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莪术油对肺炎支原体地方株的体外抑制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党玉兰,刘会伟,温慧,王静,何宇强[1](2021)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药物以大环内酯类为首选。但近年因抗生素大量使用,耐药率不断增长,部分危重患儿获益差,且药物使用后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显现。而采用祖国传统医学辨证论治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产生的免疫调节、修复和保护上皮细胞、改善微循环等机制可以用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为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中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应用价值已逐渐显现,并被大量研究证实。但中药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使用时间尚短,且相关研究也较少,故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明确,未来应重点关注药物使用的安全性及改变剂型,以提高患儿的用药依从性。
魏巍[2](2020)在《清肺透邪方调节支原体肺炎RORγt/Foxp3失衡及Notch相关通路的量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应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从差异蛋白角度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机制(损伤/保护机制);进一步探索支原体肺炎与RORγt/Foxp3失衡及Notch通路的关系,分析清肺透邪方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调节作用及其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1.应用iTRAQ技术分析支原体肺炎致病主要差异蛋白(支原体肺炎小鼠与正常小鼠对比)、相同感染下是否致病的主要差异蛋白(感染后非肺炎小鼠与感染后肺炎小鼠对比)。30只Balb/c小鼠按1:2的比例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感染组,正常组10只,感染组20只。感染组予MP菌株滴鼻,正常组予0.9%生理盐水滴鼻,均100ul/只,滴3天,观察7天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根据病理学观察结果将感染组分为感染肺炎组和感染非肺炎组,将感染肺炎组、正常组、感染非肺炎组标本分别进行iTRAQ蛋白质组学检测,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所筛选的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2.将144只SPF级BABL/c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24只。各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及中药小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进行MP造模,再按照对应分组灌胃给药,于给药第3、7、10、14天进行取材。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0、IL17含量,镜下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oxp3、RORγt蛋白含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1、Notch2、Notch3蛋白的表达,采用qPCR法对Notch1mRNA、Notch2mRNA、Notch3mRNA、Foxp3 mRNA、RORγt mR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1.感染肺炎组与正常组相比共鉴定出有定量信息的蛋白141个,其中上调蛋白85个,下调蛋白56个,前10个差异蛋白分别为:Sptan1、Myh6、Col1a1、Fasn、Col6a3、Iqgap1、Col1a2、Ttn、Limch1、Ncl,这些蛋白主要参与机体免疫、脂肪酸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的结合、肌动蛋白结合、钙离子等金属离子的结合、肌动蛋白结合与调节、氧化代谢等。经过GO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方面免疫系统处理、发育过程、解剖学结构、辅助因子代谢过程、多细胞生物发育、解剖结构形态发生、对有机物质的反应、系统发展、循环系统发展、动物器官发育等,其中最为显着的是GO:0048731系统发展。分子功能方面有结构分子活性、结合、细胞外基质结构、蛋白结合、酶结合、相同的蛋白质结合、蛋白质自结合、S100蛋白结合、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结合等,其中最为显着的是GO:0005515蛋白结合。细胞组成方面:细胞外区部分、细胞外空间、细胞外组分、体元投射、质膜结合细胞投射、细胞质部分、(细胞内的)液泡、溶解液泡、溶菌体等,其中最为显着的是GO:0005737细胞质。通过散点图分析,得出富集的最大GO条目分别为L-谷氨酰胺、醛固酮、低密度酯蛋白、内胚层细胞、膜内骨化、过氧化氢生物合成、氧化应激的负调节、心肌纤维发育、糖原代谢分解、抗生素生物合成过程、细胞多糖分解代谢过程、多糖分解代谢过程。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富集显着性最高的途径是磷酸戊糖途径、溶酶体、背腹轴形成、蛋白质的消化吸收、氨基酸的生物合成、蛋白酶体、ECM-受体相互作用。通过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发现Cdc42,Cyba,Cybb,Syk,Ptpn6,Rasgrp2,Hcls1,Arhgdib,Lcp1,Actr2,Myh6,l1gap1,Arpc2,Pfn1,Ttn,Ldb3,Actn2,Serpina3k,Myl7,Ppp1r12c,Cdc42bpg,Psmb8,Psmd11,Psma2,Psme1,Col5a1,Col5a2,Col1a2,Col1a1,Col6a2,Col6a,Col6a1处于关键位置,可能是对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有重要关系的蛋白。利用软件进行复杂网络模块化分析得出4个主要模块:模块1主要参与有机物质及细胞的代谢,模块2主要与对含氧化合物的反应及解剖结构形态发生相关,模块3主要与蛋白及离子结合、超分子聚合物、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循环系统发育、氮化合物代谢相关,模块4主要与细胞通讯、信号传导相关。2.感染非肺炎组与肺炎组比较差异蛋白33个,其中上调蛋白5个,下调蛋白28个。前10个显着表达的差异蛋白均为下调蛋白,分别是Fasn,Cavin1,Anxa2,Hnrnpm,Cbr2,A1dh2,Tagln2,Inmt,Mthfd1,Actc1,Tufm,Inmt,Mthfd1,Actc1,Tufm,Pgd,Psmd11,Capn2,Arpc2,Ddost,Gstt1,Cct6a,Cox4il,Ivd。这些蛋白主要参与机体免疫、脂肪酸合成、肺的代谢、肌动蛋白结合、催化等。经过GO分析这些差异蛋白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方面辅助因子代谢过程、氧化还原过程、有机物代谢过程等,其中最为显着的是GO:0051186辅助因子代谢过程。分子功能方面有催化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小分子结合、核苷酸结合、离子结合、阴离子结合、辅酶结合、磷酸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肌动蛋白结合、肌动蛋白丝结合、脂结合、离子结合、阴离子结合、含蛋白复合物结合等,其中最为显着的是GO:0016491氧化还原酶活性。细胞组成方面:细胞腹面、足小体环、肌动蛋白丝分支点、细胞质、胞质部分、细胞内部分、细胞内、线粒体、细胞器、膜结合细胞器、细胞内细胞器等,其中最为显着的是GO:0061835细胞腹面。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富集显着性最高的途径依次是背腹轴形成、Notch信号通路、色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降解、炎症性肠病、甘油脂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内分泌抵抗、P450通过细胞色素P450的异生物的代谢、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代谢途径。通过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发现Gm17087,Actc1,Arpc2,Tagln2,Anxa2,Serpina3g,Hsph1,Cct6a,Notch2,Notch3,Notch1,Pard3,Foxp3,RORγt,Serpinb6b,Clca3,Pard3,Ndufv3,Cox4i1,Ddost,Hnrnpm,Nxf1,Pgd,Fasn,Gpam,Fabp4处于关键位置,可能是对于感染支原体未引起肺炎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利用软件进行复杂网络模块化分析,得出模块1主要参与免疫调节,模块2主要与肌动蛋白结合相关,模块3主要与脂肪酸的合成与转化、催化作用相关,模块4主要与线粒体相关酶,模块5主要与ATP水解相关,模块6主要与诱导信号事件,诱导炎性因子相关。3.MP感染后镜下可见气管管壁及周围间质充血,肺泡壁不完整,肺泡内有少量分泌物,肺泡间隔增厚,周围有炎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符合炎症表现,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及中药中剂量组肺部炎症状较模型组轻,仅有轻度肺间质水肿,肺泡壁相对完整,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中药小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别不大,肺泡壁相对不完整,肺组织中度充血、水肿,细支气管及肺泡间隔中等量炎性细胞浸润。4.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10、IL-17的含量,结果显示MP感染后小鼠血清中的IL-10含量明显减少(P<0.05),IL-17含量明显增高(P<0.05),IL-10含量正常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模型组,西药组与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于模型组含量。中药中剂量组与中药小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于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不同时间IL-10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7的含量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正常组,西药组与中药中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小于中药小剂量组、模型组。中药小剂量组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大于中药中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西药组。各组不同时间IL-17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第14天含量小于第7天和第10天(P<0.05)。5.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Foxp3及RORγt蛋白含量,结果显示MP感染造成Foxp3蛋白的下降(P<0.05)及RORγt蛋白的上升((P<0.05)),存在RORγt/Foxp3的失衡。中药组可下调RORγt蛋白,上调Foxp3蛋白,但与剂量基本成正比。西药组与中药中小剂量组相差不大。6.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Notch1,Notch2,Notch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MP感染后,小鼠肺组织中Notch1、Notch2的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Notch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otch1蛋白表达在重复测量比较中,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量与病程长短成正比。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可下调Notch1、Notch2的表达,中药大剂量组疗效最佳。7.经q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Notch1,Notch2,Notch3,Foxp3,RORγt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MP感染后,小鼠肺组织中RORγt的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0.05),Foxp3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RORγtmRNA含量不同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别间有差异,模型组RORγt基因mRNA含量较正常组、西药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P<0.05),模型组RORγt基因mRNA含量与中药低剂量组RORγt基因m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xp3mRNA含量不同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组别间有差异。正常组Foxp3mRNA含量较其他各组均高,中药大剂量组Foxp3 mRNA含量高于模型组,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感染后,小鼠肺组织中Notch1、Notch2的基因表达明显增高(P<0.05),Notch3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大、中、小剂量组、西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可下调Notch1、Notch2基因的表达,中药大剂量组疗效最优。结论:1.iTRAQ蛋白组学研究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差异蛋白分析,揭示疾病机理及状态。2.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主要与机体免疫、脂肪酸合成、碳水化合物代谢、核苷酸的结合、肌动蛋白结合、氧化代谢等密切相关。3.相同感染下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否发病与机体免疫、脂肪酸合成、肺的代谢、肌动蛋白结合、催化等密切相关。4.MP感染小鼠血清中IL10含量下降,IL17含量上升,存在IL-17/IL-10失衡。中药各剂量组能调节这种失衡,作用与剂量大致成正比,西药组作用与中药中、小剂量相近。第3天、第14天含量小于第7天和第10天。5.MP感染小鼠存在RORγt/Foxp3失衡,主要为Foxp3蛋白、Foxp3mRNA含量降低,RORγt蛋白、RORγtmRNA含量升高。清肺透邪方可有效治疗支原体肺炎,可能通过调节RORγt/Foxp3失衡相关,疗效与剂量成正比,与时间关系不大。6.MP感染后Notch1、Notch2明显升高,Notch3变化不大。清肺透邪方可以调节Notch1、Notch2的表达,主要为下调Notch1、Notch2表达,作用与剂量成正比,与时间关系不大。对Notch3影响不大。
李欣[3](2020)在《养阴清肺合剂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阴虚肺热证)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养阴清肺合剂干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阴虚肺热证,症状评分以及远期疗效,评价其对于MPP(阴虚肺热证)的治疗作用,为MPP恢复期治疗提供了新的辨证思路。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阴虚肺热证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在B组基础上联合养阴清肺合剂口服,B组为单纯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治疗疗程为14d,观察周期为6个月。观察A、B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第3、7、10、14天的主症的评分(咳嗽、咯痰、低热)和次症的评分(手足心热、盗汗、睡眠不实、口干、大便干燥)、显效率、不良反应及随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1.一般情况对比:将A、B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病程以及治疗前症状评分(主症、次症)进行比较,两组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儿总体疗效比较显示:治疗后,观察组A组的总显效为83%,对照组B组总显效率为60%,A组明显优于B组,且A、B两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主症评分、次症评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在主症评分上,治疗后的第3、7天,A组显着低于B组(P<0.05),在第10天(除低热未分析外),A组显着低于B组(P<0.05),在第14天(除低热外),A组虽低于B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第3、7、10、14天各主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第3天与治疗前、第7天与第3天、第10天与第7天分别比较,两组患儿主症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与第10天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次症评分上,治疗后的第3、7天,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第10天除睡眠不实和口干外,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第14天在手足心热和盗汗两次症方面,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其他次症A组虽低于B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在治疗后的第3、7、10、14天各次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第7天与第3天、第10天与第7天、第14天与第10天分别比较,A组患儿次症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在治疗后第3天较治疗前比较,睡眠不实和大便干燥,均能明显缓解时效点次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次症差异均不具有显着意义(P>0.05);第7天与第3天比较,除大便干燥(P>0.05)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天与第7天、第14天与第10天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后发现: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A组虽低于B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半年观察发现:在为期2个月和4个月随访时发现,A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低于B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为期6个月随访时发现,A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情况虽低于B组,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养阴清肺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阴虚肺热证)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奇霉素组。2.养阴清肺合剂联合阿奇霉素能更好的缓解患儿的中医临床证候,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安全有效。3.养阴清肺合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P(阴虚肺热证)院外随访呼吸系统疾病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
杨璐[4](2019)在《清燥救肺汤及其拆方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NLRP3炎性小体相关因子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肺炎支原体(MP)感染BALB/c小鼠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模型;应用清燥救肺汤及其拆方干预支原体感染小鼠,探讨清燥救肺汤及其拆方对MP诱导的MPP小鼠模型的NLRP3炎性小体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其作用靶点。材料与方法:筛选SPF级Balb/c小鼠10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阿奇霉素组,每组1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使用支原体菌液滴小鼠鼻腔到达下呼吸道感染机制建立MPP小鼠模型。造模后,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每只给予15g/kg的对应方剂进行灌胃,1次/日,连续14d;阿奇霉素组,给予每只阿奇霉素0.09g/kg,1次/日,灌胃,连续3d,停药4d,再连续3d,停药4d,停药期间蒸馏水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每只给予0.3m L蒸馏水灌胃。给药后禁食、禁水4h后取材。在感染后的第3、7、14天进行取材,各组随机处死6只小鼠,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称重法测定肺指数;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组织NLRP3、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的表达,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结果:1.正常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结构基本正常,肺泡、肺泡隔、肺泡囊的结构完整,周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MP感染后,模型组小鼠肺组织肺泡、肺泡隔、肺泡囊等结构消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支气管管壁增厚,以第7天时最为明显,到第14天时炎症逐渐减退;治疗后,清燥救肺汤组小鼠肺泡内可见少量炎性细胞,细支气管管壁增厚减轻,在治疗后的第3天、第7天较模型组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显着(P<0.05);拆方Ⅰ组小鼠肺组织肺泡内炎性细胞浸润减轻,在造模后第7天较模型组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显着(P<0.05);拆方Ⅱ组小鼠肺组织炎性浸润改善不明显,跟模型组差异不显着(P>0.05);阿奇霉素组小鼠可见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显着(P<0.05)。2.MP感染后,模型组小鼠与正常组比较肺指数明显升高,于第7天达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后其肺指数降低,清燥救肺汤组小鼠分别在治疗后第3、7、14天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拆方Ⅰ组小鼠分别在治疗后第3、7、14天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拆方Ⅱ组在治疗后第3天较模型组比较虽有差异,但不明显(0.01<P<0.05),第7、14天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阿奇霉素组小鼠分别在治疗后第3、7、14天较模型组有明显差异(P<0.05)。3.小鼠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肺组织NLRP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MP感染后第3、7、14天,小鼠肺组织中的NLRP3表达显着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及阿奇霉素组均可以下调NLRP3的表达(P<0.05),其中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于第7天始起效。4.小鼠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NLRP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MP感染后第3、7、14天,小鼠肺组织中的NLRP3表达显着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及阿奇霉素组均可以下调NLRP3的表达(P<0.05),其中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于第7天始起效。与清燥救肺汤组相比,拆方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小鼠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caspase-1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MP感染后第3、7、14天,小鼠肺组织中的caspase-1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1)。药物干预后,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及阿奇霉素组均可以下调caspase-1的表达(P<0.05),其中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于第7天始起效。与清燥救肺汤组相比,拆方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MP感染后第3、7、14天,小鼠血清中的IL-1β表达显着升高(P<0.01),于第3天达于峰值。药物干预后,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及阿奇霉素组均可以下调IL-1β的表达(P<0.05),其中清燥救肺汤组、拆方Ⅰ组、拆方Ⅱ组及阿奇霉素组于第3天始起效。与清燥救肺汤组相比,拆方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清燥救肺汤能有效的减轻MPP小鼠的肺组织炎症,其作用在MP感染后期更为显着。2.清燥救肺汤能够可以有效的下调MP感染小鼠肺组织中Caspase-1、NLRP3及血清中IL-β的表达,可能为其治疗MPP的效应靶点。3.清燥救肺汤拆方Ⅰ可以下调MP感染小鼠肺组织中Caspase-1、NLRP3及血清中IL-β的表达,拆方Ⅱ作用不明显。
赵晓阳[5](2019)在《清肺通络方调控NLRP3炎症小体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MP对A549细胞NLRP3炎症通路诱导机制及清肺通络方对MP感染A549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干预作用研究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在体外感染A549细胞后,诱导NLRP3炎症小体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与NLRP3炎症小体对A549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以及清肺通络方(QTF)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节及其下游相关细胞因子IL-18、IL-1β的干预作用。方法(1)将QTF采用水提法提取后,加入MP感染的A549细胞中,使用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1mg/L、0.5mg/L、1mg/L、2mg/L、4mg/L)和不同时间点(24h、48h、72h)的QTF,计算出药物最佳浓度。(2)制备抑制/过表达NLRP3质粒,根据CCK-8实验所测得的最佳药物浓度,将实验进行分组。(3)使用Westernblot法检测NLRP3炎症小体各组成蛋白ASC、Caspase-1、NLRP3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ASC、Caspase-1、NLRP3基因;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8、IL-1β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观察MP对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及QTF对NLRP3炎症小体的作用。结果(1)CCK-8实验结果显示,清肺通络方水提物IC50=52.856%,对应为48h A549细胞存活率,且药物浓度提高则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增强,并成浓度依赖性。(2)MP感染A549细胞后,使得A549细胞NLRP3炎症小体各组成蛋白ASC、Caspase-1、NLRP3表达量上升,下游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8、IL-1β表达水平升高明显,说明NLRP3炎症小体可以被MP激活,并且产生一系列的炎症反应,且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MP感染A549细胞后,细胞凋亡率上升。(3)经清肺通络方干预后,NLRP3炎症小体各组成蛋白ASC、Caspase-1、NLRP3表达量下降,下游相关炎症细胞因子IL-18、IL-1β表达水平显着降低,说明清肺通络方可以抑制被激活的NLRP3炎症小体,从而使下游炎症细胞因子IL-18、IL-1β下调,且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使用清肺通络方后,细胞凋亡率下降。结论(1)MP感染A549细胞后,可以激活处于抑制状态的NLRP3炎症小体,并且产生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增加下游炎症因子的释放,增加细胞凋亡率。(2)体外细胞实验证明,清肺通络方可以下调NLRP3炎症小体,减轻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并且清肺通络方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有浓度依赖性,浓度越大,保护作用越明显。第二部分NLRP3炎症通路在MP感染BALB/C小鼠的表达及清肺通络方的干预作用目的研究清肺通络方对MPP小鼠NLRP3炎症小体组成蛋白Caspase-1、NLRP3及下游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进一步从体内实验验证清肺通络方对NLRP3炎症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1)将100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每组20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清肺通络方组;D组为阿奇霉素组;E组为中西医结合组。(2)分别于实验第1-3天和第8-10天MP滴鼻造模,造模第一天开始灌胃给药。A组、B组使用生理盐水灌胃10天;C组使用清肺通络方灌胃10天;D组第1-3天和第8-10天使用阿奇霉素药液灌胃10天;E组使用阿奇霉素药液+清肺通络方联合灌胃10天。(3)实验第6天、第11天分批处死小鼠,每次每组10只。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MPP小鼠NLRP3炎症小体各组成蛋白Caspase-1、NLRP3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Caspase-1、NLRP3基因;ELISA法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18、IL-1β表达水平;HE染色法观察MPP小鼠肺组织病理生理形态。结果(1)除正常组小鼠MP-DNA基因拷贝数显示无感染外,模型组和各治疗组都为阳性,第6天和第11天MPP小鼠肺组织NLRP3炎症小体各组成蛋白Caspase-1、NLRP3表达量均上升,下游炎症因子IL-18、IL-1β表达水平升高。两次取材结果相对比,第11天Caspase-1、NLRP3表达量,IL-18、IL-1β表达水平比第6天上升明显。(2)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MP-DNA基因拷贝数降低明显,第6天和第11天MPP小鼠肺组织NLRP3炎症小体各组成蛋白Caspase-1、NLRP3表达量均下降,下游炎症因子IL-18、IL-1β表达水平显着下降。两次取材时间对比,第11天Caspase-1、NLRP3表达量,IL-18、IL-1β表达水平比第6天明显下降。(3)清肺通络方组与阿奇霉素组相比,MPP小鼠肺组织NLRP3炎症小体各组成蛋白Caspase-1、NLRP3表达量及下游炎症因子IL-18、IL-1β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中西医结合组与清肺通络方组、阿奇霉素组相比,MPP小鼠肺组织NLRP3炎症小体各组成蛋白Caspase-1、NLRP3表达量及下游炎症因子IL-18、IL-1β表达水平下降显着。(4)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好,模型组小鼠支气管及肺泡充血明显,并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清肺通络方干预后,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中西医结合组小鼠支气管及肺泡充血、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改善最明显。结论(1)从体内实验可以证明清肺通络可以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减轻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损害。(2)从反复肺炎支原体感染来看,清肺通络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具有较好优势。
赵晓阳,姜永红[6](2019)在《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容易引起哮喘及慢性咳嗽,且可引起肺外并发症,甚至导致重症肺炎、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中药对肺炎支原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可调节免疫,改善循环,降低耐药性,预防复发。文章旨在对近30年来,中医药对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谭丹,姜之炎[7](2018)在《中医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治疗该病的首选抗生素为大环内酯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其耐药率日益增加,且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愈来愈多医家在使用祖国医学辨证论治治疗时发现其具有明显的优势。研究发现中医药抗肺炎支原体的机制主要有直接抑制肺炎支原体、调节免疫、保护和修复上皮细胞、改善微循环、缓解西药不良反应等等。
王艳宁,农莉,吴曙粤[8](2017)在《中药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作用机制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耐药机制复杂。中药及方剂抗肺炎支原体的机制主要有直接抑制MP、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呼吸道上皮细胞、促进损伤修复、改善微循环等等。本文就近年中药抗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郭敏红[9](2016)在《莪术油注射液对SKOV-3/DD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非细胞毒性浓度(IC5)的莪术油注射液协同卡铂对人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方法细胞计数法绘制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SKOV-3)及其顺铂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生长曲线。用浓度分别为10ug/ml、20ug/ml、40ug/ml、80ug/ml、160ug/ml的莪术油注射液作用于SKOV-3和SKOV-3/DDP,筛选莪术油注射液联用浓度。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莪术油注射液分别作用于SKOV-3和SKOV-3/DDP 24、48、72小时,筛选实验中莪术油注射液最佳作用时长,确定最优观测时间节点。用浓度分别为15ug/ml、30ug/ml、60ug/ml、120ug/ml、240ug/ml的卡铂作用于SKOV-3,得出其IC50;再用浓度分别为60ug/ml、120ug/ml、240ug/ml、480ug/ml、960ug/ml的卡铂作用于SKOV-3/DDP,得出其IC50;计算卡铂对SKOV-3/DDP的耐药指数(RF)。设置空白阴性对照组、IC50卡铂阳性对照组、非细胞毒性浓度(IC5)莪术油注射液组、IC5莪术油注射液与IC50卡铂联用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选择570nm波长,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各孔光吸收值(OD值),比较莪术油注射液协同卡铂对SKOV-3/DDP的增殖抑制情况。设置不同浓度卡铂组和相应浓度的卡铂与IC5莪术油注射液联用组,采用MTT比色法,比较联用IC5莪术油注射液后是否能够改变卡铂对SKOV-3/DDP的增殖抑制率,计算莪术油注射液对卡铂耐药的逆转倍数(RI),说明IC5莪术油注射液对SKOV-3/DD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情况。结果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SKOV-3)及其耐药细胞株(SKOV-3/DDP)的生长曲线表明SKOV-3/DDP的体外生长较SKOV-3缓慢;根据二者体外生长情况,确定实验选取培养第2天的细胞进行。莪术油注射液对SKOV-3及SKOV-3/DDP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呈现浓度依赖性,量效间呈现正相关;莪术油注射液对SKOV-3、SKOV-3/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8.486ug/ml、28.280ug/ml,非细胞毒性浓度(IC5)分别为3.212 ug/ml、4.052ug/ml。IC50莪术油注射液对SKOV-3及SKOV-3/DDP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呈现时间依赖性,时效间呈正相关;莪术油注射液作用第0-48h时段内的时效比更高,故实验以莪术油注射液作用48h作为观测节点。卡铂对SKOV-3及SKOV-3/DDP的IC50分别为46.363ug/ml、186.003ug/ml,耐药指数(RF)约为4.012,说明卡铂对SKOV-3/DDP的耐药性稳定可靠。IC5莪术油注射液与IC50卡铂联用组及IC50卡铂阳性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空白阴性对照组和IC5莪术油注射液组,IC5莪术油注射液组与空白阴性对照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联用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又高于IC50卡铂阳性对照组(P<0.05)。IC5莪术油注射液对卡铂耐药的逆转倍数(RI)约为2.166,说明IC5莪术油注射液能有效地逆转SKOV-3/DDP对卡铂的耐药性。结论莪术油注射液能够有效地抑制人卵巢癌敏感细胞株(SKOV-3)及其耐顺铂细胞株(SKOV-3/DDP)的体外增殖,且莪术油注射液对SKOV-3及SKOV-3/DDP的增殖抑制呈现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莪术油注射液可以增加卡铂对SKOV-3/DDP的细胞毒性,提升卡铂对SKOV-3/DDP的增殖抑制力,增强SKOV-3/DDP对卡铂的敏感性,逆转SKOV-3/DDP对卡铂的耐药性。
任燕[10](2016)在《初步优选三棱莪术抑制HaCaT细胞增殖最佳成分剂量组合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初步优选出三棱莪术药对中抑制HaCaT细胞(即人永生化上皮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剂量组合,并对其抑制机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药对治疗银屑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MTT法检测IFN-γ(干扰素-Y)不同浓度(0、5、10、20、50、 100ng/mL)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选出IFN-γ促HaCaT细胞增殖的最佳浓度;(2)采用MTT法检测三棱中琥珀酸、芦丁、香草醛、亚油酸、芒柄花素、山柰素、香草酸、棕榈酸等以及莪术中莪术油、异龙脑、吉马酮、姜黄素、龙脑、莪术二酮、β-胡萝卜素、莪术醇等有效成分不同浓度(0,5,10,20,50, 100mol·L-1)和不同时间(24h、48h、72h)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各药物组均用最佳促HaCaT细胞增殖的浓度的IFN-γ对HaCaT细胞促增殖,并设置同样浓度IFN-γ组以及空白组。(3)采用正交实验和MTT法优选出一组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三棱和莪术有效成分的最佳剂量组合,同时设置空白组和IFN-γ组,并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验证。(4)采用ELISA法检测三棱莪术最佳组合、各有效单体成分(香草酸、琥珀酸、异龙脑和姜黄素)、IFN-γ以及空白组作用过的HaCaT细胞分泌IL-2和TLR-2的含量。(5)采用Western blot法观察三棱莪术最佳组合、各有效单体成分(香草酸、琥珀酸、异龙脑和姜黄素)、IFN-γ以及空白组对HaCaT细胞hedghog信号通道蛋白PTCH1的表达的影响。结果:(1)干扰素-γ能促进HaCaT细胞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趋势,与空白组相比,浓度为5ng/mL的IFN-γ对HaCaT细胞就有一定的促增殖作用(P<0.05),浓度为50ng/mL的IFN-γ对HaCaT细胞的促增殖作用最明显基本达到最大效应(P<0.01)。(2)三棱中芦丁、芒柄花素、香草醛、亚油酸、山柰素、棕榈酸等有效成分以及莪术中吉马酮、龙脑、莪术二酮、β-胡萝卜素、莪术醇等有效成分在24h、48h、72h的不同浓度均无明显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作用;而莪术油24h的全部浓度以及异龙脑、姜黄素、琥珀酸、香草酸等有效成分在24h的浓度为10mol·L-1、20mol·L-1、50mol·L-1、100mol·L-1对HaCaT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莪术油24h的20mol·L-1和50mol·L-1浓度以及异龙脑24h浓度为20mol·L-1对HaCaT细胞抑制作用最强。因此,选出的三棱有效成分为香草酸和琥珀酸,莪术有效成分为异龙脑和姜黄素,剂量都选3个,即10、20、50,时间24h,按L9(3‘)进行正交实验。(3)正交实验的主次关系为:琥珀酸>姜黄素>异龙脑>香草酸,最佳剂量组合为:50mol·L-1香草酸、50mol·L-1琥珀酸、2Omol·L-1异龙脑和50mol·L-姜黄素。(4) ELISA实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IFN-γ组的IL-2含量有明显差异(P<0.01); INF-γ组的TLR-2含量有差异(P<0.05);各药物组的IL-2含量均有显着差异(P<0.001),均有明显减少,各药物组的TLR-2含量均有明显差异(P<0.01),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以三棱莪术有效成分最佳剂量组合组的IL-2和TLR-2含量最少,IFN-γ组的IL-2和TLR-2含量最多。(5)蛋白印迹试验表明各药物组作用于HaCaT细胞后均能下调hedghog信号通道的蛋白PTCH1的表达,其中以三棱莪术有效成分最佳剂量组合组下调蛋白PTCH1表达的作用最强,IFN-γ组下调蛋白PTCH1的表达作用最弱。结论:(1)三棱中香草酸和琥珀酸以及莪术中异龙脑和姜黄素对HaCaT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三棱莪术有效成分组合组对HaCaT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 IFN-γ可增强HaCaT细胞分泌IL-2、TLR-2;(3)各药物组可使活化的HaCaT细胞IL-2和TLR-2的分泌明显降低并以三棱莪术有效成分组合组降低最多,说明IL-2和TLR2的活化在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异常增殖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提示三棱莪术药对治疗银屑病可能与该药对的有效成分能抑制HaCaT细胞分泌IL-2和TLR-2有关。(4)各药物组均能下调hedghog信号通道蛋白PTCH1表达,以三棱莪术有效成分组合组作用最强,提示中药三棱莪术药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可能与阻断hedghog信号通道从而PTCHl蛋白下调有关。
二、中药莪术油对肺炎支原体地方株的体外抑制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莪术油对肺炎支原体地方株的体外抑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
2 中药治疗主要方剂 |
2.1中药汤剂 |
2.2中药针剂 |
3 中药抗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机制 |
4 小结 |
(2)清肺透邪方调节支原体肺炎RORγt/Foxp3失衡及Notch相关通路的量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基于iTRAQ技术的小鼠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的差异蛋白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清肺透邪方调节支原体肺炎RORγt/Foxp3 失衡的量效研究及Notch相关通路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养阴清肺合剂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阴虚肺热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西医治疗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4)清燥救肺汤及其拆方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NLRP3炎性小体相关因子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5)清肺通络方调控NLRP3炎症小体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MP对A549 细胞NLRP3 炎症通路诱导机制及清肺通络方对MP感染A549 细胞NLRP3 炎症小体的干预作用研究 |
体外实验技术路线图 |
1.实验材料 |
1.1 中药清肺通络方 |
1.2 支原体菌株 |
1.3 A549细胞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药物提取和制备 |
2.2 肺炎支原体菌株扩增 |
2.3 A549细胞模型制备与抑制/过表达NLRP3质粒制备 |
2.4 A549细胞增殖-毒性检验(CCK-8) |
2.5 基于抑制/过表达NLRP3基因分组 |
2.6 检测A549 细胞NLRP3 炎性体ASC、Casepase-1、NLRP3 蛋白表达 |
2.7 检测A549 细胞NLRP3 炎性体ASC、Casepase-1、NLRP3 蛋白mRNA含量 |
2.8 ELISA法检测A549 细胞上清液IL-18、IL-1β水平 |
2.9 A549细胞凋亡检测 |
3.统计学处理 |
4.结果 |
4.1 清肺通络方对MP感染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 |
4.2 WB法检测A549 细胞NLRP3 炎症小体蛋白表达 |
4.3 PCR法检测A549 细胞m RNA结果表达 |
4.4 清肺通络方对MP感染A549 细胞分泌IL-18、IL-1β的影响 |
4.5 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 |
第二部分 NLRP3 炎症小体及其相关因子在MP感染BALB/C小鼠的表达及清肺通络方的干预作用 |
体内实验技术路线图 |
1.实验材料 |
1.1 中药清肺通络方及阿奇霉素颗粒 |
1.2 支原体菌株 |
1.3 实验动物 |
1.4 主要试剂 |
1.5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实验方法 |
2.1 药物制备 |
2.2 动物分组 |
2.3 造模方法 |
2.4 给药方案 |
2.5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
2.6 标本制备 |
2.7 PCR 检测小鼠肺组织肺炎支原体 MP-DNA |
2.8 WB法检测小鼠肺组织Caspase-1、NLRP3相关蛋白 |
2.9 ELISA法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IL-18、IL-1β水平 |
2.10 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变化 |
3.统计学处理 |
4.结果 |
4.1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
4.2 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肺炎支原体MP-DNA |
4.3 WB法检测小鼠肺组织Caspase-1、NLRP3相关蛋白结果 |
4.4 小鼠肺泡灌洗液IL-1β、IL-18水平 |
4.5 肺组织病理观察 |
讨论 |
1.支原体肺炎概论 |
2.温病学说与支原体肺炎 |
3.络病学说与支原体肺炎 |
4.NLRP3炎症小体在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 |
4.1 NLRP3炎症小体的构成与激活 |
4.2 NLRP3 炎症小体与细胞因子IL-18、IL-1β |
4.3 细胞因子IL-18、IL-1β在支原体肺炎中的作用 |
4.4 “痰热”、“瘀血”与NLRP3炎症小体 |
5.立论依据 |
6.MP 对 NLRP3 炎症小体激活及清肺通络方对肺炎支原体干预 |
7.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全文) 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已公开发表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6)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抑制肺炎支原体 |
1.1 中药复方 |
1.2 单味中药 |
1.3 中药单体 |
2 中药调节免疫功能 |
2.1 中药复方 |
2.2 中药单体 |
3 中药改善微循环 |
3.1 中药复方 |
3.2 中药单体 |
4 结语 |
(7)中医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MP的致病机制 |
1.1 MP直接黏附损伤 |
1.2 CARDS毒素损伤 |
1.3 MP脂蛋白 |
1.4 免疫学说 |
1.5 微循环障碍 (微血管损伤) |
2 中药抗MP作用机制 |
2.1 直接抑制MP |
2.2 调节免疫功能 |
2.3 保护呼吸道黏膜上皮 |
2.4 改善微循环 |
2.5 缓解胃肠不良反应 |
3 小结 |
(8)中药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作用机制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作用机制 |
1.1 抑制或杀灭肺炎支原体 |
1.2 免疫调节 |
1.3 呼吸道上皮吸附防御及促进损伤修复 |
1.4 改善微循环 |
2 中医辨证论治 |
3 小结 |
(9)莪术油注射液对SKOV-3/DD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 |
1.1 细胞株 |
1.2 药物及试剂 |
1.3 仪器 |
2 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测定细胞生长曲线 |
2.3 莪术油注射液联用浓度的筛选 |
2.4 筛选联用莪术油注射液后最佳观测时间节点 |
2.5 卡铂对SKOV-3/DDP耐药的可靠性检测 |
2.6 莪术油注射液协同卡铂对SKOV-3/DDP增殖的影响 |
2.7 莪术油注射液协同卡铂对SKOV-3/DD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绘制SKOV-3 及SKOV-3/DDP的生长曲线 |
3.2 不同浓度莪术油注射液与SKOV-3 及SKOV-3/DDP增殖间的量-效关系 |
3.3 IC50莪术油注射液与SKOV-3 及SKOV-3/DDP增殖间的时-效关系 |
3.4 卡铂对SKOV-3/DDP耐药的可靠性检测 |
3.5 莪术油注射液协同卡铂对SKOV-3/DDP增殖的影响 |
3.6 莪术油注射液协同卡铂对SKOV-3/DD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中药莪术逆转卵巢癌耐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初步优选三棱莪术抑制HaCaT细胞增殖最佳成分剂量组合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文献研究 |
1 三棱的研究概况 |
1.1 三棱的本草学认识 |
1.2 三棱的功效与临床运用 |
1.3 三棱的化学成分研究 |
1.4 三棱的药理作用研究 |
2 莪术的研究概况 |
2.1 莪术的本草学认识 |
2.2 义术及其某些成分的临床运用 |
2.3 莪术的化学成分研究 |
2.4 莪术的药理作用研究 |
3 莪术三棱药对的研究进展 |
3.1 莪术三棱药对的临床运用 |
3.2 莪术三棱药对的现代药理研究 |
4 银屑病的体外细胞实验研究 |
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优选莪术和三棱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2 主要实验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溶液的配制和贮存 |
1.3.2 HaCaT细胞的培养及传代 |
1.3.3 细胞冻存 |
1.3.4 细胞复苏 |
1.3.5 HaCaT细胞的计数 |
1.3.6 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
1.3.7 MTT法检测IFN-γ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8 MTT法检测莪术中莪术油、异龙脑、吉马酮、姜黄素、龙脑、β-胡萝卜素、莪术二酮、莪术醇等有效成分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9 MTT法检测三棱中琥珀酸、芦丁、香草醛、芒柄花素、亚油酸、山柰素、香草酸、棕榈酸等有效成分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10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 实验结果 |
2.1 MTT法检测结果 |
2.1.1 不同浓度IFN-γ作用24h、48h和72h下HaCaT细胞的增殖情况 |
2.1.2 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莪术成分作用下的HaCaT细胞增殖情况 |
2.1.3 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三棱成分作用下的HaCaT细胞增殖情况 |
3 结果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正交实验优选莪术三棱有效成分组合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最佳成分配伍组合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2 主要实验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正交实验设计 |
1.3.2 MTT法检测各组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 |
2 实验结果 |
3 结论 |
4 验证实验 |
第三部分 莪术三棱最佳成分组合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机理研究 |
实验一 ELISA检测HaCaT细胞分泌IL-2和TLR-2的含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2 主要仪器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细胞培养上清收集 |
1.3.2 ELISA测定 |
1.3.3 统计学处理 |
2 实验结果 |
3 结论 |
实验二 蛋白印迹实验检测HaCaT细胞hedghog信号通道蛋白PTCH1的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1.2 主要实验设备 |
1.3 主要溶液的配制 |
1.4 实验方法 |
2 实验结果 |
2.1 内参蛋白GAPDH的光密度值 |
2.2 目的蛋白PHCT1的光密度值 |
3 结论 |
讨论 |
1 西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2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
2.1 古代医家对银屑病的认识 |
2.2 现代医家对银屑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药三棱和莪术配伍治疗银屑病的病机分析 |
3 实验受试成分的选择及配制 |
3.1 莪术和三棱成分的选择 |
3.2 实验受试成分溶液的配制 |
4 实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
4.1 IFN-γ的选择及浓度的确定 |
4.2 IL-2指标的选择 |
4.3 TLR-2指标的选择 |
4.4 hedghog信号通道蛋白PTCH1的选择 |
5 三棱莪术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最佳有效成分组合的优选 |
5.1 MTT实验对筛选三棱莪术中有效成分的影响 |
5.1.1 HaCaT细胞作为抗银屑病研究模型的选择 |
5.1.2 MTT比色法测定HaCaT细胞增殖的原理 |
5.1.3 MTT实验筛选莪术三棱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有效成分实验结果分析 |
5.2 正交实验优选莪术三棱最佳成分和剂量配伍的影响 |
5.2.1 正交实验的选择 |
5.2.2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6 莪术三棱最佳有效成分组合抑制HaCaT细胞增殖的机制初探 |
6.1 莪术三棱药对最佳成分组合对HaCaT细胞分泌IL-2和TLR-2的影响 |
6.1.1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原理 |
6.1.2 ELIS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IL-2和TLR-2的结果分析 |
6.2 莪术三棱药对最佳成分组合对HaCaT细胞hedghog信号通道蛋白PTCHI表达的影响 |
6.2.1 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原理 |
6.2.2 蛋白免疫印迹法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图 |
附录1:综述 三棱义术药对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四、中药莪术油对肺炎支原体地方株的体外抑制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药治疗的研究进展[J]. 党玉兰,刘会伟,温慧,王静,何宇强. 医学综述, 2021(05)
- [2]清肺透邪方调节支原体肺炎RORγt/Foxp3失衡及Notch相关通路的量效研究[D]. 魏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养阴清肺合剂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阴虚肺热证)临床观察[D]. 李欣.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清燥救肺汤及其拆方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NLRP3炎性小体相关因子调控[D]. 杨璐.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清肺通络方调控NLRP3炎症小体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机制研究[D]. 赵晓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中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实验研究进展[J]. 赵晓阳,姜永红. 辽宁中医杂志, 2019(04)
- [7]中医药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机制研究进展[J]. 谭丹,姜之炎.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06)
- [8]中药抗肺炎支原体感染作用机制及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J]. 王艳宁,农莉,吴曙粤. 内科, 2017(03)
- [9]莪术油注射液对SKOV-3/DDP卡铂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D]. 郭敏红. 山西中医学院, 2016(03)
- [10]初步优选三棱莪术抑制HaCaT细胞增殖最佳成分剂量组合及其机理研究[D]. 任燕.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