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舒适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熊明雪

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舒适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熊明雪

(荥经县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200)

【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产妇应用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76例产妇作为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8例产妇均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38例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段出血量及护理总满意度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38例产妇产后各时段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38例产妇,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产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实中,针对产后出血产妇综合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同时,切实改善护患关系,提升产妇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产后出血;舒适护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044-02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assessment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sis the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nursing mode. Methods Select outpatient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rch 2015 received during the period of 76 cases of maternal as a clinical nursing service object, 76 cases of control group in two groups, 38 cases of maternal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the control group 38 cases of maternal 24 h total average blood loss and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by different clinical nursing mode, the average 38 cases of maternal postpartum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same period in the control group of 38 cases of maternal, and total 2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In reality view of matern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comprehensive gives the comfortable nursing mode, to 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worthy of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promotion.

【Key words】Postpartum hemorrhage; Comfortable nursing; Effect; Analysis

现实中,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是由较多因素所致,如宫缩乏力、胎膜因素、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等因素,产后出血既可由以上单一因素所致,也可有以上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并存,针对产后出血产妇,综合了解产妇出血诱因基础上,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强化产妇围产期健康及后续生活水平,现实而必要[1]。本研究为合理选取适宜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的临床护理干预模式,系统纳入了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以来接收的76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临床护理服务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产妇均分为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依次给予了舒适护理模式及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进而对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两组产妇的预后情况展开了综合对比分析,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76例产妇作为临床护理服务对象,76例产妇均为足月妊娠分娩,系统排除严重心肾、肝胆脏器合并症状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8例产妇的年龄区间分布为24~36岁,平均年龄(26.4±4.9)岁,孕周37~41w,平均(38.7±2.4)周;分娩方式:选择阴道分娩产妇29例,选择剖宫产妇9例;产次:初产妇26例,经产妇12例。对照组38例产妇年龄区间分布为23~37岁,平均年龄(26.7±5.2)岁;孕周37~42w,平均(38.4±2.3)周;分娩方式:选择阴道分娩产妇30例,选择剖宫产妇8例;产次:初产妇27例,经产妇11例。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对照组38例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即给予产妇具体出血诱因查找,针对出血诱因作具体医护干预,及时输血、补液维持产妇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产妇出血改善情况、实施药物护理等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观察组38例产妇则于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具体护理路径如下。

(1)产后出血基础护理:现实中,护理人员需具备良好的前瞻意识,对待存在产后出血迹象的产妇,需综合做好产妇子宫收缩情况、阴道情况的观察,认真查看产妇胎盘、胎膜有无完全娩出,是否发生软产道损伤、有无血肿等情况,若存在需要尽快缝合处理。特别产后2h之内是为出血高发期,护理人员更应做好产妇各项生命体征观察,当产妇产后2h出血量超100ml时,须即刻查找出血诱因,并严格监控产妇病情变化,切实关注产妇膀胱充盈情况、宫缩情况、阴道及会阴切口情况及有无血肿,并对产妇的脉搏、血压、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实施综合监控,作详细记录[2]。针对存在出血量较大,产生休克迹象患者,需快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补液同时作止血输血吸氧治疗,辅助医生为产妇补充血容量;日常做好产妇阴道检查,以消毒棉球作会阴擦洗,确保会阴皮肤清洁,充分做好急救准备并为产妇做好保暖。

(2)疼痛舒适护理:产妇分娩引起的疼痛问题不可避免,所以护理人员更需做好产妇疼痛护理干预,加强产妇陪伴,依据产程进展做好产妇观察,给予产妇必要的安慰鼓励,指导产妇掌握缓解疼痛呼吸的方法,促使产妇能够正视面对宫缩诱发的疼痛问题。其次,护理人员需保障无菌操作前提下,辅助产妇作子宫按摩,以加速产妇宫缩同时舒缓产妇疼痛层次,针对疼痛难耐患者,可以适当给予镇痛药物治疗[3]。另外,产后护理人员还应叮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遵医嘱给予产妇缩宫素、欣母沛等药物,降低减少阴道出血量;并尽早鼓励母婴同室,协助进行皮肤接触,婴儿早吮,帮助产妇清洁乳头、开奶,借助婴儿乳头吸吮加速产妇泌乳同时,良好促进宫缩,且在婴儿照料过程中,增加母子感情,也可良好转移产妇对疼痛关注,更好的投入母亲角色之中。

(3)心理舒适护理:现实中,因为不同产妇个体知识水平存在不同,面对产后出血情况发生时,较多产妇往往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恐惧心理,而此类负性心理的存在,同样会加速患者肌肉、神经紧张,进而影响正常宫缩水平;因此,针对产后出血者,护理人员还需针对性做好产妇健康宣教工作,合理干预产妇相关不良心理,具体可以通过委婉的沟通交流,仔细为产妇讲述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进程,使其知晓产后出血通过综合医护干预能够有效治愈;还可通过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或者母婴接触等方式,以情感抚慰降低产妇情绪层面的波动,从而在心情舒缓的前提下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4]。另外,产妇康复期间需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可保持平卧位休息,如保持足高位方式便于产妇下肢静脉回流,规避静脉血栓情况的发生,同时加强日常输液速度观察,避免产妇药物输注不适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平均出血量、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差异。产后出血总量计算采用容积法+称重法实施,顺产妇产后24h出血量超出500ml或以上,剖宫产妇产后24h出血量超出1000ml及以上者,即可界定为产后出血。同时,采用科室自制问卷调查两组产妇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指标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2.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本研究两组产妇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有效改善控制,无患者出现严重出血性休克、死亡情况。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对比可知:观察组38例出血产妇中,产后2h平均出血量为(121.3±31.6)ml,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为(164.1±21.3)ml,其中达到产后出血标准者共2例(5.26%);相比对照组38例产妇中,产后2h平均出血量(153.5±35.7)ml,产后24h平均出血量(268.1±36.2)ml,其中达到产后出血标准者共6例(15.78%);两组产妇的产后平均出血量、出血率差异对比显著,观察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对比

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两组产妇的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对比可知:观察组38例产妇中,十分满意者31例(81.57%),满意者6例(15.78%),不满意者1例(2.63%),护理服务总满意度达97.37%;相比对照组38例产妇中,十分满意者20(52.62%),满意者10例(26.31%),不满意者8例(21.07%),护理服务总满意度为78.93%;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现实中,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裂伤、胎盘胎膜残留、子宫收缩乏力均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发生,针对众多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情况,如不做好产妇各项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给予产妇对应的医护干预措施,将可能造成产妇失血性休克、四肢乏力、血压下降等不良症状的发生,严重时将会导致产妇死亡,亟待临床综合关注[5]。笔者认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前,首先要明确患者出血原因,进而准确评估产妇出血量前提下,依据产妇需求做好科学的护理服务工作,以缓解改善产妇出血症状。

本研究中观察组38例产妇所采用的舒适护理模式,即是本着提升出血产妇临床护理质量为根本原则,通过针对性的基础护理措施,良好控制了产妇的出血病情进展,避免了后续出血不良情况的发生。进而通过契合疼痛护理模式,对产妇存在的不适情况做出了有效缓解改善,并依据科学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举措及护理人员专业化护理服务水平,切实缓解消除了产妇精神紧张,规避了由于精神因素所造成的产妇宫缩不佳等问题,提高了产妇的护理配合程度,由此通过多元护理措施配合,获得了较满意的护理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两组产妇出血情况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观察组38例产妇产后各时段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产妇,且临床护理服务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产妇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产妇,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由此可见,针对产后出血产妇定向给予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产妇出血症状同时,降低产后出血的危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泽兰,彭足矣.产后出血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36-37.

[2]林翠红.干预性护理防治产后出血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8):2005-2007.

[3]凌青.干预性护理对产妇心理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52-2753.

[4]刘文秀,李红兰,练碧湖等.护理干预预防产后出血在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6,37(z2):274-276.

[5]万莉,石彩霞,王苗苗等.产后出血1593例预防性护理效果分析[J].武警医学,2013,24(1):85-87.

[6]张守兰.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6,(14):53-54.

论文作者:熊明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舒适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熊明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