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提高利率?_银行论文

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提高利率?_银行论文

升息,你该怎么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你该论文,升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继美联储决定再次将短期利率提高0.25个百分点,英国也于本月提高了利率,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在近日将其基准利率提高了25个基点至3%,这是香港银行四年来首次加息。全球似乎进入了一个加息周期,令一些市场人士担忧国内最终将不得不加息。如果人民币升息,与百姓关系最为密切的无疑是债市、股市、房市以及还款的时机了。

什么国债适合投资

债券作为最为大众化的投资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国债执行的是合同利率,也就是说今天买了国债,明天如果利率上调,你也只能按购买时约定的利率计息。并且,凭证式国债的提前兑付要蒙受一定损失,持有期不满半年兑付的不计利息,满半年不满一年的只能享受相当于活期的存款利率,另外提前兑付还要交纳千分之一的手续费。这样,购买国债后不久如果存款税后利率调整高于同期国债,那你就等于被套牢了。

人民币升息对债市来讲无疑是个“利空”的消息。一旦加息,债券的市场交易价格也会“缩水”,尤其对中、长期债券投资者不利,他们手中债券的折价幅度会更大。拿目前国内市场上发行的凭证式国债来说,其收益已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相当,唯一好处是免了20%的利息税。再如某市民买了10万元一年期的凭证式国债,收益率为1.98%,他一年后可获得投资收益1980元,比存银行要多赚近400元钱;但假如人民银行今后加息50个基点,扣掉20%的利息税,10万元存一年也能拿到1984元利息。这样一算,买国债可能比存银行还亏。当然,这都是静态算法,利率上涨后,国债收益当然也可能会提高,这里只是提醒投资者买债券宜买短债,免得被套牢。一般来说短期国债的利率是远远高于存款利率的,即使升息存款利率也不会超过短期国债利率。另一必须考虑的因素是存款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利息税,而国债的收益则不需要交纳任何税收,所以选择短期国债可以说是应对升息趋势下风险低收益高的明智之举。记者采访了兴业证券的陆成来博士,他认为“升息预期对长期券的影响比较大,相比较而言短期国债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加息后债券市场将会下跌,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低吸待涨的机会。应该越跌越买。因为一旦经济出现变化,利率趋于下调,债券价格会出现回涨,到时投资者可高抛获利。退一步讲,就算投资者买的债券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利,最差也能持有到期,获取较好收益。

目前买房是否可行

升息,对房地产市场行情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影响的,一是房产商,二是购买者。

对房产商而言,一方面,升息增加了房产开发资金的成本,房产商最终又会把这部分成本通过提高房价而转嫁给购房者。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商自有资本比例较低,而融资环境若发生重大变化,将导致部分公司资金链条断裂而直接面临生存困境,因此升息会使原本资金就捉襟见肘的部分开发企业面临断流,进而可能“失血”而亡。部分房产商退出房地产开发市场,从而使商品房的供给减少,促使房价继续走高。

对于购房者而言,也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升息无疑提高了资金成本或者机会成本,因此对房地产投机者将产生明显的制约——这也正是政策所希望达到的目的。但另一方面,对于普通自住性购房者而言,升息主要影响住房信贷的成本。银行贷款利率执行的是一年一定的政策,如果有购房、消费等信贷需求,这时不妨提早办理贷款手续。贷款办完之后,如果央行提高了存贷款利率,这时可以在一年合同期内享受升息前的低利率,从而能够节省不少资金。所以,如果升息来临,有信贷需求的居民应立即办理贷款手续,尽早办理住房、消费贷款。

当然,也不能过度夸大升息对住房信贷成本的影响。由于我国实行浮动利率制,在未来数年甚至20年的贷款期限内将面临多个利率周期。从周期变化来看,我们可以大致理解这种成本负担是较为平稳的,一旦利率下降,同样会享受到低利率的优惠,不能简单以短期利率上升来评估整个贷款期间(如20年)成本增加多少。

另外,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华民教授,他认为,如果升息肯定会同时抑制房产供给和需求,房价到底会不会降,这要看在两方面的对冲中哪种力量更大一些,但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升息会使房价回落。

所以升息前是否买房,还要根据自身情况,衡量一下到底是低利率节省的钱多还是降价后买房省的钱多。当然会不会降价谁也不敢妄下结论。

提前还贷是否有利

在加息的强烈预期下,是否应该提前还贷,目前也有两种声音。

一种观点认为,不要让过高的还款压力影响了正常生活,如无更好的投资渠道,可考虑提前还房贷。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银行信贷就是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来打“时间差”而获利的。之所以银行不提倡信贷方提前还贷,首先是银行的收益会受到损失。其次,提前还贷会打乱银行的资金使用计划,会让银行在重新寻找资金投放对象方面很棘手。因此,银行甚至一直酝酿着要对提前还贷进行处罚。

但从另一方面讲,对于银行来说,如果今年真的能遇到还贷高峰,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他们既能减轻坏账风险,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吃到一笔由加息预期带来的可观的罚息。

一位准备提前归还住房按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她买了一套总价60万元的住宅,向银行贷款48万元,20年还清,现在已经按揭5年了。按照目前5.04%的贷款利率,20年期贷款的利息总额是28.28万元,每月还款额是3178元。如果加息1%,也就是按照6.04%的贷款利率,20年期贷款的利息总额上升为34.80万元,增加幅度为23.06%,每月还款额也上升为3450元,增加8.56%。现在手头刚好有一些闲钱,本想选择投资做个小生意,但一时也找不到投资项目,因此提前结束月供对她来讲是比较合理的理财方式。刘女士算了一下,提前还贷能为她节省2万多元的利息。所以,目前如果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话,提前还贷实际上能带来不小的收益。

另一种观点认为,并不是所有情况下提前还贷都是合适的。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的购房者,在贷款年限所剩不多时,其实不宜提前还款。据了解,等额本息还款法在前几年还款利息所占比例较高,越往后,所剩利息越少,所还本金越多。也就是说,现在你的利息已经还得所剩无几,这时提前还贷,节省下来的利息支出并不多。

眼下投资品种较多,如果有收益率较好投资渠道,贷款人也不必急于提前还贷。目前,个人住房贷款各项贷款中,利率比较低的品种,办理手续简便。如果提前还贷后,遇到收益率较高的投资项目再贷款成本会高出很多。现在各家银行提高贷款门槛,甚至一些地方的住房抵押贷款暂停办理。因此。贷款人如果有年收益率超过6%的投资渠道,并不需要急于还贷。

总的来讲,关键看有没有闲散的资金,有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如果有稳定的投资渠道就不必提前还贷,否则,提前还贷是处置闲散资金的一个比较好的方式。

何时入市时机恰当

实际上,升息或者降息都对股票市场存在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升息的情况下一定要谨慎考虑。当存款利率过低,不大于物价上涨的幅度,构成货币的实际贬值;一旦利率调高,必然会导致原本流动于股票市场中的一部分资金外流,从而造成股票市场中资金的相对紧张,这样,原本支撑股票价格的基础动摇,可能会出现股票价格的相对低迷。

如果在升息前或者升息早期进入股票市场,则有可能面临被套牢的境地,由于缺少资金接盘,可能最后不得不忍痛割爱而浅尝辄止。因此,进入股票市场前如果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还是不要盲目跟随,否则很可能陷进去。可以佐证的是升息这块阴云上周就一直笼罩在股市上空,致使大盘一跌再跌。

对于升息这个问题,银河证券的分析师黎世民认为,虽然消息面上升息这个利空消息对股市的影响在央行真正升息后会有所抵消,但目前的市场是弱市,在升息后股市必然还会下挫,所以目前不宜入市,要等这个利空消息释放之后再看行情。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有一些与理财有关的领域也受升息的影响。比如保险方面,现在很多人在买分红型保险,他们看中了此类保险的投资功能而将其当成了储蓄的替代产品。但是,当存款利率上调后,这种产品的现金回报率可能会不如银行,加上近来分红保险的实际分红不太理想,所以,风险偏好者可以将收益低的保险改为收益高的银行储蓄。当然投资者对分红险的其他保障功能也应充分考虑。

升息,最终会使几家欢喜几家愁,关键是要认清形势,找准时机,理好自己的财。

标签:;  ;  ;  ;  ;  ;  ;  

你打算做些什么来提高利率?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