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论文_曾东红

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论文_曾东红

兴宁市人民医院 广东兴宁 5145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医药领域的发展得到了不小的突破与创新,相关科研团队不仅对很多药品的药理药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索,还对药品的应用特点和原理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掌握。抗菌类西药是医药领域发展中重要的部分,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相关科研部门对其药理药性及应用要点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并对药物的应用模式和理念进行了创新与完善,从而为医药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本篇文章以阿莫西林为例,就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仅供相关学者参考。

关键词:抗菌;西药;药理;药性

抗菌类西药在医药研究领域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受到了很多科研团队以及医药管理部门的关注。抗菌类西药在应用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注意事项,一旦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那么就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抗菌类西药的药理性进行深入的研究,采取科学规范的措施提高抗菌类西药的应用效果,成为了相关科研团队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影响抗菌类西药应用效果的因素

1、医务人员药理药性知识掌握不全

影响抗菌类西药应用效果的不利因素有很多,其中医务人员药理药性知识掌握不全,就对药效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抗菌类西药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抗菌类西药应用于不同类型患者的治疗中。但是一些医务人员不能做到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抗菌类西药的应用原理和注意事项,导致患者用药期间出现很多不适情况。再加上医务人员对相关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同时没有在日常工作中积累工作经验,导致抗菌类西药的应用方式存在缺陷,既影响了患者的正常治疗,又降低了药物的使用效率。

2、患者对药物的认知不够

一些患者出现感冒或发烧病症的时候,不会及时的去医院接受治疗,而是选择去药店购买相应的药品,进行相应的处理。但是很多患者在选择抗菌类西药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全面的了解药物信息以及自身病症的真实情况,会出现药物选择有误或后期使用效果不明显等情况的出现。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治疗,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患者加强对抗菌类西药的认知与了解。

3、相关政策原因

在当前的医疗用药过程中,国家对药品予以更加严格的控制。因为药品的作用是治疗疾病,对病人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用药不当,或者药品的质量不过关,对于患者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造成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这就与本意背道而驰。而抗菌类西药在当前的药品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在实际用药过程中会出现质量与所标注的质量不相符的情况,药物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临床效果也就因此产生负面影响。

二、抗菌类西药中阿莫西林的临床应用

1、药代动力学方面

药代动力学在临床上的定义是,人体的新陈代谢、吸收及分布情况。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人体对阿莫西林的吸收率为氨苄西林的2.5倍。同等剂量的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经口服给药后,1小时后阿莫西林的药物血清便可以达到峰值,而氨苄西林则需要2.5小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阿莫西林主要经肠道吸收,其半衰期约为1小时,会分布在肝、肾、肺、肌肉等部位中,服药6小时后,经尿液排出体外。

2、药物联用方面

在大量的研究中表明,有些患有心脏内膜炎的患者会采用将阿莫西林、红霉素以及盐酸林可霉素共同使用的方式,其功能在于可以起到降低细菌浓度的效果,并且经过临床观察也可以发现。除了与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外,阿莫西林还可以与奥美拉唑共同使用,将其应用在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应用中,可以让治疗效果达到85%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阿莫西林不能与避孕类药物联合使用,否则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与有些药物联合起来使用以后,还会发生过敏的现象。

3、不良反应方面

阿莫西林在临床应用中很少发生不良反应,但是这并不能代表没有,常见的一些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恶心、腹泻、过敏等不良反应,一些患者甚至会出现头昏、失眠等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和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副作用。有资料显示,应用阿莫西林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约为5%-6%,其中主要为恶心、呕吐等肠道反应。此外,阿莫西林还可能造成哮喘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会出现血小板增多现象。

三、阿莫西林药理药性研究分析

以阿莫西林为例,这是青霉素抗菌类西药中的一种,其自身具有不溶于乙醇并且微溶于水的性质。除了上述两个特点以外,在味道上偏苦,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粉末。其结构与AMP具有十分相似之处,能够有效的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相对于氨苄西林而言,效果甚至比后者更加理想,尤其是针对肠球菌等细菌,能够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但是在治疗脑膜炎的过程中,却不能使用阿莫西林这一抗菌类西药,因为经过试验研究发现,这一药物对脑膜炎并不见效。

从化学组成结构上进行分析,阿莫西林是在AMP基础上的侧链苯环之上又多出了一个羟基,因此才能够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并且其化学组成成分比较特殊,是由6-氨基青霉烷酸组成的,在其内部又包含了β-内酰胺环这一结构,可以在细胞壁内对活性酶起到抑制性的作用,因此经常应用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的降低细胞壁出现黏肽合成的情况,进而细胞壁也就不会受到破坏。

除此之外,阿莫西林在穿透力方面的能力也较强。对于细胞壁内出现酶活性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抑制,细菌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就不再增长,这样可以让细胞出现破裂,杀菌效果也就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主要采用口服的方式让患者服用,短时间内溶于水以后,会生成肽键,紧接着就会转化为转肽酶,在这一过程中,转肽酶不再具有活性,细胞壁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不能生成细菌形成保护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破裂,有效的杀灭了细菌。尤其是在杀灭G-菌与G+菌时,可以起到最为理想的效果。但是,阿莫西林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至少在杀灭沙门氏菌时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

四、结束语

如今,很多抗菌类西药科研团队都能对相关药品的药理药性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于抗菌类西药应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注意事项以及难点问题等,相关科研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妥善的分析与处理,从而制定科学的优化方案,降低不良因素对药物使用的影响。虽然与一些医药研究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现阶段的抗菌类西药研究效率和质量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如阿莫西林之类的抗菌类西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国家医疗领域的发展中,在保障着人们生命安全的同时,为药理药性及应用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抗菌类西药的应用效果一定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国家医药研究领域的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韦荣博.浅谈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73).

[2]马岷华.浅谈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用药中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9):123-124.

[3]吴红亮.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67).

论文作者:曾东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  ;  ;  ;  ;  ;  ;  ;  

抗菌类西药的药理药性及合理应用论文_曾东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