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研究
曹文超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 经济发展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创新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单一形式的创新或多个创新形式的独立发挥作用难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需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的协同作用,即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条件,以产业创新为途径,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 协同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实现经济从数量增长转向质量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能够将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转变为以提高生产资料效率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一、经济发展质量的属性
1.有效性
经济发展的有效性体现的是经济增长的效率。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式是经济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阶段跨越的重要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加大,经济发展的有效性更加突出。[1]有效性是经济发展质量的基础性表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所追求的首要目标。
加快河湖长制立法步伐,完善河湖治理管护法规制度体系,为维护河湖健康、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法制保障。
2.稳定性
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以用来衡量经济发展的波动程度。经济波动极易造成资源配置的变形,导致经济周期的出现。而在现实中,经济的实际增长率很难保持一个固定数值,经济波动不可避免,这就要求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具有相对稳定性。
3.协调性
协调性即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经济结构是由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会出现不同的分类,每一类经济结构内部都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这一比例随着时代背景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处于动态调整之中,只有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结构构成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4.持续性
分享性即经济发展成果用之于民的程度和结果。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发展体现在多个层面,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是最突出的表现,限制经济成果分享的经济发展是毫无意义和不可持续的,分享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2.2.2 毒扁豆碱溶液 称取2 mg的毒扁豆碱粉末溶解在2 mL的无水甲醇中,充分震荡,配制成0.125 mg/mL的待用溶液。
5.分享性
持续性即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经济发展是多要素、多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枯竭和生态破坏。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引起的“反作用力”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然要求提高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能力。
二、创新的主要形式
1.技术创新
产业创新综合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对旧产业进行创造性破坏,或培育新兴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产业结构转换的能力。产业创新使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换为资本密集型,继而向技术密集型转型升级。[3]
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将制度创新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还将制度创新看作技术创新的决定性力量。经济制度创新通常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是对现有经济制度进行改进,二是创造或引入一种全新的经济制度。制度创新虽然无法像技术创新一样直接创造生产利润,但它通过调整制度安排创造更加有利的经济环境,使技术创新更易转变为现实生产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有力保障。
刑罚的价值观不仅在于惩罚犯罪人,也在于保护被害人,所以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杀人偿命能够有效地兼顾这两方面的效益,从而使得该观念能根深蒂固。
2.制度创新
这是此次日内瓦大赏的第一匹黑马。Akrivia日内瓦工作室成立于2017年,可以说是独立制表界的新人,但年轻的设计师Rexhep被业内视为独立制表的未来之星。据设计师本人介绍,这款Chronomètre Contemporain灵感源自40年代公务人员佩戴的腕表,希望在复古中展露新时代的艺术光辉,可以说是像40年代的复古风格致敬。
3.产业创新
对于技术创新的规范性描述至今尚未达成统一定论,但在基本方面已达成共识:一是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于经济行为的多个环节中。二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点不仅仅是技术环节本身的创新,同样重要的还有将所创新的技术引入具体的生产过程。三是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可能性边界。技术创新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整个部门的利益增长,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2]
4.管理创新
本文所讨论的管理创新是指政府管理创新。政府管理创新是一个系统化概念,涵盖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等一系列变化和革新。而政府绩效管理创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集中反映,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对经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三、协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研究
1.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是以技术为起点,以经济为终点,将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获取经济利益、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以主动追求超额利润或被动满足市场需求为内外部动力,通过节约要素和优化要素组合使生产要素之间产生替代和重组效应,在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产品产出,提高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问题突出的环境下,新能源、新材料的探索和应用对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4]此外,新技术在地区间的扩散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
2.以制度创新为条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励和保障,通常以制定支持政策并以合理的制度安排加以实现。制度安排作用于生产要素的流向、生产方式的改进,最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此外,从制度层面对创新体系进行完善也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从宏观上对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资源等要素进行整体规划,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引导创新活动的健康、快速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3.以产业创新为途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创新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是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趋势是低附加值产业比例下降,高附加值产业比例上升,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而新兴产业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增长。[5]此外,新兴产业对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并保护了资源,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供给角度看,产业多样化意味着产品、服务的多样化,能够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从一定意义上提高了经济的分享性。
4.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政府的管理创新以创新思想理念或创新技术方法为手段提高组织的管理效能,使政府管理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政府作为非竞争性组织机构,通过自身变革进行创新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较为有限,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来约束和推动政府管理行为。[6]政府绩效管理创新往往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导向,通过目标激励改变和优化政府行为,从而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调节作用。政府管理创新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晓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差异研究[D].西北大学,2008.
[2]李玉虹,马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的理论探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J].经济科学,2001(1):87-93.
[3]罗积争,吴解生.产业创新:从企业创新到国家创新之间的桥梁[J].经济问题探索,2005(4):111-114.
[4]赫洋.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北京市数据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7.
[5]赵珏.自主创新、新兴产业与新经济增长点[J].科学管理研究,2015(4):54-57.
[6]张廷君.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模式及抉择规律分析[J].经济学家,2011(9):62-69.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349(2019)20—0254—02
[基金项目]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2019年创新工程科研支撑项目。
[作者简介] 曹文超,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新动能研究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区域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于蕾
标签:经济高质量发展论文; 创新论文; 协同作用论文;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