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洋文化的起源*_海洋论文

浅谈海洋文化的起源*_海洋论文

海洋文化起源浅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起源论文,海洋论文,文化论文,浅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本文从旧、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材料、论述了海洋文化的起源。

[关键词] 海洋文化 起源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环珠江口地区

1

谈海洋文化的过去,首先所碰到的问题就是海洋文化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换一句话来说,就是从什么时代开始,人类才懂得开拓海洋的领域?我是以旧石器为终生的职业。因利成便,我想从旧石器时代开始说起。有关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学界并无定说,一般指数百万年前至距今一万年期间,即更新世的阶段为旧石器文化。

据考古学者的研究,人类早于数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初期阶段,就已经向海洋文化踏出了第一步。世界著名法国考古学者波特(F.Bordes)在其名著《旧石器时代》①中曾指出:在欧洲西班牙一带出土大量的阿舍利(Acheulean)手斧石器工业的制品。这些西班牙手斧石器与非洲地区同期间的手斧工艺十分酷似,两者之间相似性不可能只是偶然的雷同。估计阿舍利期人类已能掌握渡海技术,自北非洲横渡Cibraltar海峡进入南欧。如果波特推测无误的话,即是说最迟在直立猿人阶段,人类已揭开了海洋上活动最艰辛的第一个序幕。

至于人类从什么时代首次开发海洋蛋白资源的问题,最近考古新发现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日本考古学家加藤晋平教授发言指出,远在中期旧石器时代,南非地区马期洞穴堆积中,就发现了不少礁岩性的贝壳化石,年代测定为距今13万年,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贝丘遗址。

晚期旧石器时代(大约为距今4万至1万年前),在人类历史发展上出现了革命性之变化。其间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表现明显的增加。1983年笔者随美国考古学者L.G.Straus在法国南部Abri Defurace岩荫遗址发掘。L.G.Straus教授曾广泛研究西班牙北部至法国南部晚期的旧石器文化。据他指出在一些西班牙晚期旧石器遗址中,16,000年前堆积中包含动物化石较多。14,000年前以来则海洋贝类的化石有明显的增长,更且其他海洋蛋白资源如鱼骨化石等均有出土。加藤晋平教授即指出,晚期旧石器时代人类开发海洋蛋白资源是无可怀疑的事实,更且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某一阶段,从采集贝类体积愈变愈小倾向显示,采集压现象业已出现。

另一方面,东北亚洲自西伯利亚、外蒙古、中国华北、日本列岛及朝鲜半岛在近半世纪以来晚期旧石器文化的发现,有了长足的进展。据最近统计,日本列岛一万年前细石器文化的遗址就已超过1,000个地点②。加藤晋平教授所主张北部日本湧别技术细石叶工艺与荒屋型雕刻器文化组合所代表三文鱼捕捞技术的扩散的假说,愈来愈受到重视③。同样的细石叶技术及雕刻器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中国东北如十八站遗址、朝鲜半岛水扬介遗址均有发现。我们估计今后东北亚洲地区晚期旧石器时代人类对海洋及内河流域蛋白资源开发的认识,将会出现突破性的发展。

总而言之: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已掌握渡海技术。旧石器时代中期已开始开发海洋蛋白资料。旧石器时代晚期此方面活动更呈活跃。

2

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旧石器时代期间人类在海洋的活动资料,目前所知仍然有限。首先,笔者从中国的岛屿着眼,很自然连想及台湾省八仙洞长宾文化的问题。八仙洞是位于台湾省东部海岸的十几个海蚀洞穴。从1968—1971年间,台湾大学林朝教授、宋文薰教授分别先后几次发掘其中乾元洞、海雷洞、永安洞和潮音洞。从这些洞穴发现极大量的石器群,李济先生命名之为长滨文化。除石器文化外,最令笔者感兴趣的,是宋教授在简报所提及一句“由潮音洞先陶文化层出土许多兽鱼骨,但尚未经过鉴定”。可惜迄今潮音洞先陶文化屋出土的鱼类种属、个体数、部位、年龄等详细资仍未发表。

其次据宋教授报道,“潮音洞的先陶文化层中,包含非常丰富的骨角器”,“而且骨鱼器之绝大多数很可能是捕鱼用器”④。宋氏所公布三件骨角质细小的“两头尖器”,很大可能就是捕鱼用的骨器。宋氏并指出同样鱼具钓鱼方法在法国旧石器晚期Grimaldi洞穴中存在。

然而最重要的即是究竟潮音洞的鱼类化石和捕鱼工具等文化遗物的年代问题如何解决?据宋教授所提供的资料,长滨文化年代数据5,240±260、5,340±260、4,970±250、4,870±300四个资料,均集中于距今5,000年前后。宋教授曾补充谓乾元洞内堆积年代测定超过15,000年以前。究竟现今所发现代表长滨文化器物和兽类鱼类化石等年代是否均超过一万年?我们期待台湾考古工作者能进一步的发表。在中国大陆的领域内,旧石器时代能与海洋文化有明显关系的资料不多。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北省北京周口店的发现。

有中国旧石器之父美誉的裴文中教授早于1939年发表《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⑤报告中指出,在山顶洞下层文化,洞穴西部曾出土三件穿孔的海贝,鉴定为属于Arca,同类贝于东部中国沿海有广泛的分布。然而,周口店山顶洞至东海最近距离尚有200多公里。

更有进者,山顶沿堆积内洞发现有鱼类脊椎骨化石,及穿孔的鱼骨。鱼骨鉴定3件Abdominal vertebrae来自同大型鱼类Teleostei (Cyprinus carpia)及6件Caudal vertebrae来自中型鱼Teleostei。周口店山顶洞的年代测定数据为10,770±360bp.(ZK136-0(1)),安志敏先生推测为距今20,000-10,000年。虽然自1939年迄今已达54年之久,在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里仍然以山顶洞出土的贝壳化石最受注目,清楚说明了我国海洋文化最迟在晚期旧石器时代已开始。近年辽宁小孤山发现旧石器时代的骨制鱼叉。广东地区如西部封开一带黄岩洞的晚更新世末期堆积中,也曾发现一些具壳化石。尽管这些发现不一定与海洋文化相关,但同样都是人类在全新世以前在内水面(河川、湖泽等淡水领域)的渔捞活动的证据,同样是值得注意的。总之,中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就已开始注意海洋资源的开发。

3

最后,我希望略谈谈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海洋文化,作为本篇短文的结束。中国的新石器时代的海洋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奇怪的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及综合的论述均是意外的少有。这可能是由于我们过去比较偏重于内陆的新石器时代方面的研究。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东部沿海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开展,岛屿的考古学有了明显的变化。辽宁的长山群岛、山东朝岛群岛、浙江舟山群岛、福建金门岛、台湾、澎湖列岛、环珠江一带岛屿与及海南岛等地,都发现过大约距今约6,000年前后人类的生活痕迹。以上资料使我们相信,在距今6,500年前或更早的阶段,北起自辽东半岛,南至广东、海南岛沿岸一带,都存在过史前人类海上频繁的航行活动。具体来说,譬如这次首届海洋文化会议的地点——珠海,其中如三灶岛、大、小横琴、淇澳岛、高澜岛等地,近数年来在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珠海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之努力奋斗下,发现了大量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器时期的考古学资料,提供了南海史前海洋文化研究极其重要的根据。这些新的发现,均是我们过去所梦寐以求的。近十年来,从港澳地区以至环珠江口地带考古学上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事实。1991及1994年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召开了两次“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国际会议”,同样均牵涉及南海的史前海洋文化之探讨。1994年笔者与黄韶璋共同发表了《大湾文化试论》⑥一文,就是尝试就环珠江口的沿岸及岛屿约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期文化的分布、分期、文化的内涵特征、航海技术及源流等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文章中指出大湾文化的遗址有20多处,其中位于沿海9个岛与及11个沙丘遗址。自珠江口一带至粤东海岸沙丘以及珠江口外星罗棋布的小岛,都是大湾文化的分布范围。令人惊奇的是其规模足以与现今珠江口一带水路交通范围媲美。大湾文化的主人,必定已掌握相当先进的水上交通技术,克服江河及海洋阻隔,与四邻部落间展开密切的文化交流。

环珠江口地区大湾文化的探讨,意味着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个分支海洋文化研究的开始。现在,五、六千年前环珠江口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刚开始露出了一点的头绪。今后我们希望能够与东南中国特别是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以至印支半岛如越南的考古工作者共同联手,对于南海地区的海洋文化能够做出一个更综合的、全面的考察。

注释:

①Bordes,F.,The Old Stone Age,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7.

②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编):《一万年前を掘る》,吉川弘文馆,1994年。

③加藤晋平:《日本人はどこかろ来たか——东ァシァの旧石器文化》,岩波新书,1988年。

④宋文薰:《长滨文化(简报)》,中国民族学会,1969年。

⑤裴文中:《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中国古生物志》,总120号,1939年。

⑥邓聪、黄韵璋:《大湾文化试论》,《南中国及邻近地区古文化研究》,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395-450。邓聪:《香港考古之旅》,香港区域市政局,1991年。

标签:;  ;  ;  ;  

浅谈海洋文化的起源*_海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