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就从七个方面来谈谈“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朗读 语文教学 重要作用
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可以说,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对加强课堂朗读训练,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加强朗读,讲求朗读艺术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所不容忽视的,需要全体语文老师共同努力。从教以来,我都非常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几乎每一堂课我都会带着学生尽情地朗读,教室里总是回荡着充满稚气的朗朗书声。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
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技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在不经意间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会受益匪浅。这方面的益处,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切身的体会。
二、开声朗读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去捕捉蕴藏在文字中的知识信息
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和教师不注意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原因,学生在听课或默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因为课堂沉闷而走神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这种情况,既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学生获取知识。有一次我在教《金黄的大斗笠》一文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提问学生每一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但学生捕捉到的信息并不理想。于是,我鼓励并引导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并再次让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这回学生可来劲了,不一会便把先前遗漏的内容补充完整。
三、朗读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由“感”到“悟”地学习知识。接受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主体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从“表面感知”到“深层感悟”的构成。同样的道理,语文知识的获取,特别是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要经过一个从“感”到“悟”的阶段。那么,在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感”才会为深层的“悟”提供基础呢?我认为,绘声绘色的朗读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
四、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
同是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干巴巴地读和声情并茂地读,其效果截然不同,给听者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好的朗读,人们会由衷地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旋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扣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朗读可以激发人的情感美
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助于文章中感情的抒发和宣泄,使静态的无声的语言文字化为动态的有声具体情境,从而激发读者与听众的情感美。可以说,好的朗读可以使读者、听者、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化为一种难以言传的感情力量,拨动人的心弦,撼动人的灵魂。还是举《背影》为例,这是一篇记实散文,故事并不新奇,语言朴实无华,初一的学生对这种文章会“没感觉”。所以必须指导学生认真地进行朗读,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对文章的印象逐渐从模糊而至清晰,从肤浅而至深入,从看故事而至被感动,真正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
六、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试想,当抑扬顿挫的朗读给人以悦耳的享受时,当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人带入身临其境的意境时,当富有韵律的朗读撞击人的心灵时,有谁无动于衷?有谁不产生尝试一番的念头,进而激发其学习语文的深厚兴趣呢?教育界有种较普遍的说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加强朗读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有好处的。
七、朗读可以陶冶美好情操,培养高尚品德,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应该说,优秀的朗读要最大限度地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表现出来,使学生感悟到做人的道理,这也正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朗读”作为一项培养学生能力的任务,要求教师对学生加强训练。由此可见,朗读是何等的重要。让我们真正重视朗读,提高朗读水平,让我们的教室充满朗朗书声。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陈景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声情并茂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