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第二人民医院 671003
【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单用、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治疗的无痛人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丙泊麻醉,实验组实施丙泊酚单用联合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麻醉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实验组Ⅰ级的麻醉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P<0.05);实验组术后出院时以及10min的镇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此外,实验组的丙泊酚用量、出院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痛人流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能够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无痛人流
人工流产是意外妊娠的主要补救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但手术会给患者造成一定心理和生理痛苦。无痛人流手术则是在全麻状态下行流产手术,具有时间短、恢复快以及痛苦小的优点。丙泊酚是短期静脉麻醉药物[1],具有苏醒快、疗效迅速等的优势,但镇痛效果不理想,且使用量比较大。所以笔者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治疗的无痛人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实施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进行讨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治疗的无痛人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心、肺、肝等器官多功能不全者,麻醉禁忌者,精神性疾病患者以及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并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17-35岁,平均年龄(24.26±2.3)岁;孕周5-9周,平均孕周(7.2±0.05)周;对照组患者,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3.15±2.6)岁;孕周5-10周,平均孕周(7.1±0.08)周;且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基本资料无差异性,P>0.05,在治疗上可以相互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嘱咐在术前6h内禁止进食喝水,首先让患者呈膀胱截石体位,同时在术前进行消毒、鼻导管吸氧(3L/min)以及铺巾等工作,并对患者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进行检查与观察,之后建立静脉通路。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丙泊酚麻醉,给予患者丙泊酚注射液2.5mg/kg,并采取静脉推注方式,保持动作缓慢;当患者失去意识后,根据 患者的肢体有无活动以及手术时间的长短,再增加合适的丙泊酚以能满足手术的需求。
1.2.2 实验组:实验组实施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在手术前先给予患者芬太尼注射液0.6ug/kg,在5min后再实施丙泊酚2.0mg/kg进行匀速滴注,当患者丧失意识后,再进行手术,在术中根据手术的情况进行给予适量的丙泊酚麻醉,直到完成手术。
1.3 评价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采取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后10min以及出院时的镇痛度进行评分,满分值为10分,其分值越高证明疼痛度越高;②对比两组患者的丙泊酚用量、出院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时间的情况进行对比;③经麻醉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价,将麻醉效果分为三个级别,麻醉疗效判定标准如下:
Ⅲ级:患者在术中出现影响手术操作的活动,致使手术无法完成。
Ⅱ级:患者未出现影响手术操作的肢体活动。
Ⅰ级:麻醉情况好,患者在术中未出现呛咳、躁动等现象。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对SPSS20.0软件的采用,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值检验,并运用卡方检验的方式对资料进行计数,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统计的相关方法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详细数据为:实验组患者,Ⅰ级32例(80%)、Ⅱ级6例(15%)、 Ⅲ级2例(5%),对照组患者,Ⅰ级20例(50%)、Ⅱ级8例(20%)、 Ⅲ级12例(30%);实验组Ⅰ级的麻醉效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P<0.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患者镇痛效果对比情况
经分析,实验组术后出院时以及10min的镇痛评分分别为0.76±0.14(分)、1.26±0.06(分);对照组的术后出院时以及10min的镇痛度分别为2.26±0.11(分)、12.46±0.16(分);实验组的出院时以及10min的镇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
2.3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情况
经麻醉后,实验组的丙泊酚用量、出院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无痛人流产术利用麻醉的方法使孕妇在丧失意识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因此无痛人流手术需要麻醉剂充足且镇痛效果,苏醒快速的药物。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静脉麻醉药,具有麻醉快,苏醒快速且对迷走神经具有有效抑制的功效;但是单用丙泊酚镇痛效果差,药物持续时间短,为完成手术需要多次加大药量,致使累积大量的药物。丙泊酚具有抑制呼吸的副作用[2],并随着药物量不断增加,呼吸抑制作用也随之增强且导致血压降低。因此,在采用丙泊酚麻醉时,需要与其他镇痛药物联合使用,更有利于增强镇痛的作用;而芬太尼是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与丙泊酚联合使用能够强化丙泊酚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经资料证明,丙泊酚与芬太尼具有协同的功效,两者联合使用,麻醉效果和镇痛效果极佳。
在本次研究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的实验组Ⅰ级的麻醉效率为80%显著高于单用丙泊酚的对照组的50%,(P<0.05);实验组术后出院时以及10min的镇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此外,实验组的丙泊酚用量、出院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与林慧[3]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无痛人流患者实施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和镇痛效果高于单用丙泊酚,能够减低不良反应率,缩短出院时间,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建辉.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 08(32):157-158.
[2]张春喜.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4, 11(08):28-29.
[3]林慧.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5, 13(19):16-17.
作者简介:杨卓平,1974年8月,云南大理,民族:白族,主治;医师,大学 :本科,从事临床麻醉工作。
论文作者:杨卓平,李冠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实验组论文; 患者论文; 芬太尼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人流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