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前景及其影响分析——挤上北约“东方快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约论文,快车论文,前景论文,挤上论文,东欧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欧国家急欲加入北约的背景
1991年,华沙条约和前苏联先后解体。此后不久,一些前苏联集团的东欧国家便开始 提出要求加入北约组织,而北约组织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也认为北约必须进行东扩,并 通过东扩完成自身的改革以使北约这个冷战中的军事联盟组织能够在冷战后继续存在下 去。1994年1月,北约在布鲁塞尔首脑会议上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 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在1995年9月完成了《北约东扩可行性研究报告》,1997 年5月,北约国家与伙伴关系国家又成立了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1997年7月, 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上决定接纳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北约成员国,三国与1999年4月 的北约华盛顿会议上正式加入北约。
在波匈捷三国加入北约后,其他东欧国家为了不再错过下一次北约的东扩,更加紧了 申请加入北约的步伐。2000年5月,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9国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会议,提出了被称为 “大爆炸”的北约扩大途径,要求北约一揽子吸收9个国家。
东欧国家之所以急于加入北约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全面融入西方社 会,用这些国家的一些政界和学术界人士的流行术语就是“回归欧洲”。东欧国家传统 上大都依附于西欧大国,如法国、德国及以前的奥匈帝国,虽然一些国家是与俄罗斯类 似的斯拉夫民族,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文化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却与西欧国家更接近。 他们都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到苏东剧变这40多年看作是割裂了自己与西方联系的 非常时期。这些国家现在全面采纳了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同时把加入北约(还包 括欧盟)作为是“回归欧洲”进程的自然步骤。立陶宛外交部长安纳塔斯·瓦谬尼斯就 曾经表示,立陶宛谋求加入北约是出于3个方面的考虑,即历史、地缘政治地位和加入 北约所能带来的稳定,立陶宛把加入北约和加入欧盟看作是同样重要的目标。
东欧国家急于加入北约第二个考虑还是出于传统的、本能的对俄罗斯的疑虑之心。几 乎所有的东欧国家都曾受过沙皇俄国的侵略或残暴统治,二战后又一直处于苏联的高压 控制下,所以如何防止来自东面的威胁一直是东欧国家200多年来的心病。在历史上东 欧国家或选择依靠另一个大国、或是中立,但都没能成功。因此,在现在的国际背景下 ,东欧国家认为加入北约是一劳永逸地解决自己安全问题的最好办法。
谁将能得到第二次“东方快车”的车票?
北约的东扩曾经遭到俄罗斯的强烈抵制。俄罗斯曾经表示北约不能吸收前苏联领土上 的国家参加。因此对于北约的第二轮东扩到底能接纳几个东欧国家一直是个迷。以至于 捷克总理米洛什·泽曼开玩笑道,猜测哪些国家将成为北约新成员,简直可以写一部优 秀的侦探小说。
在最初,北约可能对俄罗斯多少有点顾忌,考虑采取小规模的东扩,即只在波罗的海 吸收立陶宛、在中欧吸收斯洛伐克、在南欧吸收斯洛文尼亚。“9·11”事件发生后国 际局势突然出现了重大变化,俄罗斯在美国的反恐战争中表示出了愿意与美国和西方紧 密合作的意愿,由此西方对俄罗斯的态度也出现了重大改变。今年5月,北约俄罗斯签 署了有关双方新关系原则的《罗马宣言》,成立了“20机制”。俄罗斯虽然还不同意北 约东扩,但普京等俄罗斯领导人已一再表示东欧国家要求加入北约是这些国家自己的事 情。因此,西方评论家认为“9·11”事件和《罗马宣言》事实上已经使得北约东扩的 最大障碍得以扫清,北约正面临难得的机遇。近日北约秘书长罗伯逊在回答德国媒体访 谈时表示,北约下一轮东扩的对象国是1个到9个。也就是说所有已经申请加入北约的国 家都有可能被接纳。
北约吸收新成员的主要标准更多地是政治上的,按照罗伯逊的说法就是“加入北约不 仅是军事一体化问题,而且还是一个接受价值体系的问题”。在这方面,波罗的海三国 和斯洛文尼亚被认为是比较合格的,另一个热门的候选国斯洛伐克则可能有些问题。今 年9月,斯洛伐克将举行大选,前总理梅恰尔“争取斯洛伐克民主运动—人民党”目前 较有希望获胜。但由于梅恰尔本人在任总理时对待反对党的态度被西方认为是“不符合 民主原则的”,而且梅恰尔一直主张加强斯与俄罗斯的关系,因此,北约表示斯洛伐克 能否如愿要根据斯洛伐克的大选局势来确定。北约副秘书长访问斯洛伐克时表示,“大 选后的安排,是接纳斯洛伐克不可避免的条件”。美国驻北约大使钱伯斯更是直言不讳 道:“不能因为接受不可靠的新成员,破坏了世界民主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斯洛 伐克要加入赶上北约第二次东扩的班车,就必须或者是斯洛伐克选民放弃梅恰尔,或者 是梅恰尔在大选中明确修正自己的政策。从现在局势发展看,在北约的压力下,梅恰尔 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选举纲领,把加入北约作为基本政策,同时其亲俄倾向在北约自身 与俄罗斯关系进一步密切的背景下也不再那么碍事了。
同时北约东扩还考虑到战略因素,在“9·11”后这种考虑变得更加突出。比如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就政治和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本来被认为很难在短期内加入北约。但 现在两国所处的重要战略位置被认为是美国和北约进行反恐战争和对欧洲周边地区危机 做出快速反应所不可或缺的。据俄罗斯媒体透露,现在美国军事工程部队正在改造罗马 尼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例如蒂米什瓦拉和费什泰什的空军基地以及康斯坦察港,它们 可以用来向东面和东南面进行战略调遣。在保加利亚,几百名美国军人也在改造军港和 机场,以适应北约的需要。
因此,在今年11月的布拉格会议上,将有7个甚至最多可能是9个东欧国家被北约接纳 。北约的第二次东扩规模将出乎原来人们的预料。
北约“东方快车”终点站在哪里?
在不久前,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当时估计就东欧几个国家大概 就要花上10多年的时间,但最近的形势变化却使得这个问题突然现实起来,北约出现了 可能迅速扩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9·11”事件以后北约东扩已经不是军事意义 上联盟集团的扩散,而更多地是出于将北约改组成旨在主导欧洲安全格局、处理危机和 执行维和的政治和安全组织的考虑。
从一开始,北约就没有明确东扩的底线,但现在,一些西方媒体已经开始具体讨论北 约继续东扩的前景了。除了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外,几乎所有西方的战略评论家都认为, 在第二次东扩完成以及北约俄罗斯关系改善后,北约将来最重大的决定将是如何处理乌 克兰问题。北约最初进行东扩的一个很重要的地缘政治方面的因素就是要防止俄罗斯的 再度崛起。虽然现在形势出现了变化,在今后北约扩大的考虑中对付俄罗斯也许可能不 再是最重要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不存在这个因素。根据布热津斯基的描述,没有乌克 兰的俄罗斯帝国是不可想象的。早在1997年的北约首脑马德里会议上,北约就和乌克兰 签署了《北约—乌克兰伙伴关系宪章》。
北约二次东扩的影响如何?
北约东扩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去观察:
一是对东欧国家的影响。从政治和安全上讲,为了争取加入北约,东欧国家将在制度 和行动上更明确地靠拢西方。例如乌克兰、高加索甚至中亚国家是被西方认为尚未“完 全民主化”,如果它们希望加入北约就必然要在未来按照西方要求进一步进行“政治转 制”。已经加入和即将加入的国家为了履行自己“职责”和“义务”会在某些问题上表 现得比老成员国更积极,例如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时期以及目前的反恐战争中,一些 东欧国家都积极地参加并派出了本国军队。从经济上讲,加入北约将给东欧国家在一段 时间里带来相当负担。因为北约国家要求申请国必须改造自己的军队以和北约一体化。 据初步估算,北约东扩大概需要花费350亿美元。美国已经提出能出20亿,盟国分摊160 亿,其余的由东扩对象国自己承担。从军事水平看,即使比较发达的波匈捷三国也只勉 强达到了北约要求的最低标准。由于资金匮乏,波兰军队至少要15年时间才能达到北约 标准。
在二次东扩完成后,北约将可能有26个成员国。北约内部原来有关于重大问题要一致 同意的原则,北约秘书长罗伯逊表示这个原则还不会放弃,而要让20多个大小悬殊、利 益不一的成员国在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又谈何容易,更不要说北约有可能拥有40多个成 员国了。
另外,科索沃战争和美国主导的阿富汗反恐战争表明,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与美国的军 事技术差距非常之大,已影响到美国与欧洲国家的军事合作。同时北约内部成员国意见 的不一致也使美国认为北约很可能在未来会对美国的对外军事行动形成制肘,因而对其 采取了越来越明显的或用或弃的实用主义态度。对此,英国《泰晤士报》透露,北约秘 书长罗伯逊在致北约成员国外长的信件中承认,北约组织“有可能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3月26日,法国国际研究所的德蒙布里亚尔在申请加入北约的9个国家在布加勒斯特举 行的会议上表示,北约的地位“相对来说已经下降”,北约正在变成一个“政治俱乐部 ”。
标签: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论文; 北约成员国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