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中,电网的主要作用是分配电能和传输电能,为了保障电力系统能够正常稳定的供电,必须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电网规划和电力设计目标在于对电力传输规模、电力传输状态等进行优化设计,从而有效提升电网安全。
关键词:电网规划;电力设计;电网安全;影响;分析
1导言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电量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断增大,对电能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我国的一线城市来说。由此可见,只有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问题,才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因此必须将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妥善解决,才能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从而提升电力行业的整体运行与服务质量。
2电网规划以及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重要性
对于电网项目而言,为了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必须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提升管理的时效性。电网规划和电力设计会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状态,而且还会对电网运行规模、运行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电网规划是电网建设初期的主要工作内容,在电网规划过程中,主要工作目标在于对输电线路以及回路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构建完善的设计机制,同时,还需要对电网建设项目的运行效果、运行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从而有效提升电网规划建设水平,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电力设备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开关设备以及输电设备等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和综合控制,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具体设计模型以及电力设备具体应用得以有效落实。由此可见,在电力系统建设中,电网规划项目以及电力设计项目能够对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为了保障电网运行安全,必须对电网规划和电力设计进行细化分析,提升电网安全性质和管理模型的运行维度,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3电网规划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分析
3.1电网规划能保证电压等级的科学布置
在电力设计机制建立过程中,电网规划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问题进行集中处理,确保科学化规划,从而提升整体项目的安全运行效果。在电网体系中,电压等级是电网规划内容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整体管理维度建立和落实的根本,因此,相关项目管理人员要给予其高度重视。电网规划项目中,规划细节对于整体电网规划内容的质量以及合理性都会存在影响,技术人员要建构贴合实际地区特征和需求的规划体系,从而保证电压等级的选择符合实际标准,并且对相关运行效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深度挖掘和集中处理,一定程度上保证电网运行过程中能够拥有较好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真正践行相关管理规定,升级电网电压等级项目,保证处理效果和运行维度之间的平衡。与此同时,若是电网规划的内容中电压等级出现过高或者过低的现象,不仅仅会对其安全运行产生影响,也会对线路运行的经济效益产生制约问题,会导致线路负荷过大,甚至会出现火灾安全事故,相反的,在实际应用和运行过程中,若是过弱等级的电压,会导致负荷和工程项目设计出现不符。
3.2电网规划能保证电网供电的合法效果
在电网规划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更加有效的处理措施,只有保证其电网供电合法性,确保电网工程运行中的安全性和科学性,真正践行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升级整体项目的运行效果。例如,在电网规划项目中,要保证相应的处理机制和规划内容贴合实际管理要求,并且完全遵循《电网规划设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深度贯彻落实正向的管理维度和控制机制,确保电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更加突出,且符合N-1以及N-2原则。前者是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相关设备故障原因的标注,不仅仅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对电网规划的具体工作进行集中梳理,也要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控制措施,维持电压和基础频率能在统一且协调的范畴内。一般而言,对于电网规划项目,N-1原则的相关内容较为基础,也是基本要求和处理规范。而若是要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和升级,就要践行N-2原则,确保具体内筒能按照更加优化的标准有序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提高电网规划与电力系统设计安全性的措施
4.1电网规划阶段
4.1.1合理选择电压等级
在电网规划工作中,电压等级选择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将对电网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为确保电网安全运行,还要完成电压规划等级的合理选择。目前,电网运行市场出现等级过高或过低问题;而出现等级过高问题,将导致线路承受过多负荷,进而导致线路火灾的发生;在电压等级过低的情况下,线路负荷过小,无法满足电网设计要求。在实际选择时,可以进行500/200/110/10/0.4k V的分级制度的使用,其中前两级为输电网电压,后三级为配电网电压。而针对各级电网,应只采用一级电压。
4.1.2提升电网供电效果
在电网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电网供电合法性,这也是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只有真正践行更加有效的处理机制和控制措施,才能够有效提升整体项目的运行效果。例如,在电网规划项目中,为了保证相应的处理机制和规划内容贴合实际管理要求,并且完全遵循《电网规划设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同时还应该贯彻落实正向的管理维度和控制机制,确保电网工程项目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更加突出,且符合N-1以及N-2原则。其中,N-1原则是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相关设备故障原因的标注,不仅仅要求技术管理人员对电网规划的具体工作进行集中梳理,而且还应该保证电网运行可靠性,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对策,这样才能维持电压和基础频率能在统一且协调的范畴内。一般而言,对于电网规划项目,N-1原则的相关内容较为基础,也是基本要求和处理规范。而若是要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和升级,就要践行N-2原则,确保具体内筒能按照更加优化的标准有序推进。
4.2电力系统设计阶段
4.2.1电力设备的选型
在电力设计中,还要完成主要电力设备的选型。考虑到电网安全,在选择电压器时应选择可调压和低损耗的设备,在选择断路器时则要选择免修、适用性好和可靠的设备。为使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还应做好监测装置的选择,从而实现对电力故障位置的准确、快速判断。而为了实现无功补偿,则可以进行电容器补偿设备的装配。此外,还应进行安全自动装置的安装,以免电网因电路故障而出现大面积停电的问题。
4.2.2优化变电站设计
在电力设计工作中,想要确保变电站能够安全运行,还要对变电站所在区域的电能需求进行考虑,从而进行设计内容的合理确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进行设计成本和运行安全性的考虑,则能使变电站在占用最少资源的情况下进行供电能力的充分发挥,这样才能够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在变电站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需完成电网接线形式、供电电源和出线回路等内容的分析,确保完成接线形式、回路数量和电源的合理选择。而变电站通常需要采用双电源线路,并进行桥式接线。在电源选择上,还应设计主备用电源,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
5结论
综上所述,电网是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电力系统正常供电,必须保障电网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对此,在电网规划阶段,应该注意合理选择电压等级,提升电网供电效果,同时,在电力设计阶段,应该优化电力设备选型和变电站设计,通过提升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水平,能够有效保障电网运行安全,促进电力工程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晓乐.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影响探究[J].电子世界,2018(03):39-40.
[2]周国桃.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影响[J/OL].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11):255-256[2018-05-23].
[3]周国发.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考虑分析[J].通讯世界,2017(12):161-162.
[4]李世.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影响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276.
[5]周文博.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影响分析[J].低碳世界,2016(21):38-39.
[6]魏星.电网规划与电力设计对电网安全的影响[J].电子制作,2016(10):83.
论文作者:周伟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电网论文; 电力论文; 电压论文; 项目论文; 安全性论文; 等级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