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_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论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_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论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利益论文,动力论文,社会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09)03-0041-07

一、传统教科书理论体系的一个严重缺憾

唯物史观从历史主体“现实的人”出发,从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入手,在劳动中找到了破解历史秘密的锁钥:现实的人要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这就必然形成一定的生产力。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所以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就必然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由此构成了社会历史运动最基本的内在矛盾——生产方式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之上,必然产生相应的上层建筑,由此就派生出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由此得出结论: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内部由基本适应到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这样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运动,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决定性物质力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源泉。

但是传统哲学教科书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时,却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生产力发展是否也需要推动力?生产力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什么?如果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话,社会基本矛盾为什么会不断地解决又不断地产生出来?各个时代的不同阶级、集团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热情、甚至不惜以血流成河的沉重代价去解决这些社会基本矛盾?如果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的话,人民群众又为什么要推动历史?如果说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的话,生产方式只是一定历史阶段人们借以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具体形式,它自身是无意识的,不可能决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生产方式的复杂构成因素中,唯一有思想、有意识的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劳动者,那么,处于一定历史阶段的人们为什么要变革生产方式?如果说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话,阶级斗争的真正目的是一定阶级出于推动历史进步的动机,抑或是出于本阶级实实在在的利益盘算?而在没有阶级的时代,社会为什么也能够发展?如果说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物质力量的话,同样又会产生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要进行生产劳动?

所以,传统教科书关于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表达是不彻底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原苏联哲学理论的影响。影响很大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康士坦丁诺夫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尤金与罗森塔尔合写的《简明哲学词典》都否认生产力的内部动力,而把生产力的动力归结为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受原苏联哲学对马克思主义解读的影响,我们的教科书理论一向不承认生产力有内部矛盾。这是传统教科书理论体系的一个严重缺憾,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严重误读。唯物史观理论如果不能对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即“动力的动力”做出回答,不能揭示出历史主体思想动机背后更深层的经济利益动因的话,那就没有彻底回答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问题。

二、“动机的动机”问题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人类的实践具有自觉性的特点。人们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总是反映着人们的愿望与动机。恩格斯指出,人们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直接动机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在这些五花八门的目的与动机背后,存在着制约所有时代、所有人的所有动机的共同的最终动机,即“动机的动机”。“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因此,问题也在于,这许多单个的人所预期的是什么。愿望是由激情或思虑来决定的。而直接决定激情或思虑的杠杆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可能是外界的事物,有的可能是精神方面的动机,如功名心、‘对真理和正义的热忱’、个人的憎恶,或者甚至是各种纯粹个人的怪想。……另外一方面,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在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又是什么样的动力?在行动者的头脑中以这些动机的形式出现的历史原因是什么?”[1]248社会历史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类在自觉的思想意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所以要解开社会历史发展之谜,就必须追问制约着所有个人、集团、阶层以至阶级表面动机背后的那个“动机的动机”。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旧的历史观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至多看到的是人的思想动机。至于人的思想动机是如何产生的,这是旧历史观所无法认识的。正如恩格斯所说的:“以前所有的历史观,都以下述观念为基础:一切历史变动的最终原因,应当到人们变动着的思想中去寻求,并且在一切历史变动中,最重要的、决定全部历史的又是政治变动。可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政治变动的动因是什么——关于这一点,没有人发问过。”[2]334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超越了前人,认识到历史人物的思想动机并不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认为在人们的思想动机背后还有更深刻的“原动力”。但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决定了他不能为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命题找到正确的答案。虽然如此,恩格斯还是高度评价了黑格尔提出“原动力”命题的意义。他说:“黑格尔没有解决这个任务,这在这里是没有多大关系。他的划时代的功绩是提出了这个任务。”[2]363

唯物史观以其独特的社会实践思维方式,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对历史观中这一重大问题的解答给出了科学的路径,认为历史主体的动机不能从社会的思想中得到解释,不能从社会的政治关系中去寻找,更不能到社会历史的外部去寻找,而只有从社会的物质生活之中、从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得到解释。

“动机的动机”问题的解答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唯物史观只有寻找到历史主体的最终思想动机,才能回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从而彻底回答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问题。其次,只有准确回答了历史主体“动机的动机”问题,社会历史发展能动性根源才能得到合理说明。再次,只有寻找到“动机的动机”,才能恢复马克思主义哲学独具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有助于我们在社会历史观中真正确立起人的主体地位,认识到人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理所当然的应该是历史发展成果的享受者,人们创造历史只是为了享受其创造成果,从而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支持。

三、“动机的动机”与“动力的动力”问题的研究进展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哲学界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理论体系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历史主体“动机的动机”与历史发展“动力的动力”问题就成为被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由于传统教科书对历史发展动力的表述停留在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最终动力的层面上,所以,关于“动机的动机”与“动力的动力”问题的讨论,实际上就聚焦到什么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问题上。对这个问题近30年的学术争鸣中,大多数学者承认生产力背后还存在着更原始的动力,但是对这种动力的具体认识却有不少分歧。概括起来主要观点有以下十多种:(1)人的需要说;(2)物质利益说;(3)人与自然矛盾即主体需要的无限性与客体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矛盾说;(4)生产力内部矛盾因素说;(5)综合因素说;(6)人与物的矛盾说;(7)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说;(8)历史性因素说;(9)生产工具动力说;(10)代价动因说;(11)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12)科学和物质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3]。笔者在2003年完成的学位论文中则提出:人类实现自身需要和利益的愿望与实现程度即生产力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永恒动力。

四、实现自身利益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实践“动机的动机”

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考察社会历史过程就必须考察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考察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必须考察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因,考察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动因就必须考察人的意志、愿望、目的等思想动机,否则我们就无法真正揭开历史发展之谜。“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25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了揭开历史发展之谜的正确途径,就是去探究隐藏在历史人物动机背后的那些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因即“动机的动机”或“动力的动力”。“因此,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探讨那些作为自觉的动机明显地或不明显地、直接地或以意识形态的形式、甚至被神圣化的形式反映在行动着的群众及其领袖即所谓伟大人物的头脑中的动因,——这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惟一途径。”[1]249

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其现实需求是复杂与多元的。这决定了人们思想的复杂性及理想、愿望与追求的多元性。那么,隐藏在人们各种表面动机背后的那些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因,即能够使广大群众、整个的民族、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最终动因到底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所有这些动机背后隐藏着的最终动因,就是人类对满足自身需要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任何个人如果不是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4]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是一切生命有机体的本能和生存法则,关心自身需要的满足,实现自身利益,更是人类这一高级生命的自觉行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构成人类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人首要的关怀就是对自身利益的关怀。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实践活动,“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毫无疑义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实现人类这一最基本的利益。人们进行任何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无论是改造自然还是改造社会,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使自己的生活更理想。正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利益,才唤起了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激情,促使每一历史阶段上的人们“行动起来”;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利益,人类才永不停息地探索未知世界、改进发明生产工具以发展生产力;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利益,人类才永不倦怠地进行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为了更好地实现本阶级、集团的利益,人们才不得不采取阶级斗争这一血腥手段来进行社会革命,变革生产方式,变革经济与政治制度。“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

五、实现自身利益是生产力发展“动力的动力”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6]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为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利益,使自己的生活更理想、更满意。人类为了生存这一最基本的需要与利益,才进行生产劳动。所以,生产力的形成首先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与利益。而人类的需要与利益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提高的。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加、日益丰富的需要与利益,人类必须不断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就在于人类满足自身需要与实现自身利益的要求。

动物和人类都有生存需要,但是只有人类才能够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生产力,并且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生产力。原因就在于动物只是服从于生命的本能来生存,它只是消极地适应自然界,利用现成的自然界来生存,因此它的生存需要几乎是凝固不变的。而人类一开始其生活就是建立在主动地、自觉地创造自己生活的劳动基础之上的,这决定了人类不同于动物,他总是按照自己的理想来创造生活。正是人类通过社会劳动来创造理想生活的本质属性,使人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中必然形成生产力,并使生产力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生产力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为人类的生活理想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人类的理想生活总是现实生活的产物,每一时代的既定生产力满足并制约着人类一定的现实生活需求即现实利益要求,然而,每一时代的既定生产力又总是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现实生活需求,因为人们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总是会产生出比现实更高的生活理想即需要和利益要求。解决现实生产力水平与人类理想生活之间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深化对世界的探索和认识,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力。当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人类理想的需要与利益得以实现以后,在新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人类又会产生更高的需要与利益要求。人类对理想生活、理想社会、理想世界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这就决定了人类实现自身需要与利益的愿望与实现程度之间的矛盾是永远不会消除的。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满足着人类的现实需要与利益,同时又创造着人类更高、更理想化的需要与利益。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人类理想的需要与利益不断变为现实,而人类更高、更加丰富的理想化需要与利益又推动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正是人类满足自身需要、实现自身利益的现实要求与这种需要和利益的实现程度之间矛盾的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才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永恒动力。没有人类对自身需要与利益的追求,就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实现自身利益的动机,构成生产力发展“动力的动力”。

六、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利益矛盾

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生产方式就是一定水平的生产力与一定形式的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也构成社会最基本的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发展水平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从基本适应到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反复运动过程,实质是社会各阶层、集团或阶级之间利益关系、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利益矛盾的反映。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更通俗地说就是财产关系。马克思指出,财产关系不过是经济关系的法律用语而已。生产关系主要包括了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等。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看,生产关系包括了直接的生产过程、分配过程、交换过程和消费过程。生产关系内涵的每一个方面,都反映的是社会各阶层、集团或阶级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关系,核心是社会各阶层、集团或阶级以何种方式占有基本生产资料、以何种社会组织形式来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以何种方式来分配社会财富并占有财富、以何种社会形式来交换人们的劳动、以何种社会形式来消费劳动成果等。任何社会所形成的特定生产关系,意味着这种生产关系下的利益格局符合该社会经济上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阶层、集团或阶级的利益要求。虽然每一时代各阶层、集团或阶级对这种生产关系即利益格局不可能都是满意的,但这是特定时代各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在经济上不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阶层、集团或阶级,受制于本阶层、集团或阶级的力量(主要是经济实力),在一定时期内不得不接受这种利益格局。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与水平,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亦即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所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发展水平,其本质含义指的是社会财富的占有方式与财富分配方式、社会生产的组织形式、社会劳动的交换形式等社会的利益格局,基本符合那个时代社会生产各主要阶级力量的对比状况和利益要求,特别是符合代表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与历史前进方向、并且在经济上居于主导地位的先进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要求。因为这种相对合理的经济利益关系或利益格局,能够较好地调动那个时代各方面历史主体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能够调动代表着该时代先进生产力与历史前进方向历史主体的积极性,从而使得社会资源、生产要素能够得到较合理的配置,社会整体生产力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使生产关系产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而所谓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性质与发展水平,其本质含义是指社会的利益格局已经不能反映社会发展主要力量的利益要求,特别是不能反映新兴的、代表时代前进方向与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或政治集团的利益要求,从而压抑了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及历史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社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低下,社会生产力无法很好地发挥出来。这时,生产关系便呈现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在这种状况下,新兴的、代表时代前进方向与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或政治集团,必然提出变革现有生产关系即社会利益格局的强烈要求。当这个新兴的阶级或政治集团积聚了足够的力量与原来占统治地位的集团或阶级相抗衡的时候,社会革命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所以,生产关系变革的直接根源在于社会各阶层、集团或阶级对社会利益分配关系、利益格局的调整要求。

每一次社会变革后产生出的新的生产关系,总是那些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与历史发展方向并在经济与政治上占据支配地位的新兴阶级,根据自己的利益原则,选择更能够发挥出生产效率的经济制度与生产组织形式而建立起来的。所以它表现出与生产力的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特征,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制度,建立起来后总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是生产力却是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它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当更具先进性的一代生产工具的应用使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重大变化,代表更先进生产力的新兴阶级日益壮大起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的时候,原有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利益格局就不再是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有效形式,而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为这种生产关系依然维护的是原有的统治阶级的利益,在社会利益分配中不能反映新生产力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从而对新生产力的效率发挥产生压制作用。于是,新兴阶级必然强烈要求变革生产关系,使自己获得社会利益分配的主导地位,从而实现本阶级的利益。当这个新兴的阶级或政治集团积聚了足够的力量与原来占统治地位的集团或阶级相抗衡的时候,社会革命就又一次不可逆转地爆发了。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7]97

由此看出,生产方式的矛盾实质上是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矛盾。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集团的根本利益。生产关系变革的实质就是社会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每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是代表新的社会生产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打破原有社会利益格局,实现本集团或本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使新建立的生产关系即新建立的社会经济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生产力的要求,从而使生产力的能量得以充分释放。

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利益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作为另一对社会基本矛盾,其实质是社会各政治集团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从基本适应到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实质是社会各政治集团之间社会利益关系、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的过程。

首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根源于社会经济利益矛盾。经济基础就是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就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利益关系。由于私有制的产生,使得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开始具有了对抗的性质。社会成员在经济利益上的对立与冲突,导致了政治集团——阶级的产生。阶级不过是社会成员中具有相同利益人群的集合而已。所以阶级看似政治范畴,本质上却是个经济范畴,阶级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正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之间利益是根本对抗的,这就决定了一定阶级利益的获取与社会一定利益格局的维持,不得不借助于政治权利与国家意志。于是在经济基础之上便产生了国家、法律等政治上层建筑以及军队、警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器。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产物,上层建筑是为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阶级的利益而组织起来的一种政治力量、政治机构或者政治手段,其神圣使命就是实现本阶级的经济利益,维护本阶级的既得经济利益不受对立阶级的侵犯。

其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实质上就是社会经济利益格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利益格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在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中,哪个政治集团在社会利益格局中占主导地位,该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中也必然是由这个政治集团占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指政治上层建筑最根本的使命,就是维护本阶级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经济制度即生产关系,即维护本阶级的经济利益,维护业已形成的对本阶级有利的社会利益格局。所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其本质含义就是指执政者的意志、国家权力机构及其一切政令法规,与在经济上占主体地位或支配地位阶级的利益要求完全相一致。所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适应,就是指执政者的意志、国家权力机构与政令法规,不符合在经济上已经取得主体地位或支配地位阶级的利益要求。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整个上层建筑或迟或早要发生变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就会相应发生变化,一旦某种社会新兴的阶级力量在社会经济中由过去的非主体地位逐渐上升到主体地位,在社会利益格局中占据了支配地位,那么,原有的上层建筑的性质就必须随之发生变化,国家的性质必须改变,国家意志必须改变,这就意味着社会政治革命,意味着旧的国家机器被摧毁,意味着改朝换代。马克思说:“政治国家对私有财产的支配权究竟是什么呢?是私有财产本身的权力,是私有财产的已经得到实现的本质。和这种本质相对立的政治国家还留下了些什么呢?留下一种错觉:似乎政治国家是规定者,其实它却是被规定者。”[8]政治不过是经济的集中反映而已——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了一切政治斗争的实质是经济利益斗争,一切政治行为的背后的要害问题就是不同政治集团的经济利益争夺。社会基本矛盾实质上是各阶级利益关系的人格化,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矛盾的实质是不同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矛盾的反映。

八、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利益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阶级社会中是通过代表新的生产力与新的利益格局要求的阶级,与代表旧生产关系利益格局的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斗争表现出来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这种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2]704-705

在阶级社会中,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关系,先进的上层建筑与没落的上层建筑,都是通过一定的阶级矛盾体现出来的。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代表新的生产力与新的利益格局要求的阶级,与代表旧生产关系利益格局的阶级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同样表现为代表新的生产力与新的利益格局要求的阶级,与代表旧生产关系与旧利益格局的阶级之间的矛盾。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解决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重新调整社会利益格局。由于各阶级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任何既得利益集团决不愿意拱手让出本集团的利益,所以只有通过血腥的阶级斗争手段,才能推翻落后阶级的政治上层建筑;只有推翻了阻碍历史进步的腐朽政治上层建筑,才能变革现有的社会经济关系,调整社会利益格局;只有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调整了社会利益格局,才能调动代表新生产力的新兴阶级这一历史主体的生产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从而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自从原始公社解体以来,组成为每个社会的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总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9]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九、简短的归纳

造成传统教科书关于历史发展最终动力思想表达不彻底的原因,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研究的缺失。而离开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离开了利益分析的方法,就无法说明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归根结底是人类利益关系的运动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7]226这里,恩格斯所说的“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就是指到这个时代的经济利益关系中去寻找。

利益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动机,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根源,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根源,是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的根源。人类永远不会满足自己已经达到的生活水平,永远在追求更理想的生活,这就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永远没有止境。人类实现自身需要和利益的愿望与实现程度即生产力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是生产力发展的永恒动力[10]。

标签:;  ;  ;  ;  ;  ;  ;  ;  ;  ;  ;  ;  

论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_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