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PISA阅读素养数据看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素养论文,上海论文,小学论文,数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上海中学生首次参加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出的PISA测试,获得全球第一的佳绩,引起了大家对PISA测试的浓厚兴趣。虽然PISA测量对象为15岁的中学生,PISA阅读素养中的“阅读”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也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其既包括了语言学科中的阅读,又包括了所有学科中涉及的阅读活动,还包括了生活中的各种阅读。但毋庸置疑,PISA对正在嬗变中的小学阅读教学改革有诸多启发。
启发一,在阅读课程内容上,要着眼未来,帮助学生为了学习而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部分要求是这样表述的: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稍加分析,不难看出,我们小学阅读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理解。用什么来达成这个要求?使用的教材主要是课本,检测或监测学生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的主要手段是考试。一句话,为了阅读而学习。
PISA评价目标的核心是学生发展、学习潜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即,除了识字和理解意思外,还包括了读、解释和反思,更包括了利用阅读来达到生活目标的能力。因此,PISA并没有对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技能进行测评,而是做了两方面的事:既通过认知测试测评学生的阅读素养表现,又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学习策略等。相比较传统阅读考试只看学生学习了哪些知识、技能,PISA则看重学生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一句话,是为了学习、终生学习而阅读。
借鉴PISA,我们小学阅读教学课程建设既要继承既有的成功经验、有效做法,比如重视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又要根据时代发展而有所更新,在关注学生课堂阅读表现,关注一篇篇文章对学生“精读”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课堂外、生活中要读什么,已经读了什么,还有什么要读。比如读“整本书”,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设想过“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原因是生活中,或者不久的将来,学生“经常拿在手里的是整本的书,不是几百言几千言的单篇短章,这么习惯了,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启发二,在阅读课程材料的选择上,要兼顾非连续文本的阅读
PISA2009测试卷从两个维度构建了阅读素养分量表,一是根据文本三方面的认知方式,构建了“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分量表;二是根据文本形式,构建了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两个分量表。
从文本形式分量表看,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平均为564分,比第二名韩国高26分;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上海学生平均得分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上海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成绩差异高达25分,是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的。
这一差异跟我们的阅读教材密切相关。我们的小学阅读教材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记叙、说明文章,学校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估,往往使用散文,即连续性文本。但是PISA测试创造了另一种文本类型,被称为“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性材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地图、凭证单、使用说明书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PISA2009测试卷调查了学生在课堂或回家作业中的阅读活动,结果表明,上海传统文学课阅读内容偏多,而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偏少。
我的建议是:
一是重视非连续文本阅读。阅读为了学习,学习为了人的发展,非连续文本阅读在社会生活中会经常遇到。有人说,今天的时代是读图、读表时代,显然此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急需加强。
二是在教学、作业中积极补充非连续阅读文本,增加学生这方面的阅读活动与能力训练。除了数据、表格等材料外,可以引进包含图示、地图、表、曲线图等的文章,增加学生阅读非连续文本的兴趣。同时在作业中,适当增加非连续文本练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启发三,在阅读方法指导上,要更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
传统阅读方法的指导局限在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理解上,即关注客体——文章,而对阅读主体——学生的学习,如为什么学、怎么学的认识与关注都是不够的。PISA非常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让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上想学、能学与会学。因此,PISA设置了“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分量表。这几个方面,上海学生都比较好,其中“整合和解释”的分数比“反思和评价”“访问和检索”要高。“访问和检索”分量表上的平均成绩为549分,比上海阅读总成绩低7分。说明我们的学生在概括大意等方面训练有素,但习惯于教师提供现成阅读材料,汲取大量信息资源能力还不强。
访问和检索,相当于“去图书馆借书”,只不过场所换成了“网络”。显然,这是未来生活与今后工作的常有阅读活动。面对海量的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知识,读什么,怎么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需要学习筛选,需要根据问题、需求去作有方向的“访问”、有目的的“检索”。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要重视:
1.鼓励学生多使用工具书学习
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要勤查字典、词典,同时,读书中遇到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时有了课题,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从《十万个为什么》《辞海》等经典著作中寻找答案与理据。
2.阅读教学时关注检索能力的培育
阅读文章时关注课前、课后提出的问题,尝试质疑,通过读书释疑实现对文本的快速把握;关注文章题目与小标题,关注段落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结构;利用关键词、文体等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观点等等。
3.学习做笔记,养成整理习惯
阅读教学要教学生读书,学习使用圈、批、注等方式,圈画自己欣赏的词句段,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困惑,表达自己的共鸣与感想等。要指导学生养成积累的意识与习惯,做好资料卡片或分类存放电脑,可以是素材的积累(如同题不同内容的文章),可以是语言的积累(如同一景色的不同文字),可以是思想的积累(如同一领域的名人名言、谚语等)。
PISA同时强调了学习策略,在学习策略运用中,上海学生的“概括”策略指数平均值为0.06,与各参与国平均值接近,说明上海学生概括策略掌握程度为一般或中等。其中,“理解和记忆”策略为0.11,显著高于平均值,说明上海学生在有效地理解和识记文章内容的策略上掌握较好。但自我调控策略为负0.28,略低于平均值,约有一半的学生很少运用该策略。PISA对自我调控策略的定义是:学习时针对文本目的和主要概念提出问题,以及对当前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监控,检查自己是否理解了阅读的材料。
无论是上文谈到的访问和检索能力,还是这里涉及的自我调控策略,都反映了我们的学生还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阅读材料的重点、难点,自主学习能力不够,需要有意识地培养。
启发四,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关注性别差异,需有力提升男生阅读素养
上海男生阅读平均成绩比女生低40分。从全球平均成绩看,男生比女生低39分。可见,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男女生阅读素养差异首先取决于生理差异。研究发现,从大脑结构来看,男性右半脑掌管空间能力,左半脑掌管语言能力,功能区域分化明显而确定。而女性的这两方面能力由两个脑半球控制,功能区域很不明显。女生言语表达能力、语法能力要高于男生。
其次,我们的教材内容对男生缺乏吸引力,文艺性文章偏多,军事、历史、科学、哲学等选文偏少;再次,我们的教学方式对男生也不太友善,求同多,坐着思考、听讲、作业多。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三点建议:
1.帮助男生爱阅读
小学男生平均成绩不如女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有成绩颇好的男生,倘做调查,无一不是喜欢语文、热爱读书的。因此,提高男生阅读素养,前提是有更多的男生有更多的阅读兴趣。一是要用好阅读教材,在继续重视朗读、背诵等活动的基础上,利用阅读期待、质疑、讨论等比较活泼的形式学习课文。二是引进、补充男生喜欢的阅读材料,如《木偶奇遇记》、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秦文君的男生贾里系列等。这里特别要提醒不要忘记历史故事,很多男生在小学就爱读《岳飞传》等文言小说,不但读得懂,而且手不释卷,读了一遍又一遍。
2.解放男孩的手脚
韩寒能文善写,高中语文老师竟给他不上课的自由,允许他在宿舍里自由读节。所以,解放男孩的手脚,第一要义是把时间、空间留给男生,上课不要问题漫天飞、作业满堂做,没有大块思考、读书、讨论的时间;课外不要用掉孩子所有的时间。无论如何,都要让男孩动起来,游戏起来,互动起来,让这些活泼的生活成为男孩学习语文的活水源泉。第二要义是营造宽容的氛围,对其稍稍出格(如插嘴、做小动作等)的行为“睁一眼闭一眼”,多给男生表达、参与的机会,对男生的朗读、发言给予足够的激励等等,包括适当减少记忆性的题目,增加探索性题目,让男生发挥优势,有“站起来”学习的机会。
3.注重思维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我曾采用辩论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发表观点,很多男生参与踊跃;后来又在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引进话题作文,允许学生围绕对立的两种观点,采用或记叙或议论或说明的形式来说具体、写明白,这样的课堂同样激起了男生参与的热情,在对话与争锋中留下了不错的文字。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能够不老是在练习朗读、体会情感的世界里转圈,如果我们的阅读教学允许学生提出异议、发表创意,甚至向课文挑刺,那么,男生也许有更多的机会与可能爱上阅读课,由此爱上读书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