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珍
玉溪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目的 对孕期体重管理对孕妇及生产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寻找优化对策。方法 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中选择682个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她们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按时产检的研究组孕妇给予体重、饮食和运动管理,通过生产结果对比对孕妇孕期体重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孕妇体重得到了明显控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妇妊娠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孕期给予孕妇科学有效的体重管理有利于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孕妇以及新生儿健康指数。
关键词:体重管理;孕妇;妊娠结局;并发症
在妇产科孕期保健服务管理中,对孕妇给予科学合理的体重管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孕期孕妇体重管理主要是指要控制孕期保持在健康状态。从怀孕开始孕妇自身的营养健康状况就决定着子宫内胎儿生长发育的状态[1]。从临床实践经验来看,孕妇孕期体重不管是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导致生产风险的加大,严重影响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状况[2]。论文对我院部分按时接受产检的孕妇为例实施体重管理并对生产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体重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措施。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产检的孕妇682个,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孕妇341个,年纪范围为20-43岁,其中初产妇213个,经产妇128个;研究组孕妇341个,孕妇年纪范围为21-41岁,其中初产妇230个,经产妇111个。两组孕妇的自然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将682个孕妇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1个,这两组孕妇都是定期到我院接受产检的单胎孕妇。研究组孕妇在按时接受产检的同时,还要接受医院通过膳食营养、运动指导等进行的体重管理。最后本文对两组孕妇的生产情况(并发症、新生儿健康指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1.2.2体重管理方法
在孕妇孕期保健工作中,医院为了能够合理控制研究组孕妇的体重升高,针对饮食习惯与结构、运动量与运动方式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研究组孕妇要特别注重每天饮食中的营养结构,要在满足身体以及胎儿需求的前提下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孕早期阶段,孕妇每日摄入的食物总量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不能增加过快。在饮食的营养结构中要注意增加叶酸的含量,要多食用含叶酸比较丰富的食物。在孕中期以及孕后期,孕妇每日饮食中的热量应该控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00kCAL左右。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有效管理孕妇体重的基础性工作。
研究组孕妇要在身体指征都良好的状况下坚持每日锻炼。适合孕妇的锻炼方法主要有适当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广播操、孕妇体操、慢骑等等。适当的有氧运动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体重、控制血糖与血脂的作用。研究组孕妇会在每天早上起床以及晚饭过后在自己身体能接受的幅度下散步。注意控制散步时的速度,避免速度过快引起过渡疲劳,尤其是在怀孕初期和即将临盆的时候。通过散步来锻炼腿部、腹部肌肉的力量,增强胸廓肌、心肌的动力。另外广播体操也是适合孕妇的运动方法,不过孕妇要注意做体操的时候要在护士的指导下,控制动作幅度,尽量不要做一些跳跃式动作。孕妇操不但能够起到控制孕妇体重的作用,而且有利于缓解孕妇腰腿疼痛,锻炼骨盆的肌肉,降低临盆生产的难度。但是要注意在做孕妇操的时候动作要放轻,放慢。孕妇体重保健护理人员要做好指导工作,鼓励孕妇积极参与适当的体育运动,坚持良好的习惯直到顺利生产。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孕妇的生产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统计能反应孕妇孕期体重水平的浮动、孕期高血压、糖尿病、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巨大儿的数据。孕期体重上升幅度:如果孕早期BMI<19.81 kg/m2,合理的上升幅度在12.4-17.9 kg之间;如果孕早期BMI在19.81与26.1kg/m2之间,合理的上升幅度在11.6到16.1 kg之间;如果孕早期BMI在26.1到29.1kg/m2之间,合理的上升幅度在7.1到11.6 kg之间,如果怀孕前的BMI大于29.0 kg/m2,体重的上升不能超过7.1kg。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统计结果采用x2检验,当P<0.05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 两组孕妇体重增长情况统计
研究组孕妇体重增长大于合理幅度的有29个,出现几率为8.50%,对照组孕妇体重增长大于合理幅度的有74个,出现几率为21.70%。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研究组孕妇体重增长控制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孕妇生产情况对比
研究组孕妇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等不良症状的出现几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孕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发生窒息、超重的几率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与实践结果可以看到,孕妇孕早期及孕中期直到生产,如果不懂得如何合理控制体重的增长,将会导致体重超过合理范围,并对最后的顺利生产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导致一系列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并有可能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及健康状况。所以说在孕产妇保健护理中,必须要重视孕妇体重的管理,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通过饮食及运动指导,帮助孕妇合理控制体重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本文以孕妇孕期体重管控对生产状况的影响为研究目的,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接受产检的孕妇682个,对这些按时来我院进行产检的孕妇进行了分组研究。在对其中一组孕妇实施体重管理之后,对两组孕妇的生产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研究组,也就是接受了体重管理的一组孕妇在整个孕期的体重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增长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出现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产后出血等不良症状的几率也要明显小于对照组孕妇;研究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生命指征及健康指数明显要高于对照组。通过对比结果的差异性可以看到,在整个孕期对孕妇给予体重管理,能够提高生产的顺利性,有利于确保产妇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院应该设置专门的孕前和孕期营养门诊,给予准妈妈们健康合理的指导,提高她们对控制体重的重要性的认识。医院要提供合理的营养膳食建议及运动指导,提高孕妇们孕期生活质量,为顺利生产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生产风险发生的几率,确保孕妇及新生儿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孕妇孕期体重得不到合理的控制会导致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出现,加强孕期体重控制管理工作的力度,对预防妊娠并发症具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采取措施,对孕妇实施饮食及运动指导,以求改进宫内环境,利于母子平安。
参考文献:
[1]严瑾,王亭婷,朱晓童,孔祥,郑英.孕妇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7,13(03):316-320.
[2]张琚,曾果,周蓉,吴方银,刘婧,代正燕,王艳丽,喻成伟,高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正常孕妇围孕期体重增加值的纵向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12(06):680-685.
[3]李霞,张俊峰,朱丽红.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5):3141-3143.
[4]郭洪花,张彩虹.孕期体重管理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6):738-742.
论文作者:龚海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8
标签:孕妇论文; 体重论文; 孕期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新生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意义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