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地影响及引导“三旧”改造论文_胡丽玲

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地影响及引导“三旧”改造论文_胡丽玲

东莞市万江规划管理所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快速推进,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已难于为继,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我国部分城市地区可持续发展。“三旧”改造正是节约集约用地,盘活存量土地,拓展建设空间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当前的城市“三旧”改造的实施过程中,传统城市规划与"三旧"改造这一新型城市运动相碰撞,城市规划在应对策略上存在着权力与作用不匹配的现实困境,从而阻碍了我国城市进步的稳健发展。不难发现,城市规划与“三旧”改造有着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本篇文章主要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增强城市规划在"三旧"改造中的干预作用为基本目标,以空间权益协调、改造统筹、项目准入、技术把关等管控机制,以引导"三旧"改造运动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三旧”改造;影响

前言

自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城市往现代化发展,然而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一些潜在的矛盾日益突出,譬如由于土地的过度开发导致土地资源的紧缺,产业结构不合理,城市形象落后等问题的出现,各大城市将积极推进国家政府的“三旧改造”工作,为了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城市面貌,利国利民。本文将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地影响及引导“三旧”改造为论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一、实施“三旧”改造的意义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快速推进,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已难于为继,城市中心区用地供需矛盾更是日趋紧张;此外许多旧区普遍存在布局混乱、容积率低、土地闲置、低效利用、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环境污染等弊病,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进程。因而积极推广“三旧”改造,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有利于深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地价杠杆的调控作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保障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提升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水平和质量,构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生活生产空间。

二、城市规划与“三旧”改造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规范城市建设,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骨肉”协调、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城市人民的居住、劳动、学习、交通、休息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因此,对于广大城市改造及规划建设部门来说,若想更好的迎合十九大对于城市化改造及规划建设发展的根本提要求,就应当将“三旧”改造与城市的更新规划连接于一体,开创我国城市改造及规划建设发展的新空间。

三、制约 “三旧改造”工作的因素

(一)规划难审批推进滞后

对于“三旧”改造推进难度大,专题调研报告认为的确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部分村级工业区改造项目无法同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控制要求,导致“旧改”项目遭遇政策瓶颈,部分土地权属复杂、分散,整合难度大,各方利益博弈难以平衡。另外,“三旧”改造项目从认定到落实建设前需要的手续繁多复杂,导致改造主体疲于奔命,改造积极性降低。

(二)土地资源问题

在“三旧改造”进行时,面对着许多问题困扰,特别是土地的资源改造过程中,存在许多历史遗留的问题,就比如说转合法问题、转地类问题、转性质问题等等。转合法问题,比如一部分土地原来有少部分是违章占地,所以要对土地的合法性以及违法性进行定性。在很多正在或将要建设的土地性质不明确,具体的土地所批准的过程程序是否正义是否有程序疏漏,批准权限是否有差异,手续的办理是否齐全,相关要求资料是否准确鉴别,操作的过程也是比较繁琐与复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事件上要依据那些违法占地的情节严重与否来判断处理,如果事情情况轻微,可将集体资源用地转为国有资源用地,进行价钱补缴,同时要做好详细的土地性质变更手续。转地类:包括原有的企业用地转变为商住类的用地,原有的土地还给政府,政府来进行土地资源拍卖等等处理。

四、城市规划影响及引导“三旧改造”的具体举措

(一)构建与城市规划体系相对应的改造规划管控体系。改造专项规划为“三旧”改造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指引与管控约束,是“三旧”改造必须严格遵循的法定规划。通过编制改造专项规划,一是可以强化对全域改造资源的统筹作用,确定功能指引、改造政策分区、重点改造区域等内容;二是把控改造项目准入,规划可以改什么,可以改到什么程度,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强化公共设施实施的责任捆绑;三是完善规划调整程序,完成控规调整程序的同时,进行空间研究,细化管控要求。

(二)简化规划审批流程,提高改造主体的改造积极性。

基于以往的城市改造规划审批流程的繁琐性问题,多数的城市改造及规划建设项目都在审批流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以至于城市改造及规划建设效率相对较低。因而,各级政府部门、各地城市改造及规划建设部门就需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制定健全的城市改造规划审批机制。将旧城全面改造项目、旧村全面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的部分审核权下放区政府,过去城市更新“1+3”政策片区(项目)控规调整需要组织两轮编制、8个环节,现在简化为片区策划方案与控规调整方案同步编制、5个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以保障“三旧”改造下城市的更新规划建设可高效率的进行,提高改造主体的改造积极性。

(三)提升城市规划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组织专业的“三旧”业务培训

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时代主流。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为三旧”改造下城市的更新规划建设工作,提供强大地数据支持及保障,各地城市改造与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就需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各项功能优势,建立动态化的城市信息大数据库,实现各类城市改造及规划建设相关信息数据的内部共享,实时采集、整理、更新相关的新数据,以保证三旧”改造下城市的更新规划建设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而若想做到这一点,就需以“三旧”改造为基本导向,提升城市规划工作人员业务知识,组织专业的“三旧”业务培训,让所有城市规划工作者除了掌握基本的

“三旧”业务之外,还必须熟悉地操作信息化技术,以充分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在“三旧”业务培训方面,需由具备较强实战经验的自身城市规划专业人员,定期对在岗人工进行“三旧”基础业务培训,如顶层设计、改造统筹、项目准入、技术把关等各项“三旧”基础业务的处理及综合管控,力求将“三旧”基础业务做好、做扎实,将城市规划对于“三旧”的引导作用发挥到极致。

(四)充分尊重法律法规的内容。规划在引导“三旧改造”的推行过程中,必须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在依照法规的前提之上实行改造的计划。还要保证改造的方案要严格符合政策的要求,要保证改造计划符合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是改造计划以及方案的最基本依据,要合理处置城市规划的对象与规则的关系,要以法律为根本。处理流程要合规,布局要合理,产业链条的建设要规范。

结束语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三旧”改造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而城市的规划工作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关键地位,所以,我们应当针对文中分析的各种各样的制约城市“三旧改造”工作的因素,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更好的影响及引导“三旧”改造工作,合理高效的提高现代城市“三旧”改造工作的水平,确保国内城市“三旧”改造的安全系数和高质量,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更好推动了我国城市的经济快速增长。

参考文献:

[1] 罗秋兰.“三旧”改造城市更新规划的几点探讨 [J].江西建材,2016,(21):22,26.

[2] 王世福,沈爽婷.从“三旧改造”到城市更新——广州市成立城市更新局之思考 [J].城市规划学刊,2015,(3):22-27.

[3] 张磊." 新常态 " 下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比较与转型路径 [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2):57-62

论文作者:胡丽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城市规划如何更好地影响及引导“三旧”改造论文_胡丽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