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可以更深层次地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传承发扬我国文化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接授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意义深远。本文主要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浅谈一些拙见,希望对日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渗透 传统文化 教育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漫长的成长,在日积月累中汇聚着先人们的智慧,凝聚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小学是每个人智力和思想发展的启蒙阶段,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国民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能进一步弘扬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
一、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自然也承载了更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灵魂。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找到传统文化与课文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把传统文化巧妙适时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例如在学习《孔子拜师》时,将有关孔子的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中学习孔子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和学无止境的思想。我适时渗透传统文化,告诉学生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现很多国家都设有孔子学院,传播中国的儒家思想。告诉学生中华传统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宝库,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真正感受到并学习到优秀传统文化。
再如学习《马踏飞燕》时,我适时插入了唐代唐三彩的相关知识。这样,在讲述东汉文物的同时又让学生了解到了唐朝陶瓷唐三彩的一些知识,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认识了古人卓越的才能,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让学生感受文化熏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使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一定的素质和能力,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前行。
如在学习《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时,我通过《三字经》“苏老泉,七十二,始发奋。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教育学生要早立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学习《北京的春节》时,我引导学生查询和春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春节有哪些别名?除夕的来历?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学传统文化,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教师在讲解与节日有关的文章时融入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三、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塑造学生的性格
传统文化是智慧的结晶,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性格。如在学习《将相和》时,我给学生讲述故事发生在“战国七雄”时期,当时秦国是最强大的一个,它总有吞掉其他国家的野心。因此,当时一些中、小国家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关系到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文中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希望我们从中得到启发。
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学习《示儿》时,笔者在讲完此文后穿插讲述了如《示儿》这样的爱国诗、爱国诗人,如战国末期的屈原,顺便讲述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讲屈原追求理想、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修身洁行、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以及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代子孙尤其是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样一来,屈原的情操、品格也一定会萦绕于同学们的心中。
四、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促进学生的习惯养成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决定了他今后的发展。“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的,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微型的文化史。
如在学习“聪”字时,我引领学生学习这个字的组成及含义:这个“聪”字是什么结构?左右结构。左边的“耳”表示什么意思呢?代表人的耳朵,用来听的。右边上面的两点表示什么呢?人的两只眼睛,是用来看的。中间的口呢?人的嘴巴,用来说的。下面的心呢?人的心,表示要用心、专心。这个字表示一个人要用心做事,用耳倾听,用眼细看,用口说出来,这样的人就是聪明的人。这样,不仅字的构成,而且到字的意义的认识,都给学生一个具体生动的意象,让学生在学习文字中感受中华文字的魅力,自觉坚持“我要用心听,用眼看,做一个聪明的人”。在教学生写字时要积极倡导“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教学理念。“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让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学写字、写好字是弘扬祖国文化传统,从而对祖国的文化更加热爱。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我国当今文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文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杨海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6年4期。
[2]袁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课外语文(下),2016年11期。
[3]童一峰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考[J].求知导刊,2015年23期。
[4]房殊 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1期 。
论文作者:赵旭泰 胡润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孔子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传统论文; 屈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8月第28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