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形成的动力与服务贸易的发展_服务经济论文

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形成的动力与服务贸易的发展_服务经济论文

生产性服务——服务经济形成与服务贸易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原动力论文,贸易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国民经济的价值流量由商品和服务所构成,目前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中,服务的比重都在60%以上,一般发展中国家也普遍达到40%左右;在国际商业领域,服务贸易流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且有迅速扩大的趋势。这说明,随着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服务作为国民经济和服务贸易的价值流量,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理论对象。那么,引起服务业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何在,值得探讨。

生产性服务的产生

根据现代产业分析的观点,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两项指标:一是该产业所提供的就业量在全社会就业总量中的比率;二是该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或产值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和社会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出现之前,服务业的就业和产量都没有能够成为经济学的理论对象。

从经济结构发展的角度看,由于古典经济学形成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工业和工业产品的经济作用和理论涵义也才刚刚体现出来,在产业和交换意义上,服务在经济中所提供比重几乎不存在,因此,在古典经济学发展的初期,“服务”和“商品”的经济理论涵义等同的观念难以产生。19世纪下半叶,工业社会已经高度发展,但古典经济学对经济结构及其产品关系的分析,却只进展到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的比例和协调的理论。服务和服务业的就业涵义和产值涵义依然在日常的经济活动和传统的经济理论架构中被忽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在工业社会的早期,服务只是供少数王公贵族、大地主、大资本家的享用;而20世纪30~40年代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各种家庭服务则都是由传统家庭主妇来承担的。在那个时代,这些生活消费性的服务不属于市场交易的内容,因此,在习惯上不被作为国民经济的产值来考虑。这种社会现实的存在,对在古典经济学理论思维中形成商品与服务的对立,具有重大影响。

服务在现代社会和国民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一是在于服务的供应由个人、家庭和杜团的非交易方式发展到了社会化的市场交易方式;二是现代服务业的结构提升并改变了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社会,服务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就业和国民经济总量中的重要成分。同时,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强有力的推动,服务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有了迅速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从工业中分离出来,大大改变了服务产品的内容、性质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传统的观念上,服务的供应在职业等级上属于低下层次,一般只包括生活服务消费性服务,这些工作的技术要求不高,单调重复,报酬十分有限,因此,人们倾向于认为它们不是经济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传统的服务和服务业的观念受到了革命性的冲击,传统的生活消费性服务不再是主要的服务产品或服务的主体,高技术合量、高知识集聚、高附加价值和高管理水平的生产性企业服务成了主要的服务产品或服务的主体。由于知识、信息、管理和高技术手段的密集使用,服务和服务业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成为反映和判断该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服务在现代经济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也已经使得经济学理论思维再也不能继续予以忽视。

服务业发展的原动力来自生产性服务。所谓生产性服务,又称“生产者服务”或“生产服务”,是指在那些作为商品或其他服务生产过程的投入而发挥作用的服务。生产性服务面向中间用户和最终用户两个市场。生产性服务的覆盖面同生活消费服务业一样广阔,包括金融、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房地产、工程和产品维修、运输、通信、广告、仓储、人事、行政、保安和企业清洁等等。

生产性服务的产生原因及其理论意义

生产性服务也可理解为“服务生产的外在化”。从微观经济的角度看,服务生产的外在化是产生生产性服务的动因。所谓服务生产的外在化,是指企业内部的服务生产部门从企业分离和独立而去的一种发展趋势。这种分离和独立的目的是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工业结构进入调整阶段,企业活动也开始集中于生产经营,与生产经营活动关联不大的服务活动逐渐成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这就为商业性服务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社会需求。今天,在发达国家,工业企业生产一定量的产品,需要的外部服务已经比20年前提高了两倍以上。因此,贯穿于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阶段的生产性服务,其在产品增值链中增值量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阶段所创造的增值量。由此,生产性服务已经形成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差弄和增值的主要源泉,也是工业企业之间非价格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则是商品和服务提高竞争力和效率的关键。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在国民经济的价值构成和就业构成中的流量目益增大,已经很有必要在价值论上将服务与商品统一起来。但是,在古典经济学架构下,认为商品在经济学理论涵义中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而服务则没有这种价值,或者只有派生于货物生产过程的附属价值。

对服务的这种价值论歧视开始于古典经济学的创立,根源于古典经济学对经济学价值观念的规范。在亚当·斯密之前,经济思想中的价值观念十分含混,重商主义认为,工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活动形成价值;重农学派断言,工商业的活动都不形成价值,只有农业劳动才产生价值。亚当·斯密把价值形成或价值创造的问题从各具体行业中提升了出来,提出一切生产过程都创造价值的观点。按照古典经济学观念,生产过程由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所组成,因此,古典经济学的价值实体或者是由上述三要素之一形成,或者是由上述三要素共同形成。

有了价值形成于生产过程而且价值实体是劳动的观点,即把握了一个使社会财富尽可能快地增长的关键,那就是在一个社会所可能提供的劳动总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把尽可能多的比例的劳动量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在这里,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因为它是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而不进入生产过程的非生产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因为它只是直接同收入交换的劳动。生产性劳动生产实物形态的物质产品,即有形的、固定的产品;而非生产性劳动则不实现在特殊物品或可卖的货物上,具有非实物形态的特征,即是无形的、随生随灭的。生产性劳动是进入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而非生产性劳动是耗费在商品流通、上层建筑以及生活消费服务部门的劳动。

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强烈地依赖着劳动(要素)价值学说和交换价值学说。由于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界分,商品无可争议地拥有同古典经济学体系的逻辑协调的价值基础,而服务则由于通常和非生产性劳动相联系,或者被排斥在古典价值论的逻辑之外,或者作为“异物”依附于货物运动价值的逻辑体系。

20世纪下半叶,随着服务业发展越来越趋向知识密集化、技术密集化,服务业越来越显示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特征,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的服务流量产出和交易占国民经济价值流量的比重日益扩大,服务经济已经成为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时期的标志性经济结构。那种按照古典经济学思维将商品与服务对立起来的观念,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现代经济发展的现实了。生产性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从以下两个方面,消除了对“服务”在价值论上的歧视。

第一,生产性服务的产生和发展使服务流量在经济活动中的实现了自主交易性质,本世纪下半叶以来,生产性服务从工业中分离出来后,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日益强大,科学、技术、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服务概念,服务实现了作为自主交易。除了直接接触式服务外,生产性服务所供应的基本内容是多数是属于人力资本范畴的知识与技术。所以,当将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替代商品要素构成中的土地时,生产性服务的要素构成也包括了三个基本要素:资本、劳动力、知识与技术,从而使生产性服务首先实现了自主交易。

第二,生产性服务在经济活动中体现的使用价值或客观效用显示了交换价值的存在。由于大部分服务的非实物性、不可贮存性以及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同时性,决定了服务的交换价值与商品的交换价值的不同特点:一是大部分的生产性服务并不物化在一个物质产品中;二是生产性服务的生产、交换和消费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三是生产性服务的流动性和凝结性相结合;四是生产性服务在某些情况下体现前后阶段性,即在前阶段随着最终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延长,此阶段创造的价值也就增大。

第三,尽管商品与服务在感性形态上,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别,但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商品与服务之间在感性形态上,却存在着一个基本的一致性,即人们对于商品与服务的需求都是通过货币购买来实现的,这里有货币资产或金融资产的价值属性。

生产性服务在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作用

从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演变和发展来看,服务业的崛起,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取代制造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开始于本世纪50年代。1958年,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历史性的第一次在全社会就业总人数中超过50%,30年后的1988年,美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超过了70%;1987年,美国服务业的产值已经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68.8%。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各发达成员国服务业所创造的产值在1970年就已达到54%,1980年达到61%,1990年达到76%,1995年已超过80%。

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与发达国家比较利益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它在生产上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出口生产成本处于绝对优势的商品,进口生产成本处于绝对劣势的商品,其结果对贸易双方均有利可图。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认为,每个国家应该生产本国条件比较优越、成本比较低廉的产品,并用以与其他国家交换本国需要的、而本国生产成本较高的产品。生产要素禀赋论认为,由于存在于不同国家或不同区域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禀赋(供应状况)存在着差异,因而导致生产成本存在差异。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应该生产和出口那些比较多消耗供应相对丰富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那些在本国生产需要消耗供应相对短缺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古典经济学架构下的比较利益理论是一种静态的比较利益优势。筱原三代平提出的动态的比较利益原则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在世界经济的相对位势都会发生变化,因为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在内的一切经济因素都会发生变化,而生产要素的变化程度和速度在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弄。如果某些产业的产品在生产要素禀赋变化的基础上,由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将极大地改变在国际劳动分工中的位势,从而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比较劣势转化为比较优势,从而使一国获得动态的比较利益呢?随着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命,人们发现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能逐渐抵消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方面的不利因素而增强比较利益优势。格雷·贝克和哈罗德·米瑟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包括知识和技术在内的人力资本作为一种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的、新的生产要素,替代那些很难流动的生产要素,如土地、自然资源等,并认为,人力资本禀赋的优势可以冲抵其他生产要素禀赋的劣势,从而使得人力资本主导生产力的发展,这样,以人力资本优势为主体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开始对国际劳动分工起决定性的作用。依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和赫克歇尔—俄林模式,引入动态的比较利益原则,根据服务产品的要素构成,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除了劳动力和资本的比较利益外,人力资本这一服务产品所独有的生产要素是决定服务的比较利益的最主要因素。这就是说,在服务的领域内,服务产品中的知识和技术含量的程度高低决定服务的比较利益。

由于比较利益优势的转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大量效用显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于传统工业的更新、改造,其范围从传统的更新设备的“硬件”改革,扩大到更新管理的“软件”改革。运筹学、系统论、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企业的动作分析、时间研究、生产规划、工艺程序、质量控制、工厂布置、工作评价、组织分析、系统设计、工资奖励等各个方面,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管理体系。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的指导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更高,工业产品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与市场需求吻合更快,生产组织更加合理。社会化的生产和系列化的产品,使工业部门在人力资源上,趋向节省劳动力和追求熟练劳动力,生产性服务从工业中脱颖而出。于是,在发达国家里,工业部门的急剧扩张和大量吸收劳动力的时代宣告结束,而代之以服务业的部门和就业人数的大规模扩展。

由于发达工业化国家,也是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国家。日本地理学家国松久弥认为,现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第二次产业(工业)和第三次产业(服务业)集聚行为所进行的过程;另一位地理学家立男井户则认为,由第二次产业所创造的城市并不是真正的城市,而仅仅是一些缺乏有机联系的工业群体,现代城市应该是适合于货物、服务和信息交换以及人们舒适居住的地域,因此,现代城市应该从属于服务业。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容量在加大,市场的交换频率在加快。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业企业对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不断提出新要求。生产的实施,要求金融、通信、运输、研究与开发等服务部门的支持;产品的流通,要求有批发、零售、仓储、广告等服务部门的配合。以现代科学、现代技术和现代装备造就的现代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大为提高,城市的规模相应地扩大了范围、增加了层次。为了对扩大了的城市进行管理,又需要增加大量的指挥、调度和管理机构,从而使各类公司的总部、各类金融机构、各类交易所向城市集聚。在资本垄断和生产社会化不断加深的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实际上是组织企业生产和传送市场信息的中枢。

经济结构的服务化和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

今天,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已经基本服务化,这对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经济结构的服务化,也称为服务经济,指一国的生产从以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生产为转向以服务产品的生产为主。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个经济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生产农产品为主,以农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产业部门的农业社会,工场手工业和服务业居于次要地位,目前世界上仍有小部分国家停留在农业社会阶段;第二阶段以生产工业产品为主,以工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产业部门的工业社会,农业和服务业居于附属地位,现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正处于这一阶段;第三阶段开始于本世纪初,随着一些国家工业化的全面完成,服务产品的生产成为主体,服务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产业部门,以美国为代表,北美、西欧和大洋州的一些发达工业化国家已经先后进入这一阶段。服务经济的形成,在经济结构中表现为:

1.服务业就业人数的持续大幅度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就业结构,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演替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为农业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已经很低的情况下,继续下降;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发生大幅度的下滑,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中的比重持续大幅度上升。本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达国家,除了日本之外,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到1990年,美国下降了8%, 英国则下降15%。发达国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服务生产外在化,使得服务业在克服了生产成本增加的同时,进而创造出了新的大量的就业机会。生产企业在大量裁减蓝领工人的同时进而增加了对从事计划、会计、统计、人事、法律及其他非生产性的管理、专业、技术等白领工人的社会需求。计算机技术不仅在工业企业管理中得到运用,而且也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种成本大幅度下降,效率却成倍提高。随着商品生产的增加,导致对研究开发、运输通信和批发零售等服务需求的增加。

2.服务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比重日趋上升。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的服务化,不仅表现在服务业就业人数的大幅度增加上,而且也充分体现在服务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比重不断上升,并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上。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结构中三大产业(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产值变化来看,基本发展趋势是:农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急剧下降,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产值由上升走向下降,服务业的产值则持续上升。以农业为例,农业比重普遍不断下降,美国的农业产值从1950年的4.8%下降到1988年的2.3%,日本从1950年的26%下降到1988年的2.3%,英国则从1980年的1.6%下降到1988年的1.2%。 就工业来看,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经历了持续下滑或从上升到下降的变化。如美国,从50年代以来, 工业产值就一直下滑,1950年,美国的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2.1%,1960年下降到28.6%,1980年更下滑到22.5%,此后至今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上下。日本的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950年为28%,1960年上升到34.2%,1970年更上升到35.8%,1980年则下降到30.4%。与农业、工业不同的是,服务业却在70年代后得到了飞速发展,服务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使得工业产值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相对下降。但是,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在生产性服务的带动下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1988年,美国的服务业产值高达3500万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1994年更达到80%;1960年,英国的服务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5 %, 1989年跃升到63%;日本的服务业产值在发达国家属于相对较低的比重,但也从1970年的51%增加到1991年的56%,而且,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工业的发展速度,从1970年起,年平均增长率达4.9%。

一般而言,服务业大多数部门是以国内和地方市场为主要方向,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在70年代后有了大幅度上升。以美国为例,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办公室在1983年公布的服务业国际收支平衡表显示,1983年,美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总额为1300 亿美元, 其中出口为760亿美元,进口为590亿美元。其生产性服务的贸易内容涉及会计、广告、数据处理、建筑、管理咨询、教育、保险、信息、银行、法律、租赁、专利、软件、电脑、旅游、运输等诸多方面。如果加上美国服务业在国外的销售,服务贸易总额要大大超过上述数据,如加上在国外的直接服务,会计服务出口总值达到42亿美元,广告服务出口达到17亿美元,建筑服务出口达到80亿美元,数据处理服务达到37.5亿美元,投资银行服务出口达到160亿美元,零售服务出口达到250亿美元。美国服务出口总值达到1605亿美元,其中,海外直接服务占924美元,直接出口占681亿美元。

发达国家在服务业上的比较优势,是服务贸易的主要动力,并且服务进口相对低于服务出口,美国、英国是是服务的净出口国。同时,大部分的服务贸易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则以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为主。1984年,发达国家占有全球服务出口总额中的77%,占有全球服务进口总额的66%。同年,十个最大的贸易国(除了沙特阿拉伯外,均为发达国家)占有全球出口总额的68%,进口总额的54%。发达国家全球无形贸易中的份额由1973年的19%上升到1984年的29%。

在全球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服务业的国际间直接投资也在高速增长。通过贸易和立接投资支撑的工业生产国际化,产生了对贸易、金融、会计和法律等等服务的需求。许多跨国公司为此建立了众多的附属服务机构。在本世纪70年代初,跨国公司服务生产也开始了国际化,从此以后,服务生产的国际化以超过货物生产的速度发展。当时,许多服务产品都是由跨国公司生产,并且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国际化而实现服务生产的国际化。在生产成本上,服务的国际化与工业的国际化紧密相连,跨国公司造就了由工业和服务组成的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在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存量和流量上均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它们的服务业占有全球对外投资存量的40%,并且还在增加。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和法国占有全球直接投资存量的70%。它们每一个国家在全球直接投资中的份额里,服务业占到了40%到50%不等。全球服务业直接投资的流量一直在快速增长,在80年代上半期,对服务业的直接投资占到日本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60%,占到美国和英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10%。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服务业所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超过了对初级产品和制造业的投资。

生产性服务从工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体,使服务实现了自主交易,体现了交换价值,并在商品与服务同货币资产交换的一致性上,将商品和服务在经济学理论思维上统一起来。生产性服务的比较优势,使得服务业无论在全社会就业量上,还是在国民经济总量上,促成了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服务化,推动了服务的国际交换,这种跨越国界的非实物形态产品交换或者一国居民与他国居民之间的非实物形态产品交换,使得包括服务与服务的直接交换和服务与货币的间接交换,货币支付的间接交换,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

标签:;  ;  ;  ;  ;  ;  ;  ;  ;  ;  ;  ;  ;  

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形成的动力与服务贸易的发展_服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