家去兼并、购买、承包经营、托管中西部国有企业,以此带动中西部民营企业家的发展。

此外,在中西部一些地区,地方政府仍习惯于代替企业挑选和确定各种工业投资项目,忙于建立投资项目库,这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办法。由此付出的代价是造成不必要的投资决策失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选能人,而不是为企业选项目。同时,在一些落后地区,政府腐败现象也十分严重。如一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层层转包,造成交易成本很高。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九五”重点研究项目《加快中西部工业化进程研究》总体研究报告的一部分。)

标签:;  ;  ;  ;  ;  ;  

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的新思路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