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平台:上海案例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论文,区域论文,案例论文,平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已成为各国抢占战略制高点、增强和保持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基本战略。我国近年来也逐步重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国家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共同下发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义》。200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UNESCO)组织主办的“科学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大会一致认为“各国政府应该在增强科技能力建设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其中有形资源建设和科学信息共享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对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支持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创新活动,缓解中小企业创新压力,化解组织精简与创新知识缺口之间的矛盾。目前,各部门、地方都积极开展了相关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作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区域性创新平台,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起步早、影响大,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理论分析区域创新平台内涵基础上,研究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及其子系统互动,对其它省市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具有战略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区域创新平台及其功能分析
(一)创新平台概念的演化
平台的本质在于“聚合”与“屏蔽”,一方面,平台无视地域的分割,实现了对需求、信息及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平台实现了对底层实现方式的屏蔽,能够产生网络效应,业务具有足够的差异性,拥有标准接口与框架结构便于客户无缝对接和使用(洪晓军,2007)。平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受到了包含科技管理在内的管理理论界的关注。
以美国西北大学教授Meyer为代表的学者先后提出了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的概念。认为平台是“由一组亚系统和界面组成的,可以有效地开发和生产出相关产品的共有结构”,或者是“一个产品系列共享资产的集合,包括零部件、工艺、知识、人员与联系”,认为产品平台是一系列核心子系统与各种相关接口组成的一个公共架构,基于这个公共架构能源源不断地衍生新产品。V.Krishnan和Saurabh Gupta(2001)在产品平台的基础上提出技术平台的概念,认为技术平台是特定范围内的所有产品(核心产品及其产品线中的产品、扩展产品和衍生产品)共同采用的基本技术构架,构筑产品平台的最低技术标准。
Rosenberg在研究技术发展过程的规律时提出“知识平台”思想。他认为,技术发展是一个通过少数几个阶段性台阶实现间断性积累的结果,当多个知识层面相互交叉时,新的知识就出现了。美国竞争力委员(1999)提出了创新平台(Platform for Innovation)概念,认为创新平台是指创新基础设施及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人才和前沿研究成果的可获得性;促进理念向创造财富的产品和服务转化的法规、会计和资本条件;使创新者能收回其投资的市场准入和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学者提出了能够对产品平台和技术平台起到补充作用的信息平台与管理平台的概念。
国内对创新平台的研究日渐升温。吴国林(2005)指出,技术创新平台实质上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由创新基础设施及必要的因素组成。洪晓军(2007)提出,由政府或某一组织牵头,通过政策支撑、投入引导,汇集具有科技关联性的多主体创新要素,形成一定规模的投资额度与条件设施,便于开展关系到科技重大突破、长远发展、国家经济稳定需要的创新活动,以支撑行业和区域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集成系统。陆立军和郑小碧(2008)认为,由各种创新载体或机构及创新环境等联结、耦合而成的大区域技术支撑条件可以称为一种抽象空间意义上的区域创新平台。邓衢文等(2009)认为创新平台从本质上看就是创新活动的支撑系统,是把创新从理念引向实践的一个重要途径。汪秀婷和胡树华(2009)指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提高本国、本地区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构建的支撑和保障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网络化集成体系。创新平台与创新系统的区别在于创新平台特别关注公用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成为企业、专家和政府等必要创新要素交流、沟通和扩展的地方。笔者认为,创新平台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系列“软”、“硬”要素的集合体,是服务企业等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公共结构,如图1。创新平台汇聚各类创新资源与要素,并构建平台管理制度,实现对各类知识的吸纳和与创新需求者(企业等)的对接,完成其集中、组织创新资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的功能定位。
图1 创新平台的形象展示
各类知识作为创新平台的输入,形成各类汇聚于创新平台的创新资源与要素,经由创新平台的管理协调作用,与有创新需求的社会主体进行无缝对接,实现创新资源与要素的价值发挥。一方面,创新平台发挥了其创新资源整合、引导等功能,实现了创新需求者(缺乏创新资源与能力)与创新平台的互动,为需求者提供了创新资源和能力,帮助完成了企业创新活动,实现了创新平台配置创新资源、推动企业创新的基本价值;另一方面,企业则作为创新资源需求方,通过创新平台的帮助实现创新成果,形成市场竞争力,并反过来将创新过程知识和结果知识作为新的输入汇入创新平台资源库,壮大了创新平台的创新资源和要素。
(二)区域创新平台的功能
区域创新平台是指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本区域产业和企业发展特色,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由政府或优势企业牵头组建的(虚拟)汇聚本区域内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包括硬件设施和管理机构的共有结构和制度性安排。通俗地讲,区域创新平台是支撑区域内企业进行创新资源共享的系统化、集成化体系,是支撑企业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的集合,包括企业创新运行的物质基础设施、信息保障系统、人才系统、以及实现信息和知识共享、协调机制为核心的制度系统。通过创新平台,企业可以实现创新过程中的要素交流和整合,创新成果的保护和转化,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
区域创新平台具有开放性、能动性、共有性、网络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开放性指创新平台拥有开放的边界,与外界环境之间存在输入、输出关系。能动性指创新平台可以能动地适应环境,并通过反馈来调控自身结构与活动,保持创新平台的相对稳定、平衡及与环境相互一致的自我调节。共有性指创新平台本身是由各类规则和制度共同构成的,各类资源是被不同的创新主体所共享的。网络性指各创新主体之间会基于产业、创新目标等结成一定的固有的网络关系、各创新主体与创新资源之间会基于应用的频繁性结成各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创新主体尤其是企业与外界企业和机构之间会结成一定的网络关系。相对稳定性指创新平台的结构和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是稳定的。
洪晓军(2007)认为尽管创新平台具有不同的分类,但都具有提供科研基础条件、设计重大创新课题、承担科技攻关任务、实施科技成果推广、服务广大中小企业、锻炼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并具有创新主体多元性、集聚要素关联性、基础条件规模性、创新资源优质性和平台功能复合性等基本特征。笔者认为,从宏观上讲,区域创新平台促进了国家创新与企业创新的结合,通过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实现技术转移等满足了产业和企业实现自主发展和自主创新的需要,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同时,区域创新平台实现了对现有科技资源要素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及信息化管理,激活和应用了闲置资源,并优化和提高了资源使用率。从微观上讲,平台建设通过实施有效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机制,为各类科研人员提供了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和以网络环境为载体的便利科技条件,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而创新平台和创新需求方的无缝对接也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单个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二、上海区域创新平台的构成与功能
目前,我国经济的竞争和发展主要是由省级和地市级行政单位推动,以省市为单位组建区域型创新平台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为了支持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创新活动,缓解中小企业创新压力,实现区域创新与国家层面创新的对接,化解科技创新中的矛盾,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具有现实意义。近几年,创新平台建设受到了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广泛关注,上海、浙江、江苏、北京、山东、湖北、成都市等省市已经开始积极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这些地区的创新平台建设的探索并没有成熟的理论作为引导,是在摸索中前进。应该说,区域创新平台的实践超越了理论研究。上海市构建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当前我国典型的区域性创新平台。
以“共建、共享、协作、服务”为核心目标的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全国第一个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其建成及其基础性、公益性、持续性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共享服务特性,对提高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是基于现代技术、开放的研发条件保障和服务体系,于2003开始正式立项,2004年列为上海市科教兴市重大项目,意图通过管理模式创新,整合优化科技资源,构筑全社会共享的系统、便捷、高效的科技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同时促进科技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和共享利用,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和扩散,完善创新支持体系。服务平台于2004年7月14日,正式率先对外提供服务。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科技文献服务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系统、仪器设施共用系统、资源条件保障系统、计量标准检测系统、研究试验基地系统、技术转移服务系统、创业孵化服务系统、专业技术服务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十大子系统。
根据上海市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及其子系统的定位,不同子系统具有不同的功能。具体来说,科技文献服务系统致力于联合上海市图书情报资源的优势单位,提供文献检索、全文传递、委托检索、委托查新、情报服务等优良的文献服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立足于整合上海科技数据资源目录、国内外科技数据资源导航、专业软件资源导航等多个数据库,提供数据库委托服务、委托查询服务、委托建库服务、委托分析服务、在线分析服务、专家咨询服务、产品定购服务和数据库委托服务;仪器设施共用服务系统则主要面向社会各界提供测试、检测等共享服务;资源条件保障系统致力于建设包括标准物质、试剂、实验动物、实验细胞、生物种质、标本等科技基础资源在内的,集现代化设施、数字化和可视化于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及科技基础资源的连锁供应和配送体系;试验基地协作系统则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完善试验基地布局,创新机制、推动上海地区各类试验基地的开放与协作,增强多学科交叉研究能力,推动试验基地与企业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实现跨领域,高水平的研究实验基地整合共享;专业技术服务系统以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信息产业的共性技术为重点,以综合性专业技术服务数据库、专业软件与在线分析平台、在线技术服务、在线技术服务交流平台为核心,以系列化的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库、专业技术服务信息库、知识库、工艺方法库、人才库为基础,提供包括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查询、专家咨询、在线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交易撮合、服务中介、技术评价、等研发公共服务;行业检测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将原先各自独立的资源连接,将难以相互利用的资源整合,面向不同行业提供共享的检测服务;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则主要提供技术评估、技术转移、项目认定、需求配对、等政策咨询等社会创新服务支持;创业孵化服务系统主要功能是“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企业、培育科技企业家”,促进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而管理决策平台则形成面向全社会分级分类的信息服务平台,并为政府科技决策提供支持。
三、上海区域创新平台的结构与关联关系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构成子系统结构被称之为4-3-2-1结构模式,即4个科技基础条件服务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仪器设施公用系统、资源条件保障系统),3个专业技术服务系统(试验基地协作系统、专业技术服务系统、行业检测服务系统),2个成果转化服务系统(技术转移服务系统、创业孵化服务系统)和1个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本文将这种结构描述如图2。这10个系统都是围绕研发机构和用户的整个研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而设置的,运行至今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2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4-3-2-1”结构模式
目前,平台已经开通了基于Web的专业门户网站(www.sgst.cn),整合了上海的各类科技资源(大型仪器设备与设施、科技数据与文献资源等),组织了重点研究基地、公共技术平台、行业检测机构、分析测试与计算中心等机构入网,已拥有一定规模的信息量,可以提供数据与文献资源的导航下载、专题服务、咨询服务。平台还提供软件在线分析工具,提供仪器设施共享、委托研究、技术转移等三方面服务,实现网上注册、单位管理、仪器查询、在线申请服务、补贴申请、统计分析、后台维护等功能。所有这些科技资源及服务被分门别类地列在平台十个子系统中,基本涵盖了科技研发活动全过程,构建了完整的创新服务体系,资源框架基本形成,图3描述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各子系统的关联结构。
图3 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各子系统的关联关系结构
如图3,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四个子系统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创新平台的不断演进和发展。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宏观创新环境的制约下,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创新方向与目标。企业创新活动是在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专业技术系统、成果转化系统和科技基础条件服务系统基础上,通过应用和整合不同来源的创新资源,共同演化,完成创新活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构件是立足于网络信息技术平台、通讯技术平台、金融服务平台等基础支持条件基础上,整合不同创新主题和创新资源,发挥企业能动性的服务设施。各专业技术平台、成果转化平台相互作用,在政府主导的管理决策系统的指导下,依托科技基础条件服务系统支撑企业的创新活动。因此,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与完善依赖于不同的创新主体,受到政府导向和市场需求的引导。
创新是我国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为了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帮助缺乏创新能力的创新需求方实现创新活动,构建区域创新平台对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区域创新平台集成了一定区域内的创新资源要素,有助于实现集成创新,有助于自主创新战略的推进。在界定和分析区域创新平台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以上海市研发服务平台为例,介绍了上海市区域创新平台的构成及子系统功能,并分析了平台结构和不同子平台(子系统)之间的关联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前文的理论分析,并为其他省市建设区域创新平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