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电力行业在不断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的安全质量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文章围绕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希望给电力企业借鉴意义。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防治措施
在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对其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我国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近年来,虽然输电线路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1 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增长,输送电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在生产过程和对电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需要不断加强电网建设的力度,近年来,我国输电线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但是,输电线路常常受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的影响,给输电线路带来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降低外界因素对输电线路运行的负面影响,电力企业需要提高输电线路的效率,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安全质量。同时,技术人员必须对对输电线路实行在线监控,一旦发现存在的问题,必须立即进行解决。由于输电线路十分复杂,因此,技术人员需要将检查工作和线路设备协调,使输电线路运行效率快速提高,同时,减少故障发生率。
2 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2.1自然因素
有关部门对于污闪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影响非常重视,通过对污秽和污染源的调查完成了污区分布图的编制,加大了科技投入,定时检测和更换自爆玻璃绝缘子、低零值瓷绝缘子、绝缘调爬等设备,并且推进的防污措施,包括带电绝缘剂清洗、带电水冲洗、喷涂 RTV 防污涂料和线路清扫等。据统计2013年的巫山跳闸率仅占线路总跳闸率的1%以下。
然而近年来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也加重了忽闪对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影响。空气中近地面的微小水滴组成了物,大气的湿度接近了饱和。而霾属于空气中极细微的氢氧化物、氧化硫、干尘粒等,雾霾经常共生,吸收空气中溶于水的氢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从而形成悬浮物滴。输电线路的运行会受到雾霾天气的严重影响,使绝缘子的积污增加,而且还会湿润绝缘子上已经积聚的污秽。雾霾的持续时间越长、雾霾越浓,造成的危害就越大,从而造成绝缘子污闪性能的下降[1]。
由于极端天气的频发和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于强风造成的线路跳闸情况越来越多,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①紧凑型线路的相间风偏故障。在大风条件下,紧凑型线路杆塔的档距中导线随风而摆动,在操作过电压和工作电压下很容易出现闪络的现象。风与导线的夹角与档距长度以及导线位移有着直接的关系,夹角大会增加风力的作用,而档距长也会增加导线的位移。
②龙卷风造成的线路倒塔。龙卷风是平坦空旷地区中强烈的冷暖对流造成的,其最大瞬时风速能够达到50m/s以上,有很强的破坏力。输电线路现有的设计标准难以抵御龙卷风的侵袭,容易发生风灾倒塔。与此同时我国输电铁塔抗风设计规程较低,也容易造成风灾倒塔[2]。
③飑线风引起风偏放电。当地供热供气与高空冷空气,产生强对流是容易出现飑线风,飑线风具有阵发性强、风速大等特点,往往还伴有冰雹和雷雨,很容易造成导线的偏移,减小导线干塔尖的距离,降低间隙的放电电压。伴随而来的暴雨也会形成定向水线,如果其方向与闪络路径的方向相同,也容易产生颗粒触发放电。触发放电在酸雨条件下更为强烈,进一步降低了间隙间的放电电压,当其超过空气间隙的绝缘强度时就会引起间隙的击穿放电。
迄今为止造成我国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雷击,地面倾角、杆塔高度和避雷线保护角与雷电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保护角变大,就会减弱地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从而加大绕击区;如果塔高增加,也会减弱地线对导线的屏蔽作用,从而加大绕击区[3]。外侧暴露弧段会随着地面坡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些都会加大绕击概率。线路所处位置的局部地形也与绕击具有密切关系,比如线路两侧地面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因为线路两侧加大了暴露弧段,因此就有可能导致绕击的现象出现在两边。
近年来电网经常受到覆冰灾的影响,因此冰害在很大程度上是电网的安全运行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冰害会造成数线线路的断线、倒塔、舞动、冰闪。融冰期常常发生冰闪,冰闪的机理过程与污闪是类似的,因此要防止轻覆冰闪络应该从清扫线路污秽和增大爬电距离入手。在高海拔地区的输电线路更容易受到冰害的影响,而覆冰厚度又会受到低温冰冻天气持续时间的影响。
2.2 人为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我国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于农村而言,由于传统的输电线路需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铺设,但是,很多房屋建筑高度不断增加,传统的输电线路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发展,导致输电线路中存在很多安全隐患,电力企业需要结合当前的房屋高度,对传统的输电线路铺设工作进行改进,从最大程度上保障输电线路的安全,使居民能够正常生活。同时,输电线路盗窃现象在当前社会中较为严重。通常情况下,输电线路铺设范围广,铺设线路长,输电线路工作难度较大。施工企业在规划输电线路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地区。由于实际环境中存在很多不可控性,某些输电线路不得不铺设于人多的区域中。输电线路使用的材料通常为金属,存在很多价值,某些不法分子对输电线路产生了偷窃行为。某些施工企业完成铺设输电线路工作后,其他地区的输电线路又出现偷窃情况。由于输电线路涉及到的铺设环节较为复杂,电力企业将无法短期内维修输电线路,导致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被降低,同时,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3 防治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故障对策
3.1 定期检查输电线路
近年来,电子通讯技术取得了进步,电力系统满足了我国的电能需求,能够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输电线路工作较为繁杂,具有较大的维修难度,常常会有多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电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解决对策:在恶劣地环境中,输电线路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电力企业需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例如:气象部门、地质部门等,在与这些部门进行合作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数据资料,使输电线路的维修检测工作能够尽快完善。对于铺设输电线路作业而言,电力企业需要及时与气象部门联系,及时做好地质情况工作。一旦近期会出现雷电情况时,电力企业要及时派出施工小组,对杆塔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从最大程度上降低大风引起的危害程度。另外,我国较为特殊的地形给输电线路铺设工作带来很多阻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积极落实解决方法,通过与政府进行联系合作,加强联系次数,获取当地政府的大理支持,电力企业通过分析现有的数据资料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输电吸纳路解决方案,通过多项渠道宣传输电线路的保护工作,同时,及时进行输电线路安全铺设工作,得到当地人们的认可。
3.2 提高电力人员素质
电力企业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责任,学习与电力系统有关的知识。必须落实好管理工作,严格检查铺设线路作业,对于存在的问题必须立即进行解决,使输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行。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落实好巡视工作,通过定期巡视检查,对输电线路表进行登记。技术人员作为电力企业的主体,对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电力企业需要定期培训技术人员,在提高技术人员的电力理论基础过程中,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技术人员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结合。技术人员在维修过程中,必须重视输电线路的铺设工作效率,同时,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
4 防治输电线路运行中安全事故的措施
(一)完善设备性能监测环节
当代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必须强化设备性能监测环节的实施,而对于此,首先要求当前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将设备监测工作纳入到管理工作范围内,继而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此环节的重视程度,并引导其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定期对设备性能进行监测,从而在监测过程中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问题,且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最终避免设备故障现象的凸显影响到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其次,在对设备性能进行监测的基础上将输电线路长度及质量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在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强化对其的有效落实。另外,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设备性能监测过程中亦应通过对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应用达成智能化监测目标,并提升整体监测成效。
(二)构建信息化监测系统
强风及雷击等气候的产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因而在此背景下,为了提升系统运行水平,要求电力企业在对电网系统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应依据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构建信息化监测系统,继而在监测系统构建的基础上及时发现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凸显出的故障问题,提升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且避免故障现象的产生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此外,为了达到良好的输电线路运行目的,要求当前信息化监测系统的构建应实现对输电线路运行环境、植被、地质灾害等领域的监测,继而以此来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在开展线路抢修工作的过程中可透过系统监测信息及时判断出线路故障原因,最终由此展开高效率的输电线路维护工作[2]。
(三)建立一体化运行维护体系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为提高其运行的安全性建立一体化运行维护体系也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此,首先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依据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状况构建集监测系统、故障分析系统、检修运行系统为一体的体系,继而通过一体化体系的构建便于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控制行为的展开。此外,基于一体化运行维护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体系应用过程中应致力于开发故障预警领域,即通过对输电线路故障特性规律信息的整合构建相应的故障分析模型,继而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研发相应的自动化故障预警系统,从而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可通过一体化运行维护体系的信息反馈全面掌控到输电线路实际运行状况,并通过故障预警信息及时发现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凸显出的安全隐患,同时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最终达到高效率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3]。
(四)建立一体化的监测系统
电网设备的检测方法在一些大范围自然灾害以及极端气候下很容易受到较大的局限,要想能够对线路的状态进行全天时、全天候以及全局的探测,就要对卫星广域遥感遥测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在大范围灾害天气下卫星遥感技术能够有效的监测输电线路走廊的线路状况、植被、地质以及走廊地形等情况,同时也可以监测走廊山火、地质灾害以及杆塔损毁等,同时还能够将有效的监测数据提供给线路的故障抢修工作,特别是一些重要的输电通道由于集中分布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所以必须要将立体化监测系统建立起来。
(五)建立一体化运行维护体系
一体化运维体系主要包括检修运维系统、故障分析系统以及感知监测系统等,其能够将一个地空立体化系统形成,从而有效地感知和监测线路状态。一体化的运行维护系统能够通过对输电线路全域数据系统的利用对故障特性规律进行总结,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挖掘,从而可以将故障分析模型建立起来。通过对自动化以及机械化的检测检修设备的研发和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线路检修和运维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将故障准确的确定下来,并且予以消除,这样就能够使快速恢复能力得以显著提升。总之,通过对信息化手段和方法的借助,就能够形成结合检修维护、状态分析以及感知监测的智能化运行维护体系。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输电线路的运行质量需要不断改进,输电线路的故障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维修效率,同时,落实好防治工作,保障输电线路能够正常运行,为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源.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0):185-186.
[2]张君琪.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216.
[3]胡毅,刘凯,吴田,等.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高电压技术,2014(11):3491-3499.
论文作者:段林昌,史鹏飞,张丽莎,马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线路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人员论文; 故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导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