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目的 为了研究在小儿肺炎护理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以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肺炎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每组40例。一段时间以后,对比两组患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体温恢复的时间。结果 护理一段时间之后,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0%;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7.52±1.02)天,短于对照组的(11.32±0.54)天。两组患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肺炎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缩短体温恢复时间以及提高患儿的健康指数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可见这是一项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肺炎;应用;效果
引言:小儿肺炎是经常发生在婴幼儿群体当中的一种疾病,春季是该病的高发时期,一旦发作,对于患儿本身的身体状况以及家属的情绪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相关资料表明,小儿肺炎住院患者占到住院总人数的40%以上[1],可见这一疾病的危害性。患儿患有肺炎之后,就会表现出发热不退、咳嗽等症状,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就会造成感染,从而使得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大大提升[2]。婴幼儿又因为自身的年龄特点,不能通过语言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治疗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大的困难。因此相关专家提出了优质护理模式,希望通过将这种模式引入到肺炎患儿的护理中,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为了切实研究这种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本人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肺炎患儿80例展开研究,成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肺炎患儿8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的实验组,每组40例。其中实验组男患儿25例,女患儿15例,平均年龄(5.08±1.78)岁;对照组男患儿21例,女患儿19例,平均年龄(5.74±0.51)岁。两组患儿的其他指标差异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除了要对患儿进行口头教育,还应该对他们的用药方法进行指导。实验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心理护理。有些肺炎患儿因为年龄较小,缺乏相应的表达能力,因此在打针、输液甚至是吃药的过程中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自己的抵触情绪,对于后续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医护人员就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替他们去考虑,通过为患者讲故事、放映动画片等措施对他们进行心理安抚,进而达到转移注意力的目的。这样的过程对于减轻治疗对患儿的刺激具有积极的作用。久而久之,患儿对于医护人员就不会再有抵触情绪,就会通过配合治疗达到获得奖励的目的。
2.健康教育。对于患儿的病情以及相应的临床表现,患者家属往往非常恐惧、焦躁,医患关系在这样的条件下就相当紧张。为了缓解患儿家属这样的情绪,医护人员就应该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明确配合治疗的重要性,进而通过掌握必须的自我护理技巧,端正自己的态度,为患儿的早日康复做出一份努力。
3.病情护理。引起小儿肺炎的一大因素就是病毒,这些病毒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造成除肺炎之外的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在工作中对患儿的呼吸、心跳、脉搏以及血压进行密切的关注,也要关注患儿的肺气管以及肺泡的实时情况,防止意外事件的出现[3]。
4.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根据患儿的康复情况为患儿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帮助患儿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事物,同时确保每日必备的水以及脂肪摄入量,为患儿的早日康复打好饮食基础。根据患儿的恢复情况,也要对饮食的类型以及方案进行调整,从而让患儿的营养跟得上身体的需要。
(三)观察指标
一段时间以后,对比两组患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体温恢复的时间。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最高级别的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表现形式为(n,%),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0%。两组患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三、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众对于医院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婴幼儿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治疗情况就更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优质护理模式是在近几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前提下兴起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病情以及饮食进行护理,使得患者真正成为医疗工作的“中心”,对于满足患者利益,提升服务水平以及保证患者早日康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80例肺炎患儿进行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的20%;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为(7.52±1.02)天,短于对照组的(11.32±0.54)天。两组患儿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优质护理模式是一项值得临床应用并加以推广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任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23例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42,18(20):85-86.
[2]王大江,舒维,许茫茫,等.抗痨消渴方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4,20(10):155-156.
[3]赵小红.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5):187-188.
论文作者:叶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患儿论文; 肺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模式论文; 小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