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论文_谢巧云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10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本科室治疗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果: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0.00%,护理满意率为76.00%;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00%,护理满意率为100.00%。观察组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两方面的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应用并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大大减少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风险管理;干预效果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effect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Methods: This study selected 100 cases in January ~2016 in the undergraduate room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patients with severe cardiovascular disease,the use of random digital table method will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of 50 cases.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mode.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2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was 30%,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76%;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was 100%.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wo aspects of the resul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care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strengthe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risk events during hospitalization,but also conduc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nurse patient relationship.

Key words: cardiovascular department; critical patients;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effect

患者在院内接受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所有不安全事件称之为护理风险,而识别、评估这些有可能造成伤害的潜在风险及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称之为风险管理。护理风险管理这一发现、教育和干预的过程涉及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等众多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人员。心血管重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因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而具有较大的猝死的可能,因而需随时对患者实施紧急救护。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其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选取100例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入住本科室治疗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其中,对照组共有2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在44~82岁,平均(62.35±10.07)岁,15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8例为急性心肌梗死,17例为心力衰竭,10例为高血压危象;观察组共有28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在43~85岁,平均(63.42±11.43)岁,1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为急性心肌梗死,12例为心力衰竭;10例为高血压危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即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疾病程度给予药物治疗,并遵医嘱实施吸氧护理、建立静脉通道,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上报。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护理人员需就患者病因及基础疾病情况与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将心血管疾病隐藏的危险及潜在的护理风险时间提前告知患者及家属,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

(2)科室内部需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以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在发放医生开具的药物时需严格核对,为患者静脉注射时则需严格依据其实际病情进行滴速控制,避免滴速过快或过慢对患者的心率造成影响,乃至引发不必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较为常见,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注射过程,以免出现药液渗漏情况。在书写护理文书时需尽可能确保字迹清晰、表述完整规范,真实反映患者的客观情况,避免医学作假。

(3)病房环境需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患者因环境而产生并发症。做完地面清洁后,护理人员需及时吸干水分,预防患者滑倒。在容易滑倒的卫生间和淋浴房内放置醒目的警示牌并铺设防滑垫。并提醒家属注意适当搀扶、陪同患者如厕与淋浴。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留置导尿管或在床上使用便盆。对于意识不清醒或情绪较波动的患者,科室可安排专人安装床档,如有必要还可采取制动措施。

(4)大部分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需长期卧床,护理人员可协助其定时进行翻身或叩背,并指导患者家属定期为患者擦身和按摩,勤换衣物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均录入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视为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住院期间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上的比较如表1所示,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

3 讨论

突发性、多变性等均属于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特点,且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中大多数为反应力迟钝、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中老年人,因而心血管内科在各大医院属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之一,不恰当的护理行为极易引发临床医疗纠纷。于患者而言,护理风险事件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于医院而言,护理风险事件将对医院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失。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要求我们首先对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种类加以了解,护理风险涉及基础护理操作、处置、抢救配合等环节,具体有坠床、跌倒、药物渗漏、烫伤、管道脱落等。对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风险意识、规范操作流程。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了护理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仅为8.00%,护理质量满意率则高达100.00%,显著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参考文献:

[1]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13:1203-1204.

[2]斯朗玉珍,次仁卓玛,何爱花,李丽君.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评估和措施[J].西藏科技,2015,03:52-53.

[3]邬双.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问题分析与风险管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9:95-96.

论文作者:谢巧云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论文_谢巧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