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论文_赵琛

试论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论文_赵琛

江苏江阴港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江阴 214400

摘要:工程项目建设在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实效性,其中很多管理模式逐渐成熟,给建筑工程项目综合建设提供了较大的推动力。造价管理对于建筑工程综合建设尤为重要,可以控制成本投入,产生较高的效益。清单计价模式作为一种新型造价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当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相对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来说有较大的优势。文章主要通过清单计价模式 的概述及问题的产生,提出有效的造价管理途径。

关键词:清单计价;造价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作用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规模逐渐增大,造价管理的难度也有所的提升,对于工作人员的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长期利用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实施造价管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清单计价模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造价控制水平,不仅能够强化成本管控效用,还能够促进行业的综合发展。

1 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1.1 作用

清单计价模式可以提高资料的统一性,在计算清单时,减少数据计算量,还能够节约时间成本,在招投标工作当中体现较大的效用。在开展投资工作时,可以用清单计价模式对项目的投资管控水平进行提升,让业主根据项目清单对各个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明确分析,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企业在实施管理工作时,需要对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利用的成本进行分析,清单计价模式就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企业在发展当中需要按照行业规定对各项内容进行管理,清单计价模式可以发挥更大的空间,让企业在市场发展当中占据主导地位。部分企业在发展当中面临运营风险,清单计价模式就能够促使运营风险的分担更加合理,将风险分担到各个阶段当中,降低风险的管控难度。

1.2 与传统模式的区别

相对于传统的计价模式来说,清单计价模式的应用范围并没有那么宽泛,其主要应用于国家工程项目或者以国家工程项目为主的项目群体当中,在实际管理当中需要细致规划各个方面的内容。而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虽然在这些项目建设当中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应用,但是其产生的效用并不高,甚至在其他类型的建设项目当中也可以得到应用。在计价方式上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清单计价模式中采用的计价方法主要是综合单价法,管理人员需要细化各个项目内容,对每一个项目中的内容进行精细化分析及管理。在管理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运营费用等内容时,都需要对单价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科学的成本费用数据。而传统的计价模式主要是对项目规模的总工作量进行分析,根据项目建设施工需要利用的材料总量进行造价计算,得到建设成本。两者的计价对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的计价模式需要对工程项目内容进行拆解,确定每个阶段的施工工序及工艺,最后再开展造价计算,其中涉及的内容较少,计算过程比较简单。清单计价则需要以工程整体项目作为对象,不仅需要对各个指标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也比较复杂,提高计算结果的科学性。

2 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2.1 工程量计价不准确

很多施工单位在开展清单计价时过于强调工程项目设计的价值,缺乏对造价管理特点的分析。在利用清单计价模式时,工程量的计价不准确,在实际管理当中容易产生缺漏。主要是甲方会要求具有自主的第三方机构编制工程项目建设清单,但是在图纸设计方面经常会存在缺陷,影响造价管理进度。在缺乏工程量的情况下,资金投资会产生失控,严重时还会引发预算管理矛盾,进而增大管理难度,影响造价管理实效性。

2.2 计价模式频繁变更

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在实施计价模式时,容易产生清单计价模式变更问题,尽管可以将工程项目设计作为重点,但是在模式频繁变更的情况下最终实施的造价管理形式是不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在模式频繁变更的情况下,造价管理目标难以实现,在开展工程投资的过程中也会给项目设计带来限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

3.1 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工作的开展可以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实施清单计价模式时,决策者可以对建设施工中需要应用的材料、技术、工艺等产生更加明确的认知,进而确定工程项目方案的工程量,提高成本分析效用。清单计价模式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收集市场信息,根据信息显示确定成本造价管理目标,在图表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决策指令。最后可以通过精准的计算对成本进行综合管控。

3.2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当中的清单计价模式可以帮助投标公司及单位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环境。施工单位能够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进行统一分析,明确项目建设的经济需求,让后续工作的开展提高综合效用。设计人员可以按照清单计价模式内容对技术及原材料等进行选择,合理分配施工中需要利用的物资,确定工程建设材料的用量,以其作为造价管理的关键。在设计阶段当中可以利用清单计价模式确定组织方法及施工技术,还能够选择更加经济的管理方法,加大工程项目建设产生的效益。

3.3 招投标阶段

招标方可以通过清单计价模式获取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信息,预估施工中需要利用的成本,促使实际工作当中需要利用的成本信息更加完善及清晰。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中标率,同时减少恶意竞争,让各个企业及单位在招投标当中明确基本规范。各个工作段都可以保持相互独立,工作人员在检查招标书的过程中可以审核设计图纸及清单,对清单当中的每一项进行了解,确保总报价的真实性。

3.4 合同管理阶段

合同管理是造价管理的要点,部分施工单位及建筑企业在后期容易产生合同纠纷,引发经济矛盾降低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效用。在清单计价模式下的企业要对工程造价的每一项内容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计价模式清晰地核算总成本,还能够对双方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合理划分。企业也需要按照合同要求加强风险管控力度,在各个阶段当中落实造价管理任务,确保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3.5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这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较多,造价管理人员要加大管理力度。在实施清单计价管理模式时,管理人员要对市场当中存在的不稳定成本因素进行分析,提前做好调整,防止产生变化。在施工中经常会产生超支预算或者工程量清单变化问题,让承包人对综合单价进行分析,提高最终的施工质量及造价管理效用。

3.6 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收尾阶段,也是审核清单计价模式是否有效的阶段。造价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结算的工作内容,提高工程项目设计的合理性。造价人员需要对不同的计价工作数据进行整合,还需要按照不同的数据进行分类,体现造价管理的价值。审核人员需要对招投标工作当中的项目单价进行综合评定,还需要在最终的结算当中完善管理工作,一旦发现存在异常数据就需要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避免产生错误的数据审核。

结 语:

清单计价模式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当中的应用需要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特点发挥实效性。管理人员要在各个阶段当中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提高综合管理效率,为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怀军.试论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81

[2]张其分,张其平.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1):194-195.

[3]张益诚.试论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3):56

[4]蔡晓宇.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解析[J].决策探索(中),2018(10):33-34

[5]孔德艳,左新春.工程量清单计价管理模式下工程造价控制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

[6]周育成.试论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J].低碳世界,2019(05):292-293

论文作者:赵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试论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途径论文_赵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