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和优化对策论文_黄雪冬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具有相当程度的复杂性,属于高危作业的一种。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的要点,其次分析了当前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选取六个变电站作为案例,进行案例数据采集,并分析检测数据,提出优化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流程;智能化巡检;三段式管理

引言:

2018年1-7月份共发生变电站事故27起,占整体电力安全事故(事件)数量的41.85%。在这些变电站安全事故中,共有45人受伤,18人遇难,占电力系统总体伤亡人数的17.23%。可以看出,变电站安全问题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我们要不断优化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

一、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

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的目的是维护变电设备(如图1)的正常运行,通过对变电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主变压器、隔离装置、互感装置、继电保护设备、避雷设备、变电盘和其他常用仪表运行中的故障,进行维修与更换,保障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的要点有:(1)安排变电巡检:主要的巡检项目有主变压器、输电线路、仪表盘与其他设备等,巡检工作是变电站安全检修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安全巡检,检修人员可以了解变电设备在近阶段的运行使用状况。(2)制定检修周期:检修周期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变电设备自身的运行特点,如关键部件的检修周期要短。也要考虑到变电站内人员分配状况,处理好检修工作周期与工作量之间的关系(3)宣传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是变电站检修工作的关键点,变电站要不断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做好检修中的安全防护工作,帮助检修工作人员了解各个设备安全检修的操作规范,避免检修工作人员由于操作失误,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造成人身伤害。(4)人员调度配合:变电检修工作是一项需要多人配合的复杂工作,如图2所示,变电站要做好检修工作的人员调度。

图2 检修工作中的人员配合

二、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存在的问题

变电检修工作操作非常复杂,具体检修效果涉及到了检修人员、检修设备、检修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当前变电站的变电检修工作,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一些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职能意识较差,很多人员甚至没有穿戴好防护工具就进入了检修作业现场,也没有按照规定设置防护隔离带。同时,变电站检修工作的流程安排比较混乱,事故前检查维护、事故中紧急处理、事故后危险源排查工作区分不清。

第二,很多变电站的主变压器运行始终处于饱和状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电站的变电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现有的变电设备与检修设备已经难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很多变电站的设施落后,检修工作仍然以人工巡查为主,故障发现不及时,危险源排查工作难以展开。

第三,变电站的变电安全检修,是一项复杂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的工作,并需要渗透在变电站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很多变电站将变电检修工作,作为一项独立的工作进行安排,没有把握好检修安全工作与变电站的其他工作之间的联系,造成安全检修工作效果始终较差。

三、优化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的对策

(一)优化变电检修工作流程

进行“三段式”可视化的检修管控:(1)对变电站的危险源进行分级,辨识检修工作的风险和隐患,并按照等级,对检修工作的重要程度进行标注,开展有顺序的隐患筛查与风险甄别工作,增强检修工作的针对性。保障每个检修人员,在进行日常巡检前,对工作内容与工作重要等级“心中有数”(2)建立现场事故风险管控系统,利用电子检测设备与信息监控设备等,了解事故现场的真实情况,监控检修人员的维修作业,为现场作业人员提供远程技术指导等,将检修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降到最低。(3)做好变电检修工作后的流程管理,应用检修总结表、检修问题反馈表等,收集检修人员对检修作业的总结和分析意见,在每次检修工作结束后,及时开展班组讨论会等,总结检修工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比修中的真实设备状况,与预判风险等级是否一致,对整个“三段式”检修流程进行修正。

(二)升级变电检修工作的设备

1.优化方案设计

变电检修设备的运行效率,是影响变电检修工作完成效果的主要因素,在变电检修工作日益复杂的当下,应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的最新成果,优化变电检修工作的检修设备,是提高变电检修工作质量的关键举措[1]。当前主流的智能变电检修设备有:(1)智能控温设备:通过智能感应芯片,连接主变压器的温度数据库,当温度超过同时期历史安全温度时,自动发出警报,对主变压器进行过热保护。(2)智能传感设备:采集、处理、交换主变压器中的电流、电压信息和输电网中的载荷状况,将采集到的各种物理量传回检修作业控制中心,提醒异常参数变化。

2.优化案例

本文选取变电站A、B、C、D、E、F作为观测点,观测这六个变电站在主变压器上加装了智能控温设备与智能传感设备之后,检修作业时间的变化。检修作业时间的衡量,以检修作业中用户的停电时间为准。

表1 检修工作进行期间停电时间表

注释:1表示“是”,0表示“否”。T1为优化前检修时间,T2为优化后

3.数据分析

从观测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变电站A、B、C在加装智能传感器之后,作业检修期间的停电时间分别减少了34min、48min、163min,下降比例分别为45.33%、50.52%、79.12%。变电站D、E、F在加装了智能控温设备之后,作业检修期间的停电时间分别减少了46min、14min、206min,下降比例分别为58.97%、31.11%、87.65%。因而,可以证明,智能传感设备和智能控温设备,对提升变电检修作业的效率,减少用户停电的时间,具有明显的作用。

4.优化建议

从观测数据中还可以看出,加装智能控温设备,对检修作业效率的影响,比加装智能传感设备明显。研究人员经实地走访发现,智能传感设备上传的数据量较大,这可能对变电检修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的数据分析速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提升变电检修工作的效率,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云计算”分析结果的处理能力。

(三)加强变电检修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1.变电站巡检班组管理

首先,变电站巡检班组,要确定“以人定量”的检修承载能力,按照每个检修班组、班组内每个人的检修最大工作量,确定当前的变电检修工作量是否饱和。将员工的超量工作进行调节,保障每个员工的工作都能在“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范围内,杜绝疲劳检修的现象。

其次,变电检修班组的管理,要做到“以能定职”,按照上文“以人定量”的方法,按照每个员工的工作完成数量与质量,确定每个班组需要的人员,重新进行班组人员组合,保障每个班组都有经验丰富的资深检修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效的完成检修工作。

2.安全意识培训

变电检修工作中的很多作业都是高空高压作业,如图3所示。因而,优化变电检修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多途径的保障检修工作人员的安全[2]。

第一,多途径的提高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对检修安全的重视程度。例如,定期考核检修工作人员对《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调压断路器运行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等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掌握程度[3]。针对每一次电力系统的安全事故展开检修班组内的分析讨论等。

第二,按照检修工作的最新内容变化,增加安全保护措施,如纳米材料高空作业安全绳、精钢安全锁扣等先进的保护工具。并将对检修工具的“检修”,列为变电检修工作的重要内容,保障检修工作过人员在现场操作的过程中,穿配好安全帽、绝缘手套、高压防护服、安全救生网等护具。

图3 变电检修作业图

结论:

综上所述,优化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要转变传统的变电检修模式,开展切实有效的精细化管理。从本文的分析可知,研究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和优化对策,有助于我们从检修工作的流程入手,减少变电设备检修停电时间,提高变电设备的使用效率。因而,电力系统要重视变电检修工作的优化,推动变电检修工作向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芬芬.提升35kV以下变电站变电运行检修质量的路径探讨[J].时代农机,2018,45(01):87.

[2]许晓华. 基于大检修体系的浙江电网500kV运行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

[3]唐义兵.35kV以下变电站运行中的变电检修及质量提升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6(03):155.

论文作者:黄雪冬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变电站变电检修的工作要点和优化对策论文_黄雪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