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二灰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

河南省二灰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

王卓娅[1]2004年在《河南省二灰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在现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基础上,针对河南省半刚性基层(包括二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应用情况选取代表地区,从其设计、材料试验和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较全面地反映了河南全省这两种半刚性基层的综合状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河南全省的地方行业标准。 本论文首先对河南省二灰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的原材料(石灰、粉煤灰、水泥以及碎石等)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河南省自身特点的原材料应用性能指标;同时分析了现行规范在基层集料级配范围上的不足之处,给出了河南省合理的集料级配范围,并建议使用生石灰粉代替消石灰,以提高二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早期强度;其次论文对现行的用重型击实法测最大干密度的方法提出了异议,并推荐使用振动击实成型方法测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 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论文还给出了二灰稳定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的合理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分析和总结了二灰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离析的原因、解决方法以及控制基层平整度等问题;最后系统地分析了基层产生裂缝的原因以及影响裂缝产生的因素,并给出了避免和防治裂缝的各种措施。

王宏畅, 黄晓明, 傅智[2]2005年在《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3种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的强度特性、断裂韧度、干缩特性及疲劳性能,比较了它们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断裂韧度与弯拉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灰碎石与水泥类稳定碎石相比,强度和断裂韧度较低,干缩性能和疲劳性能较好;水泥类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比二灰碎石高,可弥补其疲劳寿命衰减过快的不足;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李建宁, 刘崭, 吴德军[3]2013年在《排水性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的防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比分析二灰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收缩试验,对二灰碎石的防裂性能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二灰碎石是适合排水性沥青路面抗裂性能较好的半刚性基层结构形式;骨架密实结构的二灰碎石温缩系数和干缩系数较小;二灰含量小于14%时,温缩系数和干缩系数增大缓慢。

王崇涛[4]2005年在《西安公路设计参数及弯沉控制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目前西安地区在路基路面设计参数取值及施工控制指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符合西安地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参数的取值和施工控制指标。 论文通过对西安及陕西其它地区已建和在建公路的广泛调查,得出该地区路基路面设计参数的取值现状。对西安地区公路自然地理特点和道路特性进行研究,在原有一级、二级区划的基础上,提出西安地区叁级自然区划划分。通过试验,得到贝克曼梁、承载板和FWD叁种土基弯沉测试方法间的相关关系,土基回弹模量与压实度、稠度叁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据此提出西安地区土质在重型压实标准下土基回弹模量推荐值。研究了西安地区的基层设计参数,试验得出其数值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并与规范推荐值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西安地区基层材料设计参数推荐值。调查分析了目前西安地区沥青面层设计参数的取值现状及存在问题,给出其推荐值。在上述设计参数推荐值的基础上,通过实例与原设计参数进行计算对比分析。 根据土基回弹模量室内试验,得出季节影响系数K_1与含水量和稠度的关系式,提出西安地区路基弯沉检测方法和标准。根据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规律,得到二灰土底基层和二灰碎石基层顶面理论弯沉系数简化公式,提出西安地区路面弯沉检测方法和标准。

蒋应军, 李湾湾, 方剑, 刘根昌[5]2017年在《振动压实二灰碎石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揭示二灰碎石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vertical vibration test method,VVTM)及静压法成型试件的力学强度与实体工程芯样的力学强度,论证了二灰碎石垂直振动试验方法的可靠性,并采用VVTM研究试件的成型方式、龄期、二灰砂浆掺量、级配类型对二灰碎石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二灰碎石VVTM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平均为实体工程芯样的91.3%、90.2%,而静压法成型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平均为实体工程芯样的46.5%、51.9%,表明VVTM成型试件更能准确反映二灰碎石的工程特性;二灰碎石7、90、120、180d的力学强度(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分别约为其极限强度的13%、60%、70%、80%,回弹模量分别约为其极限回弹模量的10%、50%、60%、70%;随着二灰砂浆掺量的增加,二灰碎石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先增大后减小,而劈裂强度先急剧增大后趋于平缓,甚至有所降低;二灰砂浆掺量为32%时,二灰碎石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达到最大,且继续增加二灰砂浆掺量二灰碎石劈裂强度没有明显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建议二灰砂浆掺量为32%;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规定的级配二灰碎石相比,骨架密实级配二灰碎石早期力学强度和回弹模量可提高约1.15倍,120d后力学强度可提高约20%。

董国军[6]2004年在《如何提高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早期强度》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石灰、粉煤灰、土的作用机理着手进行分析,从改善石灰粉煤灰反应环境,添加具有早强作用的结合料两方面采取措施,提出了提高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早期强度的有效措施。

刘红瑛[7]2001年在《骨驾密实型二灰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路用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分析二灰碎石混合料组成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试验,提出了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研究了骨架密实型二灰碎石的力学性能、收缩性能、抗冲刷性能、耐久性能等路面结构使用性能,并与常用的二灰碎石混合料作比较。 通过试验提出了半刚性基层材料抗冲刷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新乡粉煤灰的特点,提出了提高二灰碎石混合料早期强度的措施。 与此同时通过修筑试验路,研究了掺加外掺剂二灰碎石混合料中外掺剂含量的检验方法和二灰碎石混合料级配的检验方法,这些方法对于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具有现实意义。

杨琨[8]1994年在《对板体基层不封闭养生的观测与见解》文中指出在板体结构基层碾压结束,保持一定湿度的条件下开放交通,称作不封闭养生。不封闭养生显然不符规范要求,但在低等级公路上有一定实用价值。几年来笔者对采用不封闭养生施工的路段进行了观测,现综述其情况于后。从1989年开始,曲靖公路管理总段在叁、四级公路上先后铺筑水泥稳定基层、二灰碎石和水结级配碎石基层98公里。由于路基宽度限制,如采用封闭养生七天的方法施工,势必有

刘忠根, 李世杰, 陈志国, 孙延忠, 吕德保[9]2003年在《半刚性基层材料室内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水泥砂砾、二灰碎石、二灰砂砾和二灰土等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抗冻、抗疲劳和温度收缩试验结果的分析研究 ,得出了关于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结论 ,为半刚性基层材料使用提供了一些必要的资料

尚可[10]2007年在《二灰稳定碎石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公路工程中,利用二灰碎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或底基层越来越普遍。但在市政工程中利用石灰粉煤灰碎石,近几年才刚刚开始。作为一种新的路用材料,在大规模使用之前有必要对它的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文章介绍了二灰碎石的配合比设计、组成、结构和性能,通过试验利用当地材料配制二灰碎石,并对它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进行系统试验。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二灰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D]. 王卓娅. 长安大学. 2004

[2]. 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J]. 王宏畅, 黄晓明, 傅智.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3]. 排水性沥青路面半刚性基层的防裂性能研究[J]. 李建宁, 刘崭, 吴德军.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13

[4]. 西安公路设计参数及弯沉控制标准研究[D]. 王崇涛. 长安大学. 2005

[5]. 振动压实二灰碎石力学特性及影响因素[J]. 蒋应军, 李湾湾, 方剑, 刘根昌.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6]. 如何提高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早期强度[C]. 董国军. 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 2004

[7]. 骨驾密实型二灰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路用性能研究[D]. 刘红瑛. 长安大学. 2001

[8]. 对板体基层不封闭养生的观测与见解[J]. 杨琨. 西南公路. 1994

[9]. 半刚性基层材料室内试验研究[J]. 刘忠根, 李世杰, 陈志国, 孙延忠, 吕德保.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3

[10]. 二灰稳定碎石的试验研究[J]. 尚可.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07

标签:;  ;  ;  

河南省二灰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