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市场经济体制也呈现出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我国建筑行业正好抓住了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建筑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生存,就必须要更加重视施工质量。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作为一项在地下工程中普遍应用的施工技术,正好符合我国人口多,土地资源有限,地下工程数量多这一情况。因此,研究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重点针对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设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
1导言
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工程数量与项目规模不断扩增,这使建筑工程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对地下工程施工部分,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不仅对房屋整体建设质量影响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工程项目中的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由于深基坑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标准要求,同时对基坑结构的稳定性也有较大的影响作用。为此,必须准确掌握相关的施工技术要点,并结合实际施工条件与技术要求,既要对建筑的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考虑,还要同时保证工程进度与质量,从而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征
复杂性,施工前需要对工程的情况进行勘察,一般土质的测量数据不够准确,无法准确的体现出土壤的真实属性,这就导致测量的数据具有一定的误差,也会给深基坑支护工程带来一定的干扰。另外在对土质的压力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这以技术的在实际的使用中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一技术容易受到生态;多因素性,造成基坑不稳定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在基坑支护之前,技术人员进行勘察设计工作不到位,并没有检测出准确的数据资料,基坑支护的设计不够先进也不全面,负责监督的工作人员也不够认真,所以就会致使建筑工程的质量达不到技术标准的要求;地域性,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地貌也是多种多样。各个地区的土壤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深基坑支护中关键的部位就是土质的问题。所以,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土质的深基坑支护就需要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来满足当地的施工需求。
3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要点分析
某地块规划拟建房屋建筑,地上17层,地下3层。地块北、东部为市政道路,西部为商业广场,南部为绿化区。基坑平面不规则,长150m,宽129.6m,周长544.0m,总面积约19440m2,基坑底标高31.7m,开挖深度为11.6~14.7m。
3.1水泥搅拌桩
3.1.1工艺流程
水泥搅拌桩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水泥搅拌桩工艺流程图
3.1.2工艺方法
钻机:就位钻机平放在坚实地面,钻杆和孔位中心对正。为保证垂直度,应进行水平校正,确保钻杆轴线和钻杆中心在一条垂线上。
钻孔下管:先进行引孔再下入管,下管时,应避免外部泥砂及水泥浆对喷嘴造成堵塞。
试管:当注浆管达到指定深度后采用清水进行试压,如果管路及注浆设备均运行正常,则可进行高压注浆,之前先制备水泥浆。
注浆:注浆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持续进行,期间检查水泥浆的初凝时间、实际流量、注浆压力、旋转速度和提升速度,确保满足要求;注浆时,以上参数须根据土质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结束注浆:浆液到达指定高度后,取出管,清除多余的水泥浆。防止水泥浆硬化收缩造成影响,及时进行拔管,切勿留在孔内。
3.1.3技术要点
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首次下钻与提钻均采用低速档,复搅过程中提高档位,各桩成桩时间要在40min以上,注浆压力控制在0.4MPa以上。注浆的同时提升注浆管,并进行搅拌,下钻的速度为0.136~1.0m/min,将提升速度控制在0.5m/min以内。在提升至停止注浆的设计标高以后,以慢速继续搅拌至少1min;贮浆罐的实际容量应在一根桩所需水泥浆量的基础上增加50kg,如果贮浆量不够,则不得进行后续施工;施工时可能会发生卡钻等现象,其原因为钻头和粘土的阻力因注浆变大。此时,可在复搅过程中沿钻杆适量注浆,以减少和粘土间的阻力,预防卡钻的发生;在制浆的过程中,拌和时间要达到3min以上,制好的泥浆最多存放2h,且不能沉淀和离析,如果离析沉淀,或存放超过2h,则不可使用。
3.2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就是将支护孔进行灌注与将钢丝绞线进行固定。通过钢丝绞线来扩大在灌注孔中的压力,实现基坑的支护与固定。在对锚杆支护技术的使用过程中,要保证施工的完善,在深基坑支护之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并对施工的现场进行实习的测量,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对于锚杆支护技术的使用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地下的深度等相关数据进行了解,从而知道锚杆使用的位置和长度的要求。再对锚杆的实际位置进行确认之后,工作人员要将运用锚杆机将锚杆的水平位置与倾斜度进行固定,并对其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锚杆的固定,保证锚杆的稳定性。
3.3排桩支护结构
排桩支护结构所构成的桩结构类型比较多,比如有人工挖孔庄类型、混凝土板桩类型、钢板桩类型等,排桩支护结构在实际的应用类型也有很多,比如有连续排桩支护结构、柱列式排桩支护结构、组合式排桩支护结构等等。不同的排桩支护结构所应用的范围不一样,比如连续排桩支护结构主要是应用在土质比较松软,比较难形成土拱的基坑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将所有的支护桩都进行紧密的排列,然后再进行灌浆,从而保证其防水效果。柱列式排桩支护结构主要是应用在土质比较好、地下水水位比较低,容易形成土拱的基坑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将挖孔桩作为基坑的支护结构进行使用。组合式排桩支护结构主要是应用在土质比较松软、地下水水位比较高的基坑中,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通过水泥搅拌的方式来进行柱桩的施工,然后以排桩的形式来组成支护结构,从而更好地起到防渗漏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排桩支护结构主要是应用在基坑深度在6米到10之间的深基坑,如果基坑的深度是6米以下,该支护结构是无法起到很好的支护作用的。
3.4土钉支护
土钉支护就是指对土钉、土体所产生的力进行合理应用的施工技术,能够对边坡产生一定的加固作用,从而提升土体强度、稳定性。在进行土钉支护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合理配置土钉强度和抗拉力,避免土体在拉力或弯矩作用下出现变形。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对土钉进行拉拔试验,而后进行仔细分析,从而判断其拉拔力。在确定钻孔深度时,依据钻机长度,记录每一个钻孔深度,为后续操作提供数据参考。这不单单能够有效的降低钻孔深度误差,还可以提升灌浆操作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按照实际施工标准来保证水灰比的合理性,还要明确外加剂数量和外加剂种类。在灌浆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水泥浆液用量和灌浆压力也要严格把关。当灌浆操作结束后,施工人员要严格检测其质量,做好补浆处理,保证灌浆操作对土钉支护施工所发挥的保障作用。
4结论
总之,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的质量好坏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技术水平的能力。所以要求我们需要加强对深基坑支护的技术,从而不断的完善深基坑支护的工程质量。为房屋建筑工程打下坚固的基础,从事实现建筑工程的实用性能。
参考文献:
[1]肖广达.土木工程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15):25.
[2]田茁.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施工技术研究[J].中华建设,2016(11):130-131.
[3]申红峰.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研究[J].居业,2016(10):105+107.
[4]朱思宇.探究房屋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J].门窗,2017(06):79+81.
论文作者:毕聂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结构论文; 土质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泥浆论文; 注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