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静脉置管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莉芳

颈内静脉置管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莉芳

陈莉芳

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40例胃癌术后患者应用颈静脉置管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40例胃癌术后患者采用颈静脉置管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在采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事件在14~180天之间,发生静脉血栓1例,导管堵塞2例,无导管滑脱,无静脉炎发生,8例置管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2例由于体内感染发热导致拔管。其余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均能够较顺利的使用颈内静脉置管直至疾病痊愈或者带管出院接受化疗。结论 采用有效的方法对颈内静脉置管的维护,为胃癌术后患者的静脉营养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式,避免由于需要大量补液造成四肢浅静脉损伤的风险,突出颈内静脉置管在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护理中广泛应用的优点。

关键词:颈内静脉置管;胃癌患者;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饮食的选择也逐步丰富,胃肠道疾病也日益曾多与复杂,而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1]。胃癌术后患者应用颈内静脉置管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普及,避免了由于高渗液、高营养液刺激四肢浅静脉造成血管硬化及筋脉炎、影响肢体锻炼等。本次对颈内静脉置管在胃癌患者术后应用后的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分析。

1 临床资料

2017年7月~2018年1月收治应用颈内静脉置管治疗的胃癌术后及术后化疗患者40例,进行回顾分析,年龄在20~80岁,男29例,女11例。留置时间在14~180天之间,采用相同护理方法及措施进行护理。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胃癌患者由于消化系统不完善导致饮食排便习惯的改变,病情反复,无心理准备,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对颈内静脉置管术缺乏了解,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对预后及手术安全的担忧。因此,医护人员在在进行术前宣教的同时,应当细心、运用通俗有效的沟通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有关颈内静脉置管术的置管过程、可能发生的问题、置管后的常规护理[2]。运用同病房患者成功例子向患者解说,能有效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手术效果。

2.2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2.1 感染 导管相关性的感染是颈内静脉置管较严重的并发症。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发热时,抽血培养发现感染菌群,而手术伤口无红肿,考虑由于颈内静脉导管导致患者发热,体温持续升高时,必要时拔除导管,剪取尖端进行培养。运用有效措施能预防导管感染的发生。在插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在输液、注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如发现局部皮肤红肿,应每天对导管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更换辅料一次。本次讨论中,8例置管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得到好转。

2.2.2 导管堵塞 多数由于导管内血栓形成、输入混合药物时产生微粒导致导管堵塞、高营养药液颗粒大输入速度慢,易残留在导管堵塞,医护人员封管方法不妥当也会引起导管堵塞[3]。在发现堵塞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导管的通畅,合理调整输液速度,输液前后用0.1%的肝素盐水正压冲管,如输液过程中发现液体滴入不畅,应及时用生理盐水冲管。当推动注射器有阻力时,不能强行推注,避免血栓进入血管。严禁在颈内静脉置管处抽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次讨论中,2例由于导管堵塞而拔出导管,发现导管尖端有血栓堵塞。

2.2.3 空气栓塞 输液装置脱离,空气将随患者的呼吸快速进入到血液,造成肺动脉栓塞的严重后果。发生空气栓塞时的临床症状的轻重与空气吸入的量、速度及病情密切相关。故对术后麻醉未清醒的患者要加强管道巡视的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做各项护理操作时应注意管道是否被牵扯、滑脱。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约束处局部皮肤情况。平时要加强巡视,工作要有责任心,交接班时心细检查每处管道。应用肝素帽或三通接头、正压接头时应衔接牢固。本组患者在导管留置期间未发生空气栓塞。

2.2.4 静脉血栓 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患者长期卧床活动受限、高渗液体对导管长期刺激及导管材质不同等原因都可引起静脉血栓的形成。早期发现即用低分子肝素、华法令等抗凝药物降低血液粘稠性,防止血栓进一步的形成。如低分子肝素钙每日两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及其他抗栓药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鼓励患者下肢做主动或被动运动,膝关节屈伸活动,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并告知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调节高渗液体的量、浓度及输液速度等都有利于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本组讨论中发生静脉血栓1例,经过治疗,有所好转。

2.2.5 管道滑脱 由于颈内静脉置管深度有限、患者术后麻醉未清醒容易抓脱管道、置管时缝针不牢固等因素都会引起管道滑脱。在术后患者回房后,向患者及家属宣教管道维护的注意事项非常关键,烦躁患者可短期使用床上约束带,注意约束处的皮肤以免勒伤。注意观察置管局部缝针情况,应用无菌透明敷料贴妥善固定置管于颈部,定期更换敷料贴,随脱随换。如导管脱出,不可直接重新插入,立即按压伤口,不出血后消毒伤口妥善包扎。必要时更换部位重新置管。

2.3 导管的维护(1)手部位卫生可以减少通过接触传播的感染。在操作前后应按七部洗手法洗手消毒,并保持手部指甲整齐没有污渍,不涂抹指甲油,防止指甲残留过多的细菌,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管道相关感染[4]。(2)妥善固定导管后应用碘伏、酒精棉签交替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待皮肤干燥后,选用无菌透明敷料进行粘贴,如有红肿、敷料贴过敏患者可选用无菌纱布或无菌透气伤口敷料贴进行黏贴。术后24小时内,更换敷料贴一次,如敷料及伤口有污染及时更换。(3)正确冲管和封关。置管后保持肝素帽接头处无菌,在每次输液前,用茂康碘严格消毒肝素帽。输液完毕后应用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稀释肝素液10~20ml正压封管,保证封管质量,防止导管堵塞。如短期内不使用置管输液,应每周进行导管维护两次,保证导管的通畅,以备日后使用。

3 结果

在护理中包括心理护理,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置管的一般护理等,患者在采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事件在14~180天之间,发生静脉血栓1例,导管堵塞2例,无导管滑脱,无静脉炎发生,8例置管后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现象,2例由于体内感染发热导致拔管。其余患者,通过护理干预能够较顺利的使用颈内静脉置管直至疾病痊愈或者带管出院接受化疗,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症处理后,患者均未出现不适症状。

4 讨论

颈内静脉置管术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不会影响血液动力学,可以对血管情况较差的患者提供很大帮助,有效避免对患者浅静脉血管的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在胃癌术后患者因短时间内不能经口进食,依靠静脉营养维持身体治疗及营养的需要,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支持[5]。同时你也减轻患者日后化疗中化疗药物对静脉的刺激。如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发生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抢救的成功几率。正确掌握导管的护理相关技术,严防封管不当造成凝血堵管、导管打折、导管滑脱、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充分发挥颈内静脉置管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最大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演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5):841-842

[2]蓝惠珍.30例脑卒中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的护理[J].实临床护理,2010,7(19):48-49

[3]姚军.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8(1):79

[4]张秀萍,冯冼.颈内静脉穿刺置在肿瘤化疗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5(12):235

[5]李琳,陈香.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1(18):185

论文作者:陈莉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颈内静脉置管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