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的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2008年《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热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论文,热点论文,区域经济论文,经济研究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接踵而至的各种因素都在考验着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知道,这一年的宏观经济环境遭遇了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国内股市动荡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中国这艘转型期的航船在面对扑面而来的一个个激浪时将如何行进,引发了各方位的热议。自然,这种局面激发了我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界的创新科学研究,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选文中,可以窥见一斑。
纵然2008年是困难重重的一年,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研究领域却呈现出相当活跃的探索氛围,一批批的研究成果纷纷涌现,其中不乏有进行理论深层思考探讨的,有针对积弊问题寻求改革创新的,有建立新方法新模式的,还有提出新举措新政策的,各类论文精彩纷呈,不胜枚举。作为展示和传播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平台,《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奋力采摘,力求最及时、最真实地反映国内外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的最新动态。
这一年,《城市经济、区域经济》的特色和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城市与区域经济理论探讨、重点地区经济研究、城市发展研究、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和新的拓展研究。
一、城市与区域理论探讨
理论源自于实践,却又是指导实践的方向标。一些学者在区域与城市经济理论领域开展了精彩而从容的探索,收获丰饶:
——经济增长理论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动力机制(谷国锋,基于动力系统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机制研究,本刊12期)、增长极成长条件(陈日新、陈向阳,区域增长极形成机制研究,本刊12期)。学者覃成林、张伟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研究评述,本刊7期)提出:俱乐部趋同是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的一种重要类型,已经成为国外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的热点。段世德、寿厉冰提出增长极的“漂移与叠加”两种成长模式,认为增长极的区位变化,带动不同地区经济的增长,形成增长极的漂移;增长极在原来的区位继续成长,并结合环境的变化带动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增长极的叠加。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必须创造适合增长极进一步成长的基本条件(漂移与叠加,本刊9期)。
——城市集聚经济理论
学者李高产在梳理和研究国内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包括知识外溢、劳动力蓄水池、投入品共享、国内市场效应、消费经济性和寻租等,提出了城市集聚经济多样化的微观基础,较全面地阐述了城市集聚经济产生的原因和趋势。(城市集聚经济微观基础理论综述,本刊9期)
楼洪豪进行了经济要素传导机制的研究,他认为,要素的合理流动是财富生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基本要求。区域要素的传导机制成为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内涵的重要工具,这方面内容包括区域要素的传导机制的概念与构成(主客体、媒介体、目标、工具等)、流动与市场机制及其机制实现方式。(论区域要素传导机制,本刊7期)
——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探索,主要包括:产业集群理论(集群的类型、特征、形成机制、竞争优势、集群战略与政策等)、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产品内分工、模块化生产;部门内分工和产业链分工;新型分工的影响因素)、区域竞争力理论(竞争力内涵、理论基础、决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作用)和区域产业转移理论(转移动因、转移模式、转移效应、转移战略)等(石壁华,我国区域产业研究的理论进展,本刊7期)。戴宏伟、王云平关于不同的转移模式(扩张性转移和衰退性转移、整体转移与部分转移、技术转移和资本流动、企业协作性转移于并购性转移、企业迁移与要素流动)的提出,为实现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有效途径(本刊7期)。
二、重点地区经济研究
提及我国区域层面,我们通常第一反应的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环渤海地区等,而近些年,逐渐出现了一些频率较高的新概念,有海峡西岸经济区、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都市(圈)区、泛珠江三角洲、泛长江三角洲等。回顾这走过的一年,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学者们,在继续关注传统重点区域的同时,也对新的重点区域给予了相当重视。
——浦东新区、滨海新区、重庆-成都、武汉-长沙(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这是我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为破解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复杂而深刻的矛盾问题,开辟建立的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全方位改革试点为特征,以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新型区域。这方面的研究重点聚焦于战略定位、系统改革、协调发展、制度创新、国际经验等,研究的对策一方面是为了保障试验区的有效试验和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期待找出规律,找到机制,摸清原理,推广应用(戴学来,加快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本刊1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体管所,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进展情况调研报告,本刊1期;江曼琦,借鉴浦东经验,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本刊5期;朗东、王述英,滨海新区形成高层次服务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本刊5期等)。
——海西(台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与研究
该区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的部分地区。在两岸关系不断出现新的改善契机的形势下,该区自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板块关系国家统一大业,政治经济意义重大,对于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该区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基础、产业规划设计、运行管理机制构建、政策措施等方面。学者林建华深刻研究了闽台两地的文化特点,指出五缘文化力(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力量(五缘文化力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本刊1期);也有学者安增军、郑国泽认为该区域发展面临风险,现状经济基础薄弱,又处在珠三角、长三角之间,即受到两大板块的牵引,也会受到挤压,从而导致“累积性因果循环”效应。所以,建立海西区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中国区域经济视角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与福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本刊1期)
——大都市(圈)区研究
学者们探讨了一般城市融入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的路径选择、省级都市圈高位协调机构的建立与实施机制、世界第六大都市圈(泛长江三角洲)的未来“一体两翼”格局、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研究等。从都市经济圈一体化进程研究看,关键是确定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主要路径,为了促进这一进程,需要培育统一的要素市场,对接产业分工与协作,打造都市圈快速交通干线网和通用信息平台,创新政府协调机制,交流与共享人才资源,遵循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等。
——传统区域研究
当然,通常提及的传统区域仍然是我们关注的部分,如对于中部崛起的研究就涉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钟芸香,本刊5期)、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彭连清,本刊5期)、“比较优势陷进”与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张秀生、盛见,本刊8期);对于西部大开发的研究,论文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析(秦成逊,本刊3期)、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先天条件与后天培育问题([澳]简.戈利,本刊6期)也进行了相关阐述;同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区、东北地区仍是热点区域,学者们集中讨论的是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问题、产业结构升级、竞争力提升、可持续性与对策建议等方面(周立群、舒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建议,本刊11期)。
三、城市发展研究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据点,也是经济发展的焦点。城市中演绎着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融合,交织着人类各种活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等)的盛衰沉浮。城市自然也就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领域。2008年,学者们对于城市发展的研究十分丰富,主要涉及城市化、城市群、大都市、城市产业(产业集聚、结构类型、转型优化)、竞争力、生态保护、开发区、住宅与土地经济、城市经营与管理等。
——城市化研究
其中,对于城市化研究的内容极为丰富。城市化是传统落后的农业社会向现代文明的城市社会转变的一次深刻革命,期间会遇到制度、文化、经济各个层面的难点问题。目前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制度性障碍(卫华,本刊4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价值取向(李秋香、李麦产,本刊4期)、我国城市化阶段性演进特征及城市化推进速度的地区差异(范剑勇,本刊6期)、城市化大系统内部结构的协调性研究(陈东等,本刊11期)、我国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的创新与宏观调控问题(王忠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问题,本刊9期)、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赵维良、纪晓岚,本刊3期)、论资源节约型城市化道路(夏永祥,本刊6期)、逆城市化现象(郑卫、李京生,论“逆城市化”实质是远郊化,本刊7期)、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吕斌、祁磊,本刊11期)、推进城市有机更新走科学城市化道路(王国平,本刊9期)。
——城市群研究
城市群是一种城市空间形态,它既是城市和区域经济演进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区域与城市间分工合作的重要手段。这一年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研究(庞晶、叶裕民,本刊5期)、城镇化到都市化的战略提升(孙红玲,本刊1期)、郊区化与逆城市化,中国都市群发展的重要模式以及一些具体城市群,如:长株潭城市群(朱翔,在中部崛起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研究,本刊1期;熊柏隆,大长株潭“3+5”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走势研究,本刊5期)、武汉城市圈(秦尊文,产业融合:武汉城市圈主旋律,本刊6期)、环鄱阳湖城市群(王志国,关于建设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的设想,本刊2期)、中部三大城市群(陈丙欣、叶裕民,中部三大城市群发展的比较研究,本刊2期)、中国十大城市群(曾鹏,中国十大城市群综合发展水平——因素分析与综合集成评估,本刊5期)、中国新城市群(张贡生,论新城市群建设,本刊6期)、京津冀都市圈(祝尔娟,关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问题讨论综述,本刊6期)。
——城市经营与管理研究
城市经营与管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核心是其效率与文明的体现。在这一领域,学者们展示了独特的视角,研究包括:城市营销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思考(于涛、张京祥,本刊1期)、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体制及机制研究(吴俊、王达,本刊2期)、论我国城市化管理的市场化运行(阎金明,本刊1期)、中国大都市区管治研究(安树伟,本刊7期)、基于健康城市视角的城市管治路径选择(毛宽、曾刚,本刊7期)、城市治理研究的最新进展及一般分析框架(徐静,本刊9期)、论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中政府监管的主要环节(王丽英、邱法宗,本刊7期)等。其中,市场化的管理理念就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
——城市竞争力方面的研究
竞争力是一个城市内在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对竞争力的要素判别、竞争内容、竞争层次和领域仍然是学者们的研究主题。比如:城市竞争力关键要素的识别方法(方明、熊燕,本刊1期)、城市整体交易效率与中国城市间竞争分析(赵璟、党兴华,本刊1期)、基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资产经营(赵富强、付俊,本刊1期)、新形势下城市核心竞争力探析(季斌,本刊9期)、城市尺度的网络竞争力研究(汪云林、牛文元,本刊9期)、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王晓鹏等,本刊9期)等。
——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研究
诸多学者纷纷探讨着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移的定位与实践(孟韬,本刊2期)、资源型城市的集群创新与战略取向(孟韬,本刊3期)、资源型城市衰退症结与经济转型的中外比较(路卓铭等,本刊3期)、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与战略(董锁城等,本刊2期)等现实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土地与住宅经济研究
这一领域一直是城市经济中的难点和热点,学者们锲而不舍的钻研,结出了累累硕果,比如: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与模式创新(王军武、赵可林,本刊4期)、当前廉租房制度改革及其方向(李欣、胡宏伟,本刊3期)、中等收入人群住房供应体系与限价房政策探索(丁烈云、陈峰,本刊5期)、房价上涨与我国居民福利效应的实证分析(王斌、高波,本刊5期)、城市住房过滤运行效率问题及对策(刘友平,本刊6期)等。
——开发区研究
开发区,作为城市的窗口和改革的前沿,它们往往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最为活跃的地方,学者们对此问题的探讨更是乐此不疲。这方面研究不仅针对宏观的管理体制、规划决策、土地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出了改进建议(雷霞,关于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的类型及其改革的思考,本刊2期),而且对微观的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市场竞争机制和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等也提出了对策(石碧华,我国经济特区与开发区的发展趋势,本刊2期)。
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是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有效区域分工与协作机制,推动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协调公平与效率,促进区域利益的分享,最终实现各区域共同富裕。在此方面,区域经济学者同样作了大量研究。
——关于区域协调、区域分工与协作方面的研究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增长和发展差距的收敛,所以学者们一方面对区域差异及其原因做出判断,如:中国区域经济趋同与差异分析(贾俊雪、郭庆旺,本刊2期)、实现区域协调要构建三大机制(秦柳,本刊12期)、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协调机制研究(胡章俊,本刊3期)、基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徐承红,本刊4期);另一方面对协调发展的一般机制开展研究(王琴梅,本刊6期),通过对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技术在区域间的传播和扩散、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市场机制和政府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最终建立起转型期的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特殊机制。这方面的研究有理论色彩的(石玉环、石玉冰,区域经济合作与生产力总体效应,本刊2期),但更多的是实践层面的长三角区域协调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杨俊宴、陈雯,本刊2期;肖金成,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和建议,本刊6期;胡彬、谭琛君,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重组政策研究,本刊10期;陈广汉,推进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研究,本刊10期)
——关于城乡经济联系方面的研究
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的重大课题和焦点,城乡实现一体化的目的在于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消除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平等,城乡生活方式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基本一致。学者们在这一领域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诸如: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郑芸,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及其内部角色定位,本刊2期)、都市圈内的城乡一体化(张建华、洪银兴,本刊2期)、我国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困境与出路(姚永玲,本刊2期)、资源型城市城乡协调发展战略(何邕健、毛蒋兴,本刊5期)、城乡差距和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先次序(洪银兴,本刊5期)等等。
五、新的拓展研究
近些年,在区域与城市经济领域又涌现了许多新鲜气象,诸如:主体功能区、创意城市、创意产业、区域与城市创新、区域文化与经济、城市安全体系、城市生态、临港经济等。这些新事物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新对象。
——关于主体功能区研究
自从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命题提出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着不同的观点,对主体功能区的内涵、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2008年,一些学者又在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定期调整机制、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主体功能区的立法、以及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区域开发模式等层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孙久文、彭薇,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评述,本刊4期;张孝德,建立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区域开发模式,本刊4期)。
——关于创意城市的研究
近年来创意城市的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运用于城市建设之中。总体而言,众多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罗列出构建创意城市所需要的要素,并未深入探讨创意城市的本质等相应内容。因而,这一领域成为学者们纷纷进入探讨的空间。主要观点有:我国创意城市发展理论需要反思(张婷婷、徐逸伦,本刊4期)、我国城市创意创新发展战略应作根本性调整(任新民,本刊4期)、推动创意创新发展的主力往往不是政府,而是一些非主流、边缘化、体制外的力量。
——关于城市或区域创新的研究
每个城市或区域都有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性,它既是一个城市或区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动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催生创新成果的内生基因。将发扬城市特色与推进城市创新相结合,建设具有特色的创新城市是一项更加理性、优化的选择。学者们的研究也展现了新的创意,如:中国省区市创新能力动态趋势及决定因素研究(赵彦云,本刊8期)、“创意产业、创意城市、创新型城市与创新型区域”(石忆邵,本刊8期)的划分与递进发展、由城市创新转向创新型城市的约束条件和实现途径(马晓强、韩锦锦,本刊8期)、创新城市的差异化战略:浙江证据(陆立军、杨志文,本刊8期)。
——关于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方面的研究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近些年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凸现出来,一些学者认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区域间经济的差距(张宝通,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本刊1期)。这方面研究着重探讨了区域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内容及内涵、功能与作用,指出弘扬先进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徐永安,略论浙江先进的市场经济区域文化,本刊1期)。这方面的研究触及了经济社会的深层驱动问题,有待学者进一步的探索。
——关于城市安全体系的研究
由于城市是人口、产业、财富高度聚集的地方,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中心场所,也就构成了防灾减灾的重点区域。这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城市灾害的类型、发生的原因机理、灾害的防范与控制、灾后的应对和处置、应急系统的建设与预案等内容(龙江英,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安全体系,本刊10期;齐二石、王嵩,城市应急管理系统的构建及系统分析研究,本刊10期;王月雅,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迫在眉睫,本刊10期)。
——关于城市生态方面的研究
当前中国城市化各种问题中,生态环境恶化与人居环境脆弱尤为突出,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桎梏。由此,强调与自然生态融合的“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其中,叶玉瑶等学者将城市空间研究历史划分为“生态自发”、“生态失落”、“生态回归”、“生态革命”四个阶段的“生态脉络”,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刊9期);也有学者力图解决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对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构想(罗保明,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本刊9期)。
总体而言, 2008年的区域与城市经济挥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热力,学者们那股不断向前、百折不挠的钻研创新精神,将区域与城市经济的质地磨拭成一片通透;新的空间、新的事物、新的方式不断涌现,无论哪一个领域都仿佛是待开垦的处女地拥有着无限潜能,在新的一年伊始之际,我们希望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将以一种强劲而蓬勃的态势上升,再上升。
标签:城市经济论文; 经济研究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城市热点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