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论文_童山中

上海宇森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201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越来越明显。在城市化进程中,绿色产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将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绿色产业这是我们国家的必经之路。本文从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出发,分析了绿色建筑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以及对策,探讨了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选择,并结合实例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化率也越来越高的。。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绿色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趋势。世界上许多的国家都在大力地发展绿色产业以此来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发展绿色产业也是我国必经的道路。其中绿色建筑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绿色建筑的设计也是发展绿色产业的首要任务。发展好了绿色建筑,能够对我国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就是要以人为本,通过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使建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过于迅速,但是思想文明的建设却没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所以在各行各业都有着不同的产品质量问题。建筑业的质量问题是群众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但是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建造及使用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节能、经济、舒适等综合因素,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设计力求一种环保、健康、安全、节约的发展模式,这既符合了个人对建筑物的需求,也满足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是一种建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建筑设计形态。绿色建筑设计应遵循现代开放、端庄朴实、简洁流畅、动态亲民的建筑形象,从选址到格局、从朝向到风向、从平面到外向、从间距到界面、从单体到群体,都要充分利用天然能源,充分体现材质的轻重、粗细、虚实对比以及建筑设计中各类节能、环保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

2绿色建筑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以及对策

2.1绿色建筑的初期投入高,回报周期长

绿色建筑在建设初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使用的技术费用比较昂贵,而且成本回收的周期很长,回收速度缓慢,最重要的一点是绿色建筑设计的投资和回报不成正比,可能达不到开发商回收的利益成本,更像是一种社会化的公益性质的建筑,这一切的因素都在增加开发商投资绿色建筑的难度,面对高昂的投资,缓慢的成本回收使很多的开发商力不从心,望而却步。我国的建筑不知从何时起,有了默认的潜规则,就是新的理念设计如果短期内达不到预想的效益,只要低于了传统的技术效益,即使会有长期的效益回收,那么这个全新的理念很难被人们接受或采纳。在我国的每个城市建筑行业都会出现这种类似的问题。

2.2政府应该实行限制性和鼓励性双重并举的战略方针

要让人们从心里接受或者采纳绿色建筑,不仅需要摒弃人们所固有的传统建筑理念,还要实行限制性与鼓励性双重并举的战略方针。对于设计标准达不到节能要求的建筑,使用强制性的方式取缔或者限制;对于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施工采用节能,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给予补贴减息等经济优惠外,在办法绿色企业的荣誉称号,从而增加绿色建筑在我们生活的影响力。绿色建筑的推广首先应该结合我国现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确立统一的节能目标,并建立让大众全都信服的制度体系和法律法规,看清楚社会发展的主方向,公正合理的进行绿色资源分配。在今天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在人们深深的牢记熟知,但是如何结合可持续发展,进行绿色建筑的全面实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我国建筑设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3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技术选择

3.1被动式节能技术

被动式节能技术是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建筑能耗降低的节能技术,具体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设计等实现建筑需要的采暖、空调、通风等能耗的降低。而被动式节能技术的优先考虑和使用可以影响整个设计方案的形成,从而真真正正的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达到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3.2可再生环保能源的使用技术

在绿色建筑的设计活动中,应尽量注重对可再生环保能源的使用,为环保能源的使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建筑外墙可以采用一定的玻璃结构,便于建筑室内的采光。另外,也可在建筑外部加装太阳能与风能的能源转化装置,实现对太阳能以及风能等环保能源的利用。环保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不仅能够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房屋建筑的生活成本,体现出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统一。绿色建筑应尽量避免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一是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二是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采暖的传统方式主要是煤炭燃烧或者是薪柴燃烧等,在煤炭的燃烧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使温室效应更加严重,煤炭不彻底地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有毒性的气体,导致人们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现象,危害生命安全。基于太阳能的采暖系统,其成本较低,并且在采暖的过程中并不会排放出大量的毒性气体和温室气体,在一定程度上,太阳能的应用能够对大气环境的改善做出较大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节水技术

就我国目前的淡水储藏情况而言,将节水技术应用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节水目的,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应该对以下几方面加以重视:首先,在绿色建筑外部的合理位置设雨水回收利用装置,将通过该装置收集的水资源用于植被浇灌等方面;其次,就绿色建筑绿化而言,更多地选择具有多年生特点的本地植物,这种植物设计方式的优势在于:植物成活率高,且所需浇灌的水资源总量相对较少;再次,就绿色建筑室内用水设备而言,使用具有节水认证的水龙头等相关设备,实现生活用水量的降低。

3.4材料选择技术

在整个绿色建筑设计以及后续施工建设过程中,对于各类施工材料的应用是比较核心的一点。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在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地选择无毒害、可再利用、环保的天然或人工合成材料,从而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由于建筑材料的使用不当而引发的室内环境污染,将由此而对用户的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目前常用的绿色建筑材料主要包括GRC条板、纸面石膏板等。

4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研基地建筑幕墙实验楼的应用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选址。周边没有工厂、仓库等企业及设施,避免空气、水体、噪音、电磁辐射等污染。

采光设计。实验楼南北朝向,避免出现窄而深的凹口,各层主体高低错落布置,避免立面突出造成建筑自挡,使阳光以更大角度和更多面积照射进建筑物,极大满足了室内采光的需求。

透水地面。室外除车道和绿化外,其他地面均使用透水砖,增强雨水的渗透。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利用幕墙实验的设备基础,将消防水池,太阳能水池等设在地下,有效地利用了地下空间。

4.2节能与能源利用

太阳幕墙。我们结合幕墙实验室的特点,将幕墙与太阳能集热器组合设计成“太阳能幕墙”,既可以反映幕墙实验室幕墙检测的业务特点,提高其建筑形象的可识别性,又对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建筑形象的结合进行了新的尝试。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我方又与太阳能设备生产厂家共同进行了艰苦的二次深化设计工作,最终取得了相对比较满意的外观效果。

外围护结构结构设计。外围护结构按照低能耗建筑的要求进行设计,外墙、屋面等均高于北京市地方的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外墙的大部分墙体采用4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局部冷桥部位采用外保温构造,在混凝土柱和梁等部位加聚苯板。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为0.4W/(m2•k)。大型实验空间的屋面使用80厚彩色压型钢板(聚氨酯保温夹心),传热系数为0.275W/(m2•k)。附属办公采用倒置式屋面保温构造,传热系数达为0.23W/(m2•K)。

门窗设计。门窗和幕墙使用高保温,高气密性的产品,以提高建筑整体保温效果。对铝合金窗、玻璃幕墙的断热型材传热系数要求达到2.0W/(m2•K)。建筑物的外窗可开启面积大于30%,有利于自然通风,立面的开窗设计充分考虑自然通风,过度季可以降低能耗。室内门采用钢制保温夹心板门,传热系数要求达到1.5W/(m2•K),避免热传导。对门窗采用多道胶条密封处理保证幕墙气密性。门窗抗风压性能设计不低于6级,水密性不低于3级,气密性不低于6级。

4.3水系统的设计

如果在水系统的设计上,没有达到“绿色”的标准,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浪费现象,届时所造成的恶性循环,将难以在短期内有效的解决。绿色建筑设计在应用过程中,会针对建筑周围的供水系统、自然水源进行充分的了解,而后结合具体需求来设计,并不是对固有的体系进行照抄照搬。除此之外,为保证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高效率利用,还会设定有效的“雨水自动收集装置”,该装置的利用,会将雨水进行合理的运用,减少清洁水资源的浪费现象。经费充足的情况下,还可设计相应的雨水净化装置,保证在水系统的循环利用上,更好的节省资源。

4.4被动式太阳能利用

由于被动式太阳能,直接和间接蒸发热量对室内舒适度的改善情况并不是很好,所以应该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倾向于提高维护材料的热容和设计良好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温度差造成的热压,促使空气流动,使得建筑室内外空气交换以保证建筑室内获得新鲜空气,带走多余的热量来使室内得到舒适的温度。由开始阶段对被动式节能技术的分析图得知自然通风改善室内舒适度的最佳时间为六月至九月,此时根据风频图可也看到主风向为西南风,因此建筑建筑的主要朝向和布局应该面对此方向以获得更多的迎风面积。

4.5室内环境质量

办公区外窗采用双层玻璃内夹式可调节式遮阳(图1),既保证了室内的是适度又保证了遮阳的寿命。入口大厅的玻璃幕墙做了固定式外遮阳。实验室内部采用天窗引入自然采光,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保证了空间亮度。

建筑的空间布局合理,减少了相邻空间的噪音干扰。采取建筑隔声措施,如墙体釆用矿棉板等降低噪音传导。另外本项目将噪音大的机房设在地下,减少了相邻空间的噪音干扰。并选用低噪音振动设备,在风机及末端风口采用软连接以减少振动和噪音。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渐进入了低碳时代,绿色建筑应势而生,这也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有效运用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等技术手段,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目标,营造出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达到对自然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宸.绿色建筑设计要点探析[J].价值工程,2015,29:143-145.

[2]王丹.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1):239.

论文作者:童山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探究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论文_童山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