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官庄镇卫生院 山东潍坊 262108
摘要:老年人一般都是长期病,长期陪护是一个较大的负担,而无陪护管理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无陪护护理管理包括患者情况评估、护理级别、加强沟通、制定安全护理措施等。患者住院安全得到保障,住院时间有所缩短,无陪护护理管理减少了患者卧床的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无陪护护理管理对住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是可行的,加快了患者康复速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无陪护;老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1临床资料
2010年8月至2015年8月,选择我院所有科室择期手术的无陪护住院老年患者151例为护理对象,男84例,女67例。年龄:60-69岁77例,70-79岁51例,80及80岁以上14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小学以下91例,中学及中学以上60例。疾病住院分布:泌外科21例,胸外科20例,关节骨科15例,创伤骨科17例,脊柱骨科15例,肝胆外科21例,微创外科21例,胃肠外科6例,脑外科15例。住院时间4-87d。
2管理方法
2.1住院评估
2.1.1入院安全评估
在本组患者入院第一天,首先进行护理安全评估,包括:①一般健康状况:如患者的基本信息、健康史、生活自理能力等。②心理状况: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③护理安全状况:采用巴氏量表评估日常生活功能,采用营养不良筛查工具评估营养状况,采用Braden压疮风险评分表评估皮肤完整性,此外,还对住院患者跌伤和(或)坠床危险因子进行评估。本组评估结果为:日常生活功能低下56例;初步能量营养不良18例;压疮危险26例;住院患者跌伤或坠床危险151例。
2.2成立护理小组
护理小组由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和受过培训的护理员3个层级人员组成。对护理小组成员培训,重点在于各层级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老年人的护理特点、无陪护理工作流程、各层级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安全防护措施,应特别重视助理护士及护理员的护理安全知识培训,从而规避护理风险。根据无陪床位占用数、当日的手术台次、患者病情及护理照顾分级情况,将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或相临病房,合理组织人力资源。各层级人员有明确的职责与工作流程,护理员负责患者生活陪护,通常1名护理员照看2-4例患者;助理护士负责基础护理,如皮肤清洁、进食协助等,通常1名助理护士照看8-10例患者;责任护士除常规工作外,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加强对助理护士及护理员的工作指导及质量监控,通常1名责任护士照看8-10例患者。护士长统一弹性排班,合理安排各层级人员的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约人力资源,完成无陪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工作内容。
2.3加强安全管理及护患沟通
2.3.1安全管理
对本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的重点是安全标识使用和安全教育等方面。在住院评估的基础上使用安全标识,提示各班护理人员“防跌伤”“防坠床”“防压疮”“导管引流”“特殊用药”“特殊饮食”等。此外,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减弱的表现,采取多种方法、反复宣教的方式加强安全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2护患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取得患者信任、减轻焦虑心理、促进遵医行为、鼓励自我照顾的基础。除了加强护患沟通外,主动建立患者与其亲属沟通渠道。有研究表明:有亲属陪护的住院老人的焦虑心理得分低于无陪组和雇工陪护组。我们为患者与亲属建立电话信息沟通;对于将出院的患者,通知其亲属来院办理出院手续,满足了患者的情感需要。
2.4护理质量控制与持续质量改进
按无陪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路径的工作要求,我们建立了无陪老人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标准,内容包括临床护理实效、表格书写及患者满意度三方面内容。护理实效主要为临床路径实施后的效果,如基础及专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效果及患者的遵医行为等;表格书写包含入院安全评估表的正确使用,临床路径中的护理记录等;患者满意度主要包括对生活护理、护患沟通等方面的满意情况。无陪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查实施效果,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本组有22例沟通障碍,临床质量控制重点关注于基础、专科护理质量及表格书写质量。
3效果
3.1患者住院安全得到保障
建立与实施无陪护住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后,患者住院安全得到保障,本组围手术期间无一例坠床、导管脱落、烫伤等不良事件发生。7例院外压疮有5例治愈,2例好转。患者有良好的遵医行为,按医嘱服药、进食及功能锻炼。
3.2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减轻
为了解无陪住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在入院后第1日及出院前1d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测评。151例患者入院时、出院前焦虑得分分别为(7.10±3.56)分、(5.48±3.01)分;t=6.046,P<0.05。入院时、出院前抑郁得分分别为(7.10±3.56)分、(5.97±3.56)分;t=4.036,P<0.05。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对无陪住院老年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
3.3患者及其家属住院满意度增加
用本院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本组的满意度为(95.42±10.01)分;调查同时段、相应病区接受常规护理的151例老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2.11±13.24)分,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组住院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另外,出院时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明显增加,本组收到感谢信及锦旗明显多于常规护理组。
4讨论
住院期间是患者最需要关爱、心理最脆弱、容易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时期。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希望有家属陪护,认为家属陪护可以增加其康复的信心、并大大增强其安全感等。尤其是老年患者,易产生空虚感和孤独感,更希望有子女或亲人陪伴。另外,老年的自理能力较差,自身照顾的信心不足,如有家属陪护,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起居护理,则可增加其乐观情绪。但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相当一部分患者家属因为工作关系,不能在医院陪伴患者,这种情况下,医院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护理管理措施来满足这部分患者的需要,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无陪护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护理人员在完成患者治疗处置、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外,负责完成患者因为疾病的原因无法完成的生活自理项目,进行专业化的全程护理,是一种便于早期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的护理模式。强调加强基础护理,是要以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做支撑来从事基础护理,没有基础护理做基石,护士的专业能力和专科知识不可能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更不可能实现对患者的整体护理。
“无陪护”整体化护理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老年围手术期的护理提供了良好保障。目前,许多医院均制定了无陪护护理的临床路径,将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尤其是专科需要观察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化、数字化及标准化梳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这些也是我们今后工作改进的方向,力争不断提高无陪护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穆光宗.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J].南方人口,2002,17(1):33-36.
[2]于卫华,余梅,戎敏芝,等.151例无陪护住院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326-328.
[3]熊莺.老年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预防[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6):84-85.
论文作者:张翠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老年论文; 满意度论文; 焦虑论文; 护士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